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6节
作者:清知许      更新:2023-04-29 11:07      字数:4263
  他们是六五年底离开的,离开之后就赶上国内的那动乱的十年,这一出去就在也没回来。现在关系复通, 陈家小叔在前不久也回国了。说起来当年冯清玥和他们是一块长大的, 关系也挺好的,只是陈家小叔出国了才断了联系。没想到回来就遇上冯清玥这事儿, 陈家小叔大义灭亲举报了陈岩翊就不说了, 还直接在学校门口打了陈岩翊。当时打人的时候正是放学那会儿,那个女的也在陈岩翊身边。郭琴也不知道从哪里弄来的一手信息,说起来的时候激动不已,还有陈家小叔骂陈岩翊那些话,她都一一复述了, 不得不说非常解气。“看吧, 陈岩翊这狗东西做事太恶心他自己家人都看不过去。”郭琴说完之后捧着水杯润了润嗓子。而冯清月这边也回到了家里, 和家人说了自己的情况, 本来垂着头等父母骂自己,结果等来的是母亲温柔的拥抱,“你这个傻孩子,怎么这么傻啊?受了委屈也不知道回家?你还把我们当父母吗?”“妈,我害怕你们难过。”更害怕连累父亲。冯母红着眼眶说,“害怕就不说了?小玥,你出嫁那天我就说过只要妈在,你还能叫声妈,你就是有妈的孩子,就是有家的孩子,你在自家害怕什么?”冯家玥这会儿才想起沈婉枝的话,父母永远都不会责怪你,而是会永远站在你身后的人,忍不住抱着母亲委屈的流泪。也终于述说了自己的难受。冯家人一向是支持孩子们的决定的,她是家里最小的孩子,自然也是最受疼爱的,家里都没给她受过这种气,能允许别人欺负吗?没几天学校就放寒假了,现在经济开放到处都是新气象,设计院一样的,作为给未来奠定基础的年代,忙起来是真的忙。不过大家都充满了干劲儿,而这时候沈婉枝的娘家人还来了北京。因为经济开放,村集体的社办企业是正式做起来了,做的是川城当地的一种调味型酱料。小哥因为在国营商场采购部工作的原因,也帮忙推广起了这种调料。沈婉枝是知道这种酱料的,后世餐桌非常受欢迎的东西。父亲的意思是光在附近村镇售卖已经不满足了,因为口碑还算好,就想送到大城市来试试。沈婉枝一听这是父亲的事业自然是支持的,所以还帮忙跑了一下供应销售渠道。也亏得现在提出国营改制,很多地方愿意接纳这种私人联合承建或者社办企业的东西。对方尝了味道很爽快的就同意了。这一次同小哥一道来的还有三姐夫和三姐,原来是棉纺厂正式提出改制了。三姐夫的意思是想通人一块儿接下来,正好一行人来北京的厂子考察,她们就一起过来了,顺道和沈婉枝讨论一下接下厂子的想法和具体怎么做。沈婉枝听了三姐夫和三姐的意思,倒是非常赞同的,因为不改革最后这个厂子熬不了多久。不过她倒是不赞同三姐夫要同人合伙的事情,那个人沈婉枝大概知道一点的,并不是一个好的合伙人。三姐沈玉兰听小妹这么说又道,“小妹,咱们也是没办法,我和你姐夫的钱凑在一起,公婆这边也凑了一些,咱们还找爸爸借了一点都差一大截,如果不让别人一道我们根本接不下这个厂子。”沈婉枝倒是没想到钱这回事儿,默了两秒说,“不然这样,另一份钱我来出,由三姐和三姐夫你们全权管理,我就算是股东怎么样?”沈玉兰和陈军对视一眼,这自然是好的,都是自家人,而且小妹脑瓜子也灵活,只是还是有点担心,这钱出得不少,要是做不好这不是让小妹血本无归吗?沈婉枝倒是不害怕的,她比较相信三姐和三姐夫,前年过年她就和三姐夫聊过,三姐夫是个非常有想法的人,这些年在厂里做的事情也是肉眼可见的厉害,是个比较有能力的人。