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节
作者:青云上      更新:2023-04-29 15:12      字数:4241
  沈珍珠要起来,他立刻道,“别动。”沈珍珠明显看到了他喉头间轻轻的滚动,顿时吓得不敢再动。见他又凑了过来,沈珍珠一个侧身,嗷一声把脸埋进他怀里,躲避他的目光和随时可能来的“袭击”。郭怀旭轻笑,把她从怀里挖出来,“你别怕。”沈珍珠挣扎着从他怀里坐起来,对着他胸口捶了一下,“没个正经。”郭怀旭伸手将她抱起来,让她坐在自己怀里,“咱们说说话。”沈珍珠嗯了一声,可说着说着,他忽然凑过来打断她说了一半的话。沈珍珠想到后天一走,又要分别三个月,故而没有拒绝他。很快,沈珍珠就后悔自己的决定。十七八岁的少年郎,根本就没个餍足。一次不够,又要第二次,她拢共就没说几句话,被打断了三四次。沈珍珠见他又凑了过来,伸手抄起旁边的小茶盏递到他嘴边,把那大半杯凉茶灌到他嘴巴里。郭怀旭本来满心的火烫,被这一辈凉茶全部浇灭。沈珍珠捂嘴笑,“可清醒了?”郭怀旭咽下最后一点茶水,手上一使劲,沈珍珠没坐稳,一下子趴在他肩头。沈珍珠笑着拍了他一下,“干嘛,吓我一跳。”初夏的晌午,外头暖阳当空,屋内,一对小儿女或是喁喁私语,或是一起笑闹,屋里屋外,互不干扰。日子过得飞快,一眨眼,就到了七月二十。昨日,沈家大房刚刚把长媳王氏娶进门。今日是认亲的日子,沈家二房作为亲叔叔婶子,自然要去。一大早,沐氏让女儿换上了一条八成新的裙子,头上金钗玉环,点红唇,画柳眉,在比美这方面,沐氏从来不落人后。吃过了早饭,一家三口带着月牙一起往老宅去。昨日大房娶妻,沈复年没有跟着去迎亲,只是在老宅帮忙。平远镇娶媳妇是大事,能热闹上三天三夜。沈复年夫妻一直不冷不热,老宅来叫就去,不叫从来不会主动。月牙给沈珍珠打着伞,一家三口慢慢走。路上,遇到熟人,沈复年夫妻客气地打招呼。等到了老宅门口,月牙收了伞。老宅门口还有很多昨日放炮残留下来的纸屑,想来是太忙了,还没来得及扫,或者是潘氏想把这喜庆多留几日。大门是开着的,沈复年带着妻女走了进去。沈复瓯来的早,赶紧迎了过来,“二哥二嫂来了,快进屋,娘才刚还说您呢。”沈复年跟着往屋里走,“你来的倒早,这几日不忙?”沈复瓯笑道,“不忙不忙,农闲忙什么,等九十月间我再忙。”前些日子,沈复年帮他找了件辛苦差事,这还是沾了卫家的光。卫家是海云县最大的粮商,每年都要从全县收购粮食。卫家自然不可能到每个村子去收,许多镇子上会有人专门负责干这个。给谁干不是干,在沈复年的说合下,沈复瓯拿下了这附近三个镇子的供应。如今谁家要卖粮,第一个找他。除了正经的粮食,他还收别的,什么花生豆子、兔毛鸡蛋废铁。收粮食一年就忙两季子,其余时间他就收这些杂七杂八的东西运到县城去卖。虽然也能挣两个钱,但着实辛苦。兄弟两个一起进了堂屋,沈老太爷和沈老太太已经高坐主位,连沈氏今日都带着一大家子过来了。屋里人挨着人,高椅子小板凳摆满了。沈复年与沐氏进来就行礼,“爹,娘。”沈老太爷鼻子里哼一声,一个字没说,两口子也不在意。沈老太太笑眯眯道,“自己人不用客气,都坐。珍珠,来坐我身边。”旁边胡少言看着沈珍珠有些出神,表妹似乎越来越好看,连笑都多了很多。再有一个月她也要成亲了。沈氏拉了拉小儿子的袖子,胡少言反应过来,赶紧收回了目光。