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节
作者:云遮雾掩      更新:2023-04-29 15:36      字数:4831
  白广那时候就察觉到不对劲,他疯了一样的派人去找贾忠,却得到了青州发来檄文,已经贴满了大街小巷的消息。“撕了!都给朕撕了!”白广一脚把桌案踹翻,双眼通红,赤着脚在屋内横冲直撞,几欲择人而噬:“谁敢看,就挖去他的眼睛,拔了他的舌头!”白广被气得几乎失去理智,把屋里的东西砸了个遍,最喜欢的瓷瓶都没躲过去,在地上摔成了几块。他把屋里的东西都砸完了,放眼望去已经没什么能砸能扔的东西了,还觉得不够解气,拿起墙上的鞭子,准备抽打奴才泄愤。拇指粗的鞭子乌黑粗糙,手柄处被把玩得光滑油亮,还带着挥之不去的血腥味,白广拿好鞭子,气冲冲地转过身,正准备找个人抽打,一回头却只看见了几个行色匆匆的背影。“狗奴才,你们去哪?回来!朕让你们回来!”白广追出去跑了几步,前面的人影丝毫没有止步的意思,反而越走越快,人也越来越多,不光宫女太监,就连卫兵都混在其中,白广甚至看见了自己的宠妃,边走边拆头上的发簪,很快就消失在了人群里。“回来!回来!朕要你们五马分尸,凌迟处死,朕要诛你们九族,要把你们活活打死!”白广喊得嗓子都哑了,也没有任何人回头,他边喊边挥手里的鞭子,直到所有人的背影都消失不见,只有鞭子抽打地面的声音在院子里接连响起。“回来啊,朕是皇上,你们怎么敢,怎么敢抗旨不遵……”白广嗓子哑得几乎说不出话,声音也越来越小,最后垂头丧气地站在原地,看着手里的鞭子不说话,余光瞥见花坛后突然走出来了一个人,白广后退一步,警惕道:“谁?”来人没有说话,不过白广死也忘不了这张脸。是胡潜。他看起来十分狼狈,身上的衣服被撕扯烂了,上面还有些不知道谁的血迹,头发胡子各被拽掉了一把,血顺着脸颊流下来,看上去像从地下爬上来的恶鬼。白广害怕地后退了一步,对方则阴恻恻地笑着,往前走了一步。“皇上还不知道吗,”胡潜笑得让人脊背发凉:“州府有人叛乱,青州也早就发兵了,过不了多久就到了。”胡潜依然在往前走,白广怕得声音都在颤抖:“没、没事,锦州地形复杂,他们……他们一时半会来不了。胡……胡爱卿止步,回、回家歇着吧。”胡潜脸上是再明显不过的嘲讽:“皇上还不明白,青州在战事上一向顺风顺水,对其他州县也很熟悉,显然是拿到了舆图,虽然不知道他们是如何做到的,但地形对他们来说确实算不得麻烦,至于臣。”胡潜咧开嘴角:“皇上还不知道吧,青州开出了高价,求购这颗项上人头。也就这里,百姓对皇上到底有些畏惧,不怎么敢过来,臣才能苟活一阵,不至于被别人砍了脑袋去。”白广被胡潜笑得心里发毛,脚下一个不稳,跌坐在了地上。胡潜没有停下,笑得越发开心:“皇上,我的好皇上,您这颗大好头颅能不能借臣一用。现在没人能挡住宣宁,但她一直施行仁政,怕是要自诩仁义之君。您死得惨一些,死状凄惨,起码可以给她添一个污点,我已经给史官送信,他一会就到。您死得惨一点……”“不!”白广害怕地想往后退,可太过害怕,手脚不听使唤,胡潜立马飞扑上来,还拿出了一把匕首。“你疯了!”白广拼命反抗,胡潜只管进攻不管防御,嘴里翻来覆去地念叨:“不能就这么败了,得给她留点什么,得给她留点什么……”“放开!放开朕咳咳……”两人都没练过武,都被酒色掏空了身子,白广年轻一些,按理说略占优势,但胡潜心中有执念,力气奇大,一时间竟然谁都奈何不了谁。胡潜手里有匕首,白广束手束脚,渐渐落在了下风,被对方掐着脖子按在地上,无论如何都起不了身。他奋力挣扎,长大嘴巴用力呼吸,却依然得不到新鲜空气。身上的力气越来越小,眼前的人影越来越模糊,意识也慢慢混沌,眼看就要陷入黑暗,脖颈处洒下一片温热,身上一重,一直死死掐着他的手也放开了。白广咳嗽几声,大口大口地呼吸着珍贵的空气。等实现恢复正常,他看见皇后一身庄重的大礼服,带着凤簪,似乎要去正殿,接受所有命妇的朝拜。