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节
作者:霍妮      更新:2023-04-29 13:15      字数:4031
  那些人便鱼贯而入,惶恐不安地向齐宣行礼。元瑾汐看着这些人,却是有些暗暗咋舌。她在颖王府的月例是三两,按齐福的说法,府里除了齐福比她高之外,就没人能拿到那么多的月钱。至于之前的掌事玲珑、后来的腊梅,都只有二两而已。其余人,哪怕是太皇派来的绿珠,也只有一两银子。说白了,她的三两,是齐宣优待她,对她好。腊梅、绿珠的月钱才算正常。可是,这别院里的人,竟然能达到三五两,比京城中王府的规格还高……这怕不能只用逾矩来形容了吧?再看这些府里的老人,虽然是下人打扮,都是光鲜亮丽,明显是当年做的新衣,其中属薛采春和薛长生穿得最好。就这还好意思说她逾矩,在齐宣面前谈规矩?她都替他们脸红。齐宣这才看向薛长生,“看得出,薛管家治理有方。”未等他回答,刘胜抱着账本走了进来,“回禀王爷,从七年前老薛管家回到乡下养老,府中由薛长生担任管家开始,开支每年递增,最近五年来尤其上涨得厉害,到上一年年末,开支已达两千五百余两。”“而十年前的支出,只有七百两左右。”“熙和园每年进项是多少。”“据账本上显示,每年不足两千两。”这数字一出,就连薛采春也听出不对来了。她可是知道,熙和园掌管着好几个庄子、铺子的收益,这些竟然抵不过支出?一时间,众人的目光都汇聚在薛长生身上。薛长生本以为自己做了两套账本,万无一失,可没想到四海竟然上一来就找到了真账本,如今数据报出来,再也没有辩驳的余地。当下他双腿一软,跪倒在地,“王爷请听老奴解释,这十年前间许多府里的老人身体大不如前,还有几个腿脚不好的,不但需要人来服侍,还增加了许多汤药费。前几年府里的媳妇生了孩子,结果产妇大出血没挺过来,孩子差点夭折,这又无形中增加了许多支出,老奴也是没办法。”他一边说,一边向其他人使眼色,有些人跟着跪倒在地,有些人却是不动,站在那里权当没看见。甚至有的人,还微微后退了一步,划清界限的动作十分明显。齐宣也不吭声,就坐在那里,静静地看薛长生哭诉。直到他说得嗓子都哑了,也没见齐宣有半点反应。“不说了?那好,该看些东西了,平越,把人带上来吧。”话音刚落,一个人就被推搡进了正厅,走到薛长生边上时,被一脚踹在膝盖窝里,随后扑通一声,人摔在地上,怀里的盒子也应声落地。人,正是昨天夜被派出的薛荣华,盒里也是薛长生交给他的那个。一见到那盒子,薛长生就像是泄了气一样,瘫坐在地上。这还没完,那个叫平越的年青人从怀里掏出一个布包,拿出一张张或是地契,或是店契,放在了那些陪着薛长生一起跪下去的人面前。这些人随后就和薛长生一样,冷汗直流,然后拼命磕头,“是我等鬼迷心窍,王爷恕罪啊。”“你们啊……”齐宣悠悠地开口,随后所有人都停止了动作,看着齐宣。“你们中的大部分人都是当年跟我皇兄从京城里出来的人。那时并州贫瘠,从繁华的京城到这里,无异于贬斥出京。”“其中还有人,三代都在府里服侍,几乎是看着本王长起来的。回京时,我皇兄本想带你们一起,但想到京城凶险,便将你们留在这里。”“可是你看看你们都干了什么?”说到这儿,齐宣怒极,将手中茶盏直接扔在地上。地上跪着的一群人,全都深伏下去,不敢言语。“罢了,你们走吧。四海,将身契还给他们。”底下人立时嚎哭一片,甚至有一个人以膝行地,拼命磕头,求齐宣不要赶他们出府。对于有些人来说,比如元瑾汐,身契发还,是解脱,是一直努力奋斗的目标;但对有些人来说,恢复了自由身,跟判了他们死刑也差不多。尤其是这十年间,早已锦衣玉食过惯了的这些“下人”们。更何况,他们与正常离府不同。正常离开,不论是告退,还是赎身,不但能带走自己的积蓄,大方的主人家还会给一笔安家银。如果是出嫁的婢女,还会给一笔嫁妆。可他们是被赶出府的,除了能拿到自己的身契,其他什么也没有。他们这些人虽是家奴,可是生活在这皇家别院里,每日里只要做些简单的活计,不必下田耕种,不必出门受气,吃穿不愁,比起那些平民百姓,生活可是好太多。像薛采春这样的,几乎可以堪比小门小户的小姐。真让他们离开,看似消了奴籍,但没田没地的,又要怎么生活?“王爷,救王爷开恩那。”薛长生也懵了,反应半天才知道求饶,“求您看在老奴一家三代都在府中服侍的份上,饶了老奴这一回吧。这件事是小女的不是,她不该嫉妒这位元姑娘,你这该死的丧门星,还不赶紧给元姑娘赔罪。”说着话,薛长生跳起来,给了薛采春一巴掌。薛采春长这么大,也没挨过自己的爹的打,当场就给打懵了,愣在那里,满脸不敢相信的样子。“你倒去啊,我叫你赔罪,听到没有。”薛长生把女儿强拉到元瑾汐面前,逼女儿跪下,给她道歉。“求这位元姑娘开恩,看在我们父女孤苦无依的份上,替我们向王爷求情,老奴给你磕头了。”说罢,薛长生真就冲着她磕起头来,还按着薛采春磕头。元瑾汐心里一阵恶心,薛长生这人实在是恶毒,这个时候还不忘给她下刀子。