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节
作者:云遮雾掩      更新:2023-04-29 15:33      字数:3759
  就两个人,买了粮,能护住吗,能带出来吗?村长哆嗦着手,烟斗都没拿稳,砸在了地上。江大把烟斗从地上捡起来,劝道:“村里存粮还够的话,不如往前走走,这里是青州的州府,往南边走走,去那些小一点的县城,说不定情况会好些。”村长低着头,沉默了半晌,下令继续前进。除此以外,每天两顿饭变成了一顿,中午休息的时候吃,其他时候饿了只能狂灌水。队伍里的气氛愈加沉闷,所有人都做好了收到坏消息的准备。三天以后,城墙再一次在视野中出现,大家不再有之前的兴奋,而是沉默地停下来,等待青壮们打探回来的消息。宣宁揉着酸胀的小腿,目光在人群里打了个转。大家脑子里都是买不到粮食该怎么办,想得都是以后的困境,一个个苦着脸,死气沉沉。宣宁也很愁,她愁的是另一件事。如果一直不能进城补充粮食,该怎么合情合理地把超市里的东西拿出来?坐拥超市,拥有数不清的粮食,却眼睁睁看着这群人饿死,宣宁做不出来。实际上,这几天看着大家几口粮食顶一天,宣宁已经很有负罪感了。但,如何在保证自身安全的情况下拿出粮食,并不是个简单的问题。天下割据之时,粮食格外敏感,是重中之重。谁有了粮,谁就能养更多的兵。装神弄鬼是个方法,但这也意味着会被所有势力敌视,只能自成一派,还有被围攻的风险。不到最后,宣宁不想走这条路。探路的队伍很快回来了。这座县城倒没有索取天价进城费,但是难民们被关在外面,并不允许进入。“不过……”王大柱压低声音,“城墙外好像有人在卖粮食。”城墙外确实有人在卖粮食。村长找人打听过粮价,肉疼了一会,还是凑钱决定去买。卖粮的地方不在城门旁边,一群难民围了个圈,眼巴巴看着。王家村的人走近的时候,外围不少人转过头来,蠢蠢欲动想要抢钱。青壮们赶紧拿好手里的武器,凶神恶煞地呵斥着所有靠近的人,护着村长和一辆放着空筐的板车朝里走,清出了一条道路,露出里面几个士兵。士兵们站没站相,一个个弯着腿耷拉着肩,仰着头斜眼看人。时不时晃一晃手里银亮的枪头,唬得周围的难民惊叫着往后躲,他们就哈哈大笑,一脸莫名的优越感,仿佛干了一件很了不起的事情。宣宁混在人群里,自然也看见了这一幕。她习惯了军纪严整道德水准也高的部队,对这些人极其厌恶。她深吸一口气,压下心里翻腾的情绪,看向士兵身后。那是一张桌子,一个账房模样的人正坐在后面,身边还有几个站着的男人,像是打杂的。村长弯着腰不停拱手,笑得谄媚,两人说了些什么,村长从袖里小心翼翼地拿出村里凑的钱递过去,账房点数过后,在薄木条上写了些字,把钱和木条都给了身边的人,村长也把自己带的编筐递了过去。那人吆喝一声,把东西塞进了身后的狗洞里,一筐筐粮食随即被送出。宣宁:“……”这也行?她转头看向四周,发现大家都对狗洞没什么想法,只是眼热地看着送出来的粮食,有几个脸色通红呼吸粗重,似乎想冲上去抢过来。粮食送出来不到两筐,城墙那边喊了声“没了”,窸窸窣窣一阵声响,听起来像是走远了。“这……怎么没动静了?”“今天没粮了,就这些,拿走吧。”“可,可还差了一多半,我们的钱……”“嗯?还想要钱?”士兵面露不善,抬腿就要往编筐上踹,王三柱急忙扑上去护住粮食,咬牙挨了好几脚。“军爷,军爷消消气,军爷消消气!”“我们走,我们马上就走。”村长扶着自己的儿子,青壮们护着粮食,一句话也不敢说,低头飞快地离开。不远处等待的队伍看见了,也走出来几个人接应。宣宁没有第一时间回去,而是观察着外面的人群。她本想从超市里拿点东西,和粮铺换一些粮食,暂时解决王家村的粮食危机。可粮铺的人这种德行,拿出什么来都是肉包子打狗,给自己找气受,宣宁果断放弃了这条路。还有其他方法吗?宣宁一边分心注意着村长那边的动静,一边绕着城墙走了一段路,很快走到了主城门附近。不同于来时挤挤挨挨遍地是人的情况,主城门门口空了一大块,宣宁不明所以站在空地外的人群里,还被人往外拉了一把。“嗖。”一支箭颤巍巍地插在地上,城墙上几个华服少年嘻嘻哈哈,嘲笑起自己的同伴。“准头不行啊。”“孙兄久不习武,退步不小啊。”“今日风大,等我再射一箭,这次必中。”说完,又一箭插在空地上。“哈哈哈,孙兄,要不你歇歇,我来试试?”“这些人离得太远了,你来你也射不中。”“让人把他们往里赶一赶吧。”“那多麻烦,不如你我策马出城,试试谁猎的最多?”墙上的人并没有压低声音,仿佛其他人都是听不懂的猪猡,肆意大声说笑。城下的难民压榨出自己的最后一分力气,四下奔逃。