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节
作者:阿堵      更新:2023-04-29 21:49      字数:8941
  又听安裕容与魏同钧继续商议细节,你来我往,互打机锋,最终约定西药供货渠道在救出徐文约、杜召棠二人后一月内交接给四海大药房赵经理,而四海大药房此后柜台销售西洋化妆品、补品则由玉颜商贸公司专供。海津仁爱医院股份归属,待救出徐、杜二人后再议。如两箱配安多芬完好无损,河阳军将以市价之七折全部买下。如配安多芬丢失,则玉颜商贸公司捐赠军资一万银元给河阳军,以作补偿。若未能顺利营救出徐、杜二人,一切另当别论。谈妥细则,已是凌晨时分。勤务兵领安裕容、颜幼卿去歇息。出得楼门,军营内一片寂静,唯有岗哨位置灯光闪烁,若干距离一盏,排列十分有规律,倒似夜幕中悬起数串明珠般,别具一种神秘幽旷之美。回首望去,魏同钧所在小楼二层灯火通明,看这架势,明显军务要忙至通宵达旦。两人早从报纸刊登的战事动态中推测出,河阳军以副司令魏同钧为首,名义上的正牌司令陈泰实为副手。黑暗中细看岗哨排布,竟瞧不出司令行营所在,莫非陈泰领兵在别处安营扎寨?二人默默跟随勤务兵前行,并不说话。军营重地,看似平静,实则处处警戒,并不是好说话之处。不多时抵达一栋附楼,勤务兵将二人领到楼上一间空房,指点了洗漱之处,简单叮嘱几句,转身离去。房内居然拉得有电线电灯,即使灯光黯淡,也比油灯蜡烛强出百倍。地下并列四张窄窄的单人木板床,靠窗有一张老旧的写字台,还有两把椅子。颜幼卿小声道:“一楼住满了,二楼三个房间里有人,其余都是空房。”说罢比划一下位置。安裕容应道:“看这设施,应是军官宿舍,普通士兵营房可不会拉电线。”把两人安置在此,看似妥帖,却也有监视之意。对此两人并不放在心上,坐了一整天车,又斗了半宿心思,便是铁打的也顶不住了。时节虽已过了中秋,河阳气温比之申城,竟还要高出一点。两人在洗漱间里冲了几桶凉水,互相搓了一回泥,草草擦干净,抓紧回房休息。安裕容掀起床上铺的旧被单,耸耸鼻子,皱眉丢开:“还不如直接睡木板呢,上好的松木床板,倒香得很。”颜幼卿知他嫌弃那旧被单不知多少人裹过没洗,将旁边一张床推过来紧挨着,铺两件外衣在上头:“这么睡罢。”。四处瞅瞅,把垫桌脚的两块砖头抽出来,吹吹浮灰,缠上裤子,放到安裕容这边床头:“勉强当个枕头。”安裕容躺倒,顺势将他拉到自己怀里:“阿卿,真是越发贤惠了。”颜幼卿懒得应答,在他后腰抓一把,头枕上肩窝,闭眼睡觉。几只蚊子“嗡嗡”叫唤,阴魂不散。安裕容迷糊间将颜幼卿挽起的衣袖裤脚捋下来,反手扯出身下一件衣裳,罩在他脑袋上。实在困得厉害,任凭蚊子叮咬自己,也不愿动弹。“啪啪”几声,一只手快如闪电,在他脸上、脖子上、胳膊上连打几下,顿时清醒了。哭笑不得:“阿卿,蚊子可没你狠呐。”颜幼卿起身开灯,关窗,一顿上蹿下跳,蚊子一个不漏尽数拍死,递到安裕容眼皮底下:“看见没?尽是花脚蚊子,小心把你脸都叮肿,三天消不下去。等天亮记得找他们要蚊帐。”安裕容闷声直笑,看他把衣裳仔细铺平,重新躺倒。叹气:“想当年闯荡江湖,木桩上能睡,石头上能睡,土里泥里何处不能睡?何至于有几只蚊子便不能睡了。”侧头亲一亲怀中人,喃喃道:“阿卿心疼阿哥,阿哥也心疼阿卿不是?只要阿卿陪着,火里水里都无妨……”一只手捂上来,大约是嫌他比那花脚蚊子还要烦人。两片唇在下巴上蹭了蹭,温温软软,仿佛安抚他赶快入眠。安裕容在黑暗中愣怔一会儿,听得对方呼吸深长,片刻间已然睡熟,眼皮沉重,转瞬也睡着了。