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节
作者:红颜不老      更新:2023-04-29 14:10      字数:3685
  等到了京市,众人穿上厚厚的棉袄,满脸期盼的朝着车子下面走去。在火车站外面的站台,按照约定的时间,张家大哥和大嫂早就等候着了。张家大哥中等个子,大概一米七的样子,五官虽然比杨大芳等人寻常一些,但是看人带着几分笑,带了几分憨厚和亲切。张家大嫂则是一个瘦弱的,穿着有些土气的中年女人,脸上带了几分的愁苦的模样。在人群里,遥遥的,杨大芳就看见了张大哥,忙拉着孩子走了过去,“大哥,大哥!”张胜勇看见杨大芳的刹那,眼眶一下就红了。当年离开家的时候,曾以为这一辈子,都再也见不到自己的妹妹了。尤其在母亲去世以后,家里的亲人,也就兄妹几个人了。张胜勇激动的道,“三妹,二妹,大妹!”转头,他看向何大山和几个孩子,见何大山长得一表人才,忍不住点头,又见几个孩子都分外的乖巧懂事,心情越发好了起来。“这是三妹夫和几个孩子吧?走,走,咱们先回家。”他带着众人走出站台,在火车站外面的汽车站,众人一起上了公交车。在公交车的摇摇摆摆之中,过了一阵,众人终于下了车了。杨大芳看着有些熟悉的胡同,眼泪忍不住有些打转,那些年幼的记忆,在脑海里涌现了出来。她指着一个地方道,“我小时候最喜欢在这块跳皮筋了,大姐和二姐就在一旁和邻居姐姐跳更高的皮筋。”杨大芳这么一说,姐妹三人又忍不住湿润了眸子。“三妹,还认得咱们大院的路吗?”“认得的,在这边呢。”说着话,朝着左边走去。在路上,杨大芳等人遇到不少邻居,都忍不住朝着众人打招呼,好些个老人是以前认识的人,只是一别经年,如果不仔细辨认,都快认不出来了。张胜勇道,“胡同里好几个老人都不在了,又有新的年轻人长大,只怕你们都不认识了。”一时,三姐妹不免又有些唏嘘。等来到一处院子,张胜勇拿出钥匙把院子大门打开了。院子大门打开以后,当先是一处小花园,只是早就被人改成了一块块的菜地,在院子的一旁,一共五间屋子,左边两间,右边两间,正前方一间。张胜勇把众人带到正前方的屋子,里面刚好有两个少年一个小女孩看出来,张胜杰道,“快叫姑姑,这是你们的姑姑。”三个孩子是张胜勇的孩子,大的已经十六岁了,不过一直没工作,小的一个孩子,也有八岁了。张胜勇的家里看起来家徒四壁,日子过得并不怎么好。三个孩子听了张胜勇的话,都站起身来喊姑姑。张胜勇的媳妇吴红霞挤出笑容,对三个小姑子道,“坐,坐,都坐。”一家人见了面,自是免不了一番叙旧,说到难过的地方,忍不住又抱头痛哭了一场。久别重逢,除了张胜杰,兄妹几人算是别后多年,终于再次相遇了。杨大芳此时从带来的袋子里,开始掏东西。她自己做的腊肠,熏鸡,腊肉,各种果干等,一袋袋拿出来,看得一旁的张胜勇家里的孩子忍不住吞咽着口水。通过交谈,杨大芳也知道了张大哥家里的情况,张胜勇现在在一家饭店做帮厨,张大嫂并没有工作,一家五口,全靠张大哥赚钱养家,日子过得紧巴巴的。而就这样,还时不时受到后娘渣爹的打压。后娘贪图兄妹几个人的院子,好几次利诱张大哥,让他把房子给她,她给他媳妇孩子找一份工作,不过,都被张大哥拒绝了。张大哥的三个孩子,分别叫张建军,张建业,张晨晨。三个孩子虽然比较拘谨,但都还是比较懂事的孩子。等说了一番话以后,张大哥带着妹妹们,分别安排在了东西两边的屋子。张小娟和张小丽带着孩子一间屋子,杨大芳和何大山带着孩子一间屋子。张大哥指着一旁的屋子道,“大妹,二妹,三妹,很抱歉,因为你们没在京里,我家的两个小子和丫头分别住在那两边的屋子,不过你们放心,等年后,我赚到钱,我就先在院子后面和院子里分别盖上两间屋子,让他们搬过去,你们要回来,随时都有屋子住。”“大哥,快别这么说,让孩子们住着也好,我们都没在京里呢,这事不急。”兄妹们这边说着话,那边,张建业作为下一辈的大哥,也带着小的几个玩去了。现在正下着雪,而且雪挺厚的,几个孩子根本不怕冷,一起跑到院子里的雪地,开始堆雪人了。张大哥道,“等明儿,让你们大嫂带你们到处转转,这么多年没回来了,变化可大了。”“好,好,明天就辛苦大嫂了。”“应该的,应该的。”因杨大芳等人带了不少的吃食,大嫂便拿了一些吃食去一旁搭着的小厨房做菜去了。张大哥知道妹妹们要来,在厨房里,早就炖着一锅的羊肉了,在火车上并没有吃好,张大哥下厨,先拿了羊肉汤,给众人下了一大锅的面条。