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节
作者:奶油馅      更新:2023-04-28 23:08      字数:3749
  这桩婚事是圣上做的媒。与两家来往的如今又都是朝中新贵,和圣上重用之臣。到了婚礼当日,无论是顾府还是温宅,俱是坐满了受邀观礼的同僚。尤其是通平巷,还来了许多与温家有生意往来的商人巨贾。一时间,当真是热闹非凡。温鸾被温仲宣背出门时,身边跟了许多人。就连主动来做十全老人的宋老太太都依依不舍地跟在后面。新娘蒙了红盖头,无人能知下面经过装扮后的脸会是怎样的美艳动人。几个小孩你追我赶地从边上跑过,倒是带了一阵风,掀起盖头一角,露出下面国色天香的美人脸。“去去去。”赶跑还想再来一次的小孩,温仲宣不依不舍地背着温鸾站在了花轿前。底下人怕三郎舍不得妹妹,临上花轿了把人背跑,忙你一言我一语,笑呵呵地催着上轿。温鸾到底还是被送上轿子。听得前头仪仗的锣鼓声,再感觉到身下轿子被人稳稳抬起往前走,温鸾这才稍稍松了一口气。这口气从出门起就憋着,到这会儿松了气,她便觉得自己如雷的心跳近在耳边。等听到沿街传来的恭贺声,和隐隐约约听见的男人的应答,她放在腿上的手动了动,慢慢抬了起来。前面就是轿帘,风一吹,帘子拂上指尖,被她猛地攥住一角。她一手掀开盖头,一手去掀帘子,微微探身,偷偷地往前头看。迎亲队伍的前头,走着一匹高头大马,马尾甩得厉害,坐在马背上的男人却稳如松柏。那是她的男人。姓顾,名溪亭,字令端,是大承的皇城司使,太子的左膀右臂,更是她的男人。许是她的目光太过灼热,马背上的男人忽然回过头来。那一瞬,目光相遇,如蜜似糖,甜入心底。作者有话要说:正文完结,明后天还有番外。丢个新文链接抱头逃跑。《大龄世家女〔穿书〕》文案:冯缨穿进书里,一不留神把自己养成了书里几笔带过赫赫有名的女罗刹。亲娘早亡,亲爹另娶,不闻不问过了二十几年。正当她在边关混成大龄单身女青年的时候,一道圣旨降下,她当皇帝的表舅说——缨娘,你该嫁人了。预计五月开,大家赏脸给个收藏吧~第152章 、〔番外一〕温鸾成亲了。嫁得是皇城司使顾溪亭。两人一成婚,?许多事就都渐渐有了变化。不光是朝野内外的文武大臣们,就是皇城司上下,都觉得顾大人越发显得有人情味了。那杀起人来,?手起刀落,干净利索的杀神,如今再忙再累,也会想着给自家乡君带点东西回去。都说乡君出身商贾人家,且还是出了名的巨贾,大人回回买的东西就是在他们眼里看起来都寻常得很,可偏偏乡君就喜欢极了。什么刚做的糖葫芦,?新捏的面人,甚至还有巡路时看见的长在路边的野花。即便是这么不起眼的小东西,也能讨得乡君欢喜许久。于是今天是青精饭,?明天是樱桃煎,后天又早早的说好要做梅花脯。总之是大人待乡君好,?乡君便也待大人好,日日都会亲自下厨,再命人送到皇城司来。他们自然也得分到一两口,?一次两次,便是司里的厨子也开始馋起乡君的手艺来。可偏偏他们那位顾大人这时候却小气了起来。也是,?有乡君这样漂亮又能干的妻子,任谁都不会大方。夫妻俩是在甘露十六年五月成的亲,?到了次年五月,?整整一年,?仍旧是泡了蜜罐子的感觉。这一年,温伯诚夫妇把凤阳的生意正式交给了几个掌柜和管事,自个儿搬到了永安来,?美其名曰怕女儿嫁得太远受夫家欺负。有生意往来的商人玩笑说不是还有叔侄俩在永安当官。温伯诚哼了一声,道:“他俩当着官,还能跟人撕破脸皮不成。”而后,温伯诚一边督着女儿女婿早些要孩子,一边恨铁不成钢地三天两头追着始终不肯成亲的儿子打。兄妹俩就相差了五岁,温鸾如今已经十九,温仲宣自然到了二十四岁。这个年纪的男人,放眼整个永安城,还真就找不出第二个身边没妻妾通房,膝下没一儿半女的了。就是当年迟迟不肯成亲的顾溪亭,如今也已经过上了夫妻双双把家还的日子。“……你阿兄又逃出去了。”顾氏抱着刚出生不久的小三郎,坐在陆娉婷的床边,妯娌俩一边逗着孩子,一边同耐着性子教几个大些的孩子竹编的温鸾说话。温鸾哭笑不得:“怎么又逃了?”“还不是你爹他这次直接带着人小娘子来给他相看。”顾氏自己说着都忍不住直摇头。“你爹心太急了,恨不得能立刻就叫你阿兄看上人小娘子,然后立马寻一个黄道吉日把这个儿媳妇给讨进门来,再眨眨眼掉下对孙子孙女来。”“那小娘子倒也不差。”陆娉婷笑,“听说因为爹娘早亡,一直和弟弟相依为命。即便日子过得苦,也咬着牙供养弟弟读书求娶功名。”温鸾难得回通平巷。顾府如今是顾溪亭当家做主,她自然就是府里的主母,要忙的除了外头的铺子,还有偌大一个顾府里里外外上上下下的所有事。