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节
作者:雪也也      更新:2023-04-29 23:52      字数:3869
  江茉没好气地推他出去,难道在齐晔眼里,她已经成了一个连饭都不会自己吃的废物吗?好叭,她似乎的确被齐晔越养越废。-齐晔刚坐上轰隆隆的小卡车,就开始记挂江茉。怕她一个人在家里缺衣少食,又担心她照顾不好自己。所以他用最快的速度,出门两天,就回了家。烟草证是拿着营业执照去县里办下来的,以后进香烟的话,就可以直接去县城进货。酒的话,现在大部分人吃的都是散装酒,齐晔没想卖多好的,来小卖部的都是一些平头百姓,也吃不起太贵的酒。他看了一圈,发现进价都不便宜,加上利润,也没多少赚的。于是想了想,干脆回家后,联系王有根,请他酿酒。王有根爱抽旱烟,爱喝米酒,所以有一手酿酒的好手艺,他酿的酒,每年年底拿去集市上买,都有不少人排队买。齐晔想着,可以请他酿一批酒,就小卖部里摆个大酒缸,就这么打酒卖。至于日用品,则是齐晔在省城联系的几个厂子,都可以统一送货,只要隔一段时间下好订单就成。省城的日用品算上运费,也比县城里的便宜,因为县城没有各类日用品的厂子,也是从省城进的货。但齐晔有他的运货渠道,许永昌给了一条,还有他一直托着运辣椒买卖的大哥,每回销辣椒时,也可以正好帮他批发货物回来。最简单的就是农副产品,都不用进货,直接去乡亲们家里收就成。什么芝麻、豆子、菜油、瓜果蔬菜之类,只要能收到的,都可以摆在货架上。省城的工厂很多,县城的工厂也不少。齐晔出去两天,跑了二十几家,几乎腿都跑断了,也长了很多见识。他的进货本上,密密麻麻写满了数字,都是他货比三家之后,得到的收获。出去两天,回来盯着装修师傅们忙活了两天。他又开始往外跑。因为他忽然想起隔壁省的省城离他们镇上的距离只多了半个小时的车程,可以去隔壁省的省城也瞧瞧,万一有更好的物美价廉的渠道呢?齐晔这人,一向吃苦耐劳,舍得拼命,豁得出去。相比之下,赵大勇就没他这么能跑。赵大勇也就每天守在他那还在装修的小卖部里,怔怔看着齐晔忙里忙外,跑上跑下,一箱箱的货物开始往店里搬,货架也支起来了。他看齐晔忙活得那么欢快,也就忍不住去问:“齐晔哥,你在哪儿进的货啊?也介绍给我瞧瞧呗?”齐晔却闭口不答。赵大勇成天热脸贴齐晔的冷屁股,也渐渐没了耐心。是泥人都有三分脾气,何况赵大勇。齐晔这油盐不进的样子,让赵大勇心里开始不痛快,他那么殷勤,那么热情,邀请齐晔一块开小卖部,齐晔不肯干。现在就随便打听打听进货渠道,齐晔也神神秘秘得不行,有什么了不起的,不就是进个货吗?至于这么藏着掖着吗?他赵大勇又不是进不到货了,又不是真没齐晔就不能成事了。赵大勇也开始对齐晔冷脸相对,并且暗暗觉得,齐晔说不定根本不适合开小卖部!他也就会种辣椒而已!最好齐晔的小卖部趁早倒闭,他赵大勇的小卖部一家独大!因为看齐晔已经张罗起来,赵大勇也开始着急。他直接去县城的小卖部里,跟人老板进了货,虽然比自己跑进货渠道贵了一点,但是胜在省事!而且,也不用那么麻烦,卖出去的价格仍然有利可图。赵大勇的小卖部装修也就随便漆了墙,糊了一层塑料的天花板,货架一摆,第二天县城那小卖部的老板就安排车辆把货都运过来了。赵大勇连夜把货物摆好,第三天就这么急匆匆地开张了。鞭炮一响!他赵大勇开的小卖部,成了镇上第一家小卖部!第81章 第 81 章【1+2更】自信的人……赵大勇的这个小卖部一开, 可不得了,从没见过这种小卖部的许多人都来看热闹!有人去县城里见过,看到镇上也开了, 也迫不及待进来瞧瞧。赵大勇的小卖部铺面其实还没齐晔那边的大,但是他为了多放些东西,货架摆得密密麻麻的,走道之间也就一人宽, 更显得铺子里狭窄拥挤。但人多的时候,这一番拥挤,反倒吸引了更多人进来瞧。到底这小卖部卖什么的啊?怎么这么多人挤进去买呢?咱也进去看看!赵大勇的小卖部被围得水泄不通, 柜台前更是排起了长龙。这种新颖的销售模式, 让大家耳目一新,它不像以前的百货商店, 不止要钱, 而且要票, 还得在一个个柜台上结账。这小卖部好啊,什么东西都有,也不像在集市里, 想要什么东西还得东找找西找找,这边还价,那边还价。小卖部里的货架顶上都标得清清楚楚, 哪一块儿是卖什么的,而且可以全部卖了, 一起去柜台上结账。要还价的话,也可以统一还,省得每次都要说破嘴皮子。大家都对赵大勇开的这小卖部感到稀奇,当然, 还有不少浑水摸鱼,趁着人多,偷偷往口袋里塞那些小物件儿的人,也有不少。估计赵大勇也看不到,人挤人的,什么都看不清,他不知道也好,反正知道也找不到他们,总不能让顾客们出门前都搜身吧。所以不知道反而开心,赵大勇在柜台那收钱的样子,简直笑得见牙不见眼,乐开了花。