“哒哒——滴——哒哒——”嘹亮的军号声直上云霄,同时门外走廊与楼道传来“咚咚”的脚步声。似乎刚阖眼便被搅醒,但外边太过吵闹,更兼肚子饿得咕咕叫唤,再如何困得厉害,也没法继续睡了。片刻之后,楼里安静下来,窗外军号声换成了口令与操练声。颜幼卿动作利索,先出去洗漱一把,回来道:“各个房间里人都走了,大门口站岗的换了两个。”安裕容躺在床上,摸着饿瘪的肚子,叹道:“看魏司令这个与将士同甘共苦的作风,吃的只怕也不会太好。早知道,前日嫂嫂准备的两只烧鸡都拿上就好了。”颜幼卿站在窗户前看士兵们出早操,道:“照军营的规矩,早晨操练之后才吃饭,还得忍一会儿。”见安裕容无精打采又困又饿模样,从床底下掏出个木盆,在洗漱间刷干净,端盆水进来。安裕容撑起半边身子,嬉笑道:“阿卿,果然越来越贤惠了。”话音未落,一块湿毛巾“啪”砸在脸上,沁凉的水珠四溅,一激灵醒了个透彻。顺手抓起毛巾擦脸擦脖子,嘴里犹不停歇:“阿卿怎的这般不经夸……”颜幼卿接过毛巾,无奈道:“阿哥,在外头别胡闹。”“遵命。”安裕容笑嘻嘻地端起盆出去,顺便漱了个口。回来关上门,把铺在木板床上的几件衣裳收拾进箱子,摸索一阵,从箱子夹缝里掏出包盎格鲁薄荷糖来。颜幼卿仍立在窗前看士兵操练看得入神,安裕容站到他身旁,问:“怎样?与北新军比起来?”抬手往他嘴里塞了颗薄荷糖。颜幼卿抿唇,忍不住微微一笑:“怎的还带了这个?”并不真要对方回答,继续道,“论个人实力,与北新军差别不大,然军纪严明,士气很高。与祁大总统京郊精锐营相比,颇有不足。但精锐营毕竟是极少数,地方上的北新军,参差不齐,良莠间杂,不好说。”两人瞧了一阵,眼见士兵们有收操的意思,俱是精神一震,总算能正经吃饭了。薄荷糖越吃越精神,可也架不住越吃越饿。“有人上楼来了。”颜幼卿忽疑惑道。很快敲门声响:“二位玉老板,起了么?”颜幼卿上前开门:“传义兄,早。”看见他手里端着饭菜,忙接过来。安裕容笑道:“怎么劳传义兄亲自送过来,派个人叫一声,我们自己过去便是。”张传义回身瞅瞅,合上门,一脸松快:“哎呀,颜兄弟、安兄弟,总算没有外人,我特地截了勤务兵这活儿,就为了咱们能自在说几句话。”张传义行事机灵精细,之前有其他人在,便跟着魏司令称呼二人玉老板。这时候专门寻机过来,早操尚未结束,官兵们都在外头,再加上饭堂用餐时间,能清静至少半个钟头。“好叫你们放心,今日一早,那寻人的电报便发出去了。一天之内,能到各个主要指挥所。至迟明后天,能到北边最前线。战事紧张,额外派人往远了找怕是做不到,但专程留意,在驻地附近搜寻搜寻,定然没问题。只要运气不太差,总能接应上。”张传义一面说,一面将饭菜摆上桌。三大碗糙米饭,一盘子咸鱼干,两碗水煮青菜,还有一大瓦罐米汤。张传义搓搓手,招呼二人:“吃得一般,两位别嫌弃。打仗时候没法讲究,魏司令自己吃的也是这些个。”“传义兄,咱们是同甘共苦过的自己人,这么说可就见外了。我跟你颜兄弟,是挑嘴的人么?”安裕容笑道,抄起筷子开吃。椅子不够,为方便起见,桌子拖到床边。安裕容盘腿坐在床沿,颜幼卿与张传义坐在椅子上,三人各占一面,边吃边聊,轻松随意。将别后情形简略叙过,话题转向河阳军与当前战事。张传义兴致高昂,滔滔不绝:“祁保善那老混账早就不成了,从开春到如今,听说反复病了好几回,不定什么时候就要蹬腿见阎王去。他手底下那些小兔崽子不过是暂时憋着,就等他咽气好瓜分地盘呐。咱们河阳军这一发力,北新军地方队伍,哪个不是贪生怕死屁滚尿流?你们瞧着罢,不出几天,铜山就得叫咱们打下来。”尚古之遇刺前夕,祁保善假意谈判,实则图谋不轨,便有传言是其病重之际负隅顽抗。