第92节
作者:奶油馅      更新:2023-04-28 23:05      字数:4082
  “不去了。”顾府。二房。温伯诚见着了曹老太太,顺便也见着了爹娘赴任后,留在永安照顾妹妹,看顾二房的七郎。他拿着看女婿的目光,上下左右,仔仔细细地把人打量了一遍。末了,一辈子没读过几本书,认不了多少字的温二老爷还要装模作样校考一番。要不是顾氏阻拦,只怕他就已经开口,要七郎把什么《春秋》、《礼记》、《周易》都背上一遍。“为啥不让我校考他?这小子看着长得还不错,说话也挺好的。”回到温兰院,温伯诚有些不解地问。顾氏瞪他:“你那肚子里若是有点墨,我也不拦着你校考七郎。”她往人前一站,嗔道,“你知道《春秋》、《礼记》、《周易》分别都有多少字?你要七郎都背上一遍,还不知还背到什么时候。”她顿了顿,惋惜道,“八娘自小像你,不爱读书,若不是天资聪颖,只怕连与人说上两句典故都难。我是瞧着七郎不错,可到底还没问过八娘呢。万一八娘不喜欢读书人,难不成你还要押着她,嫁一个日后三句话便跳出一句诗文,五句话就道一声之乎者也的女婿?”那当然是不行的!温伯诚自己想了想,都忍不住摇头。“我先前瞧你兄长嫂子是个好的,七郎虽然是后来才养,那定然也是个不错的孩子。可仔细想想,你阿娘,我岳母可不是个好脾气的人,让八娘嫁到这里……”他咳嗽两声,拉拉妻子的手,“藻娘,我有些舍不得。那个……七郎他能入赘不?”顾氏一愣,随即笑着拍了他一下:“你且先问过八娘的意思吧。”丝毫不知自家爹娘把主意打到了七郎头上的温鸾,还在松柏堂内陪着李老夫人吃茶。新进的茶叶,透着诱人的清香。可再诱人,她喝多了也觉得口舌有些发涩。李老夫人叫了十三娘来。十三娘叽叽喳喳地好不热闹。一时说十娘偷偷买了街上的帕子,装作是自己绣的,送去了李府,却叫李府寄住的那位表小姐一不留神戳破了慌,恼得甩了好几只杯盏。一时又说九娘与那禹王长子见了面,对方有些痴傻,得知九娘是自己日后的妻子,乐得一连几日差身边的小太监往四房送礼。什么珍珠鸟,什么草编蟋蟀,甚至还有长相怪异的石子。四房大老爷夫妻俩嫌弃,想丢了,九娘却都小心翼翼收了起来。还仔细给人送了自己亲自纳的几双鞋垫和一身中衣。“我记得九娘姐姐出嫁的日子似乎近了?”温鸾问。十三娘笑盈盈正要作答,屋外却是传来了另一人的声音。“八月末,就要出嫁了。”温鸾扭头,顾溪亭自门外大步入内,双手一拱,行礼道,“祖母,两位妹妹。”第97章 、〔九七〕断了念想顾溪亭先去了东柳巷,?温家叔侄俩都在衙中,温家的管事说八娘随同二老爷和夫人去了顾家辞别。他几乎是赶着回了府,走进松柏堂时原是打算直接往重露斋去,?半途却是听经过的丫鬟说,八娘还留在老夫人身边,陪老夫人说话。他这才往老夫人处来,才站到门口,就瞧见正坐在一处说话的一老一少。他站在门口,鼻尖前一刻分明还是院中淡淡的花香,这一刻突然觉得呼吸有些困难。他想过很多次温鸾离开顾家的情景,?但怎么都没想到,温伯诚一到永安,还不等事情处置罢,?便先提出了辞别。他心里很明白。只要温鸾一日是温家女,就绝不会一辈子留在顾府。这里于她而言,?是寄人篱下。即便是东柳巷的温家,小小的,甚至不过和松柏堂差不多大,?那也是挂着他们温家的匾额。她的身上,从过去到现在,?