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节
作者:阿堵      更新:2023-04-29 21:48      字数:8316
  安裕容握住他的手:“事已至此,多思无益。对方有备而来,你怎能叫我看你赴险。”颜幼卿垂下头,不再说话。安裕容沉默一会儿,忽转头问张议员:“尚先生此次出行,虽不是秘密,但也并未张扬。什么人能将登车时刻与情势推算得如此精确,张先生可有猜测?”张议员沉思一阵,方道:“先生铜山之行,党内核心人员均知晓。然具体日程,仅有杨秘书及少数几名骨干清楚。至于出发车次时刻,是杨秘书一手操办,直接联络了铁路公司的洋人经理。便是我与丁兄,亦是昨日才得知。”说到这,下意识停顿片刻,摇头道,“杨秘书……断然不可能。虽具体行程有所保密,申城往铜山列车车次到底有限。若存心日日监守,以有心算无心,未必不能探知……申城几次肃清北方密探,难保漏网之鱼……”由于宋先生坐镇斡旋,革命党内不同势力尽管仍各自保留意见,终究还是维持了大局平衡。然而铜山之行若最终成功推动南北再次和谈,达成和平协议,尚先生之名望威信必定大涨,宋先生之下,再无他人可匹敌。如此一来,党内恐怕亦有不愿他登上前往铜山列车者……这番话,张议员只在心头掠过,惊出一身冷汗,却不敢说与安、颜两个外人听知。一台手术持续数小时,中途果然有人闻讯陆续赶到。张议员在场招呼,然并不肯多言事发经过,手术仍未结束,后续如何应对,终归要看当事人是死是生,故来者短暂交谈几句,皆沉默肃立,坚持等候。安裕容、颜幼卿立在手术室门口,宛若门卫,倒也并无人上前骚扰。通过张议员之口,二人得知来的有申城地方警局联络人,与尚古之关系密切之党内、市府要员,更有宋承予、唐世虞等人留驻申城的骨干下属。革命党总部及越州州府均设在江宁,故宋承予、唐世虞等人多在江宁办公。刺杀事件发生于光天化日、大庭广众,早有人往江宁电报传讯。如此重大变故,想来这几位很快将赶赴申城。直至深夜,杨元绍才急急忙忙回转,恰巧手术刚刚结束。因患者伤情危重,直接将手术室做了病房。医生欲寻主事者商议,门外等候诸人围拥而上,竟将杨元绍阻在圈外不得靠近。安裕容伸臂拦住众人,颜幼卿略施巧劲,推开挤得最厉害的几个,把杨元绍径直放进去。余人欲图跟随,安裕容自己闪身跟进去,反手合上大门,将其他人皆关在外面。颜幼卿与他心有灵犀,暗中施力,震退几人,冷然道:“诸位请静候消息,杨秘书自会转达先生伤情。”有人嚷道:“你是什么人?”颜幼卿一身凛然锐气,目光刺得那人一个哆嗦,才缓缓道:“在下乃尚先生私聘保镖。”以尚贤之职务品阶,身边自当配有护卫,但他从来只在必要公务场合调派,众人皆头一回听说他竟请了私聘保镖,不禁狐疑打量。在场消息灵通者,知晓刺客已被缉拿,听闻居首功之人正是一名保镖,可惜尚贤运道终究不足,纵然有厉害保镖在侧,也叫刺客得了手。正各怀心思之际,杨元绍自内出来,形容憔悴,双目泛红,点了几个人名字,道:“先生神智犹清醒,欲面见诸君。”又扫视一圈,伤痛难以自持,哽咽数声,才勉力继续道,“据医生所言,是吉是凶,一切须待天明方见分晓。众位不妨暂且回转,晨起再来探听消息。”几人进门时,颜幼卿关切窥望,奈何人影幢幢,只听见低沉惨怛呻吟之音,叫人揪心难忍。他依旧守在门外,有几个见一时没有确切消息,果然走了。