顾溪亭不拘着她回娘家,就是没料到她偶尔回来一趟,居然会听到这么出人意料的消息。“阿娘和小婶婶看起来好像对那位小娘子十分满意?”顾氏笑:“你没见过那小娘子,的的确确是个好的。模样也不差,关键是有主见,吃得了苦。这样的小娘子,理该苦尽甘来。”“可是阿兄不喜欢。”“他还没来得及见人,才走到门口,听说你爹把人带了回来,吓得转身就逃,还踩脏了你四叔才穿头一天的新鞋。”这还真是她阿兄做得出来的事。温鸾哭笑不得。家中女眷对那小娘子都是称赞不已,惹得她都好奇起来。等见了人,果真是个既漂亮又干练的模样。小娘子姓姚,相依为命的弟弟如今刚入了户部,还只能跟着上峰跑跑腿,做些无足轻重的小事。即便如此,姚家姐弟在他们村里也已经算是出人头地了。姚小娘子是在买米的时候,遇上了正巧在米行里巡视的温伯诚。她只当是个和蔼可亲的老伯,怎么都没想到之后又遇见了一次两次,老伯突然问起她有没有婚配。再一聊,得知老伯有个年纪有些大的儿子,尽管自己年纪也不小了,可出身贫贱,难免有高攀的嫌疑。没成想,老伯摆手就说没事,还邀请他们姐弟一起来家里坐坐,顺便看看儿子,要是满意就把亲事定下来。等到了地方,姐弟俩才知老伯口中的儿子,竟然是翰林院的小温大人。还不等姚小娘子开口婉拒,那头刚下衙的小温大人才进大门,连人都没见,转身夺门而出。这些是木香打探来的消息。温鸾听得瞠目结舌,难怪阿兄会吓得连人都不见,掉头就跑,就阿爹这动静,根本就是打算直接把这门亲事定下来了。这么一想,她阿兄和姚小娘子定然是没得缘分。可兴许缘分就是种奇妙的东西。前一刻温鸾还觉得没这个缘分,成不了一家人,没过半月,她便在市集上遇见了正带着姚小娘子闲逛的阿兄。彼时,顾溪亭难得休沐,又正好遇上永安城开市集,温鸾夫妇俩自然是上街出游。不必非要买些什么,单是逛逛看看就觉得十分欢喜。再看市集上来来往往的那些人,不是拖家带口,就是成双成对,温仲宣和姚小娘子走在其间,全然就好像是其中最是寻常不过的一对。要不是温鸾凑巧遇上,还当真要以为两人没什么缘分。她作势想要过去打个招呼,顺便调侃调侃阿兄,才迈出步子,身边的男人已经长臂一伸,揽住她的腰把人扣进怀里。“做什么去?”他就在耳边说话,呼吸轻轻拂过耳骨,带着揶揄的笑。“没瞧见你阿兄这是和小娘子相处正欢,你这时候过去,你阿兄倒是没什么,只怕这小娘子会害臊得很。”温鸾“啊”了一声,再看那边阿兄正从货郎的担子上拿起一支簪子往姚小娘子头上戴,迈出的腿乖乖地收了回来。“说不定,阿兄这一回终于可以不必被阿爹再追着打了。”她仰起头,冲着顾溪亭笑。果不其然,不过是又过了三五日,通平巷送了消息给温鸾——竟还真是要给温仲宣定亲去了,定的还就是那位姚小娘子。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迎亲,一整套六礼下来,竟也是挨着挨着就到了隆冬。迎亲的前一天,永安城下了一整夜的雪。为着阿兄成亲的事,温鸾在通平巷住了几日。这日早起为迎亲做准备,门一开,便见得庭院内一片冰雪琉璃,放眼看去,屋檐瓦上,庭中松木,皆被白雪覆盖,皑皑一片,借着晨曦映出盈盈亮光。温鸾穿上大氅,拢了拢衣襟,呼出一口气,搓搓手,踩上一侧的长廊。临近长廊的一边,有阿爹来永安定居后特地挖出的一个池子。池水一半结冰,一半还在流动,艳红明黄的锦鲤从那头游到这头,一直跟着她走动,直到喂食的小丫鬟捧了鱼食过来,这才循着食物去了另一头。观月和她养得一群猫猫狗狗都养在了顾府,是以温鸾平日里回娘家小住,最喜欢的就是庭院里的这一池锦鲤。要不是怕锦鲤吃得多了撑死,她能坐在走廊边一喂喂上一天。可今个儿,也不知是不是这几日为着阿兄的亲事累着了,温鸾总觉得身上有些不太舒服。想着过了今日便能好好歇歇,她转念便把身上的不适抛到脑后,跟着家人忙碌起今天的喜事来。迎亲的事,有阿兄的那些同僚帮忙,顾溪亭和四叔也跟着过去,为的是怕姚小弟为难,叫阿兄傻乎乎地站在门外头,接不到新娘子。旁人家成亲,婚期将近前,女方的嫁妆总会先抬进男方府中。姚家只有姐弟俩个,姚小弟也还只是个微末小官,拿不出来流水般的嫁妆,可也咬着牙送了些床桌椅屏。那都是他亲自打的,废了不少力气,模样虽然不大好,胜在心意。阿兄欢喜得很,当下把新房里的椅子都换成了小舅子打的,拍着胸脯表示会好好用。饶是如此,迎亲队伍回来,温鸾还是听说姚小娘子出门的时候,姚小弟背着人一边嚎啕大哭,一边死活不肯把他阿姐往轿子上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