三姐也不用说,小心细致,在很多问题上能发现细枝末节的问题。未来十几二十年这个行业还不会落败甚至非常红火,一路延伸下来还又更多的产业可以做。沈婉枝知道三姐夫是个有大想法的人自然不愿意他错过这个机会,而且按照三姐夫的这股冲劲儿自己只需要投一次钱未来可能收获翻无数倍。初级投资是投产业,高级投资是投人。沈婉枝看好三姐夫自然对他和三姐的担忧都不放在心上。陈军没想到小妹这么相信自己,感动之余又心里暗暗给自己加油鼓劲儿一定不会让小妹的钱打水漂。既然有了沈婉枝的加入陈军和沈玉兰肯定就不同别人一道,其实那个人两口子也不算太看好的。可自己拿不出那么多钱也没办法。不过现在的改制依旧还是由国营占主,私人占辅,只是管理就由两方的人一道。不同于那种私人做起来的企业,这也算是最大限度保障现有工人的工作,也能开辟新思路新想法。当然最重要的是投资的钱相对要少一些,不然那么大个国营厂一般人怎么可能完全拿下来。当然最后逐步都会私人化,这也不着急,都是一步步来的。所以沈婉枝不是厂里员工不能直接参与,需要把钱给三姐她们由她们出面,两人的投资私下签订协议合同等。沈婉枝是很相信姐姐和姐夫的,不过为了更正规化,协议肯定需要签的。陈军和沈玉兰完全没意见,甚至还主动要求必须签。沈婉枝很快就做了一份协议出来,与三姐签订之后就把钱给他们了。当然在三姐和三姐夫离开前三个人又在一起开了一个小会,既然沈婉枝出了钱这事儿就肯定要放在心上,陈军对于管理和各方面都做了自己的想法,打算回去依照着调整。在这之前肯定要和沈婉枝讨论一下合适不合适。很多这种国营厂子其实已经面临很大的问题,这也就是改制的根本原因,很多人属于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反正工作稳定,工资还行,也没什么新想法,没冲劲儿。殊不知越来越多的人这样,没有创新迟早被淘汰。所以要创新就要调动人的积极性,一天天就按部就班的工作肯定就不行了。沈婉枝听完三姐夫的想法又同他一道制定了两套绩效考核的方法,最先采用温和一点,等大家逐步适应了就采取末尾淘汰法,换掉一部分一直占着位置做不出成绩的人来。而且这种单位现在还存在很深的出错轻拿轻放的问题,这都得放在绩效考核里面。既然要改制就要考虑盈利的问题,出错太多这就是成本浪费。陈军看着小妹指出来的一堆问题,也都全部给了解决方法,十分佩服,还忍不住跟妻子说,“咱小妹这脱胎换骨的智慧可太厉害了,我能想象同小妹一道咱们未来的生活定然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第二百零八章三姐和三姐夫在北京呆了一周的时间, 这期间沈婉枝又带着两人爬了长城,逛了故宫。回去的时候给带了很多东西,今年陆云琛肯定不会回家过年, 所以她也不能回娘家。又给父母买了稻香村的糕点, 还有这边的一些特色小吃都买了不少。去火车站的那一天是公公陆恩良派了车送他们去车站的。沈婉枝把姐姐姐夫送进车站,目送两人上了车,见她们做到的车窗边又朝着他们挥手。直到火车启动沈婉枝才和勤务兵一块儿出了车站。陈军照顾好妻子, 让她去床铺上靠着自己才做到床沿边和妻子讨论回去接下厂子的事情。因为小妹制定的绩效制度陈军觉得非常有用,现在的棉纺厂大家就是过于懒散了,有种混日子的感觉。如果不从根源解决问题,很可能自己接过来也是死路一条, 并没有什么作用。