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节
作者:少地瓜      更新:2023-04-29 09:49      字数:2839
  照现在看来, 做到县丞就到头了。师雁行也明白这一点,所以遇事后直接就去找了孙母和秦夫人。毕竟孙良才可能拒绝自己, 却不能违背亲娘的意愿。但这么一来,迄今为止的人情就算扯平了, 而孙良才也会有所警惕,再遇到事情绝不会像这次这么简单。所以师雁行想攻克苏北海。一来苏北海毕竟是本地最高行政长官, 且至少会在这里再待三年;二来, 他有野心,有能力,有高升的可能,他想要名, 想要政绩, 她就给他名,给他政绩!师雁行想押宝,想在可碰触到的官场范围内押宝。如果顺利,五公县会成为她的根据地和退路,苏北海也会成为第一位政治盟友。郑平安看出师雁行的意图,一度欲言又止。师雁行就笑,“你想说收买苏北海的价格很高,我现在出不起,对不对?”嗨,大侄女太聪明了,这话从她嘴里说出来,反而让郑平安更不好意思。但他了解师雁行的性子,所以干干脆脆承认了。“是。”苏北海不是不能被收买,而是现在的价格太高,哪怕师雁行倾家荡产也付不起。而他又不稀罕小恩小惠,也不馋那一两口吃的,在郑平安看来,现在的师雁行完全没有敲开苏北海那扇门的资本。但郑平安不知道的是,师雁行早就试过了。所以这次,她换了个方法。王德发的奸计没得逞,自己又在众同僚面前丢了面子,这已经算是很好的结局了。江茴有点忿忿不平,“斩草不除根,后患无穷,万一他怀恨在心,以后伺机报复怎么办?能不能想法子把他弄走?”师雁行乐不可支,“你如今对我的盲目信任有点可怕。”一县主簿官阶虽不高,但好歹也是朝廷任命,是货真价实的“朝廷命官”,但凡师雁行有左右朝廷用人的能量,还卖什么卤肉啊!早去弄权了!但经此一役,想必王德发也会收敛一段时间,只要师雁行能尽快拿下苏北海这条线,王德发就翻不起什么浪花。江茴莞尔,“可在我看来,你就是很厉害,好像,好像没有解决不了的难题。”“不过,”江茴想到现实问题,“苏大人家的门都进不去,要如何拉拢呢?”师雁行歪头一笑,转身拎起正练字的鱼阵,举起来做了几次抛接,逗得小姑娘嗷嗷直叫。很简单,我不就山,山就我。既然进不去苏北海家的门,那让苏北海出来不就行了?几天后,江茴就见识到了师雁行“山就我”的法子。四月初十一大早,五公县城南二街上突然出现了一队人,穿红戴绿敲锣打鼓,热热闹闹往县衙去了。打头的是母女三个,前头还有两人抬着盖了红布的匾,一路上吹吹打打好不热闹。不年不节的,突然这样热闹,几乎引了半座城的百姓来看,将个县衙大门口围堵得水泄不通。众衙役见也不像是要闹事,不便驱逐,只拉了人墙,又火速进去通知苏北海。“大人,外头来了一伙百姓,说是要献匾呢!”献匾?别说底下的官吏,就连苏北海自己都有些茫然。我干什么了?谁献匾?当场就有官员奉承,“大人公务繁忙,每日勤恳,做过的公道不知凡几,恐怕自己都记不清,可瞧瞧,百姓们心里都明镜儿似的,这不就来了?”献匾好啊,这是会被直接写入述职折子,能直接算作政绩的。多来几次,升迁有望。没有任何一个官员不喜欢。苏北海难得露了笑模样,对众人道:“不过本分罢了。左右闹成这样,你我也办不得差,走,都去瞧瞧。”出来一看,打头的竟然是个陌生的小姑娘,约莫十三四岁模样,苏北海心里犯嘀咕。没印象啊。落后苏北海半步的孙良才抬头一看就愣住了。