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节
作者:群华溪      更新:2023-04-29 15:27      字数:5648
  她对此自然很是重视,十辆新车被送走后,她都没心思去准备新的项目,就等着人家的反馈呢。厂长晓得她心急,也没卖关子,直接答:“评价自然是不错的。”“在价格方面,他们有说什么吗?”肖倩倩又继续问。厂长摇摇头,“这个价,说贵也行,说不贵也行……要是放在几年前,大家对国产的东西不太信得过,可能这个价钱很难被接受。不过,现在我们厂、还有你爸他们厂里,都做出不少比进口货还好用的产品,我们信誉上来了,他们就没对价格提出质疑。”现在公务车能跑郊区的很少,只有军用的高底盘车子才能去一些乡镇地盘。而且,这车子里面的配置也很好,车窗使用了进口的专用玻璃,可以手摇控制开关;车门会在车子启动时自动锁死,避免发生意外;车座符合人体工学,久坐不会难受;里头还配置了空调、收音机跟磁带播放机——这个是找肖毅定制的,只用在随身听的基础上做一些改动就行。有这么优秀的配置,再加上这款车型稳重大气,在城里跑不会突兀,去乡下也跑得稳,深受几个司机的喜爱,坐过车的领导,也觉得这车子比之前的公务车好多了。“我之前提出的价格,是考虑到我们厂还得盈利,不能为了冲市场,就把盈利空间给弄得很小,这不利于我们收回成本。如果公家愿意大批量地订购,这价格倒是可以再谈谈。”车子是技术研发部做出来的,价格自然也以肖倩倩这个部长的意见为主。她现在报的一口价,是十万元一辆车。放在农贸市场那边的二零一八年,十万也能买个像样的车了。但现在,汽车还是奢侈品,最便宜的国产车,也要五万左右,上海牌的轿车,甚至卖到了八万。进口的车子是十几万甚至更贵,不过比较少见。肖倩倩做出这么优性能的车子,只报价十万,已经是考虑过现在的消费水平了,不然她都想报二十万。“没必要再谈价。现在国家放开了,允许私人拥有汽车,我们这个车,送到市场上售卖的话,价格再涨涨。卖给公家的,就保持十万这个一口价,一个整数,也方便交接。”几年前的时候,厂长连给三轮车定价八百,都心虚是不是太高了。现在轮到汽车,他说起十万或者更高价的时候,眼睛都不眨一下。倒是肖倩倩,她这两年沉心带团队、做研究,对国家的发展,还没厂长这些人更了解,就有一点小纠结。“也不知道好不好卖……”她对产品本身是有信心的,只是对市场购买力不太有信心。“放心吧,”厂长给她透了个底,“省长这次去京城,没有乘火车,直接让司机开我们这款车过去的。另外还带了两辆过去,到时候会赠送给京城那边,做他们的公车。”这话的意思是,省长对这个车很满意,特意用这种方式,在给车子做宣传。“公家最后会不会买,我这还不是很确定。”厂长继续说道,“不过,我让销售部的人出去调查了,自改革开放后,许多下海自己做生意的人,都赚了不少钱,能买得起、也有意愿买辆好车子的商人,还是不少的。”“销售部对此开过会议了,我们的想法是,这款车走高端路线,先在京城以及各省会城市的大商场里,把车子摆出去。对外标的售价是十三万,商场那边可以提成五千左右,还有五千左右呢,是预留谈价的空间。”“十三万啊……”肖倩倩心里还是没什么底,不过,她相信厂长——经历过玩具车事件后,常叔变得很小心,他敢做出如此决策,那就是对此事有相当大的把握。“既然厂里做决定了,我就不操心了。