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2节
作者:高温预警      更新:2023-04-29 02:12      字数:1874
  七六年一月,总理去世,全国人民都陷入了巨大的悲痛。连关夕望这样早有预料的人,听到广播,都愣了一会神,掉了不少眼泪。姜知睿的药能治伤,但不是仙药,不能让人长生。所以他只能看着历史的洪流在眼前涛涛卷过,什么都做不到。更可恶的是,四人/帮下发了种种禁令,不许民间哀悼,顿时激起了广泛了民愤。十月份,这场延续了十年的运动终于走向了终点,全国的广播和报纸都在庆祝,就连军营里,也一改往日的沉闷,掀起了小范围的庆祝活动。炊事班都可着好肉好菜做。第九连队炊事班的养殖计划已经扩大到了整个军区,云省气候适宜,山上植被丰富,不怕牲畜们没有东西吃。如今,基本上每个连队都养了不少动物,甚至还有牛羊,有的营里采取统一养殖,擅长养猪的就养一整个营队的猪,鸡鸭也是同理,这样合作下来,产出更能多上一些。部队里的生活好了,但也没有太过铺张,只在每周三和周六的时候有肉吃,今天炊事班们却是大方了一回,杀猪宰羊,跟过年一样热闹。关夕望前几年种下去的茶树也都长成了,去年就试着采摘茶叶和鞣制成茶。不得不说,将军府出来的果然是精品,一点都不比后世的名茶差。他让军区把所有的干茶饼和茶叶都留着,密封保存好。等明年,外国人来采购的时候,正好都推销给他们,大赚一笔。158.第一百五十八章一更关夕望抱着在外面玩疯了的孩子回来, 见姜知睿坐着发呆,而她身前的桌子上,摆着一封信。把孩子放下, 他理了理姜安怿的衣服, 说:“去吧,和乌甜去玩。”“好。”见她跑开,关夕望来到姜知睿身边, 把手放在她肩膀上,问:“怎么了,睿睿?”“没什么, 你看看这封信再说。”他拿起来, 迅速读了一遍,发现是童安晏教授夫妻俩寄过来的,说是他们已经得到了平反,房子和职位都还了回去, 还拿了一笔不小的赔偿金。不过他们留下了一大半的钱, 放在村里,用于村里小学以后的花销,毕竟住在明光生产队这些年,他们生活虽过得清苦,但精神上却没受到侮辱。相反, 村民听说他们是教授之后, 对其倒是相当敬重, 时常帮两个老人干活,逢年过节都会送些吃的去。两位老教授写信过来,一则是告知他们要回去的消息,并对姜知睿当年的照顾表示感谢。二来, 也想问她一句,他们如今是要留在学校里继续教书,还是跟着女儿到国外去。经历过这一遭,童安晏也有些吓着了,要是再来一次,可怎么办?他们都六十多年的年纪,已经没有一个十年可以耽误的了。“你比我清楚未来的情况,不如替他们出个主意?”关夕望也有些为难,“这个,未来虽然太平,不会再发生类似的事件。但国内目前的医疗水平确实比不上外头,两老在村里受了苦,去外面住着也行。”不过老人的思想嘛,总想着落叶归根,就算是死,也不愿意死在外头。但若是受到了切实的精神伤害,远离源头,在国外调整几年心态,也不失为一个好办法。其实就算他穿过来的时代,国家强大至此,每年还有不少资本和技术人才办理移民,嘴上喊什么爱国企业,实际上管理者的国籍早就变了。这其实本质上和国力是否强大无关,而是富人们怕担风险,不想将鸡蛋放在一处,另一方面实现家族资产的“全球化”,让后代掌握更多的资源。从古至今,世家门阀皆是如此,就算曾经皇帝掌权,照旧有所保留,让家族得以延续,如果只不过扩大到全世界而已。关夕望猜,要是有朝一日,外星文明入侵,他们是不是要争着抢着办理外星籍贯。他能理解,却不以为然,祖上三代,谁又不是穷过来的?都当自己是千年世家呢。姜知睿摇头,把信放在了一边,“算了,这事就让小叔去操心吧。”他是童教授的学生,肯定比他们更替老人着想。说起姜志言,关夕望倒是来了精神,说:“小叔升官了,你知道吗?”“怎么不知道,这不是你前几天才刚告诉我的吗?”“我给忘了。”关夕望嘟囔了一句,又说,“现在法制重建,他说不定真能当上大法官呢?”这十年,人治取代法制,不知道诞生了多少冤假错案,如今动荡结束,司法工作得以恢复,对他来说,又何尝不是一个重大的机会呢?不过他也明白,受到错误思潮的影响,想要一蹴而就是不可能的,真要等到一切恢复,估计要到八十年代了。届时,小叔有专业大学毕业的身份,又在机关工作了这么多年,工作能力向来优秀。说不准就真能乘风而起,扶摇直上了。随着动荡结束,全国范围的知青下乡运动,也随之走向了末路。虽然没有明确说,但上头已经逐渐放开了回城的名额。让无数知青看到了希望,纷纷往城里跑。关夕望的两个妹妹本就是自愿来的,当然不肯回去,而是以在村里工作的名义留了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