旁边扶着皇后的老嬷嬷也穿的极为肃穆,正抬着头,帮皇后插好金簪。白广把身上的重物推开,低头一看,胡潜后脑处,一个小洞正往外冒着鲜血,还有浑浊的其他液体,显然就是那根簪子扎的。他一时不敢动了,只是呆呆地看着皇后。还是那张端庄但不够明艳的脸,还是那个呆板无趣的性格。她略略抬着头,等嬷嬷给她整理好头发,面无表情,却有种凛然不可侵犯之意,仿佛被迫南迁又即将亡国的不是她,她依然坐在金殿上,依然是那个高高在上、雍容华贵的皇后。她怎么可以……白广脑子里乱糟糟的,不知道该想些什么,就去看那个嬷嬷。那是皇后的乳母,从小陪着皇后长大。从小陪他长大的奴才呢,白广有些疑惑地想了想,却发现想不起来。或许是早就被他打死了吧。一旁,皇后终于整理好头发,垂眸淡淡看了他一眼——尤其是看了地上的水渍一眼,很快移开了视线,无悲无喜,语气高傲而冷淡:“您是皇上,就是死,也该站着死。”说完,皇后没再看他,目视前方,扶着嬷嬷的手进了屋子。白广有些生气,但想起皇后刚刚杀了胡潜,又有些害怕,茫然无措间,跟着她进了正堂。正堂上首原有两个太师椅,后来被白广用作会见官员的地方,就把另一个椅子搬走了。他进来的时候,正看见老嬷嬷把地上的杂物稍作整理,扶起了桌子,又搬来两张椅子,一左一右,正合常人家夫妻的座次。皇后端庄地坐在了其中一个椅子上,端庄地从嬷嬷手中接过一个小瓶,用袖子略做遮挡,一仰头喝了下去。白广所有的脾气都不见了,只剩下惊恐。“你别……你喝鸩酒做什么!”他气得踢了两脚地上的碎瓷片,大声嚷嚷:“亡国又怎么样,宣宁为了她的名声,一定会把朕圈养起来,好吃好喝地供着,美人也不缺,好显示她的仁义,又不会死,你……”“本宫是皇后,”皇后姿态典雅,神色威严,“本宫是这天下的主母,宁死,也不愿受这份折辱!”……宣宁来的时候,州府已经过了最混乱的时候,只街道上散乱的东西,还有隐约可见的血迹昭示着当时的情况。护卫军列队两侧,充当护卫,这一片鸦雀无声,静得可怕,只有宣宁的脚步声回荡其中。白广居住的院子门口也有不少血迹,名贵的花草被压折了许多,奢华不再,看上去有些萧条。走到正堂前,她一眼就看见了一身礼服,仰靠在椅子上的皇后,看上去已经没了生息,旁边一位老嬷嬷撞墙身亡,趴伏在地上。江承锦拔刀出鞘,站在墙角处,回头看见了她,眼里闪过不甘,但还是停下了手。宣宁走进去,这才看见蜷缩在墙角的白广,还有两个人,手里拿着纸笔,站在屋子的另一侧,显然是史官。宣宁看了一眼就没再理会,笑着问:“怎么了,觉得一剑刺死太轻快了,准备给他换个死法?”江承锦还没说话,史官先开口了:“您是仁君,是圣明的君主,生来就该是青史留名、熠熠生辉的人物,不该因此沾上污点。”江承锦恨得咬牙,唇角都有了血迹,手死死握着刀柄,用力到青筋浮现,全身都在发抖,但还是缓缓地,慢慢地,把横在白广颈间的刀刃一寸寸收回。宣宁按住了他的手。“仁君?我是百姓的仁君,”她略略用力,刀刃划过皮肤,流下鲜红的血迹,白广颤了颤,软下了身子。“我只做我该做的,是非功过,自有后人评说。”作者有话要说:感谢在2021-08-10?03:19:38~2021-08-10?21:02:41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感谢投出手榴弹的小天使:爱你?1个;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王爷、星灼?10瓶;垆边?2瓶;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第87章 、第 87 章锦州归附之后,?仅剩的燕州也没能坚持多久,一并被护卫军打了下来。宣宁收复了中原的全部领土,也终于得以踏入失陷已久的京城。京城早已重新布置,?宣宁要走的这段路已经特意清理打扫过几遍,?摆满了各色鲜花,路边也张灯结彩,一派喜气洋洋的氛围。她不是自己来的,?除了护卫军,?