都贴着温家女的标签。如果可以,他太想就这么把人留下,?哪怕朝中的事务再繁忙,?外头的威胁再大,?他都希望回府的每一天,吴霜院里有这么一个人,抬起头,?带着笑欢迎他回来。但她还小,小的似乎连自己的感情都还没有生出情绪。顾溪亭的目光落在了温鸾的脸上。她唇边还挂着笑,听到他说话,神色稍稍变了变。“九娘与禹王长子的日子就定在了八月末。往前后数,没什么黄道吉日,再配他俩的生辰八字,也寻不出更好地日子,索性就挑中了八月末。”顾溪亭说着,又道,“听说上回八娘给九娘送了一些添妆。”温鸾忙道:“不是什么添妆,只是一些寻常的东西,当做姐妹之间的小礼。”“我也得了,我也得了!”十三娘笑嘻嘻地跟着喊,伸出手臂亮了亮自己手腕上戴的镯子。“这个也是八娘送我的,多好看。”温鸾一出手送礼,就从没送得太过寒暄过。即便只是姐妹之间的来往,她也总是拿出最好最适合当下年龄小姑娘喜好的东西。十三娘手腕上戴的,不用说,一眼就能看出,是水头极好的玉镯。“你回来了。”李老夫人笑道,“事情都好了?”“还没。”顾溪亭轻声道,“皇城司的人至今还在紧张着什么。”李老夫人看着顾溪亭的眼睛,目光清澈,神情寻常,脸上没有丝毫因为温鸾要走所以流露出来的下下垂的电瓶车灯。老夫人不由迟疑道:“此番事情难道真就牵扯甚广,不然怎么一连数日了,还连个章程都没出来?”顾溪亭不置可否:“仔细说来,的确是牵涉甚广。不过这些与咱们顾家无关,下回若大伯父或大堂兄再问起,你便按照我教你的那样回他们。他们不敢闹腾什么。”李老夫人点了点头,不往深处问,道:“八娘她们母女俩要回东柳巷了……”顾溪亭僵了僵,神色如常,道:“东柳巷的宅子会否太小了一些,我听说只住他们叔侄面,多了个新嫁娘都显得尴尬,何况这还是他未过门的妻子。”那么点很大的宅子,再住他们父女三人,只怕连个转身的地儿都没有了。李老夫人听着就长长地叹了一口气:“我也觉得小了一些。本就是为了温四成亲用的宅子。”随后她神色怅然地看向温鸾,“宅子的事可要我们帮忙?”她指了指顾溪亭,“三郎在这城里认识的人不少,说不定能帮你们找到处大些的宅子。日后不如就在永安城住下,免得一家人两地分离,就是想见面,说不得还得一两年才见上一回。”温鸾笑吟吟道:“宅子的事阿爹已经在看了。只是凤阳那头到底是家里的老宅,又有那么多田地商铺在那儿,我们总归是要回去的。永安城里的宅子,日后就留给四叔和阿兄,咱们温家开枝散叶,还得靠着他们。”顾溪亭立刻沉吟道:“城东大槐树下有户人家,在永安城里做了几辈子的中间人,也认识城里的官牙。你阿爹若是有需要,不妨去找他家……他家经手的,大多是官宦人家或是大商人的宅子,比寻常中间人要更有资源。”在永安城中买房子,也是要靠着中间人的。怎样的中间人能帮你推荐怎样的房舍。有小有大还有更大。东柳巷的宅子不过寻常,一看便知是自己随便找了中间人寻摸到的。温鸾明显对这个有些兴趣:“原来还有这种说法。我这就去找阿爹阿娘,同他们仔细说一说。”她起身行礼,转过身就往屋外走。顾溪亭的目光追了她几步,下意识想要跟上,就听见老夫人用力咳嗽了几声。十三娘清脆的声音在旁响起:“老夫人,你是不是不舒服?”顾溪亭脚下一顿,转回身:“祖母既然不舒服,不如让十三娘先回去,孙儿送您回屋睡一会儿。”