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2节
作者:少地瓜      更新:2023-04-29 09:55      字数:3158
  会试结果尚未可知,师雁行倒是先后得到了两个人的答复:头一个,付春生答应与她合作,并表示手头确实有几块相当出色的皮子。次一个,黄夫人派人来找师雁行过府说话,想必是之前提过的找女先生的事儿有了眉目。接到黄夫人的消息之后,师雁行立刻派人传话给付春生,让他准备好。付春生简直要紧张死了。“只送皮子吗?还是做成成衣,精致些更好?”师雁行当机立断斩断了他的积极性。“就这两日功夫能出什么细活?还不如不做。况且黄夫人何等身份,身边哪里能没有针线娘子,外头送进去的衣裳她未必穿。”而且前脚求了帮忙,后脚就送衣裳,醉翁之意不在酒的意思也太明显了些。师雁行又把付春生翻出来的一箱镇店好料细细比较一回,最终选定一张乳貂皮。貂皮厚重抗寒,但是乳貂,就是未长成的小貂还有些胎毛在身上,毛茸茸的。相较成年大貂保暖效果难免略差两分,但正好是深秋和冬末春初穿的,最是轻便灵巧,也不容易上火。付春生生怕不够。“那几张雪狼皮和熊皮……”师雁行啼笑皆非道:“你也不瞧瞧这是什么时节?”快春分了,再送狼皮送熊皮,不是明摆着之前藏着好东西没上供吗?这是上赶子找打呀!付春生终于冷静下来,就有些讪讪的。“那便留着入冬再送。”上等皮货时常用油脂摩擦保养,能留许多年。师雁行带了一整个抹茶慕斯去周府。果然是女先生的事有眉目了。黄夫人看着心情不错,还笑吟吟叫她坐。“我这几日也打发了人去寻,自己也找了老爷说话,思来想去倒是有个人,只是命格不大好。”师雁行心头微动,笑道:“看来果然是个好人选,不然也不值当的让夫人记在心上。不知是怎么个命格不好呢?”顺势不轻不重拍了一记马屁。黄夫人笑着拍了拍她的手,又有些惋惜。实在是个不错的姑娘,又能干,心思又灵巧,只可惜了这出身呢,着实不美。其实外面倒不是没有四角俱全的好先生,奈何大多出身书香世家,眼界高着呢,如何肯纡尊降贵去做一个商户的家庭教师?门庭之别,犹如天堑。说是有个秀才的女儿,天生聪慧异常。她还有个弟弟,幼时父亲教弟弟读书,这姑娘只在旁边听着就念得比弟弟还好,也会作诗,只可惜女子不能科举。早年母亲病死,为了供应父亲继续往上考,那姑娘不得不外出做工。后来被做工的那户人家发现也是识文断字的人,又温柔典雅,竟想让她做儿媳妇。那姑娘原本不愿意,因为那家的儿子十分体弱多病,找她过去也是个冲喜的意思。奈何家里实在揭不开锅,那秀才爹和弟弟非但赚不来一文钱,偏还要死命考科举,没奈何,那姑娘就掉着泪换了五两聘礼,把自己嫁了。说来这事也是古怪,原本那姑娘嫁过去的头两年,她男人的身体确实好了不少,还行了房,眼见是要正经过日子的样子。后来那姑娘怀了胎,婆家上下都欢喜非常。她男人自觉近来身子骨修养得不错,便借着这股喜气强行要求出去踏青。一家人苦劝不下,只好允了。不曾想人早上出门,傍晌就被人抬回来,眼见着没了气息。公婆白发人送黑发人,一时心痛难当,先后病倒,又骂儿媳妇和胎里的孩子是扫把星。本想着等瓜熟蒂落看看男女,结果竟又是个孙女,那公爹当场气得中风,婆婆带人把那娘俩撵了出去。黄夫人之所以知道有这么个人,就是因为这事儿当年闹得极大,正是沥州辖下一个县里发生的事。当初报上来的时候,她和周斌还唏嘘良久,更因一时兴起,亲自召见了那女子,又给了几两银子过活。师雁行听到这里,已有八分心动。“这话说的好笑,那男人早亡分明是自己心里没数,一意孤行才有此一劫。至于那公爹中风,也是自己气性太大的缘故,一时想不开,所以才病气入脑,与那女子何干呢?”黄夫人虽然爱财,但为人本性并不大坏,听了这话,也是微微颔首。“正是呢。”这些年,朝廷一直号召繁育人口,皇帝都亲自带头演绎合家团圆,更鼓励寡妇再嫁。