宣宁也被江大拉着往王家村的方向跑。她气得嘴唇都在哆嗦,发泄一样不管不顾地拼尽全力冲刺,居然也不怎么拖后腿。好不容易跑到了王家村的队伍里,载着粮食的板车也回来了。队伍把粮食护在中间,全速往前走。“那是一群畜生。”宣宁恨得咬牙。“嗯。”“畜生都不如!”“嗯。”“他们欺负人,还把活人当靶子。”“嗯。”相当平静的回答,仿佛在说一件不值一提的事情。宣宁怒目而视,加重语气,反问道:“嗯?”江大语气冷淡,透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杀意:“这很常见。”不,不是这样的,活着不该是一件这么艰难的事情,平民并不是活该受欺负的。来了这么久,宣宁从未像现在这么想家。想念温柔沉静的妈妈,想念幽默靠谱的爸爸,想念平常到无趣的学习生活,想念每当有灾难发生举国上下万众一心的应对方式。她做错了什么要出现在这里?宣宁眼眶发红,旁边的桃花已经哭出了声:“日子还能过吗?这让人怎么活下去啊?”另一边的杏花也开始抽噎,低低的哭泣声响成一片。两大筐粮食,说起来是不少,可全村近两百张嘴等着吃饭,分到每个人头上,又实在是太少了。少到让所有人绝望,就连前面的村长也哭得不成样子。“怪我,都怪我啊,”村长内疚地恨不能当场找棵树撞死:“太阳都快下山了,我着什么急非得今天换,我,我这个……”村长抓起烟斗就往自己头上砸,身边的人急忙拦住。心里一把火越烧越旺,宣宁挣脱江大的搀扶,毅然决然地走到村长旁边,道:“我有办法找来粮食,但需要大家帮忙。”第5章 、第 5 章“你?”村长用一个字表达了自己的怀疑。紧接着,他又想起了白面馒头,还有群狼来袭时宣宁手里锃亮的刀,满满的怀疑变成了惊疑不定。“你……”“我联系上了家里的商队。”宣宁撒起谎来一点都不用打草稿,她脱离队伍自己乱逛本来就有这方面的打算,现在只是把预定的计划拿出来而已。“哦。”村长点了点头,一旁的王三柱心直口快:“那你怎么不跟他们走啊?”王三柱被自己的哥哥拐了一胳膊肘,宣宁垂下眼,神情低落,捏着自己的衣角不说话,过了一会,她深吸一口气,仰起头,一副伤心难过但又很倔强的模样,道:“我这有笔生意,不知道村长有没有兴趣?”顿了顿,补充道:“用粮食结账。”宣宁所说的“商队”,其实是超市的同城配送功能。之所以前几天没有拿出来说,一方面是没有机会“联系商队”,另一方面当然是因为宣传海报上配送小哥的样子。上身蓝色夹克,胸口还写着超市的大名,下半身是黑裤子运动鞋,倒也还好,但头顶还带着一个蓝白相间的头盔。可以说是非常遵守交规了。但对宣宁来说,就多了许多需要解释的东西,如非必要,她一点都不想暴露。眼下不得不显露在人前,为防万一,宣宁也打算先带王家村去个没人的地方,防止对外说漏了嘴惹来麻烦,等她对村子更有影响力,村子对她也更加认同的时候再考虑别的。超市的同城送货功能是为了方便顾客开发的,这家超市的顾客只有宣宁,所以配送小哥们也只能在宣宁和超市之间来回,不能指哪送哪。宣宁曾经在夜里悄悄试过这个功能。当时远处一阵汽车轰鸣的声音,然后一个配送小哥带着阳光的微笑走过来给她送货。宣宁签收以后跟着走了几步,想看看车是什么样的,能不能圆过去。结果走了几步一个恍惚,人就不见了,只有另一阵轰鸣声宣告对方的离开。自带反侦查功能,可以说是非常的贴心了。唯一美中不足的是,这家超市的有配送费,价格也让贫穷的宣宁肉疼很久。宣宁所说的第一笔生意,就是黍米。村长想起宣宁之前的换米行为,恍然大悟。一边心疼这些天村里人吃掉的黍米,一边忙不迭安排人去把全村的黍米都搜集起来,被宣宁找了个理由拦住了。等又走了一段,天都快黑了,视野里也看不到其他难民了,这才开始收黍米。当村长儿子儿媳满村收米的时候,宣宁正跟着村长看其他粮食。她面前是各家的户主,绝大多数都是男人,平时在家里吆五喝六,掌握着最大的话语权。此时一个个带着护的跟眼珠子一样的粮食,乖巧地蹲在地上,眼巴巴看着被围在中间的女孩。宣宁面前是火堆,旁边是村长和两位村老。她盘膝坐在地上,身边捧着粮食的手伸到一个恰到好处的高度,让她略一伸手就能取过来。宣宁抬了抬头,天色黑人也黑,只看到了一口不怎么白的牙。宣宁捻起几粒,放在手心里借着火光细细查看,又放在鼻尖嗅了嗅,然后丢了一颗进嘴里——实际上扔进了超市里——闭眼仔细思索。正等待结果的男人紧张的浑身冒汗,连呼吸都停了。宣宁在心里默数十个数,然后睁开眼,遗憾地摇了摇头,把剩下的几粒放回男人的手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