沈珍珠坐在与沈老太太拉闲话,没说几句,王二姑娘,哦不,王招娣,现在该叫王氏了。王氏与沈文清一起进了屋,沈文清看起来倒是一脸喜色,王氏一早起服侍他穿衣吃饭,非常符合贤妻良母的要求。王氏微微低着头,像是害羞一般,沈珍珠看不清她脸上的表情。昨日过嫁妆时,王氏确实给潘氏挣了脸。那一抬抬嫁妆,每一箱都塞得满满的。北街王家说到做到,真给了王氏一份像样的嫁妆。小夫妻两个先给沈老太爷和沈老太太敬茶,得了两个红包,然后是沈复生和潘氏,也得了两个红包。这是正经的祖父母和父母,小夫妻都行了大礼。再往下是沈复年夫妻,小夫妻一个鞠躬一个屈膝,喊了一声二叔二婶,沐氏也给了两个红包。潘氏眼睛尖,一看那红包就知道里头不多,撇了撇嘴,小气。再往后是沈复瓯夫妻和沈氏两口子,小夫妻一圈礼行下来,倒是得了不少红包。这有进就有出,小夫妻见过了长辈,然后就是平辈相见。先是自家人,沈珍珠排了第一个。长幼有序,这个道理沈珍珠还是懂的。她主动起身行礼,“大哥,大嫂。”沈文清自栩是读书人,不跟沈珍珠计较之前打他的事儿,鞠躬还礼,“大妹妹。”王氏连带笑意,也还了个礼,“大妹妹。”沈珍珠并未多说,王氏从袖子里掏出一个红包,“这一阵子因着大妹妹忙,我们来往的少了,往后都是一家人,大妹妹没事就回来玩,我们还跟以前一样才好呢。”沈珍珠接过红包,笑着回道,“好呀,前些日子表姐送给我两盆菊花,到时候我看看能不能酿出菊花酒,若是能成,我请大嫂吃菊花酒,大嫂放心,我的酒不醉人。”沈珍珠说完后笑看着王氏,小样的,你以为做了我大嫂就既往不咎,给我老实趴着。王氏听见菊花酒三个字,笑容顿时卡在脸上,小浪蹄子,你再得意,见了我还是得行礼。沐氏看了一眼女儿,并未说话。沈复瓯觉得这话有些不对味,但又不知道哪里不好,悄悄去看沈复年,只见他目不斜视,干脆也端坐不说话。这等场合,沈珍珠说话体面,虽然里头带了刺,王氏不能不接,“那感情好呢,等妹妹的菊花酒有了,定要记得叫我。”王氏脸上在笑,眼里的挑衅沈珍珠看得清清楚楚。她把那红包往袖子里一塞,送了一条帕子给王氏,“这还是以前明月姐姐送我的,我想着大嫂跟明月姐姐要好,索性借花献佛,望大嫂能喜欢。”王氏笑着接过帕子,“多谢妹妹,我也好久没见到明月姐姐了。”沈珍珠眨了眨眼,“听说明月姐姐跟符大人去外地赴任去了,大嫂如果想明月姐姐,明儿写封信,我让旭哥哥帮你带给祁州官学里的王三公子。大嫂跟王三公子不是一向好得很,他定会想办法帮你达成心愿的。”沐氏嘴里的茶差点喷了出来,她立刻用帕子按住嘴,强行忍住了笑。王氏的脸变得铁青,沈珍珠一声旭哥哥喊得她心里就不高兴,觉得沈珍珠在炫耀,再听到什么王三公子,她更是坐立不安。嫁给沈文清是她最后的选择,一是看中沈文清将来前程比郭怀旭好,二则还能从身份上压沈珍珠一头。她知道沈文清喜好贤妻良母,从昨儿晚上开始就百般体贴,才一个晚上就收服了沈文清。谁知沈珍珠一句话就点中她的死穴,王家的事情是王氏一辈子不愿意提的事情,王三郎更是她这辈子最不想见到的人。沈文清发现王氏的异常,关心地问道,“怎么了?”王氏立刻对着沈文清笑,“无事。”沈文清点点头,“大妹妹性子活泼,平日里也忙的很,你无事莫去叨扰。”王氏立刻道好。沈珍珠笑而不语,你不来我才安生呢,谁稀罕你们。姑嫂两个之间的刀光剑影,大概只有沈复年夫妻和胡少言能看懂。沈老太太见姑嫂两个好,反到高兴地对儿媳妇们道,“看看,这知根知底的就是好。