如果售后有什么问题,让销售部那边来跟我们研发部沟通。”厂长点点头,“好。”顿了一会,厂长问:“这款城郊双用车的项目,算是完成了。你们研发部,接下来有打算开什么新项目吗?”“我打算让团队稍作休整,对他们做一到两个月的集中加强培训,然后再根据市场需求,确定新的研究项目——不出意外的话,我们未来主要都是研究新车型、或者更新旧车型的配置等等,反正是跟汽车相关的。”肖倩倩回答之后,觉得厂长不会无故问这个问题,“您是不是有什么事情交代我们做?”“确实有点事。”厂长无奈笑笑,“我们这款新车,大部分配件,都是自己做的,但是那个电瓶、还有车子玻璃什么的,不还是要进口嘛……省长就提议说,让你们想想办法,把这两项的技术问题也攻克一下,争取也能做到国产。”“这两样换成国产是没问题,之前在调整的过程中,我们不是用过国产的电瓶么。只是性能不太好,经过一番考虑,最后还是选了进口的。我跟萧鑫其实也在加强学习化学上的知识,如果要研究电瓶,那等我们部门的集中培训活动结束后,再定这个项目行不行?其他人也得提前学习一番。”“车用玻璃也是一样的。”“不过,要做这两样研究,我们最好要有个研究基地才行。这个可不是纯理论能解决的事情,得天天做实验呢。”肖倩倩一边回答着,一边思索这方面的知识。做偏向化学的研究,难免会接触到一些伤身的材料,之前研发suv车的时候,她怀着小儿子,自然不敢乱来。现在小儿子肖乾都一岁多,成功戒奶了,这时候再去做什么研究,也不担心会影响到他。“你们能做就行,别有太大负担。”厂长听肖倩倩的意思,觉得这事对研发部来说,不算特别难,就放下心来,“目前厂里三轮车的销路依然稳定,再加上有个正经的汽车开始生产、销售,几年内都没什么问题。你们就安心做研究吧,缺什么直接说。”“至于研究基地的事儿,等省长回来,我去跟她商量商量。”“成,那这一两个月,我们部门就吃干饭了啊,除了配合销售部解决售后问题,我们团队的成员,全部会进入学习状态。”“厂里固定每周六下午的授课,我跟萧鑫不一定亲自去了,可能会让团队其他人去上课,没问题吧?”“没问题,下周一周会的时候,你随口说一下就行了。”厂长对此很包容。八一厂这个“带薪上课”的传统,持续到现在也没停过,只是从原来的一周两次课,改成了每周六下午一次课,课程都是由研发部来负责。肖倩倩一直不嫌这事儿麻烦,给厂里人上课,不止能帮助厂长他们培养更优秀的管理人才,也能给她自己的研发部挑选出合适的新成员。现在研发部的团队里,老一批的成员,知识储备已经能比拟真正的优秀大学毕业生,技术水平也至少有五级工水准,让他们替代肖倩倩跟萧鑫上课,并不会有什么争议。刚好还能让他们刷一刷存在感。以后研发部总不能只靠肖倩倩、萧鑫两个人带队,这一批老成员,总会有成为项目带头人的时候。他们要渐渐习惯如何去引导别人思考,以及怎么带领其他人去做好一件事。日子一天天过去,研发部的人,天天上课学习,氛围反而比之前做研究时还紧张。他们都知道,一旦在学习中落后了脚步,以后再做什么新研究,他们可能就会被慢慢淘汰出第一梯队。这是做研究的人最受不了的事情。他们一个个学的拼命,有些人年纪大些,接受新知识慢,甚至腆着脸带着礼物追去肖家,用下班后的时间,找萧鑫开小灶。——至于肖倩倩,她下班后更喜欢跟四个孩子多相处,就很少额外给人补课。喜欢往肖家跑的,除了八一厂研发部的成员,还有爸爸肖毅的四个徒弟。