张大哥的厨艺也是相当不错的,这一锅的面条做的相当的滑嫩和劲道,吃起来别有一番的风味。“大舅做的面条真好吃啊。”“好吃多吃点。”,张大哥含笑看着妹妹的孩子,脸上露出了快乐的笑容。64.第64章第64章杨大芳等人到京的第一天, 因旅途劳累,一群人在吃饭以后,都赶紧睡觉去了。也亏得张大哥早点就煤炉子什么的给生好了, 这才让众人好受了一点。到了第二天一大早,一家人欢欢喜喜的出门去逛街去。多年没有回来了,杨大芳等人自然很想好好逛逛的, 杨大芳有钱,几乎没有什么迟疑, 直接去了王府井。虽然快过年了, 但是张大哥的衣服是一件洗得发白的旧衣服, 张大哥三个孩子并张大嫂, 都穿着补丁衣服, 看得出来他们的日子过得并不怎么好,杨大芳想努力赚钱,就是想要摆脱她自己和家人的命运,想让曾经欺负过他们一家的后娘渣爹高攀不上他们家, 所以, 在看见自己的哥哥一家日子过得不大好以后, 她自然想要帮衬一下。直接送钱的话, 那肯定不好的, 不过送衣服就不一样了。王府井的衣服的确比外面的贵, 但是贵也有贵的道理, 做工比外面好, 样式时尚。杨大芳带着张大嫂等人逛街, 张大哥因为要买一些煤炭,何大山则跟着一起去搬煤去了。杨大芳这边,等到了王府井, 张大嫂原本就瑟缩的身影变得越发的瑟缩了,甚至有些驼背。张大嫂喃喃的道,“三妹,要不就别去逛王府井了?这里的东西太贵了,不值得。”杨大芳握住她的手,道,“大嫂,走吧,来都来了,肯定要逛逛的。”说着话,带头走了进去。杨大芳带头走进去,当先去的,就是去买护肤品了,王府井的护肤品的品质肯定是好的,一分钱一份货,比羊角镇买的东西好不少,羊角镇小地方,很多大牌的东西根本不会去这里出售。杨大芳买了四份护肤品,一人分了一份,这才带头继续往前走去。下一步,她直接朝着女装区走去。对比京城的衣服,杨大芳等人身上穿的衣服其实有些落伍了,杨大芳本来是一个节俭的,但是想到来到这里,肯定有一日会遇到后娘以及后娘的子女,所以,她毫不迟疑,决定给所有人都购置一身战袍。在服装店里,杨大芳挑挑选选,先给自己人一人都买了一身衣服。现在是大冬天,大家只要穿着厚棉袄就行了,但是店里的棉衣,穿起了既修身又保暖,杨大芳摸了摸,发现衣服里面的材质不像棉花,摸着倒有些像鹅绒。在江城可没有这样的衣服卖呢,这趟算是来得值了,有了这个衣服,冬天有保暖的衣服了。杨大芳看了看标牌,发现衣服还是一个外贸货,是香港那边的衣服。杨大芳看着这个衣服心里一动,也想到了一个赚钱的路子,村子里不少人都养鸡养鸭呢,等到了明年,养殖的人就更多了,如果她也收购鸭毛鹅毛做衣服的话,是不是能趁机赚一笔?可惜由于她不熟悉服装行业的门路,想了想,还是决定不能贸然行事。大姐和二姐在试衣服的时候,都小心翼翼的,这样好的衣服,她们不怎么敢试衣服了,而等看见衣服的价格以后,更是绝了买衣服的想法。不过,杨大芳却一下把她们试过的衣服都全部买了。这买了衣服以后,杨大芳让她们都换上新棉袄,因钱已经付了,她们只能把衣服都穿着走了。不过在走出这家店铺以后,杨大芳很明显感受到了她们自信了不少。便是张大嫂,原本有些看人胆怯和自卑,永远耷拉脑袋驮着背的人,此时也敢抬起头看人了,而且背了直了不少。杨大芳看着大家的转变,心里满意的点头,这个衣服买得值。等买了大人的衣服,就开始买男装了,男装买过以后,她再决定买童装。不过,等她们来到一家男装店的时候,当杨大芳看上一件衣服,正要细细挑选,结果一个年轻女孩一下把那男装一下抢了过去。年轻女孩鄙夷的看了杨大芳一眼,道,“一个乡巴佬也买的起这里的衣服?别把衣服拿脏了!”杨大芳听了这话,脸色一下阴沉了,等细细看着这个女孩,发现这个女孩还是一个熟人。这女孩不是别人,正是火车上遇到的那个强占杨大芳座位的女孩,她没想到在王府井还能遇到这个女孩。听了女孩的话,杨大芳淡淡的道,“这话也是我想说的,一个乡巴佬也买得起这这里的衣服?可别把衣服给拿脏了。”那年轻女孩听了这话,脸色一下变得阴沉不已,恶狠狠的道,“你……你这个乡巴佬,你说谁呢?”“乡巴佬,说你呢!”“你!你这个不要脸的女人,你才是乡巴佬,你全家都是乡巴佬!”杨大芳听了这话,轻笑一声,道,“原来你自己也承认自己是乡巴佬了啊?如果买不起那件衣服,那就把衣服给我,你这个乡巴佬可别把人家店家的生意给搅和了。”女人听了这话,气得险些跳起来,恶狠狠的道,“这件衣服我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