廊间灯光昏暗,凌晨寒气侵人。颜幼卿全无困倦之意,愈是清醒,愈是心头冰凉。仿佛透过墙壁,看见周遭一切被无边夜色浸染。他不愿思索,不敢猜测,只等峻轩兄从里间出来,给自己一个答案。怔愣不过片时,门从里边打开,外头等候者齐齐伸脖,望见是无关紧要之人,又失望地缩回脑袋,只不过仍悄悄竖起耳朵,探听他带出了何种消息。安裕容抓起颜幼卿胳膊紧了紧,低声道:“先生在与几位同仁说公务,我不便在场。医生都守在身边,等天明再看……”颜幼卿望见峻轩兄眼神,压抑了深深的无奈与隐怒,既冷硬且哀伤,心底清明更甚,却不知如何做出表情回应,只知道木然点头:“那咱们就在这里,等到天明。”光复六年,丙辰四月二十九日,西历二五四〇,夏历三〇九一。革命党党总部副理事长,现越州参议会议长,原南北联合政府参议会副会长,尚贤尚崇哲,于申城火车站候车间遇刺。三十日夜,不治身亡。消息传出,举国震惊,西、夏哗然。四月三十日,宋承予、唐世虞等革命党首领匆匆自江宁赶至申城,华夏各方均第一时间往申城发送电报追问。确证消息后,先是南方报刊,随即北方与洋人各大报纸,皆以整版头条报道事件始末,分析前因后果。不论南北阵营,均对国失砥柱表示极度痛心,对刺杀者及其背后指使之人表示强烈谴责,无不企盼早日查明真相,将凶手绳之以法,以慰逝者英灵。祁保善本人更是亲自向宋承予发来唁电,殷切沉痛之意,溢于言表。很快,便有人断言刺杀事件幕后主使非祁保善莫属。一则此人历来伪善,专爱喊贼捉贼。昔日海津癸丑冬至兵变,犹在眼前,如今不过故计重施而已。二则祁保善不论从前做北新军统帅,还是后来当联合政府总统,于密探暗杀之流情有独钟,其麾下执法调查处更是人才济济;第三,也是最紧要之一条,尚贤铜山之行,目的是重启南北和谈,名为和谈,实则欲图以武力北伐胁迫祁大总统自动下野,尚贤一死,和谈之事自然搁置。最后,放眼革命党内,尚贤虽不掌兵权,论革命资历、治国之才、内外人望,仅在两三人之下,更是内部矛盾居中协调之核心人物,他死了,革命党不说即刻分崩离析,宋承予失掉臂膀肱股,是毫无疑问的了。如是可见,尚贤之死,最大受益者,莫过于祁保善。基于此点,即使很多人不愿抑或不敢公开质疑,心里头都确信,此事隐藏背后之元凶,恐怕不大可能是其他人。哪怕祁保善的唁电写得再好,也没法洗脱身上嫌疑。革命党内更是群情激愤,原本亲近尚古之,支持和平谈判者,因为刺杀一事太过惨烈,不少转而支持武力北伐,余者在此情势下,只能保持缄默。而原本激进一派,自然声势大涨,一时仿佛占尽天时地利人和。整个南方自上而下,言必称北伐,仿佛已经打下京师,砍了祁保善头颅祭祀英灵了。和谈一事,不过顷刻间,便似南柯一梦,烟消云散。在这般乱哄哄局面中,尚崇哲先生葬礼于五月二日如期举行。葬礼由革命党魁首之一唐世虞主持,庄严隆重。领袖宋承予致辞时,因哀痛太过,数次泣不成声。革命党所有能及时赶到现场之重要人物,尽数出席。申城及附近州市县政界要员、商界名流,乃至文艺界名人,以及列强领事馆代表,各大报社记者,凡是有资格出现的,一时云集。此等场面,安裕容、颜幼卿二人,虽有资格参加葬礼,却是最不起眼的小人物。依次列队致礼毕,两人默默退场。天色阴沉,蒙蒙细雨,仿佛老天亦满怀愁绪。两人皆不在意细微雨丝,走出很长一段路,周围人影渐稀,越见冷清。安裕容停下脚步,颜幼卿随之驻足,听见身边一声长长叹息。