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节
作者:水煮锅包菜      更新:2023-04-29 15:04      字数:4557
  说到底,他是个外村人,甚至他是个外市人,他家在隔壁市,当初考的定向生,毕业之后被分配到这里,也算是背井离乡。村卫生所都比较大,因为以前有不少非专业出身的医生,不过后来大多因为年纪大,干不动退休了,诺大个卫生所,只有林子成住,平时倒也滋润。这几年,村卫生所配备了电脑,就是为了方便村民用医保,虽然不能联网,但是他做的记录还能打开。给电脑插上电,掉出来最近的药品进出单子,“这是我这段时间以来做的记录,每一笔都可以跟村里人对证,包括停电之后我用笔记本记录的,都是证据。”记录上面清楚的显示着,几月几日,xxx,购买多少药品,很详细,真想对证,也完全可以。到各个房间搜查的人也并不是土匪,大家仔仔细细的把每个角落都搜查了几遍,确定林子成没有藏任何药品,又帮他把东西还原,才报告给村长。“我藏药品也没什么意义啊,我一个外乡人在这,跑也跑不了,藏药品以后被你们发现,不是更惨。”真没那必要。其实他之前也想过是不是拿一些药品回家,尤其是在梁想他们自己回来之后,后来放弃,是因为他知道,自己没有梁想他们强壮。作为一个医生,还是坐班医生,他虽然算不上弱鸡,可跟这个村子里的人比起来,大部分的男的都能秒杀他。而且,梁想他们当初是一群人一起的,他要是回家,没人作伴,一个人上路,危险岂止翻一倍。搜查队的人基本上不会带农村的人回防空洞,除非真的过不下去了,很显然,云村这条件怎么也不像是过不下去的样子。思来想去,只能老实呆在云村,说不定等以后发展的更好了,会有机会回家。想在云村呆的更好,就不能做错事,这他知道,所以之后就没动过药品的念头。“林医生,实在是对不起,主要是药品太重要了。”“可以理解。”虽然搜查对他来说感觉挺不尊重的。当天,村里人多多少少都给林子成送了东西,以前林子成还有工资可以领,现在没工资,加上又被搜查,大家私底下一碰头,决定给他送需要的东西,当做村里出的工资。也是从那天开始,大家都知道,村里药品确实紧张,看起来还有不少存货,可是根据林医生记录的往期售出来看,恐怕坚持不到一年。靠林医生现在这种紧紧巴巴的方法,可能能坚持到一年以后,可之后呢?现在看到种子里居然有白芷这样的中药,唐清他们才会这么高兴。“要不要跟林医生说一声呀,他好歹是医生,应该知道白芷怎么入药吧。”一个村民问。“说一声也好,这段时间林医生确实挺操心的。”就是她觉得林子成知道入药的可能性比较小,中医西医还是有壁的吧……卫生所里,林子成正在给一个小孩扎针,这个小孩刚开始只是咳嗽,家里人没太在意,以为是冲风了,一天过后,孩子咳的不行,还伴随着发热,家长才送过来。担心孩子这样下去烧成肺炎,只能用见效快的扎针,幸好当初铺地暖的时候,卫生所村里免费铺了地暖,这会儿孩子在这里输液也没问题。突然涌进来这么多人,林子成还觉得头疼,一次性来的人越多,他就越忙,毕竟卫生所只有他一个人。“什么症状?”林子成坐在桌边,拿起笔本,准备记录。“我们没病,就想问点问题。”“什么问题?”村里也有人经常会过来问问题,大多是一些不痛不痒的问题,想问问这问题是不是什么大病。“林医生你认识中草药吗?”“中草药?哪有中草药,我看看。”“额……还没种出来,你要是认识,我们就种。”知道怎么入药就更好了。“常见的药材都认识,常见的病症也都会配药,我爸就是老中医,在我们那片还是比较出名的,我以前也跟着我爸学过一点。”只不过是没有营业执照的那种,这个就不必说了。