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节
作者:少地瓜      更新:2023-04-29 09:50      字数:3163
  要真出了这一茬,别说她自己和郑家,就连苏北海或裴远山都未必有反抗之力。在能经得起考验和搓磨之前,还是安心给大人物们做幕后好了。裴远山也表达了类似的担忧。“我知你素来无法无天,可外头人的诸多龌龊心思未必猜得到,一朝踏错,后悔也无用,此番且不要露面,也莫要贪功。”小徒弟越来越锋芒毕露,如宝剑出鞘,光彩难以遮掩,他这颗老父亲的心也整天跟着七上八下的。师雁行独来独往惯了,很少有人如此纯粹的关心她,不免十分感动。她难得老实,认认真真听完,仔仔细细应下。“是,我都记住了。”裴远山还怕她少年心性,口服心不服,见此情景才算放下心来。“你知道就好。若真有什么难以抉择之事,切莫硬撑,不妨对苏大人直言,想必他也能看在为师的面上转圜一二。”他们的师徒关系虽没有刻意避讳旁人,但也未曾大肆张扬,知道的人并不多。而师雁行还真就是刻意隐瞒了苏北海。苏北海不像裴远山那样蔑视世俗,他是典型的传统文人,素来坚持“君子远庖厨”的铁律。如果真的知道师雁行与裴远山有师徒之谊,哪怕是个女弟子,打死他都不可能让师雁行下厨!师雁行一想到这种可能就觉得不行。我得赚钱啊!世上会有什么事比搞事业更要紧的吗?没有了!第88章 靓汤,鲅鱼饺子随着钦差视察组的临近, 苏北海肉眼可见的紧张起来。他开始频繁召见师雁行,不断商讨、反复确认初次接风时的菜单。钦差组是一路走一路看的,每到一处,都要在当地盘桓数日, 少不得吃喝。这段时间, 县衙的差役们尤其繁忙, 忙着帮苏北海去各地送信。他几乎动用了所有能动用的关系,打探钦差们用过的菜单。有了这些参照物, 师雁行的工作就轻松多了。她在那些菜单的基础上稍加增减, 一口气拟定出三份,由苏北海本人亲自选出最合适的一份。钦差视察组到来之前, 苏北海忙得焦头烂额, 师雁行倒是先搞定了另一件事:郭张村村学。那位屡试不中的赵先生终于进城回话了。结果没什么意外, 问过待遇之后就同意了。双方约定头一年坐馆是二十四两银子,包住包四季衣裳, 节礼另算。虽说没写包吃,但村民们都非常热情, 到时候这家送一碗,人家送一盆, 估计赵先生一家也就不大用亲自做饭了。期间师雁行会不定时对其教学成果和村民满意度进行抽查,根据结果再决定是否续约或者涨薪。赵先生对此没有异议, 双方当场签订文书。签完文书后, 赵先生长长松了口气。接下来的一整年,他和家人都不必再为生计发愁了。这年月,没有功名的人想找教书的活儿, 简直不敢想象。真是撞了大运。知道赵先生的老母亲还在病中, 难免手头拮据, 或许还有债务未清,师雁行直接先预支给他半年银子,就是十二两。赵先生感激非常,心情一好,甚至破天荒玩笑了两句。“师掌柜如此慷慨,难道就不怕我拿着银子直接跑了吗?”师雁行抖了抖文书,笑而不语。赵先生一怔,旋即涨红了脸,“一时忘形,失态了。”两边文书都签了,如果自己真的做出什么不妥的事,对方直接可以去衙门里告,那时他就真的身败名裂……双方都很有默契地越过此话不提。师雁行给了赵先生回家收拾行李,告别四邻的时间,况且也要传话回郭张村,便约定若干天后在师家好味碰头,到时候由来送酸菜和腐竹的郭家姐妹带他们回去。另一边。五公县外的驿馆内,早有苏北海派来的心腹等着。这日,他老远看到官道上烟尘弥漫,便知有大队人马靠近,忙亲自打马上前问了一回,果然就是钦差队伍。后面的人见他久去不回,便知是钦差到了,立刻飞马回城报信。早已准备了数日的苏北海等人都候在城门口,得了消息后忙令众人再次整理仪表,原地静候。烈日高悬,日晒如火,地面没一会儿就被晒透了,滚滚热气又顺着返上来,直扑面颊,好似火舌舔舐。