“阿哥……”安裕容眺望雨中一片茂盛浓绿,轻吟道:“泪眼送君倾似雨。不折垂杨,只倩愁随去。有底风光留不住,烟波万顷春江舻。”这一首美芹先生《蝶恋花》,颜幼卿从前是读过的,印象中不过寻常伤春之词。此刻听峻轩兄缓慢吟来,反反复复,只有那上半阕,忽觉原来种种家国巨变,身世浮沉,生死关头,危难时刻;处处刀剑无声,罗网无影,防不胜防,忍无可忍……到头来,只得化作半阕伤春轻吟。“泪眼送君倾似雨,有底风光留不住。泪眼送君倾似雨,有底风光留不住啊……”念到后来,半阙词仅剩了两句。安裕容声音越发低微,最末“留不住”三字,如未出口的喟叹,消散在阴云密雨中。“阿哥。”颜幼卿转过身,微微睁大双眼,直望住安裕容,“我想做一件事。”“何事?”“我想,把害死尚先生的真凶寻出来。”见峻轩兄目露探询,颜幼卿似得了鼓励,小声而坚定道:“我不管他革命党复辟党,北伐派投降派,我就想简简单单替尚先生做一件事,找出来到底是谁害了他,昭告世人。”第71章 追凶踪迹潜葬礼次日,颜幼卿向杨元绍讨要了一封荐书,主动寻上申城警局大门,求见警局局长。那局长早已从事故发生之日当值巡警队长口中得知他所为,见到杨元绍亲笔荐书,更无疑虑,安了个临时身份,将他纳入案件调查组中。距离刺杀事件发生不过短短数日,那凶犯顽固异常,警员至今未能撬开他的口。警局上下压力巨大,如阴云罩顶。因颜幼卿是在场当事人,且是抓获凶犯之重要功臣,虽贸然加入,倒是未曾遇见阻碍。这一天,惯例将凶犯提出来审讯一番,那人已被折腾得十分憔悴,表情木然,眼神空洞,任凭警员如何威逼利诱,一言不发。审问者渐渐不耐,终于故计重施,上前一顿拳打脚踢。眼见除却单方面殴打,审讯毫无成效,颜幼卿伸手将人拦住,道:“几位稍待,暂且让在下试试。”见对方点了头,拎起地上凶犯,运足内劲,拍击其几处关节,又封了数个穴位。不过片时,便听得一声惨嚎,那人猛然翻滚起来,如同砧板上待宰的活鱼。惨叫一声高过一声,凶犯浑身扭曲翻腾,汗出如浆,分明未上任何刑具,却是疼痛不堪之状。一干警员俱看得呆了,瞥见颜幼卿个头瘦瘦小小,面色冷冷清清立在侧旁,不由得心头微凛。过得半晌,颜幼卿才上前再次拍打一番。凶方如蒙大赦,瘫软在地,急喘似老牛。颜幼卿问:“招吗?”等了一阵,见对方不答,又如前番般动作。如是数次,凶犯终于熬不住了,嘶哑道:“招……我招……”颜幼卿让到一旁,主审者立即上前:“姓名,籍贯?”至此,总算是撬开了凶犯的嘴。傍晚,颜幼卿回到旅馆,安裕容叫侍者送了晚餐至房间,待他吃得差不多,才问:“有何进展?”颜幼卿点点头,复摇摇头:“据那凶犯招供,他本是个失业军士,流窜至申城讨生活。此人没有别的本事,一手枪法颇准,陪人行猎时得了赏识,遂有人辗转找上门,叫他接下刺杀尚先生的秘密任务。赏金一千现大洋,事前给五百,事成之后再给五百。”安裕容沉吟道:“倘若当真如此,怎会这么些天也未能叫他开口?虽说一千大洋是笔巨款,但只为求财,何必对幕后指使者忠心至此。”“他有个相好在本地,听那意思,是怕连累对方。”安裕容嗤笑:“居然还是个多情种。他那到手的五百大洋,尽数送了相好罢?”颜幼卿道:“这却是不知道。只是今日我与警员一道,寻至凶犯招供的住处,已然空无一人。问了左右邻舍,说是月余前男人出了门,很快女人便下乡探亲,至今未归。那住所细软全无,女人大约是得了风声跑了。”