果然是她。师雁行才不管他有没有印象,没有印象?不要紧,今天过了就有了。“民女师雁行,与寡母、幼妹在南二街开铺子,前几日被歹人打砸、讹诈,眼见没了活路,几欲寻死……全赖大老爷明镜高悬,执法严明,还我们母女一个公道,还五公县的百姓们朗朗青天!”说着,又往后退了两步,指着那匾对苏北海道:“晓得大老爷清正廉洁,不敢玷污,只好请人刻了这匾,聊表心意,还请大老爷揭匾!”江茴拉着鱼阵上前,郑重行礼,“请大老爷揭匾!”鱼阵睁着圆溜溜的眼睛瞅苏北海,也跟着奶声奶气道:“请大老爷揭匾。”其实她不大明白今天来做什么,也不懂何谓“揭匾”,但在家时娘和姐姐就拉着她练了好几回,所有动作和台词都背得滚瓜烂熟。这些日子的事情师雁行都没刻意回避鱼阵,她虽然不清楚最核心的部分,可已隐约意识到外面坏人很多,这么做会保护大家。她人小呢,拜下去只是小小一团,瞧着尤为可怜可爱。围观百姓顿时议论纷纷。一家子就几个女人孩子,谁这么坏啊,还上门欺负!还有什么比幼女和寡妇更能激发人的同情心,引发普遍怜惜的么?没有了!后面的胡三娘子带头拍巴掌,声如炸雷。又有早安排好的托儿在人群中叫好,众百姓如梦方醒,也纷纷跟着喝彩叫好起来。又有衙门内的一众官吏上前奉承,好不热闹。一时间,整个县衙内外俱都喜气洋洋,充满了祥和,生动演绎了何谓官民一家亲。苏北海深深地望了师雁行一眼,对方巧笑嫣然,软声督促,“请大人揭匾。”原来就是她。好个小姑娘!苏北海能拒绝钱财,能拒绝美人,但唯独拒绝不了这个。今日这一出,足以演绎成一段佳话,传到上官耳朵里、写进年底述职折子里,便是他政绩的体现,也是朝廷用人得当、施政为民的典范。他高兴,陛下也高兴。饶是日常镇静如苏北海,此刻也无法回避这样的诱惑,清瘦的脸上微微泛红。是激动的红。他上前,对江茴虚虚伸手,“夫人请起!”又亲自弯腰将鱼阵抱起来逗弄几下,问了几岁,怕不怕。鱼阵已经不怕生了,闻言大大方方回答,又摇头。“娘和姐姐在,我就不怕。”她也不知该对这个陌生的伯伯说什么,憋了一会儿,决定使出自己的看家本事:“我,我还会背《三字经》《百家姓》”原本苏北海不过顺势做戏,听了这话倒有些意外,笑道:“哦?还有这样的本事?那背两句来我听听?”鱼阵还真就背了几句。苏北海哈哈大笑,倒是真心实意赞了一回。这么点儿大的孩子,还是个女娃娃,会这些着实不易。众从官激动道:“这便是爱民如子啊!”“是极是极,大人当真是再和气不过的,但凡有一点儿不好,百姓哪里敢同他亲近呢?”这就是最好的写照!无数百姓也被感染,简直比师雁行等人还要感动,纷纷泪洒当场。孙良才看着眼前的一幕幕,再看看笑吟吟的师雁行,突然有些毛骨悚然。“诸位请听苏某一言!”苏北海放下鱼阵,面朝百姓,十分诚恳地双手下压,将这话喊了几回。待众人安静下来,苏北海又叹道:“惭愧,惭愧啊,苏某不过做了分内之事,竟蒙如此厚爱,实在是愧不敢当……”他竟然没有自称“本官”,多么平易近人!百姓们更感动了,老泪纵横。师雁行看上去比他更诚恳,“于大人可能只是分内之事,但对我们这些百姓而言,就是活命的指望,您当得起!”人群中的托儿就扯着嗓子喊:“当得起!”“不错,苏大人是好官!”“大人,请揭匾吧!”人潮如海,民意如风,卷得苏北海有些飘飘然。他面上潮红,心跳如鼓,仿佛吃醉了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