老夫人微微颔首。这是允了他的说法。顾溪亭转头,没等开口,十三娘已经笑着从高高的座椅上跳下来。“那我先回去了。姑父给我带了些新鲜玩意,我还没研究出来怎么玩儿呢。”十三娘说着恭敬地行礼,才到门口,就嘻嘻一笑,提着裙子,带上伺候的丫鬟小跑起来。屋里,李老夫人默默看着,摇头笑道:“咱们偌大一个顾府,如今也就只剩下八娘和十三娘两个鲜活人儿了。转头,八娘却就走了,仔细想想,我这心里……舍不得。”既然舍不得,不如就把人留下,做了孙媳妇。顾溪亭很想这么说,可他嘴才张了张,老夫人的话就紧跟着接了上去。“方才和温二老爷品茶的时候,听他的意思,他们温家是在准备给八娘寻个门当户对的小郎君了。”“八娘还小。”顾溪亭皱眉。“小什么?翻年就十四了。哪家小娘子不是十三四岁的时候就开始相看,到了十五六岁,及笄礼一过,可不就有合适的人家登门过礼了。”“那也委实太早了些。等到了十五六岁,再考虑也不迟。”李老夫人嗔怪:“你当都如你这般,年年催年年拒。不肯娶妻也就罢,身边连个通房都没有。女儿家的年纪,蹉跎不得。”女子多娇弱。如陆娉婷,因一时蹉跎,大龄未嫁,那些年来多少人在背后指指点点,便是如今嫁了温伯仁,仍旧有人不是在背后中伤。若不是温伯仁看着温文尔雅,实则是个有手段的,只怕那些声音早就沸沸扬扬,而不是眼下这零零星星的样子。可是阿软……想起温鸾那娇娇软软的小身躯,顾溪亭皱起眉头。这么小,就是再过两三年,只怕出了嫁,有了身子,生产的时候都要遇上麻烦。“你啊,自己不成亲,还想拦着八娘不成?国子监和皇城司,可有什么年纪合适,家境合适的?若是有,你可要帮着看看,总不能让她爹娘真就给找了商家子嫁了。”李老夫人说着,忽然笑了起来,“瞧我这个老糊涂。八娘她四叔和阿兄如今可是在朝中为官,说不得他们身边就认识一些合适的人选。他们温家,现下出了两人为官,朝中高官攀不上,寻常五六品的小官应当还是可以的。再不济,永安城做的大的那些商家,倒也可以看看。”“祖母从前并不在意门第。”李老夫人一怔。顾溪亭抬起眼帘,道:“祖母从前说过,门第观念,不过是官宦人家自抬门户的做法。若家风正,什么样的人家出不来好儿女,若家风不正,就是皇亲贵胄,也能满室烂人。”李老夫人低头咳嗽:“话是如此,但士农工商,商最次,若不是大承允许商家子读书科考,商户便永远只能是商户。即便我觉得无须在意,旁人却不会这么觉得。”“旁人是谁?”“那些深宅大院里的女人。”老夫人慢慢站起身:“你们男人,不知道身在后宅的女人的心事。家宅之中,争风吃醋是小,到了外头比的就不是谁更得夫君的宠爱,而是谁的夫君官位更高,谁的出身更好。而男人,则也会为自己的官运鸿途,选择门第更为合适的妻子。若不能,则会被人讥讽。长此以往,即便夫妻感情深厚,又能厚到什么时候。”顾溪亭直接道:“关上门的事,与外人何干。”老夫人不愿多说,脸色微沉:“好了。我不太舒服,要回屋歇下了。”顾溪亭面色不变,嘴角一扯:“好。祖母好好歇息,孙儿这就告退。”顾溪亭当下就走。“老夫人何苦要说那些话。明明……明明就知道三郎这孩子心里头有八娘……”白妈妈赶忙上前扶住老夫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