“这女人说不定与幕后指使是一伙的,专为引人入彀。”“那倒不见得。凶犯与联络之人仅见过两次,一次商谈交易,一次送来枪弹与定金,车次时间消息乃是信件暗语传递。今日详细招供了其人形貌,午后警局全体出动,在他二人会面之处及沿途查问,竟毫无线索。可见多半做了伪装。对方行事谨慎隐秘至此,应当不会安排一个女人出面,反而容易暴露。”颜幼卿说得有理,安裕容面色沉下来。如此一来,最为显著的一条线索反而毫无用处。二人商议许久,最后说定颜幼卿在警局调查组中跟随到底,直至查出案件结果。安裕容有江南艺专聘约在身,不好缺课太久,暂且托人捎信回去请几天假,留在申城看看情形再说。“阿卿,此事干系重大,牵动各方,你千万小心。便是有所发现,也务必谨慎行事。据闻申城警局局长钱汉章属老牌革命党,是宋承予直系,在追捕刺杀尚先生真凶一事上,理当尽心竭力。然事发地火车站属于租界共治区域,归洋人总巡捕房管辖,究竟与哪一派人士亲近,谁也说不清楚。形势复杂,人心难测,你一定记得不要轻举妄动……”安裕容苦口婆心,反复叮嘱,颜幼卿心内不觉愧疚。虽说此番介入,是两人共同决定,然若无自己坚持,峻轩兄定不会同意深入至此。但二人之间,早已无需多言,既心意相通,自是共同进退,彼此扶持到底。故而只点点头:“我明白的,定将自身安危置于首位。你别担心。”安裕容想摸摸他的头,却觉此刻眼前人沉稳如磐石,一力担当,似乎需要安慰的反倒是自己,遂张开双臂,改为拥抱对方入怀。颜幼卿反手抱住了他,脸贴在肩颈处,亲昵地挨蹭一阵,轻声问:“阿哥,你在这里待几天?”安裕容听出他心中不舍,觉得舒坦了些,道:“今日与杨兄会晤,倒是说了不少事。”两人一早上门拜访杨元绍,颜幼卿拿到荐书便去了警局,安裕容不着急走,留下与对方多说了些话。“杨兄提及尚先生遗言,把如今咱们住的那所庄院给了你我,道是回头理出地契便送过来。”颜幼卿吃了一惊,旋即难过起来:“那般境况之下,尚先生竟然还惦记这点小事。”安裕容叹口气:“唯大英雄能本色,是真豪杰自多情。听说他家中已无近亲,将部分私产分赠友人,其余均捐献给了革命党总部。清湾镇是个好地方,那庄院你我住熟了,况且也不该辜负尚先生一番心意,因此我应下了。不过我打算杨兄若真拿来地契,便按市价折成银元给他,算是替尚先生为革命事业尽一分微薄之力,想来他不会拒绝。”颜幼卿亦觉如此最为妥帖,十分赞同。安裕容又道:“尚先生遗下大量手稿,亟待整理,杨兄虽有心却无力。我提出帮忙,他已然答应了。因此我想这几天先同他理个章程出来,之后便可带到庄院去做。艺专那边,大约再多告假三日。回去之后设法请叶校长调一调西语课,争取调出两日连休,如此便可利用休息日进城来看你。”安裕容微微一笑,“还得趁这几日再租个房子,估计一时半会走不了,住在旅馆诸多不便,还是应当另外安顿。你说好不好?”“阿哥……这当然好。只是你太辛苦了。”两人原本便抱在一处,此时颜幼卿愈发舍不得分开,心中歉疚又感动。总是自己一时任性,峻轩兄处处周全,大抵所谓有恃无恐,便是如此。“不辛苦。不是说好了么?我们一起为尚先生尽一份心力。警局追查是一方面,凶犯动手时机那般精准,其消息来处,总有个源头。这几日我在杨元绍身边停留,若有蛛丝马迹,说不定就能发现端倪。往后还能借取送手稿多打交道……”颜幼卿听他这般说,陡然紧张起来:“阿哥,你怀疑……”“尚先生自始至终,对杨元绍都极为信任。