没想到林子成还是医药世家,他们村这算是捡到宝了吧。“你们都有什么药材?”“目前有白芷。”等了一会儿,没听到唐清继续往下说,林子成挑挑眉,“没了?”“没了。”唐清有点心虚的笑笑,只有这一种中药确实挺寒碜的,“不过我有很多不认识的种子,也许里面还有中草药,只不过我们没发现呢。”像是在挽回一样,唐清赶快把这个中药种子的来历告诉林子成,“你要不要看看,也许还能发现中药种子呢。”林子成摇摇头,说:“我不认识,我只见过成品的药材,要是我爸,说不定还能认出来很多,他年轻的时候经常自己上山采药。”他爸年轻那会儿,国家医疗体系还不发达,中医自己上山采药也是常有的事情,甚至有些地方,医生会在固定的时间段停止营业,外出采药。确定林子成不认识中药种子,几人有些丧气,不过往好处想,至少他会用中药,这比唐清之前想的已经好很多了。不管怎么说,先把认识的白芷种出来再说,有一点是一点。第28章 杀猪和重婚从卫生所回来, 看着种类繁多的种子,唐清也是头疼,这么多种子, 就认出来一小部分, 浪费。要是有个植物学家,把这些种子全认出来就好了,说不定里面还能有更多的好东西, 现在只能干看着。“重大通知,明天白致远家杀猪,想要猪肉的家可以拿粮食换, 注意, 只要粮食,不换蔬菜!重复一遍,重大通知……”村长提着大喇叭,喇叭里反反复复的播放着录制好的录音, 从村东头, 走到村西头,大家都知道,明天白致远家杀猪。白致远是白睿爸的名字,现在白睿家还不是白睿当家,村里人, 尤其是上年纪的人都是称呼白睿为致远家的儿子。看来小猪已经满月戒奶, 母猪这就要杀了, 要是粮食充足,白睿家也愿意一直养着,可现在需要用肉换粮食。嘿嘿,吃肉肉, 以前她还会不舍得,虽然家里有米有面,但是会害怕有吃完的一天,可是现在有水稻种子,一个月左右,沼气池出气,安上植物生长灯,一楼可以一年不间断的种植水稻。每人每年大概需要吃二百五十斤左右的大米,一百平方米,一年两熟,完全可以供应一个人一年需要吃的大米,还会有一百斤左右的剩余。这个面积随着水培种植的产生,还会缩小很多,大概五十平方米就可以,剩下的地方可以用来种菜养殖。这么一算,唐清觉得自己偶尔吃次肉也没什么关系,反正这次吃完,下次可能就要等再过年了。像她这么想的人不在少数,在知道有水稻种子之后,大家好像就不太担心粮食了,只要扛过今年,以后水稻随便种,随便吃。第二天唐清去的时候,还没开始杀猪,白睿家外面架着一口大锅,这个锅可有些年头,当年就是村里专门杀猪的锅,现在又拿出来。大锅下面,是放在木板上的大火炉,木柴在里面熊熊燃烧着,锅里的水本来就是热水,这会儿正在烧开的边缘。旁边是被捆住四个蹄子的母猪,白睿拿着刀站在旁边,等老人给他说完注意事项,他就要动手了。“致远家的,拿个盆来!”白母从家里找出一个干净的不锈钢大盆,站在一边等着。村里几个男人帮忙按住猪蹄,虽然猪被绑住了,但是在宰杀的过程中还是容易挣扎,按住就是为了让它不会挣扎,不然很费事。一只二三百斤的猪挣扎起来,一般人还真按不住。“准备好了,你下刀吧。”拿着杀猪刀的白睿走上前,双腿岔开,这是防止血流下来溅到身上。对准猪的脖颈处,干净利落的一刀下去,现场一片惊呼,被捅的母猪奋力挣扎,被四五个壮汉死死按住,不能动弹。白母赶紧把不锈钢盆放在猪脖子下面接住猪血,刚开始血流的比较慢,也比较细小,随着白睿把刀往外松动,血流量瞬间变大很多。渐渐的,母猪挣扎的幅度越来越小,到最后,只剩下一只腿时不时的抽搐一下。不锈钢大盆也装的满满的,这可是货真价实的猪血,等煮熟凝固了,又是一道菜。到最后,基本上没有血再流下来的时候,把盆拿走,放好,接下来要烫猪毛。