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节
作者:方瑜      更新:2023-04-29 12:57      字数:5122
  跨省她是不考虑的,太远了,这个时代交通不发达,来回一趟要好几天甚至十几天实在是没必要,他们省比较好的学校也不是没有。选择本省的,距离近一点,最好来回就一天时间这样。考完试,陆柔嘉是真正的放松了,再也不用每天凌晨睡第二天五点多又起了。这个年纪,睡眠不足是影响身高的,陆柔嘉不敢马虎,她还想再长一些,长到一米六五这样,现在才刚刚一米六,可不能停止了。今年的任务猪刚刚交上去不久,陆爸陆妈手里有点肉票,也不再顾忌什么以后留着招待客人,隔几天给女儿做点肉吃。原先家里的两只母鸡在陆柔嘉备考的时候就炖了给她补充营养,这时家里的两只鸡还是小小的,不到下蛋的时候。家里现在给柔嘉吃的鸡蛋还是她爷爷拿来的,因为知道孙女要考大学,陆爷爷非常开心,又知道孙女的成绩一直排在前列,这次很有可能考上大学,于是也非常重视,认为他们老陆家祖坟要冒青烟了,出文化人了。本来也是打算跟着一起去考场给孙女鼓劲的,只是最近,他的腿又开始疼了,走路都费劲,就不好去考场了,只能呆在家。陆大伯也是注意着的,亲侄女的高考,侄女一向成绩不错,说不定他们家就真正出了一个文曲星。考完就快要过年了,陆爸陆妈第三天就不用上工,带着女儿去看望陆爷爷后,夫妻俩就带着女儿去了县里的供销社,打算把这些年存下来的布票给女儿买几块时髦的布料,再买一身好看的布拉吉。这可跟自己做的可不一样,穿出去美美的,分分钟让别人羡慕。陆柔嘉本想拒绝,不过陆爸陆妈可不是她能左右的人,两人在女儿的拒绝下买了更多的东西,她只好住嘴,一心体会爸妈疼爱她的心意。三人提着大包小包的东西兴高采烈地回了家。迎接的是陆家两个儿子羡慕的眼神,知道爸妈买的这些布料都是给姐姐做衣服的,两个孩子一个十岁一个十三岁,对于新衣服当然是想要的。陆有林上初中的时候,陆妈给做了一套新衣服,又改了一套陆爸的衣服;陆有河从小到大没有几件新衣服,因为是最小的,哥哥姐姐穿不了的衣服不想改了或者改不了了就都留给他了。小孩子又废衣服,一身衣服上身没多久就又破了,又是在大队的小学上课,不用注重太多,陆妈也就一直没给小儿子做新衣服。不过现在家里日子宽松一些了,几个孩子也都懂事,给两个儿子做一身新衣服也是可以的。女儿的衣服做的多,也是因为在外读书的原因,人靠衣装马靠鞍,要是女儿穿的破破烂烂一身补丁去上学,那些欺软怕硬的人不得欺负女儿。夫妻俩都是有默契的,一对视就知道对方的意思,这些小事都是陆妈决定的,于是她就直接跟两个儿子保证了,明天去供销社买布料也给他们做新衣服。“耶!”兄弟俩瞬间兴奋起来,围着陆爸陆妈转。第23章 估分两个孩子这样高兴,陆爸陆妈也不由自主地开心起来,不再心疼马上要花出去的钱和票;他们当父母的这么努力,不就是想让孩子们有更好的生活吗?就在这时候,前进大队的大队长来到了陆家。陆柔嘉是第一个看到的,心里隐约有一个猜想,不过不确定,只是笑着迎过去。“队长爷爷,快进来坐,您过来是有什么事吗?”被陆柔嘉一提醒,陆家其他人也都正了脸色,露出询问的神色,毕竟大队长没事是不会过来的。大队长挥了挥手示意他们不用紧张,“没什么大事,是县里的高中打电话过来了,说这次高考的答案出来了,让你们家嘉嘉明天去学校对一下,估计一下分数。”大队长的话验证了陆柔嘉的猜测,离校前班主任就说了,等拿到答案就会打电话给学生所在地方的公共电话,通知他们过去对答案。只是,大队长特意跑过来通知,让陆家一家人都受宠若惊了,毕竟大队长平时还是挺忙的,又要顾着队里又要顾着家里。不过很快他们就知道为什么大队长会亲自来了。因为说完过来的原因,大队长并没有走,而是看着陆柔嘉,亲切地问她:“嘉嘉,考得怎么样?有没有信心考上大学?”“还行,不过没有出成绩,我也不敢肯定考得怎么样。”陆柔嘉不好说太满,虽然自信自己一定考得上大学,但万一没考上,那不是丢脸丢大了,到不仅伤心,还丢脸,怕是短时间都不敢出门了。