没想到他都还没说什么小妹就已经清楚的知道了这些弊端,而且只思索了一阵就刷刷写下这么多适用于改革的方法。陈军和妻子说话的时候也没闲着,还拿出本子开始记录两个人想到的一些问题,打算回去把这些问题全部梳理一遍。加上小妹的制度, 他相信棉纺厂肯定会越来越好。沈玉兰以前觉得她们在县城日子就已经很好了, 可这一次来了小妹这里才知道真正的好日子是什么样的。现在大家都觉得修建的五层红砖小楼非常洋气又好看,还干净, 可沈玉兰觉得小妹的院子也太好看了。虽然现在是冬天院子里的花草都枯萎了, 可屋里十分暖和,洗澡也是非常方便,不仅有漂亮的大浴缸还又喷头淋浴。“陈军,我们以后要是能搬来北京住就好了,不仅能和小妹做邻居, 我也喜欢小妹那种院子, 以后咱们一家人, 也像小妹一样养两只猫……”沈玉兰说起来就没完没了, 总感觉羡慕极了。陈军从刚到小妹家就知道妻子很喜欢这种大院子,应该是妻子喜欢小妹家里的模样,从进门就这里看看那里也觉得稀奇。他伸手握住妻子的说,“玉兰,我努力让你早日搬到北京来,咱们和小妹住一起,到时候把两边的爸妈都接过来咋样?”陈军现在是充满干劲儿,一定会让妻子孩子们过最好的日子。沈玉兰看着丈夫信心满满的样子,伸手推了一下他,陈军虽然年纪比沈玉兰大一点,可性格十分好,有几分孩子气。不过在工作中还是比较有专业水准,不然这几年也不可能连续都升职。“你还以为那院子很便宜啊,好几千块呢。”沈玉兰虽然喜欢那个大院子,可问了小妹价格就觉得太贵了,也就妹夫家这种条件还行,她们本来有点存款,现在都全部投进厂子里了,不仅如此还欠了一屁股的债。而小妹就不一样了,这么大的院子说买就买,说拿钱小妹就能拿钱。这些年妹夫的钱全部在小妹手里,小妹自己也厉害,还在读书又有了工作。陈军听了妻子的话,伸手摸摸她的头发说,“玉兰,你喜欢的我都努力去挣,咱们今年买不起就等明年,明年买不起就等后年,三年之内我肯定让你住上大院子。”沈玉兰相对姐姐妹妹属于性格最为沉闷一点的,但是丈夫却是个脾气性格好的人,两人倒是挺互补的,所以听到丈夫这么说也没再说丧气的话,坐起了身体说,“那我们一起努力,争取早点来北京找小妹。”过年前沈钰景又来了一趟北京,除了见万巧雅的父母之外,也顺道找沈婉枝。见过万政委夫妻俩之后两人的事情也算是彻底定下里了,估计在明年就要说结婚的事儿了。明年父母肯定还要来一趟,以前爸妈一心就想在村里给小哥修大瓦房结婚,现在倒是不用了,小哥估计最后会来北京。今天沈钰景过来的时候万巧雅也跟着过来了,沈婉枝最近事情多,孩子们在大院公婆带着,说正事儿也不耽误。沈婉枝以为小哥和万巧雅过来是说两个人要结婚的事情,结果没想到是小哥的事情。经济开放这件事对于大多国人当前的影响力是非常大的,沈钰景常年在外跑着,又是做商品采购的,对这样的风头其实嗅觉已经非常准了。所以来就是和沈婉枝讨论经济开放他要做的事情。这些年他在国营商场采购积累了不少经验和人脉,对于这种套死的工作,其实他并没有多喜欢。当时是比在村里种地强很多,他才选择这个,现在明显有更多的选择的时候他就开始有另外的想法。只是这种想法放在所有人跟前都是非常不成熟且不理智的,所以他便来找了自己妹妹。“小五,你会支持我吗?”沈婉枝听完小哥的想法,说实话她还是挺震惊的,书里沈钰景是因为在村里看不到希望又听了新闻总觉得外面很好才要出去闯一闯的。可现在他工作稳定且收益高,依旧在积极投身进时代的浪潮里这是沈婉枝没想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