目前看来,他并无明显可疑之处。然而……”安裕容摇摇头,“不过是我心中些微疑虑,要说理由,却也说不出个所以然。今日午后无事,我仔细回想这几日过程,总觉他悲愤情绪之外,隐约有恼怒愧悔之意,怕是有些内情藏在心里没说出来。还须寻找机会,多多观察。”若杨元绍不再可靠,与之打交道将变得凶险非常。颜幼卿紧紧握住安裕容的手:“阿哥……”心头一阵慌乱,最终只说出三个字,“你小心……”安裕容道:“阿卿肯将自身安危置于首位,哥哥我当然更不会轻易犯险。咱们都小心,无论如何,自保无虞。”随即洒然一笑,“既已临危,何惧迎难。是阿卿把勇气分给了我呐。”五月下旬某天,安裕容一早赶到江南艺专,先往校长室借阅头天自申城送来清湾镇的报纸。这是新近养成的习惯,以期第一时间了解各方动向。望见数名教员聚集在走廊中,议论纷纷,忙紧走几步。不待他发问,俞蜚声已然将一份报纸递过来:“玉容,你也看看。”一行硕大标题印入眼帘:“刺杀尚贤凶犯狱中畏罪自尽,或曰乃幕后指使者买通内部人士杀人灭口。”安裕容神色大变,心脏急跳,沉声问:“不是谣传?”“大约不是。昨日各家报纸均有报道,虽语焉不详,重要关节处却是众口一词,事情大抵是真的了。”艺专教员多关心时事,尽管各有立场,然支持革命却是毋庸置疑的。对于尚贤之死,无不哀叹惋惜。读罢新闻,一时激愤,七嘴八舌谴责幕后凶手。耳边一片嘈杂,安裕容反倒镇定下来。当务之急,莫如尽快前往申城,与幼卿见面详谈。拉住俞蜚声问:“校长来了么?”“来是来了,正被人围着呢,恐怕没空理会旁的事。你有什么紧急要务?”“我想告一天假。”俞蜚声诧异道:“你不是前些时候才告过假?”先前安裕容谎称寻得了移居申城的亲戚,不巧长辈去世,须参加葬礼,故春假之后多歇了三天。“是阿卿,在亲戚家里住得不痛快,遇上点麻烦。反正明后日就该我休息,今日告一天假,回头给学生们把课补上。”“那你去校长室瞧瞧罢。说不定运气好,用不着告假,连补课也用不上。”安裕容奇道:“俞兄何出此言?”旁边另一位教员道:“玉容还不知道么?咱们学校惹上官司了。有位市府议员看了画社画展,状告咱们败坏风俗呢。暂驻申城维持画展的学生得到讯息,闹着要上市府请愿去,昨日刚打了电话回来,留在学校的这些哪里还坐得住,嚷嚷着要前去支援,今日的课都不知上不上得成。”俞蜚声道:“适才乱糟糟一片,我等刚劝说完学生,最后留下几个为头的与校长谈话。顺手带出来几份报纸,谁知便瞧见了这头版要闻。唉,艺术命途多舛,革命道路不易,处处艰辛哪。”几个教员都笑起来,有人插嘴道:“革命任重道远,你我人微言轻,无所贡献。艺术乃我等份内之事,难道也袖手旁观不成?”又有人道:“艺术革命,实属文化革命,思想革命是也,何尝不是革命必争之领域?请愿而已,岂能叫年轻人孤军奋战?”俞蜚声想了想,一撸袖子:“说得好!走,大伙儿都回头,见校长去!”安裕容不提防这些平素儒雅风流的艺术教员们,热血上头时,比之青年学生竟不遑多让。随同众人来到校长室外,狭窄的门口早已挤不进去。正琢磨是否托俞蜚声留个口信,自己先行离开,忽听得自室内传出一阵欢呼。很快便有人将校长决定传了出来,叶苦寒竟是打算立即亲赴申城,应对这场事关艺术真理的官司。有学生高声问传话者:“那我们呢?我们还去不去请愿?”“校长说了,艺术之普及,有赖民众观念之变革,思想之进步。