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2节
作者:票票小僧      更新:2023-04-30 00:54      字数:3357
  家长们同时给孩子递去一个‘崽啊,阿叔/阿婶帮不了你了’的眼神。孩子们最大的才六岁,最小的才四岁多,他们刚好是没经历过大叔公教育的一波孩子。听到大叔公的话,这些孩子全都高兴极了,大叔公好好哦,他们愿意跟大叔公学习。孩子们十分自觉地走到大叔公身后站好,一副‘我只听大叔公话’的嘚瑟模样。大队长忍不住说了一句:“到底是孩子。”不知道谁才是大魔王。等着吧,有他们哭的时候。大叔公虽然不打孩子,但他爱讲道理,爱抽孩子背书,今天的这些孩子肯定少不了一顿背书,即使不背《三字经》也要背《论语》。大叔公看向大队长,大队长下意识挺起腰杆子:“今天这事巡逻队做的对,希望巡逻队能继续保持今天这样的工作态度。”“大叔公,您有话要说吗?”大叔公摇头:“没有。”大队长扭头问叶蓁:“蓁儿,你有话要说吗?”叶蓁想了想说:“这天这事咱们不妨往外放些风声,就说咱们的柿子树结出……”长木生产大队旁边的高木生产大队和五木生产大队收到一个消息,据说长木生产大队公家山上的柿子树结出石头那么大的柿子,这些柿子不仅大个而且没有核。谁见过没有核的柿子?都没有见过!五木生产大队和高木生产大队流传出这样的对话。“听说了吗?”“听说了!我想了一宿也没想明白,咱们就在长木生产大队的附近,为什么五木生产大队能种出无核的柿子,而咱们生产大队却种不出 ?”“我也想不明白。”“我倒是有个想法。”“什么想法,快说。”“会不会跟祖坟有关系,听说长木生产大队的祖坟埋在龙头山。”“不可能,现在是新社会,不搞封建迷信那套。”“我倒是觉得跟年初嫁接的事情有关系,听说长木生产大队只有嫁接过的柿子树才结出石头那么大的柿子。”“肯定是了,可是咱们不会嫁接技术啊,怎么办?”“人家长木学院的叶校长说了,只要咱们今年去给他们帮忙割今年的水稻,她就教咱们那什么嫁接术。”“真的还是假的?”“真的,大队长他们正在讨论这件事呢,如果没有意外的话,咱们今年会去长木生产大队帮他们割水稻。”与此同时,五木生产大队的大队长以及会计、书记各个小队的队长开会讨论割水稻的事。“你们觉得这事可信吗?”会计吧嗒一口烟:“一半一半吧,长木生产大队的人特别狡猾,他们说不定是使计诈咱们。”赵伟民沉思起来:“我问过赵军。”所有人看向他,赵伟民叹出一口气:“柿子没有核这事是真的,但是柿子跟石头一样大这事是假的。”会计着急问:“那咱们还去不去长木?”说实话,吃了长木两次亏后他们是怕了长木生产大队,生怕长木生产大队又给他们挖坑。众人思考起来,最后赵伟民拍板决定:“去!就算长木挖了大坑,咱们也要去坑里走一趟。”会计等人纷纷点头:“大队长说的是,咱们必须去,各个生产大队竞争激烈,咱们想赢过长木生产大队就得化被动为主动,不能再被长木生产大队牵着鼻子走。”五木生产大队隔壁的高木生产大队也在开会,高木生产大队的大队长问:“长木生产大说他们有一门嫁接技术,可以使柿子树结出无核的柿子。他们可以教我们这项技术,不过咱们得派人去帮他们收水稻。”“这事你们怎么看,同意还是不同意?”跟五木生产大队不同,高木生产大队的大部分队员都对长木生产大队有非常好的印象,听到这话他们都表示愿意去长木生产大队帮忙收水稻。“行,既然你们都同意去,那我一会就给长木生产大队的大队长写信。”“今天的会议到这里结束,散了吧。”就这样,大队长收到两封信,一封信来自五木生产大队,一封信来自高木生产大队,他们都同意来长木生产大队帮忙收水稻。临近九月份,柿子树上的柿子逐渐成熟,叶蓁带人去摘下所有柿子,将这些柿子分成两份,一份用来做水柿子,一份用来做焖柿子。叶蓁跟黄嫂子学习了焖柿子的方法,首先把柿子清理干净,然后在焖柿子的水缸里烧香,留下香灰焖柿子。据说这样焖出来的柿子特别香甜。叶蓁半信半疑,半个月后打开焖柿子的水缸,发现水缸里面的柿子全都熟了。