他们这么积极地利用一切时间学习,倒是影响到四个孩子,让他们都对学东西产生很大兴趣。最大的肖筱,现在都会把拆开的随身听给重装起来了,让她爷爷得意地去厂里炫耀了好久。三月一个周日,外头正化雪,冷得很,地上又湿滑,肖倩倩就没带肖筱去常家玩。肖筱无所谓,她现在要上小学,每次下课、或者休息时间,自己跟家里说一声,就能去八一厂的家属区玩。一天不去,她并不惦记,自个在家闷不吭声也能玩好。肖倩倩盯着几个孩子,很快发现大闺女钻她屋里去了,她都不用跟过去,就知道这丫头要干嘛。“肖筱,别乱动你爸爸的工具箱。”“可是我想把弟弟的电动敞篷车给拆开来看看。”肖筱扒在门口,一脸的渴望,“妈妈,你陪我拆,好不好?”肖倩倩无奈叹气,“那是你常阿姨才送给你们姐弟几个玩的,还新着呢,你要拆开做什么?你看你弟弟现在正喜欢,要是给拆了,他们不得哭个好几天?”肖筱鼓着嘴,知道妈妈不会通融,就可怜巴巴地去找她爷爷去了。“爷爷,妈妈不带我玩。”一过去,她就开始告状。肖毅对自家这孙女也是了解的,听了只是揉揉她的头,“你别老想着拆新东西,家里孩子多,不能只顾着你一个人开心,弟弟他们不也得玩么?等他们玩够了,或者玩坏了,你再拆,到时候你爸妈就不会拦着了。”“来,爷爷新做出一个好玩的东西,爷爷带你玩。”肖毅拿出一个砖头大的奇怪东西,接上家里的电源,原本黑乎乎的平面上,就显示出红色的“徐市收音机厂”六个字。“哇,这个是发光的字吗?”肖筱瞪大了双眼,“是爷爷工厂的名字!”她经常被带去收音机厂或者八一厂玩,对两边的工厂名称,都是认得的。“对,发光的‘徐市收音机厂’。这个小东西是爷爷刚成功做出来的,专利流程快走完了,到时候可以做一个大的,装在工厂门头,大晚上都很显眼呢。”“好厉害呀!”肖筱崇拜地看着她爷爷,然后又开始蠢蠢欲动,“这个能拆吗?”肖毅:……好好一娃娃,现在怎么啥玩意都想拆。“唉,这个里面很多发光二级管、电子元件,你还搞不懂,让你拆可就拆坏了。”心里吐槽孙女爱拆东西,可肖毅一点要阻止她这个爱好的想法都没有,反倒挺为此自豪,“等你再大一点,多跟我或者你爸妈学好物理,我们许可你拆,你才能动手,知道不?”在这方面,肖筱还是愿意听话的,反正家里又不是要阻止她,而是让她先获得同意,然后才能动手。“爷爷,这个发光的字,就是用来做你们厂牌的吗?”她用手摸了摸,又一脸好奇地问。“哈哈哈,这个简单的,就只能做厂牌或者公告牌、广告牌什么的——哦,做红绿灯也行。”肖毅笑着答,“其实爷爷手上还有别的技术,是tft-lcd的玻璃基板,那个就不方便带回家来了。再等一段时间吧,爷爷直接把大电视抱回家。”肖毅早在完成随身听的研发之后,就开始研究显示屏了。无论是lcd还是led,他分别带着两个徒弟在同步推进研究,手上掌握的专利书在不断增加。现在他带回家的这个,是最基础的led显示屏,确实只能简单地显示一些文字跟图案,可选择的颜色也只有三种。而他说的tft-lcd玻璃基板,则是另一个技术。原本在接近九十年代时才会在国内生产,不过,他提前将这项生产技术掌握了,就申请了专利,让收音机厂兼并了一家黑板电视机工厂,现在正在更新生产线,准备开始tft-lcd的玻璃基板,然后生产彩色大屏电视机呢。这个技术可是真正领先世界的,在专利申请过程中,就不知怎么走漏了消息,有人想购买这个技术的使用权。不过,华国暂时没同意。肖毅跟肖倩倩、萧鑫谈论过这件事,最终得出结论,猜想国家是想出口彩色电视机,继续赚更多外汇。