“嗯,你和马家的秀秀是咱们大队的希望啊,咱们大队这次参加考试的人不多,知青占了大半,可不能让他们太领先了。”大队长叹道。陆爸一听语气,就知道这里面有事,“叔,怎么了?”“是知青点那些没结婚的知青,最近正劝着已经结婚的知青,劝他们考上了就直接回城,不必管在这里的家庭,已经好几家在闹离婚了。”大队长沉着脸。“他们话里话外全是瞧不起咱们大队的意思,说咱们大队偏僻贫寒,都是些愚昧无知的人,没一个出息的,以后不能来往。”还有很多不好听的话,大队长听着都寒心。这些年,每批知青下乡的时候都是肩不能扛手不能拿的,要不是他们大队的人心好,耐着性子包容着他们,没有强制要求他们一下子完成任务,能活到现在的知青有几个?隔壁大队死了好几个知青的,还疯了两个,他们大队可没死过一个。临了还嫌弃起他们来了,这些丧良心的人。这次高考,他们大队要是没有人考上大学,那些知青更是有理由劝了。陆柔嘉沉默着,抛妻弃子、抛夫弃子,是过段时间最常见的事情。这个时代,善良的人不少,但狠心的人也不少,很多知青回城,对于下乡之后生的孩子不闻不问,又重新组建家庭。陆柔嘉不好说什么,十五岁的女孩子,对这些应该是懵懵懂懂的,大队长说这些也不是给她听的,只是跟她爸妈抱怨而已。大队长没待多久就走了,陆爸陆妈两人的心情却受了影响,他们生活在前进大队,对大队有着特殊的感情,那些知青那样看低他们大队,看低他们大队每一个人,两人自然开心不起来。不过很快就放下了,现在他们该重视的不是这个,而是明天女儿要去学校对答案,估分。陆柔嘉其实觉得估分没什么用,他们没有进行过全省联考,对其他地方的学生能考多少分都不清楚,就算估算出分数,也没有用处。不过到底比一直呆在家干等着强,第二天一早,陆爸送女儿去了学校。本来陆柔嘉是想拒绝陆爸的护送的,只是想到以前在网上看到的,这个时代有很多女孩子被施暴,以防万一就没有拒绝。正好陆爸也不用上工,不耽误什么,到了年底,正是一些宵小活动的时候,绝对不能抱着侥幸心理,安全方面一定要注意。之前读书,她每次去学校也是约着同公社的同学一起坐车的,约好做哪一趟,然后一起到学校,这样安全,还能促进同学关系。到了学校,陆柔嘉为自己之前对估分狭隘的想法道歉,因为估分只是一个统称,主要是班主任会根据学生估分的范围,推荐一些这个分数大概能上的学校。这是最重要的,因为今年是恢复高考的第一年,根本不清楚每个学校的录取分数,也没有全省联考,全国联考过,对于各个地方的水平都是未知的。这个时候,只有学校能给大家的帮助最多,毕竟是学校,能得到的信息是普通学生得不到的。今年,县高中为这一届考生真的可以说是拼尽全力,再版的《代数》用学校简陋的复印机给每个应届考生都复印了一本。能弄到的复习资料也是成堆的,光是看着就让人安心。到学校第一件事,是做试卷,学校专门把高考试卷复印出来,给学生估分用,把记得的填上,不记得之前写什么的自己再做一遍。等学生都做完了,班主任周老师再公布答案,让学生们自己计算分数。“咱们这个估分呢,主要是想让同学们先对自己的分数有个大概的答案,然后根据这个分数去看看能上哪些大学,然后在能上的大学里选一个自己最心仪的。省内的大学,咱们学校的老师都对他们进行了一个评估,可能录取的分数是怎样,在省内的排名,老师都是几十年的老教师了,从前是怎样的水平,都是知道的。不过也很有可能会有大变动,这些只是让大家有个参考,减少明明分数够了,却因为填错学校而没有书读,或者分数够更好的学校,志愿却填了个差一些的学校这样的现象,不是绝对正确的,要是之后公布的一些信息不同,大家也不要来怪学校啊。”周老师不得不提前说好,也免得学校好心却办了坏事。“还有几所是咱们国家现阶段排名前列的外省学校,老师们也做了一些评估,等你们对了答案估了分数,老师就传下去,一个一个的看看,提前了解一下。认真看!免得之后分数出来,填志愿手忙脚乱填错学校,选择学校对于你们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多谨慎的对待都不为过。”陆柔嘉的估分是比较保守的,一旦不确定自己当时写的什么答案的,都暂时没记分数,因为再做一遍也不一定当时写的就是这个答案,所以都不算对,这样加起来的分数不怎么高,只是要是那些不确定有一半对了,那分数就还行。