要是她受不住这个,替他们求情,那就是让齐宣难办;要是她受了这个,却是无动于衷,极容易落个不近人情的印象。甚至,还能让齐宣心里别扭一下。因为男人可以狠,称之为无毒不丈夫;而女人若是心狠,就是心如蛇蝎了。只是她怎么会让他如愿?元瑾汐侧身一步,让过两人的大礼,开口道:“薛管家,您这是执迷不悟。”“王爷处罚的又哪里是采春姑娘。所谓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昨天的事,看似是采春姑娘安排不周,顶撞了王爷。根子上,还是在您这儿。若不是你这十年间在这别院里当起了背地里的主子、兼又中饱私囊养肥了野心,她又怎么敢跟王爷立规矩?”“您这出事的根子不检讨,不求饶,却抽打这细枝末节,又有何用?”一番话下来,薛长生像是泄了气的皮球一样,没声了。元瑾汐说的道理,他怎么不懂,只不过是情急之下,想通过苦肉计,来获得一些转机罢了。万一小姑娘脸皮薄,随意吐口说了一句不碍事,此事也就有转圜的余地。却未曾想,元瑾汐字字直指要害,根本不给他机会。齐宣赞赏的点点头,刚刚薛长生突然演起戏来,他还担心她会不知如何应对,本想立刻出言制止,但看她劳神在在的样子,便改了主意,先静观其变。没曾想,元瑾汐的表现,比他想象的更好。有这样的能力,想来日后会必把他的王府后院管得妥妥当当的。元晋安也很欣慰,女儿真是长大了。刚刚的事,不在于她究竟说了什么,而在于她能摆出什么样的态度,若是她心慌失措,就算什么都没说,也是让薛长生拿捏住了。不愧是兰茉的女儿,有她当年的样子。想到儿,元晋安心里又是一阵难过,身处平阳,是最不能想起妻子的地方。齐宣快刀乱麻地处理了薛长生等人,将其余事情交给四海处理,自己则带着元瑾汐走出正厅。结果刚一出门,就看到卫一的轮椅露出一角,当下只能微一叹气,对元瑾汐说道:“你若是闷,就出去走走,平阳虽不及京城繁华,但还是有些许可观之处。让小七和韵秋跟着你。”元瑾汐巴不得如此,赶紧乖巧地点头道:“多谢王爷。”关于平阳,她可是有许多想打听的人,想要做的事。若那个人真是她母亲的儿子,那么这里就是母亲受迫害,假死而遁的地方!之前她来不了,也就做罢,如今人来了,有些事不论能不能做,她都要试上一试。眼下,元晋安正在大厅之中,帮助四海处理杂事。元瑾汐有心询问父亲,但又觉得此时不是时候,不如先出府去街上转转,打听一下消息,晚上再回来询问爹爹。她爹此时还以为她什么都不知道呢吧。对于上街,小七的兴奋之情,要明显高于韵秋。他是齐宣在京城才收的小厮,对于并州、平阳,只是听过,但没见过。一听要上街,整个人都积极起来,“我去找府里人给你备马车。”元瑾汐赶紧拦了,“我一个婢女出门,坐什么马车,咱们走着去就行。”小七挠了挠头,“可是王爷吩咐过,不让我把你当婢女。”元瑾汐没想到小七能说出这么一句,微微一愣,心里有些感动,又有些困惑。她总觉得齐宣对她,超出了所有她能理解的范畴。难道说,就是在并州,也要演戏么?可是夏兴昌又不在这里,这戏又要演给谁看?作者有话说:齐宣:你说还能演给谁看?第48章 沈怀瑜最终, 元瑾汐还是没扭过小七,让他备了马车,带着韵秋, 一行三人出了熙和园,直奔城中最热闹最繁华的地方。皇帝齐晖登基之前,在此理政七年有余,因此府邸就建在城中,与他们要去的地方并不远。只走了大约不到一刻钟, 元瑾汐就又一次看到当年随杂耍班而来时, 他们卖艺的地方。这里是两条主路的交汇处,周围酒楼店铺林立。近十年不见, 周围更加繁华、热闹。场地中间也有一个杂耍班正在卖艺,引来阵阵叫好声。好在一旁的同春楼还在, 那牌匾上的金色大字与她当年所见,如出一辙。看到这个, 元瑾汐松了一口气, 知道自己找对了地方。其实, 这地方找不找对,都没什么要紧。沈家应该是这城中有名的望族, 当年她都能打听到沈三公子,如今再打听, 更加不是难事。找到这里来,无非就是满足一下故地重游的心思而已。当然,要想打听一个城镇里的人和事,酒楼、茶馆, 是最好的选择。这同春楼当时就是这里的老字号, 如今仍在, 想要打听消息,这是最好的选择。摸了摸荷包里的银子,元瑾汐大手一挥,“我们去吃一顿。”如今她也算小有身家,齐宣和皇帝都赏了她不少银子,虽然大头都存进了钱庄换成了银票,但吃顿好的,不成问题。小七咽了下口水,“听王爷说,这里离曲江不远,那里盛产的鲈鱼最是美味。元姐姐,咱们吃鱼好不好?”元瑾汐忍俊不禁,扭头看向小七,“怎么,有了好吃的,都不叫名字,改叫元姐姐了?”小七脸色一红,眼神瞟向别处,嘴里喃喃道:“是王爷说的,不让我叫名字。”“你当王爷和你一样闲。”元瑾汐表示不信,“不过,你若肯再叫一声元姐姐,咱们就点一条最大的鲈鱼来吃。”“不叫。小的一样够吃。”小七抬头看天,但却半步没离元瑾汐,跟着她走进了同春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