有句老话,死猪不怕开水烫,就是从杀猪的这个过程来的,这时候猪已经没有知觉,用开水更方便褪毛,也能褪的更快更干净。有的时候到这一步猪还没死透,还会在开水锅里挣扎一两下,不过这只母猪死的比较透,因为血放的太干净了。白睿和白父用刀快速的在猪身上刮着,原本很难刮掉的猪毛这时候刷刷刷的往下掉,没一会儿,原本干净的水里面全是猪血和猪毛。大家都围在大锅边看他们父子两个刮猪毛,一边指点着,他们看到哪里还有猪毛,让他们再刮刮,这猪肉大家可是要买的,当然希望刮干净。猪毛刮完,就是开肠破肚,这部分比较血腥,也比较脏,毕竟猪下水什么的,尤其是猪大肠的部分,里面还残留着没有排出去的肥料,需要手动排出去。简单的挤几遍之后,往里面灌水,最后再翻过来,彻底洗干净之后,搭在一边,有人就喜欢吃这个。唐清也在人群中,从刮毛开始,她就盘算着,一会儿要买哪块,来围观的人太多了,幸好现在村子之间不通消息,不然只怕别的村也要来围观。这么多人,哪怕只有一小半人买,那竞争对手也不少。一只猪很快被处理的干干净净,刚杀的猪,猪肉是最新鲜的时候,从中间分开,放在临时搭建的案板上,看到这架势,大家都知道,重点来了。一斤猪肉两斤小麦,排骨是一斤换一斤。如果放在以前,应该是排骨比普通猪肉更贵一些,可现在,排骨的骨头不能吃,它的味道在这时候不能弥补重量上的差距,只好便宜一点。这个价格即使放在现在,也不便宜了,毕竟现在粮食很重要,在防空洞,一斤粮食,给个大件电器也没人换,粮食能吃,电器现在可不能用。这个价格,劝退了一部分人,但大多数人还是会选择买上一两斤改善下伙食,不管是炒菜还是包饺子,都是顿好吃的。排骨没什么人买,上面的肉不多,有时候一斤排骨还刮不下来五两的肉,实在不划算,而且做法比较限制。对于唐清这样一个一人吃饱全家不饿的人来说,她没有这个烦恼,排骨这么好吃,当然要买一些屯着。“唐清啊,少买点吧,日子还长着呢。”见唐清这么买猪肉,不止一个人劝她少买点。“猪肉也能顶饿,没事,我要那个猪尾巴。”趁着这会儿没人竞争,唐清特地让白睿把猪尾巴给她。猪尾巴真的好吃啊,就是这只猪是养殖场出来的,尾巴被剪过,只有短短的一小条。猪肉到最后也没卖完,剩下的基本上都是骨头部分,猪血倒是被大家瓜分的干干净净,尤其是家里有需要补血的,这时候更是舍得,这也算是食补的一种。没卖出去的猪骨头和排骨,白睿家也不打算降价卖出去,那不划算,还不如自己吃呢,反正现在冰天雪地的,冻起来能吃好久。说实话,现在家家户户都好久没吃过肉了,都馋,白睿家当然也不例外。中午,买了猪肉的人家就飘出来肉香味。“你把这碗饺子端去你妹妹家。”李远的妹妹李媛,嫁到村西边的村子里,跟他们这里隔着一个村子。今年过年的时候,她是一个人回来的,看起来瘦了很多,在家吃饭也是狼吞虎咽的,问她怎么回事,就只会说没事。是个人都能看出来这不是没事的样子,偏偏还问不出来什么,李媛向来是个软包子性格,被人拿捏也不敢反抗,她爸妈让她嫁到附近也是担心她受欺负。离得这么近,受欺负了他们也知道,可以及时过去帮忙,他们家在村里亲戚还是不少的,再加上比较团结,一呼百应,不怕外人欺负。李父让李远去送饺子,一方面是想着有好吃的不能少了闺女,一方面是让他趁机去看看李媛家是不是出了什么事。他就担心,李媛家是不是没粮食了,真要是这样,他们可以先借出去点,好歹把这段时间撑过去。家里有保温饭盒,饺子装进饭盒里,李远揣在怀里,双层保温,保证到的时候还是热的。中午太阳高照,可是却让人感受不到一点温暖,戴着略显搞笑的小学生墨镜,李远很快就到了李媛家所在赵家沟,轻车熟路的找到妹妹李媛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