赚钱了,赚大钱了!这小卖部果然赚钱啊!难怪齐晔要开。赵大勇心想,幸好自个儿抢在齐晔的前边开了这家小卖部,到时候就算齐晔开张也不用愁,客人们都在他这儿买习惯了,去哪边买不都是一样买这些东西,客人们肯定更愿意相熟的老板买!-西丰村的乡亲们也有来镇上赶集的,有人瞧这边热闹,也挤进去瞧啊看的,稀罕得不行。再加上和赵大勇本来就是同乡同村的,厚着脸皮狮子大开口还还价,赵大勇忙不过来,又看赚得多,也就顺口答应了。这么好的便宜不占是傻瓜,有人回去后就告诉左邻右舍,“你们都去城里赵大勇那小卖部里买东西啊!可便宜呢,比百货商店还有那集市上都便宜了好多!他说是因为咱们同村的,才照顾咱们。”“这么好呀!那咱们以后都去镇上小卖部买东西啊!”有人想起来,“对了,齐晔不也去镇上开小卖部了吗?他那儿也会给咱们算便宜些吧?”立刻就有人嗤之以鼻,“他?你就甭想了吧!连种辣椒都不教咱们,一点儿都不愿意见着咱们好的人,怎么可能给咱们算便宜?那不就是要他往裤兜里往外掏钱么?他和江茉那掉钱眼里去了的,想都别想!”其他人想想也是,又想起种辣椒的事儿,不免心生记恨。于是西丰村的乡亲们在赵大勇的小卖部光顾过后,看到对面齐晔还在小卖部里忙装修,都忍不住过去嘲讽。“齐晔呀,你看人家赵大勇的小卖部开得多好,你这儿弄这么久,连个样子都没出来,还不如回去种辣椒算了。”“你齐晔根本不适合做生意,只会种田就回家种田呀,非要折腾这玩意儿干什么?”“赵大勇那儿的东西又多又好又便宜,大家都去他那儿买,你这小卖部就算开起来了,咱也不会来的!”“就是,你还是趁早歇了吧,别浪费这装修钱了。”大家都跑到齐晔跟前来一阵风凉话,说得眉飞色舞。反正齐晔也不教大伙儿种辣椒,没必要再讨好他,甚至还恨他,所以话一个说得比一个难听!幸好江茉不在,不然必定怼得他们说不出话来,面红耳赤回家去。不过齐晔倒是没江茉那一张巧嘴,他也不稀得和他们说。就像从前那样,左耳进,右耳出,任他们在门口说得唾沫星子横飞,他也不搭理,就当一群狗在瞎叫唤。装修师傅倒是比齐晔还听不下去,偶尔一堆装修垃圾往外一扔,把西丰村乡亲们的衣服弄脏,鞋也泼湿。要是他们生气,齐晔就会出来说话,“这是我家门口,我家的地盘想怎么倒就怎么倒。”最终还是气得乡亲们灰头土脸地走了。不过,还是有鼓励齐晔的。江茉就一直鼓励他,说赵大勇的生意红火不了几天,等咱们的小卖部开张了,就看赵大勇天天站门口哭吧。齐晔很相信江茉,他笃定她说的这种情况,肯定会发生。还有王有根一家,也特别支持齐晔。他们都不去对面赵大勇的小卖部买东西,每回来赶集,都来齐晔这儿瞧瞧有什么能帮忙的,并且都说:“我看你这小卖部肯定比赵大勇的好,别着急,好好装修,到时候叫上咱们家的亲戚都来你这儿买!”其他齐晔帮过的几家,也是如此,他们都记恩,对赵大勇那是同仇敌忾般的鄙视和数落,每次一来,都鼓励齐晔好好干。罗苹偶尔也来帮忙,她的招待所不远,轮不到她值班的时候,她就过来,女人能干些细致活儿,要么就给齐晔还有装修师傅送饭。她一直把江茉当成改变自己命运的大恩人,所以能报答的她都尽力报答,就是送的饭菜里,那也是有荤有素,手艺又好。连装修师傅都感慨着和齐晔说,你这朋友是真好啊,给咱们的菜这么大一块肉呢,没见过这么仗义的。齐晔抿唇笑,那都是他媳妇儿好,他也是沾了媳妇儿的光!-到了正月二十九,齐晔这小卖部的装修,终于紧赶慢赶地装好了。因为有两层楼,不像赵大勇那边,也就一间铺面,他至今睡觉都还是回西丰村去睡的。装修师傅也尽心尽力,和齐晔一块,把二楼装成了江茉喜欢的样子,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地面仍旧铺的是木地板,墙边刷的就是干干净净的白漆,三角浴缸也安排上了,是齐晔去跑进货渠道时,在省城问了好多地方才找到的。浴缸太时髦,听说就是省城的人也很少有用的。至于灯具和家具就都很省事,包括其他锅碗瓢盆,都直接从西丰村搬来,是江茉用惯了且当时精挑细选出来的好看款式。唯一不太好的就是地方太小,乌云踏雪习惯了以前家里的大院子,乍一到这四十几平的屋子里,还有点委委屈屈的。江茉手一挥,直接道:“让它们平时都待在楼下,正好能看看店,防小偷!”楼下那个三角尖的尾巴不好放货架,正好可以给乌云踏雪按个狗窝,就让它们睡那儿,因为在最里面,也不会吓到外面走进来的顾客。而且狗的鼻子和感知最灵了,不管是白天盯梢看看有没有浑水摸鱼的顾客,还是晚上防止有人撬门进来偷东西,乌云踏雪绝对都是最有用的“保安”,而且还便宜,一碗肉汤拌饭就管饱,并且还尽职尽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