这次考试,她自觉自己应该还是原来的水平,考个省内中等的大学应该是没问题的。县高中这一届考生,前进大队一共两人,除了陆柔嘉还有一个高二二班的学生,是个男生,成绩一般,只是在家受宠,考上了才得以接着读。陆柔嘉平时没有跟他有过接触,毕竟是男生,又是隔壁班的,如果是个女生或者同班,交流可能会多,不同班又不同性别,基本不会有什么交流,何况这个时代还是很保守的时代,多说两句话都可能被误解。所以陆柔嘉对这个同大队的校友,只是偶尔看成绩的时候关注到的成绩一般这个印象。这次他也参考了,前进大队总共参考的有二十五人,除去应届生两名,剩下有三名是前进大队的往届生,还有一个自学的马秀秀,其余十九人全是知青。他们大队所以的知青都在这了,嫁人的,娶妻的都参考了。也难怪大队长叹气了,这人数上面就输了,而成绩方面,不用说,这些知青都是各个地方的城里人,从小读的学校就要比他们大队的人读的好,下乡后部分人还是没有放开书,依旧会看,哪像他们大队的三个高中生,一毕业就没有再看过书。所以大队长才将希望寄于在陆柔嘉身上,毕竟这样一看,她考上大学的可能性是最高的。这就是‘全村的希望’吗?压力颇大的陆柔嘉苦中作乐的想。估完了分数,周老师交代了一遍注意的事情,“联系你们的电话一定要通畅,这段时间不要往外跑,方便接收消息,等出了分数,要通知你们填志愿的时候,老师要是联系不上,耽误的是自己的前途。”“对估分不要太乐观也不要太悲观,最后成绩还没有出来,多了少了都是有可能的,估分只是一个参考。”看到班上有同学愁眉苦脸,有同学兴高采烈,周老师不得不再提醒一下,怕有些学生心理承受能力不大,到时候有差别受不了。老生常谈了一通,周老师宣布解散。陆柔嘉拿着填好答案的试卷找陆爸。这些试卷她打算留作纪念,这可是高考恢复后的第一份试卷,很有意义。估分完毕,接下来就等分数出来了。第24章 成绩今年考生实在太多,总共五百七十多万人参考,所有有资格参考的基本都报名参加了考试。试卷太多,改卷的老师们夜以继日,争分夺秒,每天改到深夜,终于赶在年前,腊月二十八日这一天将所有考生的试卷改完,并且分数也都统计完毕,在二十九日早上公布。出成绩的当天下午,县高中的电话就打到了前进大队。当然不会一个个的打电话告知成绩,只是打给每个有学校学生的大队或公社,让通知学生到学校查成绩,再听听老师的指导。高考成绩比陆柔嘉自己估计的多一些,这次考试她发挥的不错,平时总是第三名,跟第一第二名都有些差距,但这次考试却首次超过了之前的第二名周爱国,自己成为了全班也是全年级的第二名。全校第一名还是原来那位一直考第一的同学刘向东,就是当初自我介绍时,说想造飞机的那个人,属于天赋高,很有才华的人,脑筋转得非常快,是陆柔嘉达不到的水平。陆柔嘉排在全市第二十一名,全省第一千零七名,而那位第一名却是全市第一,全省第五,这差距,让陆柔嘉连自己终于考过了一直压在她前面的周爱国的喜悦都少了。不过陆柔嘉也知道人与人的差距,而且她其实也很希望刘向东能更厉害,以后能为祖国做出巨大贡献,这样一想,很快把自己安慰好了。学校出了个全市第一,全省第五的厉害人,校第二三名也是很不错的成绩,一流的大学是可以够得到的,周老师从得到这个消息的时候就高兴到现在。他们县并不是多么繁华,跟同市的其他县比,各方面都只能算一般,不好不坏,这一次能有这样的成绩,实在是出乎意料,他们学校的腰杆子终于能立直了。高兴完,周老师开始思考着学生志愿的填写。“刘向东同学是不用说的,咱们国家最好的首都大学,还有几所比较有权威的学校,都可以由你选择,到时候也会有学校打电话给你的家长,你是个很聪明的孩子,老师相信你会做出对自己最好的选择。当然,要是你和你家里人都不确定,欢迎你随时打电话到学校来咨询,全校的老师都会为你服务。”说完了这个最优秀的学生,周老师开始操心其他学生,“陆柔嘉同学和周爱国同学,你们是全校第二第三名,分数相差只有0.5分,排名也还靠着,可以选择每个省最好的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