她拿出一个,在柿子尾端戳开一个洞,就着尾端轻轻吮吸。柿子肉吸进嘴里的瞬间叶蓁的眼睛眯了起来,脸上满是享受的神色。用黄嫂子教的方法焖出来的柿子非常好吃!柿子已经熟透,许是有某种化学元素的关系,柿子不仅有清甜的口感还有沙沙的口感,吃起来像是吃的西瓜和哈密瓜打成汁的混合物。叶蓁连着吃了三个,随后挑出一篮子柿子送去给黄嫂子和大叔公。大叔公和黄嫂子等人吃过焖柿子后都表示这是他们吃过的最好吃的焖柿子。九月初,五木生产大队和高木生产大队的队员们一起来到长木生产大队,他们自带镰刀,来了后自动自觉去田里割水稻。中午时分,五木生产大队的人聚在一起说话,有人说:“我刚才听到突突突的声音,像是火车声。”“你们说长木生产大队有没有可能私藏火车?”“蠢货!火车是国家的东西,长木生产大队怎么可能私藏火车!”有人小声发表意见:“也许他们能呢?”作者有话要说:明天见。第99章 nb特别会玩整个晒谷场铺满稻谷, 沈家和大队长家的稻谷晒在一块,左边是大队长家的稻谷,右边是沈家的稻谷。叶蓁在稻谷上走一圈,身后带着一把钉耙, 这是晒谷专用钉耙, 用来耙出稻谷中的水稻叶子。走一圈的功夫钉耙上带出十来斤重的水稻叶子。叶蓁把钉耙带出晒谷场, 将水稻叶子揉成一团放到晒谷场旁边, 水稻叶子上还有零星几粒稻谷。水稻叶子放到一边,一会太阳会把水稻叶子晒干,等水稻叶子晒干后就可以把上面的稻谷摘下来。“高木生产大队和五木生产大队的同志真能干, 一个早上的功夫就把靠近公家山那边的五十多亩地割完了。”黄嫂子刚弄完稻谷上的水稻叶子,放下钉耙凑到叶蓁旁边跟叶蓁聊天。叶蓁穿上鞋子, 挠了挠脚背:“咱们队上的男同志也能干,往年咱们不也是一个早上的功夫就把公家山附近的五十多亩地割完吗?”黄嫂子走到叶蓁旁边的石头墩子坐下:“不一样,往年我们也下田。”可能是踩过稻谷的缘故,叶蓁感觉脚底板一阵一阵地痒,像是有人用鸡毛掸子挠她的挠脚底板。“你婆婆在家里还是去田里了?”叶蓁脱下鞋子, 伸脚进晒谷场, 用被太阳光晒得滚烫的地板烫脚底板:“去田里了,她带沈西和沈风去田里捡稻谷。”黄嫂子啧啧出声:“你婆婆是个勤快人。”叶蓁也是这样想的,拿出手绢擦了擦脖子上的汗:“我婆婆一向勤快,她闲不住,就算放假在家也会打扫屋子或者去菜园子拔草。”刚说到沈西和沈风,不一会沈西和沈风一前一后跑来晒谷场。沈风一阵风似的从叶蓁面前飘过, 超出好长一段距离才停下往回走:“妈,沈北回来了!”沈风是个小胖墩,刚才跑得急了,这会涨红脸喘粗气。听到沈西的话,他因为喘气说不出话,只点了点头。叶蓁急忙站起身:“沈北回来了?他到哪了?在家还是去田里了?”沈风深吸一口气,衣服上布满汗水,头上的汗水顺着脸颊往下流。他擦干眼睛旁边的汗水:“妈,我好渴呀,你这有水吗?”叶蓁把水壶放在旁边的草丛里,听到沈风的话走到草丛边拿出水壶,拧开盖子后把水壶递给沈风。沈风接过水壶,咕咚咚几口喝了半壶水:“三狗子你要不要?”“要。”沈西接过水壶,仰起头把剩下的水喝完。擦了擦嘴角,沈西接着刚才的话说:“不在家里也没去田里,他带了好多东西回来,刚才我听到他找姨父带人下山帮忙搬东西。”沈风挤到叶蓁旁边:“四哥说他带了好多西瓜回来,得有一千多斤。”长木生产大队这里种不了西瓜,又因为地域原因,现在的长木人民没听过西瓜这种水果,更没有吃过西瓜。“西瓜?是冬瓜的另外一种叫法吗?”黄嫂子好奇问,叶蓁给两个儿子擦干脸上的汗水:“不是,西瓜是西瓜,冬瓜是冬瓜。西瓜是一种水果,冬瓜是一种蔬菜。”黄嫂子正要说话,大队长快步走来晒谷场。“蓁儿,沈北他们带了好几千斤东西回来,这会那些东西都在车站放着,咱们得赶紧去把东西运回来。”“刚才我们打算开拖拉机下山运东西,但是咱们这边都是高山,他们不敢开拖拉机下山。”“这事还得你来。你能开吗?不能还得再想个法子把东西运回来。”叶蓁上辈子开过赛车,虽然技术不怎么样,但足够开拖拉机下山。“应该能。”她谦虚起来,没直接夸海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