“爸爸那边的彩色电视机一出来,肯定又会大出风头,”肖倩倩在外头抱着小儿子,看双胞胎轮番去玩那个电动敞篷汽车,忍不住感慨。萧鑫笑了笑,“咱俩做的也不差,只是前些年受的限制多,不好发挥罢了。这次我们做的新车,搞不好也能出口呢。”“说的也是。”肖倩倩笑弯了眼,“如果要出口的话,省长说最好把电瓶技术、车用玻璃生产技术,都掌握在国人手里,就很有先见之明了。”“不然,要是人家给这两样东西涨价,我们只能吃哑巴亏。”肖倩倩说着,看了眼天色,“这个天,估计不会再下雪了,省长最近应该会回来吧。不知道我们研发部的研究基地,到底是个怎么样的解决法。”125 [vip]第125章八一厂如今直属省里管, 肖倩倩提出需要一个研究基地,厂长说是要等省长回来,再跟省长商量, 其实没过几天, 他就接到了省长从京城打回来的电话。张梅说, 京城这边看过了她带去的城郊两用车,现在的领导人, 甚至亲自体验了这辆车的乘坐感,然后对八一厂大作夸赞。改革开放后, 京城作为首都,经常要迎接外宾。之前一直用的是解放牌汽车迎宾, 不过,现在八一厂的suv车获得了最高领导人的肯定,京城这边,就想采购几辆。带过去的车子,除了有一辆是张梅自己用的,还要开回来, 另外两辆, 被她做主赠送给京城了。只要京城带头用,下面的省市, 也会有学有样,拿得出这笔钱、并且确实需要采购新的公务车的,必然会把八一厂这款汽车纳入参考范围。这算是利用京城打了个广告。张梅把价值二十万的车子送出去,常厂长一点不舍都没有, 还笑呵呵说, 张梅现在用的那辆, 就直接送给省里了。其他几辆, 只是暂时送出去,拜托别人使用、然后反馈使用体验的,还得再回收到厂里。八一厂如今业务量很广、也很多,销售部几次提出要购买公车了,只是之前常厂长考虑到肖倩倩他们正在研究车子,就一直没批准。现在刚好,拿出去给别人用过的车子,虽然不能再当新车卖,但可以放在厂里当公车用。这suv车,低调又稳重,还是八一厂自己生产的,开这个车子接待客户、或者去办理业务,都特别有面子。销售部那边已急着要接手这几辆车了。常厂长跟省长说完车子的事情之后,顺口问了句,“省长,您大概什么时候回来?我这还有件事要跟您商量。”“什么事?你直接在电话里说吧,也别省这点话费了,我留在京城还有事,省里现在是副省长跟书记在处理公务,你跟他们没那么熟,要是不好说的事,你非得等我回来,那不知道还得等多久。”张梅说的确实有道理。厂长想弄个研究基地,这可不是小事。但省里领导层,其他人虽然也重视八一厂,可只有张梅,是从一开始,就明明白白在扶持他们的,常厂长更倾向于当面跟张梅提这件事。现在张梅短期内回不来,厂长也只能在电话里说了。“上次您提议,让倩倩跟萧鑫他们,也研究一下自己做车用玻璃、还有车载电瓶,倩倩说这个事能做。只是,这些研究,需要经常真正地做实验,才能推进,并不是在纸上计算一下、画画图就有成果的。她需要一个能做实验的地方。”张梅听了,沉思了一下,“电瓶这个我不懂,不过,做玻璃的话,你们徐市有小玻璃厂,我跟市长说一声,让他做个评估,如果玻璃厂效益不太行,你们可以申请把玻璃厂并入八一厂。我这边肯定不会卡你申请的。”“你先去处理这个事吧。但是电瓶要做什么实验,需要什么条件,我都不知道,你得让倩倩他们提出具体的要求,我才好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