后来徐文约的电报更是隐晦坐实了此事。北新军兵势强盛,然全赖祁保善独裁专权,倘若真是因病一命呜呼,堪称天佑北伐。谈罢战事,安裕容、颜幼卿又说起早晨操练见闻。末了张传义叹气道:“多亏当初没躲懒,跟着尚先生认得几个字,懂了些许大道理。要不老张我早被这些年轻的兵娃娃们比下去了。他们许多人是革命党军校出来的,个个能文能武,还有那家境好的,自带军饷,嘿!从来没听说过,来当兵还有倒贴钱的!”北伐军以共和独立、爱国为民之理想信仰为号召,又有革命党在南方多年经营之新式军校为基石,军中多追寻理想、勇于进取的年轻人,这一点上,与祁保善之北新军有天壤之别,足以弥补人数不众,军备不足等诸多劣势。亦是此点不同,叫安、颜二人宁愿吃下魏同钧的哑巴亏。兄弟俩心中十分明白,不论魏司令所谋为何,都比临死还要一心搞复辟的祁保善强出百倍。吃罢饭,外间开始有人走动,张传义听说两人被蚊子搅醒,笑道:“昨日里太匆忙,招待不周,对不住了。一会儿就叫人送蚊帐来,还缺什么?一并送过来。”又道,“司令说了,二位是贵客,不必拘束,有事随时可以去找他,没事就在营房附近转转。只要没人拦的地方,都能随便去。”安裕容见他收拾碗筷,低声问:“传义兄,找人的消息想来也传到铜山先锋部队了罢?不知杨兄可能收到?”张传义眨眨眼睛:“二位来河阳做客,哪能不知会他和刘大一声?放心,杨先生最讲义气不过,一定上心帮忙。刘大勉强也算个小军官,别的不成,出点力气总可以。”颜幼卿递过去一个荷包,塞进他手里。张传义感觉沉甸甸一坨,连忙推辞:“二位,这哪儿成!你们这是不拿我当自己人呐!”颜幼卿一脸严肃:“拿着,收好。少抽烟喝酒,攒点钱将来娶媳妇。”四当家余威犹在,张传义下意识接住。荷包藏进怀里,讪笑:“那、那就恭敬不如从命,多谢二位惦记,自家兄弟,就不客气了……”张传义离开不过片刻,便有勤务兵送了蚊帐等日用品过来。晌午,两人在营房空地闲逛,远处新兵操练,日头下挥汗如雨。虽说魏司令发话可以随意走动,两人不愿惹人注意,只在空旷处树荫下站站。远近无人,方便说话。“以最慢脚程计算,旬日之内,徐兄也该进入北伐军势力范围。咱们最多,在这里等十天。”“嗯。十天没消息,阿哥你回申城去,生意不能没人主持。”“胡说什么呐!”安裕容板起脸,在颜幼卿后脑拍一记,“你答应过我什么?这就忘了?”颜幼卿抓住他呼噜后脑勺那只手,揉揉掌心,倒似是怕他打疼了手一般。沉默一阵,道:“我没忘。那咱俩一块儿去铜山找杨兄。”安裕容挑眉:“这才对。叫杨兄帮忙开后门,偷偷送咱们往北边找徐兄去。”第84章 奔波共表里既来之,则安之。安裕容、颜幼卿二人在河阳军营地老实住下。每日随同士兵作息,听号声而起,应哨声而息。为避嫌,也为之后行事方便,两人并未在营地里多走动,一日三餐由勤务兵送上门,其余时间均留在房间内,颜幼卿打坐练功,安裕容则跟着他练几招假把式,做做西洋体操。近来难得有这般两人独处时光,便是身在军营之中,局促一室之内,亦不觉枯燥乏味。闲不过两天,魏同钧便叫张传义给两人捎了活儿来。河阳军军宣处代表司令部向报界发布的新闻报道,成沓摞在桌子上,等着两人翻译成西文稿件,再送到各地租界或洋人报社去。这些消息虽没什么秘密,到底是第一手讯息,比在申城时看报纸来得快多了,叫两人对局势有了进一步了解。譬如河阳军日前已攻下铜山,淮北北新军退守百里,如今停驻在青州、兖州交界处。军宣处对此次胜利大加渲染,新闻稿写得夸张华丽。安裕容一边读,一边笑道:“魏司令可够精明的,物尽其用,人尽其才。”颜幼卿咬着笔杆琢磨如何措辞,闻言道:“换个人,怕是还要感恩戴德不尽。”