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4节
作者:高温预警      更新:2023-04-29 02:06      字数:1846
  “完了,我媳妇刚生了个孩子,还在坐月子呢,咋就遭了灾了。”有人拍着大腿,悔恨道:“我前天还说家里的陈年粮食多了,吃不完,卖了一小半,谁知道就出了这事,我该死啊!我害了全家!”“咱们家屋子可是泥砖房,要是被冲垮了,住都没地方住哇。”“都别吵了!”姜兴邦一声吼,把村里人从惊慌中喊了出来,他拿着喇叭,说,“祸事快来了,能提前知道,你们也好做个准备。没粮食的都去想办法弄粮食,屋子破的就想法补屋子……”“总之,事在人为,咱们要过了这个坎,不要老希望别人来救你,没谁有那个能耐,你们好自为之吧。”“村长……”下面的人都在看他。他摆了摆手,“行了,都回去吧,我倒希望这事是我弄错了……对了,你们也跟别村的亲戚朋友都说一声,让他们也留意着点,别把粮食往出卖了。”不管别人信不信,他总要把消息放出去,才不愧对自己的良心。就算是知道消息的人多了,会引得黑市粮食大涨,他也要说。“都是平头老百姓,不容易!心齐一点,总能过去的。”94.第九十四章三更六月初, 河面已经涨到了竹竿最上面黄线的位置,明光生产队最先闹起了发大水的传言。乃至于周边的生产队和公社,都是人心惶惶, 流言四起。老百姓的忧患意识还是很强的, 不管信不信,都要预备着,生怕遭了灾。于是黑市上粮价一涨再涨, 几乎到了往年的四五倍。但是粮食再贵,也贵不过命,许多人天没亮就起床, 去黑市守着, 想要买到点粮食。黑市上连抓投机倒把的人最近都不出现了,他们也明白,平时抓点想赚钱的没事,要是毁了别人买粮的机会, 那可是不给人活路, 是会引起剧烈反抗的。再说,巡逻队也各自有家庭,他们的家人也要来黑市囤粮食,只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了。傍晚,姜知睿推着车, 当着村里的人, 把好几袋粮食送到了姜家。关夕望站在她身边, 和人解释了一路:“我们家也没多少粮了,之前分的是不少,不过我想着就两个人,吃不了太多, 差不多都给卖了。”“这几袋,已经是我们能拿出最后的口粮了,真的!不信你们去我家粮仓看,没多少了。”见他说得如此信誓旦旦,村里人原本不信,这回也开始动摇了。“真没了,我可是要去你家‘抽查’的啊?”“婶子,您随便去,除了我们自己留的口粮,能找到多余的,我都让您搬回去。”她点头,“我听着呢,会去的。”有个老大爷背着手,听到周围的人的议论,他耳朵不好,叫声有点大了,“什么?你说关知青把他家粮食都给卖了?哎哟,那得是快一万斤的粮食吧,啧啧,真败家!”“大爷,您小点声……谁说不是呢,不过他们家也就两个人,本来就吃不了多少,还不如换钱划算。”“是啊,谁知道突然就要遭灾了呢?”面对日渐上涨的河道,所有人心里有不能安定下来,干啥事都忧心忡忡的,就怕灾祸什么时候爆发,睡觉都不安稳。两人推着车去了姜家,这是早就和姜家人商量过的,怕他们人单力薄,周围的人会动歪心思。虽然姜知睿不怕,但少点麻烦总是好的。姜志业接过推车,说:“睿睿,这个月,你先回家住,和关知青住在你原来的房间里,知道了吗?”“好,二叔。”姜知睿答应了下来。姜家人想保护他们,她也想保护这家人,除了弟弟和二叔,这家里全是老弱妇孺,更不安全。听到孙女回来住,姜兴邦愁眉不展的脸上总算多了一抹笑,说:“就该回来,咱们是一家人,只要在一起,什么事过不去?”说着,他扭头,问姜志业:“知青点那边怎么样了?”“别说了,乱得很,舒知青和景知青昨天向我打了申请,说是要回家避难,今天上午就走了。”姜兴邦点头,“是该走,舒知青那个身子,怕是洪水没来就倒下了,早些走也好,不给咱村添麻烦,其他人呢?”“凌知青天天跑去堤坝上观察,说是知青点地势不低,淹不到那里去,所以并不担心,贾知青担心她粮食不够,吃不饱,找我多要点粮食呢。”姜兴邦想了想,道:“知青也不容易,一来就遇上了这事,存粮肯定不多,你去集体粮仓里,给他们一人送两年的人头粮食去,至于多的,就没有了。”“行,我知道了。”“对了,再把关知青的两个妹妹接过来,两个小姑娘,遇上灾,怕是要吓坏。”关夕望连忙说:“谢谢爷爷。”“没事,都是自家亲戚,肯定要关照一下的,志业啊,让凌知青同郭知青住,把牛棚里的两位搬到知青点去。”牛棚的地势比知青点还高些,但是茅草做的,淋了这么天的暴雨,早就快撑不住了。得亏如今天气还不算冷,不然两个老人准折腾得生病不可。姜志业说:“放心吧,爸,不用您说,我早通知他们去搬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