偏那刁民一家闹得沸沸扬扬,还把个带着孩子的寡妇撵出家门,简直是给县上抹黑。而那县城又在沥州辖下,等于间接给周斌的政绩抹黑,黄夫人能对公婆一家有好印象就怪了。见黄夫人如此反应,师雁行心里也就有谱了。“有夫人做保,那女子的才学人品自然没什么不放心的……”能安置孤儿寡母,也算一小份政绩了。黄夫人今天既然正式提了这么个人,其实就没有不同意的余地。如今见师雁行这般有眼色,黄夫人自然高兴,难得体恤了一句:“只是还带着个孩子呢。”师雁行笑道:“一个小姑娘能吃几口饭?况且我妹妹一人在家念书也孤独,正好有个人做伴。”第144章 中了!黄夫人介绍的女先生叫赵清河, 现在就在沥州城内租住,师雁行当天下午就见了她。赵清河今年也才二十四岁,放在现代社会,可能研究生都没毕业。但因生活磨砺, 她脸上颇多皱纹, 甚至还有了点白发, 一身青布衣裳也洗得泛白、磨起毛边。但她的腰杆挺得很直,眼神很清澈, 像极了夏日风荷上滚下来的两颗露珠。小姑娘四岁, 瘦弱弱竹竿也似,旧棉袄穿在身上直打晃, 可举止大方, 很可爱。只一个照面, 师雁行就看中了这对母女,又当场考教一回学问, 十分满意。赵清河的容貌不算多么美丽,但当真应了那句话:腹有诗书气自华, 平和从容,任何人在见到她后, 就很难第一时间去留神她长什么样子。师雁行几乎立刻就觉得,这人一定跟江茴很聊得来。小女孩儿乳名丫丫, 由赵清河亲自启蒙, 小小年纪已识得许多字在腹中,字也写得有模有样,并不逊色年长两岁的鱼阵多少。可惜小姑娘有点营养不良, 嘴唇上没多少血色, 头发也又稀又黄, 细细的两条小辫子蔫嗒嗒垂着。像两根自然风干的黄丝瓜条。师雁行心生怜惜,从口袋抓了一把糖递给丫丫。小姑娘明显心动,却还能忍得住,先回头望了母亲一眼。赵清河亲自谢过,只许她拿一颗。丫丫便伸出细细的手指,只乖乖拿了一颗,转身却递给赵清河。“娘吃。”赵清河摸摸她的小手,“娘不爱吃。”师雁行看得一阵心酸。这多像曾经的鱼阵呀。“赵娘子不必介怀,以后都会好的。”师雁行试着摸了摸小姑娘细细的小辫子,只觉又干又涩,好似枯草一束,“丫丫也一起来,正好和鱼阵作伴,大家一起上学,也不寂寞。”听师雁行亲口说让带着女儿,赵清河明显松了口气,又细细问了师雁行家中情况,没有异议。暂定一个月二两银子,管吃管住,每个季度四套衣裳。之前赵清河一直靠给人描绘观音像、抄书过活,饶是她技艺精湛、字迹非凡,一年也不过五七两银子,勉强维持生计罢了。如今骤然提到一月二两,又各项开销全包,直如天上地下。赵清河看了一回,只道太丰厚了些,“您没让我们母女分离已是宅心仁厚,怎好这般?”师雁行便道:“应该的,她小小孩童能吃用多少?您若过意不去,倒也好办,我家中有不少女童,平日也叫她们识字,您若有空,每日花费半个时辰两刻钟考教一二也就罢了。”她和江茴日益繁忙,已经不大能抽出时间来教女孩子们读书习字了,少不得要委托出去,索性一事不烦二主。赵清河一听,果然自在许多,“就这么办吧。”稍后两人又去拜谢黄夫人。赵清河带着女儿跪下,结结实实对黄夫人磕了三个头。“这是您帮民妇第二回 了,如此大恩大德,此生无以回报,惟愿来世结草衔环……”黄夫人就肉眼可见的有点懵。第二回 ?第一回 在哪儿来着?倒是她的大丫头有点无奈,上前半步低声耳语道:“您忘啦?就在咱们刚来那年……”“……我被撵出来之后无处可去,回娘家后弟媳不高兴,爹爹和弟弟也嫌弃,就想着自立女户,奈何当地知县大老爷不同意,说是有伤风化云云。”回师家的路上,赵清河平静道。可当时赵清河已被婆家所弃,娘家人也容不下,若不能自立女户,娘儿俩只有死路一条。“我不服,就发了狠带女儿来了州城告状,不曾想黄夫人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