安裕容探头看看颜幼卿面前稿纸,提笔改动几处:“你这个过于平实,不符合原文言外之意。信、达、雅,后二者稍欠。”颜幼卿重读两遍,不由得一笑:“打下铜山,说成这般,倒似是打下京师似的。未免太夸张。”“胜利鼓舞人心。双方僵持许久,北伐军需要这场大捷改变局面。”安裕容放下笔,“铜山安稳了,徐兄南下之路,可能顺畅许多,好事。”因翻译新闻稿之事,两人识得了军宣处军宣官,对方知道他们在等寻人结果,安裕容一包舶来品香烟塞过去,便答应帮忙仔细留意每日电报,绝不错过。等到第五日,已是西历九月最后一天。将近正午时分,张传义忽急匆匆赶过来:“颜兄弟、安兄弟,有你们的电报,申城转过来的。军宣处刚收到,一点没耽误就送呈给司令了,司令请你们过去。”两人顾不上吃饭,赶忙去见魏同钧。魏同钧手里捏着薄薄一纸电文,脸上带笑,然而笑意不达眼底,道:“二位玉老板做事,果然精细。这电文译出来,怕是除了你们自己,谁也看不懂。莫非你们还自己另编了一套电码不成?”安裕容装糊涂:“司令手里拿的,当真是申城转来的徐兄电报?若是徐兄发来的电报,他是个最慎重不过的人,大约怕出意外,传讯时一贯喜欢用些隐语托辞。司令不妨给我瞧瞧,旁人看不懂,我们兄弟之间定然是看得懂的。”眼见魏同钧不情不愿把电报纸递到安裕容手中,颜幼卿在心底一乐。此番有求于对方,给钱给东西都是应该的,怕就怕魏司令狮子大开口,下手没个限度。两人来前商议,反复斟酌,定下几条策略,以防万一。其中一条,便是如何确保消息自申城安全转到河阳。若是徐文约的电报抵达申城,由嫂嫂郑芳芷亲自接收后,参照西文字母加自定电码本,按约定好的方法重新编写,再转交四海大药房赵经理发往河阳军司令部。正因为如此,魏同钧手里拿着军宣处按照通行电码本译出的电文,实际是郑芳芷重新编写的版本,西文字母与夏文夹杂,词句混乱,意义不通。到底是何内容,非安、颜二人亲自解说不可。安裕容接过电报纸,侧身与颜幼卿一同阅读。其中西文字母表示页码,而夏文笔画数表示文字序号。至于约定的电码本,则是一册两人和嫂嫂幼时均倒背如流的蒙学读物。电文不过十余行,却颇看了一阵,安裕容方抬头道:“确实是徐兄传来的消息。电报是26日发出的,这上面说他们平安到了即墨蓬莱港,但是没有南下申城的船,因此雇了私人渔船,当晚出发,计划三到四天到淮北海州港。之后看海州港往南哪一条路线能通行,或者乘火车,或者租别的车,尽量能走一段是一段。”皱眉思索,“若是海上顺利,今日差不多能到海州港了。就不知接下来他们打算如何取道。”魏同钧看他一眼,似乎在分辨他所言电报内容是否属实。见两人一副泰然自若模样,慢慢道:“自海州港往南,火车只有往铜山一条路。”铜山前后打了半个多月,铁路早已停运,想坐也坐不上。“他二人人生地疏,偏僻小路怕是走不了,只能走官道。官道无非两条,一条往铜山,一条往泗水。铜山已下,消息尚未传开,未必找得着肯走的车。泗水未曾开战,但有河阳军驻军在此,若是走这边,倒正好。”安裕容沉吟片刻,道:“尽管徐兄传来的是好消息,然而电报文字有限,途中种种艰辛无以言表。即使他们顺利抵达海州港,再继续动身往南,路上仍然许多凶险。司令可否容许我们前去接应一番?司令已经放出寻人消息,我们兄弟感激不尽。不敢给司令添更多麻烦,只求司令给一纸通行令,我们自己去铜山或泗水,与驻守兄弟碰个头。万一没找着人,再借道往北,沿途搜寻搜寻……”魏同钧道:“何必如此心急?既有确切方向,叫士兵们小心留意,只要他们往南走,定能碰上。你们留在这里安生等待便是。”打个哈哈,“还能替我多译几篇稿子。我叫前线专程派点人出去找,就当是你二人的润笔如何?”