饶是众人头顶有伞遮挡,也如同身处蒸笼,不多久,里衣就湿透了。没有一人敢动。就是死,也要站死在这里。又过了约莫一刻钟,前头大道上隐约可见扬尘,又有爬在树上的衙役眺望后打旗语。苏北海的精神为之一振,忙命众人将遮阳伞都收了,准备迎接。不多时,钦差仪仗果然出现在视野中,但见旌旗招展、车马滚滚,好不气派。苏北海见了,不禁心神激荡,难掩心底艳羡。身负皇命四处过境,何等威风!大丈夫当如是。钦差所到之处如皇帝亲临,苏北海亲自带众官员行了跪拜大礼,一番寒暄不提。钦差一行也是又热又累,见他们诚意十足,很是满意,略说了两句便进城了。钦差主官一共三人,其中为首的陈大人和另一位孙大人在出京前曾颇有不睦,第三位大人接到任命后曾暗暗叫苦,觉得自己肯定要受夹板气了。可谁知两个来月巡查下来,那两人关系竟奇迹般突飞猛进了。皆因这一路走来大家同甘共苦,又要一起与地方官员斗智斗勇,很有点难兄难弟的意思。如今到了酷暑天气,北部沿海出身的孙大人难免有些受不住,一边抹汗,一边揶揄道:“陈大人是广东人,那里常年湿热,怎的瞧着也不比下官轻松多少?”陈大人胖胖的,原本皮肤白皙,可出来了两个多月早被晒透,几乎成了个黑胖子,日头下隐隐反着光。他闻言也不恼,“唉,此言差矣!这热与热又不同了,本官故乡乃是湿热,此地却是干热……”归根结底就是水土不服,有热气了!上火了!那孙大人听了,就跟另一位从官一起笑起来。几人籍贯不同,生活习性各异,虽说一开始凑到一处时难免磕磕绊绊,可时候久了倒有些意思。衙门里的住处早已准备妥当,三位大人一路走来,什么阵仗没见过?倒也不放在心上,各自去洗漱,换了轻便衣裳,重新往花厅集合。天气炎热,众人又一路舟车劳顿,难免胃口不佳。不曾想才刚坐下,陈大人就看见正中一道靓汤,却是海带排骨汤。“哦。”才刚说上火的他突然来了点食欲。在得知几位大人的籍贯之后,师雁行就考虑了靓汤和粤菜。不光粤菜,比较知名的八大菜系中相当一部分都是后世人改进甚至创新的,而大禄又是一个正史上并不存在的朝代,师雁行并不清楚现在的两广地区流行什么菜式。但人们的饮食习性都与当地气候环境息息相关,大禄朝广东的气侯和地形与后世相差无几,故而师雁行断定,这位陈大人的大致喜好,与她所了解的应该也不会有很大出入。单独的菜品暂且不提,广东人民爱喝汤也是很出名的。考虑到夏日大量流汗,钦差组必然口渴,急需补液,师雁行就上了这道据说非常补中益气,清热解毒的海带排骨汤。其实比这道汤更出名更经典的还有很多,比如猪肚汤,蹄花汤等。但这年月猪肉贱,下水头蹄更贱,连苏北海本人都拿不定这位陈大人的心思,故而不敢冒进。见到颇似故乡风味的靓汤,陈大人不免心生欢喜,面上虽未表现出来,可饮汤的速度说明一切。一旁陪同的苏北海看了,心下大定。老实讲,他其实喝不大惯这个。海带的味道对他来说有些过于腥气了,跟排骨配在一起,感觉有点怪怪的。若真凭喜好喝汤,苏北海宁肯抱一盆白菜叶子疙瘩汤!但见陈大人喜欢,苏北海也硬着头皮痛喝一晚碗。陈大人见状以为遇到同好,笑呵呵道:“没想到苏大人也爱这个。”苏北海本就不喜水产,这会儿灌了一碗海带汤,只觉得鼻孔眼里都是腥气,面上却还要做出一副惊喜模样,“是,这汤口味清甜,难得对身体也有好处,下官也是爱喝的。”陈大人频频点头,又向他脸上看了一回,正色道:“本官看你面色发暗,想必是体内有湿气,多喝些汤大有益处。”苏北海:“……”您要不要听听自己在说什么疯话?我好歹只是被晒得发黄发灰,可您已经一整个发黑发亮了!到底是谁更暗啊?另一位孙大人就笑,半是玩笑半认真道:“到底是陈大人,如今医术越发的好了!”陈大人自己喜欢祛热祛湿这一套,还经常拉着周围的人认同,众人拗不过,少不得捏鼻子照做,时灵时不灵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