还有调拨过来的官员、学生、愿意回迁或想搬到京城的百姓,?以及不少商人,?加起来足有近十万,大部分散布在宣宁要经过的这条道路旁,挤得水泄不通。好不容易挤到了正门前的人兴奋异常,?叽叽喳喳地说着话,远远地看见车架,不知道谁喊了一声,?所有人都转过头,看向城门外。宣宁身后是万人的护卫军方队,他们穿着崭新的军装,神情肃穆,?目不斜视,踏着同样的步伐,一丝不苟地护卫着前方的马车。铿锵有力的脚步声在众人耳边响起,这种气氛也感染了其他人,原本有些吵闹的人群安静下来,专注地看着不远处的车架。宣宁是特意打扮过的。她穿着绣品厂精心制作的龙袍,玄色绣金线的礼服上,?金龙腾云驾雾,活灵活现,栩栩如生,细看还有各种寓意吉祥的暗纹,行动间在太阳下隐隐闪光。发型虽然不复杂,但尽显威严尊贵。她本来就长相出众,近几年调兵遣将,发展民生,更多了一股掌权者的气势。她端坐在銮舆上,六匹纯黑色、没有一丝杂毛的马拉着车架,在众人的注视下,从正门缓缓驶入京城。车架后,一部分护卫军立正站好,行军礼,目送宣宁进入城中。车架前,人群自动分开一条道路,目视车架走过,而后安静地跟在另一部分护卫军身后,簇拥着宣宁前往皇宫。在肃静而庄重的气氛中,宣宁的车架行驶到皇宫前,稳稳地停了下来。车架到宫门之间有一条长长的红色地毯,她没有停顿,扶着江承锦的手迈步下车,踩上了红地毯。这是纺织厂和绣品厂合作完成的地毯,加班加点,在上面添了一些简单的图样。她们没有耽误工作,却自发聚在一起,起早贪黑地完成了这幅作品,献给宣宁。先出现的是几只恶狗和几个快饿死的小火柴人,宣宁想起刚来的时候,她被推到了野狗群里,她也因此和王家村相遇,相互扶持,度过了最艰难的一段时间。这地毯上的恶狗只简单勾勒了个线条,还在它们的嘴角加上了水迹,似乎要表示口水。宣宁会心一笑,继续向前走去。有小小的火柴人捧着几粒粮食笑开了花,狼群被棍子打死……群山之间建起了一排房子,小人们聚在一起,欢呼庆祝。那是宣宁和王家村的第一个落脚地。宣宁继续向前。房子和田地被盖在一片阴影下,小人们垂头丧气,被迫在雨中艰难跋涉,后来队伍壮大,却遭遇了疫病,恐慌无处不在,小人们也少了一些。宣宁还能回忆起当时的担心和焦虑。她加快步子,看见了几株草药,小人们重新振作起来,一起努力,从无到有建立起了农庄。农田开垦,护卫队成型,医馆建立,第一批学徒和稳婆投入学习,绣品厂成立……一座简单的城池出现在地毯上,“清水县”三个字格外明显。这是她得到的第一座城池。宣宁没有停顿,继续前行。商队成立,百货商店开始营业,《民约》修订完成,第一架水车面世……义务教育正式开始,一群更小一些的火柴人背着小包,跑进写着“小学”的房子里。宣宁大步向前。民政处,报纸,选官考试,医学盛典,土地丈量,蒸汽机……青州的简单轮廓出现在地毯上,而后是明州,瑞州,锦州,云州,燕州。各州之间的轮廓消失不见,只剩一下中原的大致轮廓。这不是重点。宣宁走近,才看见上面密密麻麻地写满了字,有的字迹稚嫩,像是还控不好笔的幼童写的,有的破有风骨,显然平时没少练字,还有的娟秀细腻,或龙飞凤舞,但后期却有些乏力,明显是女子和老人写的。写的内容相同又不相同,都是对她和新朝的祝福,对得遇明君的欣喜,对未来的美好展望。除了字迹,还有手印,像是那些不会写字的人也在参与其中,送上自己的期盼和爱戴。最后这部分红地毯很长,宣宁腰背挺直,目视前方,一步步走得极稳。风吹过她的发丝,人群的目光追随着她的背影,地毯越来越短,而皇宫的正门越来越近。终于,她走完红地毯,站在宫门前,平静地转过身,看向她的子民无边无际的人群潮水一样跪了下去。他们五体投地,向他们唯一承认、绝对拥戴的皇帝献上所有的忠诚。他们忍不住张开嘴,用尽全力,嘶吼出发自内心的声音。声传万里,经久不息。他们在喊——“吾皇万岁”。作者有话要说:*想了很久,决定在这里标个正文完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