颜幼卿插话:“司令有所不知,当初阿哥与我陪同尚先生从海津出来,徐兄豁出身家性命,帮了大忙。如今知道他路上可能不稳当,叫我俩在这里干等,实在是坐不住。既有了徐兄消息,不管司令允不允,我们都得告辞了。”心内却想,峻轩兄果然没猜错,魏同钧不欲自己二人亲身去接应徐兄,怕是打着财货两头吃的主意。假设他中途叫人劫走两箱配安多芬,再出面援救徐兄二人,不仅不用付钱,还能白赚一万现洋的补偿,且叫自己等欠他一个大大的人情。安裕容按一按他手背,低声道:“阿卿,不得无礼。”颜幼卿搬出尚古之,点明徐文约曾经帮过革命党的大忙,纵然魏同钧不是尚古之一派,亦无法继续推脱。定定瞧了两人一阵,末了一笑:“海州港往南,如今确实乱得很。你们想去铜山或泗水等着,不是问题。正好午后有一批东西要送往铜山,跟着走便是。但借道再往北,我个人并不赞同。北新军说是退了,不定什么时候就要反扑。我知你们兄弟情意深厚,但前线形势莫测,你二人孤身深入,风险太大。”大战过后,硝烟未熄。溃败的军队、逃兵、匪寇、难民……凶险无处不在。安裕容并不反驳,闻说能前去铜山,露出笑容:“多谢司令允许,亦谢过司令关怀。我二人固然挂念徐兄,但如若实在不可为,也只能作罢。尽人事,听天意罢。正所谓吉人自有天相,能在贵军铜山大捷之际接到徐兄消息,岂非正是天意?说不定等我们赶到,徐兄已然和前线的军中兄弟成了朋友呐。”魏同钧闻言,与他一道哈哈笑起来。既是午后出发,时间紧迫,当即准备起来。魏同钧叫人把当初进入军营时收走的武器还给二人,摩挲着那把工艺精湛的盎格鲁制手枪,颇为留恋:“你们手里这把枪不错,什么路子来的?”安裕容答道:“从海津租界洋人手里弄来的,可花了大人情大价钱。”见魏同钧翻来覆去不松手,满脸肉疼,最终咬牙道:“待我们平安接到徐兄杜兄,还要来拜谢司令。到时候,这把枪就留给司令,当个防身的小玩意儿。眼下么,司令也说了,还是有许多不太平的地方……”魏同钧又是一个哈哈:“那怎么好意思。”他这厢刚松开手,颜幼卿便把手枪抽过去,迅速塞进后腰,仿佛按捺不住,递给安裕容一个委屈不满的眼神。魏同钧似乎没瞧见,只顾笑得畅快。安裕容揉一把颜幼卿脑袋,将他拉到身后,向魏司令请教前往铜山事宜。河阳火车站。这座一定程度上由革命党掌控的火车站并未见冷清。尽管北上客车全线停运,往其他方向去的主要车次仍在运行。由于战争所需,货运反而愈加忙碌。只是少了洋人公司的长途快速专列,多数为相对便宜的短途慢车。因铜山大捷,开往申城的车上乘客眼见多了起来。安裕容向两名河阳军准尉官道:“既然司令派了您二位专程帮忙,想来就不必非得我兄弟二人都随同一道过去了。有您二位在,到了铜山又有那边的军中朋友帮忙,何愁事情不顺利?我们出来这些天,家里的生意统统丢下没管。如今多亏能分出一个来,我打算叫愚弟直接回申城去,处理生意上的紧急事务,也省得家人一直担忧。”这两人是临出发前,魏同钧忽然叫出来的,说是前线人员紧张,押送货物之后便留下,专门帮手找人。便是安裕容二人等不及,要自己往海州港去,也能陪同护送,以策安全。两个准尉显然没料到颜幼卿居然要就此分别,独自回申城去。意外之余,却也说不出阻止的理由。想一想似乎并不影响什么,出发在即,也来不及回头请示司令,遂点头应了。河阳铜山之间,本有铁路直通。受战事影响,火车如今只能到距离铜山三百里左右的采珠镇,后面的路程便要靠汽车了。早在半年前,这条路线便叫北伐军征用,以运送兵力及物资。前往采珠镇的军用列车并无固定时刻,全看司令部安排。安裕容等人到时,士兵正在做最后的整理清点。而开往申城的列车即将出发,颜幼卿动作迅捷,安裕容向两名准尉解释的工夫,他已然从售票口抢了张车票回来。