她两个原来就经常一起玩,虽说有过打打闹闹,这做了亲姑嫂,又能亲热到一起去。”潘氏也很得意,“招娣是个懂礼贤惠的,一大早就起来做了一桌好饭菜,伺候文清也很上心,也肯让着弟弟妹妹们。”沐氏眼风扫了过去,潘氏的话让她十分不满,你媳妇懂事,我女儿不懂事需要她王招娣让着?沈珍珠给了沐氏一个安抚的笑容,然后看向正在跟弟弟妹妹们说话王氏,我要怎么让大家知道你对我不怀好意呢?等见完亲,一家子继续留下说闲话。长辈们在屋里说话,孩子们到门外廊下和院子里玩耍。沈珍珠与沈宝珠坐在一起说帕子上的花样,说着说着,她袖子里的红包忽然掉了下来。红包掉下来的同时,那红包口子也开了,里面一枚铜钱咕噜噜滚了出来。沈珍珠立刻慌着去捡那红包,等捡到红包,她又去追那一文钱。那一文钱继续往前滚,一直滚到院子甬道中间的石砖那里才停下。沈珍珠捡起那一文钱,拿帕子擦了擦,然后捏了捏自己的红包,“咦,就一文吗,其余的哪里去了?”她问旁边的沈文松兄弟,“才刚钱掉出来后满地跑,你们谁捡到我的钱了?”沈文松兄弟摇头,一起道,“大姐姐,我们没捡到你的钱。”沈珍珠不相信,又问沈文岳,“文岳,是不是你捡到我的钱了?快还给我,那可是大嫂给我的见面礼。”沈文岳立刻嚷嚷道,“大姐姐你别混赖,我哪里捡你的钱了。我看到你那红包里就滚出一文钱来,没了。”沈珍珠睁大眼睛,“你胡说,大嫂怎么可能只给我一文钱!你们多少,难道也是一文钱?”沈文松立刻掏出自己的红包倒了倒,“我有五文钱。”沈文墨也掏出自己的红包,“大姐姐,我的也是五文钱。”沈珍珠又去看胡少言,胡少言比沈文清小几个月,王氏也给了他一个红包。胡少言自然知道王招娣是什么货色,立刻掏出自己的红包,“表妹,我也是五文钱。”沈珍珠的脸拉了下来,她看向沈宝珠,“宝珠妹妹,你的多少?”沈宝珠意识到了不对,一把拉住沈珍珠的手,“姐姐,早上是我装的红包,可能我装错了。是我的不是,等会我送姐姐两样东西赔罪。”沈珍珠自然不会任由沈宝珠把事情盖下去,伸手快速从她袖子里掏出红包,当着兄弟们的面叮叮当当倒出十个铜板。大家都安静了下来,沈文墨忽然喊道,“大嫂怎么这么偏心!三哥,让我看看你的。”他伸手去抢沈文岳的红包,沈文岳立刻闪到一边,“都是一样的。”沈文松把弟弟扯回来,“你快住手!”屋里面的大人也听到了动静,沐氏首先走了出来,“珍珠,怎么了?”胡少言这回没有去征得沈氏的同意,快速对沐氏道,“二舅妈,才刚表妹的红包掉了出来,里头只有一个铜板。我跟文松和文墨都有五文钱,宝珠妹妹有十文钱。”沐氏的笑容收了起来,沈宝珠是亲小姑子,多一些也就罢了,怎么旁人都是五文钱,只有我女儿就一文钱?我女儿缺你那一文钱吗?看不起谁呢!沈珍珠把沈宝珠的红包还给她,然后捏着自己的那一文钱走进了屋里。长辈们都听到了胡少言的话,沈老太太的目光看向了王氏。王氏的眼神乱窜,她就是不想多给沈珍珠一文钱,可她万万没想到沈珍珠居然当场拆了红包。沈珍珠站到王氏身边,忽然笑道,“大嫂,多谢你的一文钱。”场面尴尬下来,沈复年慢悠悠地喝茶,“珍珠,你大嫂给的,半文钱也是心意,莫要挑剔。”沈珍珠笑着把一文钱摊在手心里,“爹说的是,我没有挑剔,大嫂这样看重我,我心里高兴呢。”王氏的脸色变得十分难看,沈老太太也觉得自己被甩了一巴掌,她刚刚夸过姑嫂和睦来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