保守者以败坏风俗相攻讦,我等偏要标新立异、移风易俗,以正视听。若大众能认可我江南艺专师生之创作,又何来败坏风俗之说?因此市府请愿乃是小事,更有意义者,莫如向大众宣传西洋艺术,开拓其眼界,更新其观念。诸位有志于此者,可互相转告。凡上午九时前向画社诗社干事报名之人,乃是开拓先锋,今日即随同校长出发。后来者也无需着急,校长指示,此活动由画社诗社二位社长共同负责组织调度,每五日轮换一批人去申城进行宣传活动,各位不必担忧错过为艺术伸张真理机会。”这番话一出,顿时群情激昂。师生们行动迅速,吵吵闹闹一番,便定了三十余人随同叶苦寒前往申城,余者驻留校园,承担印刷传单、制作横幅等后勤重任。安裕容一瞧,官司不打完,恐怕师生皆无心上课,倒是方便了自己。索性也不另外找船,混在这支艺术革命开拓先锋队伍里,上了校方包下的船只之一。半日工夫,抵达申城港口。安裕容以紧急家事为由向叶苦寒告辞。叶校长并未阻拦,反是好几个学生见识过这位西文教员犀利口才,殷殷挽留。安裕容施了一礼:“玉某惭愧,俗务缠身。此番虽不能冲锋陷阵,此后但有机会,定不辞辛劳,竭尽全力,为诸君摇旗呐喊。”颜幼卿穿了件半旧的夏布长衫,鼻梁上架着瘸了一条腿的黑框眼镜,慢慢走在狭窄的巷道里。案件调查原本就陷入胶着,自从几天前凶犯莫名其妙死在监牢里,形势越发扑朔迷离。警局局长钱汉章气得暴跳如雷,随后下令封锁消息,却还是被嗅觉灵敏的记者察觉,将事情捅了出去。新闻见诸报纸,引发新一轮舆论风潮不说,钱汉章本人被上峰叫去,挨了劈头盖脸一顿训斥,堪称颜面扫地。经此变故,钱局长接受颜幼卿建议,兵分两路,一路继续明察,一路展开暗访。颜幼卿自己则改换面貌,成为暗访之外的暗子,追踪几个重点嫌疑对象。虽说半个月过去,案件并无显著进展,然重赏之下,必有线索。经过筛沙一般仔细排查,凶犯与幕后指使者会面地点附近,颇有几家店铺伙计,数名街头闲汉,给出了可疑人物特征。而另一方面,千元大洋现款流动,还有枪支弹药来源,尽管头绪纷繁,毕竟有迹可寻。刺杀事件发生数日后,终于有人暗中给调查组送上了可供参考的怀疑对象,领走了数额可观的赏金。具体过程颜幼卿虽不清楚,但他手里拿到了两个名字:一为申城地方促进会会长、帮派头目万雪程;一为越州商会副会长、大富商邬伯蕴,即借出花园别墅给江南艺专学生办画展之“茜园”主人是也。颜幼卿从钱汉章处得知二人身份后,琢磨半晌,决定先行查探万雪程。他曾在茜园停留半日,以行事风格揣测主人,邬伯蕴未必没有野心企图,然观其高调张扬,附庸风雅之做派,与直接下场搅乱政局,潜藏幕后买凶暗杀此类行径并非同路。而作为帮派头目的万雪程,显然具有更大的可能性。颜幼卿并不打算与万雪程正面碰上。他所要做的,不过是搜集线索,寻求证据,提供给相关人士以便抓捕审判罢了。申城开埠最早,即便租界范围内,亦多是洋夏杂居,并不似海津与京师那般壁垒分明。稍有身份之夏人,均可能在租界赁屋而居。万雪程亦是如此。不过此人资财有限,住在靠近码头,更为拥挤混乱的河滨区域内。如此倒是方便了颜幼卿,他在这等地方出进,如鱼得水,连续三天于万家住所附近出没,丝毫不曾引起注意。遗憾的是这三日里并无额外发现。那万雪程每日摸骨牌抽大烟逛窑子,与手下混混巡查码头生意,正是一个帮派头目最该有的模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