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节
作者:高温预警      更新:2023-04-29 01:59      字数:2006
  “这不是我们那边事多,一下子也脱不开手嘛,您老人家别生气,等忙完这一阵,我就在家陪您。”苗兰凤隔空点了点他,没好气道:“哼,和你爸当年的说辞一模一样的。结果呢?他跑到了前线,这些年回来了几回?男人的话不可信,你个小男子汉也一样。”她又看向姜知睿,问:“在外面怎么样?没受欺负吧?我还给你们留了饭,在灶上热着,快去吃吧。”姜明承抢答:“奶奶,您又不是不知道我姐的拳头,不欺负别人就不错了。”“吃你的去!”姜明承被她一瞪,悻悻地走了。姜知睿笑了笑,安抚老人,“奶奶,我没事,一路人都挺好的。对了,我这次把之前在山上采到的药材卖到了那边,赚了些钱……这是五百块,你拿着。”“赶紧收回去,我们哪用得上你的钱!”苗兰凤第一反应就是推辞。“您还是收下吧,就当是我孝敬您二老的,队里马上就要发钱了,凭我的工分,也不缺钱用。”“行,那奶奶就给你存着,等你结婚时置办东西用。”姜知睿随意点头,却没放在心上。她结婚的时候,东西自然是自己置办,怎么都不会花老人的钱。……十二月十五号,队里正式迎来了分钱分粮的日子,所有村民站在晒谷场上,寒风呼啸,但浇不掉心中的火热。所有人凑在一块,闲话家常,一时倒也感觉不到寒冷。姜志业站在最前面,拿着个铁喇叭,照旧说着村里的产量。“今年冷得早,晚稻的收成比早稻略低了一点,每亩水田产稻谷四百四十斤左右,红薯和玉米和上半年差别不大,棉花是每亩四百二十斤的棉籽……经过商议,人头粮不变,少的从集体粮里补。”“工分粮酌情减少,每工分换二两二的细粮,或是二两六的粗粮。”“再就是棉花、花生和芝麻,这些东西都不多,就按着人头分了,每个人领四斤棉花,两斤半的花生,和半斤芝麻。”“小声点,听我说话!再就是猪肉,队里一共养了十五头猪,卖八头杀七头,每个人领一斤八两肉,每户还能分到两斤内脏和猪头肉。”“至于钱,今年药材种植基地的效益好,夏日里种下的药材已经收了一批了,多亏了姜明承和两个知青肯卖力,县里的供销社都说咱们的药材品质好,给了高价收购。”“……今年生产队的收入,比去年涨了一倍,之前二十工分换一毛钱,如今十工分一毛钱!”话音刚落,底下就一片哗然,之前分粮分肉还好,和以往差别不大。但这回分钱,比去年整整增加了一倍,区别可大了去了。就算是傻子都知道其中的利益有多大。村民其实也知道“药材厂”赚了钱,但一直没有一个具体的概念。再者说,他们眼里,几个小娃娃办起来的种植基地,看着也不像能成气候的样子。虽然他们老是夸姜明承带领全村赚钱,更多是打趣而已,根本没人当回事,当初开地也是冲着工钱去的。谁知道到了真金白银往下发的时候,他们才知道厉害。“乖乖,这涨了一倍,往年一千工分换5块钱,今年就10块钱了,再多一点,在城里当小工也就这么多钱了吧?”“谁说不是呢,这回还是算得整年的工分。咱家今年可没偷懒,说不准能拿几百块钱呢!”“早知道我也去开地种药材了,听说老丁他们都是拿了工资的,这下可是双份的钱,吓!这么好的事,怎么就让他给遇上了?”不管村人有何种想法,但大抵都是高兴的。会计一声令下,物资从仓库里搬出来,几条桌子架了起来,小张也占了一个位置,这回他手里揽了个大活,负责给村里人发钱。队伍晃晃悠悠地走,在风中排了一个多小时,不少人的脚都快冻僵,但妇女们仍旧舍不得回去烤火,只让家里男人把东西运回去,站在晒谷场和人聊天。都说年底的收获是检验一年内是否努力的最好手段,在这个年代尤其明显,粮食还有人头粮兜底,钱可是全看工分,一点都掺不得假。“李宗华家七口人,一年到头的工分也才一万出头,要不是今年有药材厂,他们两兄弟累吐了血都挣不到120块钱。”“是啊,你看,他们去感谢姜明承了,要说这孩子也真是出息,我早看出他会有出息。”“得了吧,三年前他去你家偷桃子,你可不是那么说的,还说他小时候偷针,长大了偷金,迟早去吃牢饭呢。”“别胡说,我哪这么说过!不过他出息,他姐也不差,这回应该也能分不少。”“看看吧,马上就轮到她了。”“姜知睿。”会计抬头看了她一眼,把工分本翻到了她那一页,“你下半年的工分是八千三百二,不错啊,看来双抢的时候没少出力。”姜知睿笑笑,说:“还是一样,我要七成细粮。”“好,加上你的人头粮,细粮是一千三百六十六斤,粗粮是七百五十斤。钱的话……加上你上半年的工分,一整年的工分是一万五千四百二十,一共是一百五十四块两毛钱,没问题吧?”“没有。”“行,去小张那先把钱领了,再领东西吧。”“好。”之前有了八百块钱的收入,这一百多块在她眼里也不算什么了。但是她不在意,自然有人帮她在意。高晓燕就嫉妒得很,趁她等粮食的时候,跑过来说:“睿睿姐,真厉害啊,这么多钱,你要上交家里多少啊?”她摇头,“我不用上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