一跃一纵便上了这面月台,叫一声:“阿哥!我买到票了。”将车票举给安裕容看,神情忽然低落,“真的必须我一个人回去么?”安裕容拍拍他肩膀:“若是司令没请这二位大哥帮忙,自然用得着你,有这两位大哥帮忙到底,倒是你多出来了。你以为我不想自己回去?但我敢让你一个人跟人家去前线么?这么大人了还跟个猴儿似的,不定捅出什么娄子。回去家里有你嫂嫂管着,柜台有伙计盯着,才好叫我放心。我跟司令谈的事,你都知道,回去跟你嫂嫂仔细说说,明白么?”两名准尉听安裕容这般说,更无怀疑,只以为嫂嫂是内当家。当大哥的既是叫弟弟回去传信,也是怕前线危险,可见一片关爱之情。安裕容从兜里摸出一个西洋马口铁糖盒,塞进颜幼卿手中:“这个拿去,路上提提神。别一气儿吃完,坏牙齿。”又摸出几颗散糖,分给两个准尉,“盎格鲁产薄荷糖,这个天吃最舒服。”那两人接了,直夸兄弟俩感情好。颜幼卿背上挎包,捏着车票,跳回对面月台,很快融入上车的人群,不见踪影。他借着人群掩护,移动到列车尾部。当汽笛鸣响,车轮启动,月台上只剩了送站的人与几个乘警。“咣当咣当咣当……”所有人都不由自主将视线投向车头,便是另一边月台上清点货物的士兵,也不禁转身抬头,去看那车头上方烟囱里冒出的白烟。就是这一瞬间工夫,颜幼卿蜻蜓点水般横掠过铁轨与月台,蹿入运送军资的货车车厢底。东西清点完毕,士兵列队跑步,去往车头方向向长官汇报。颜幼卿听得脚步声远去,视野中暂无足影,翻身便上了车顶。货车车厢顶部敞口,覆盖油布防雨,边缘扎得颇紧。好在他身材瘦削,四面看看,便寻得一处空隙,扯开边角钻进去。身下是仿若码头大船卸下的棉纱包一般的大包裹,平躺在夹缝处,确保从外面丝毫看不出异样。轻轻摁了摁,猜测大约是衣被类。时节已至深秋,越往北天气越冷,战争要持续下去,想来是给士兵们运送冬衣的时候了。很快火车便开了。车身震动,原本捆得结实的包裹忽而软弹,叫人直往下陷。颜幼卿赶忙撑起身子,张开四肢,趴着抱住最上头的大包裹,竟然颇为舒服。只是油布蒙头,折腾出一身汗。慢慢挪到车厢边沿,扒开油布向外探看,火车行进速度越来越快,两边风光亦越来越荒凉。不久便彻底驶出河阳城区,村镇亦随之抛诸车后,入眼是大片荒原与山丘。秋收已过,许多田地本该正是第二季稻抽苗结穗时候,却遭废弃荒芜。大约种地的人不是逃难去了,便是打仗去了。这一列火车共十余节车厢,紧靠车头几节因煤灰烟尘太大,装载的均是粗糙物资。中间几节封闭车厢,装了数百操练好的新兵,送往铜山驻地。最后两节才是装载衣被的车厢,大约因分量相对较轻,故挂在车尾。颜幼卿将油布扯开一个豁口,痛快吹风透气,但也不敢太过放肆,怕中间车厢里突然有士兵探头出车窗,凑巧扫见了自己。火车匀速前行,催人犯困。颜幼卿寻了个稳当姿势,打开挎包,将安裕容分别时给的铁皮糖盒掏出来,掀开盒盖,扒拉开面上几颗薄荷糖,露出里头糖纸包裹的一把小巧精致手枪来。他将枪身握在掌心,又从盒底掏出枪管弹夹,闭眼一样样装上。这把枪,还是当初海津癸丑兵变时,从阿克曼办公室抽屉里顺手牵羊得来的,当时只觉精巧方便,后来才知道是西洋大陆刚刚面市的新品,便是在租界洋人圈里,也堪称有价无市,供不应求。此番深入河阳军司令部,峻轩兄预计到必会搜身,将之藏在糖盒中,果然蒙混过关。至于另一把,同样与阿克曼有关,乃是当初劫车的战利品,正儿八经盎格鲁制造,虽然难得,但不如手中这把罕见。眼下在峻轩兄身上带着,等接到徐兄,就该送给魏司令做酬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