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8节
作者:票票小僧      更新:2023-04-30 00:56      字数:3047
  “出来了,现在还有流水线工种的名单没有出来。”赵义国看一眼窗口:“太阳已经下山了,一会还要继续进行试工吗?”叶蓁看一眼时间:“嗯呐,只有五十来个人报名流水线工种。”赵义国跟着叶蓁往外走:“流水线工种比厨工和包装工轻松多了,他们为什么不报名流水线工种?”叶蓁笑了笑:“可能是不知道流水线工种是什么意思。”人类对于未知的东西大多是充满恐惧的。叶蓁跟赵义国走到十字路口时分开走,叶蓁往门口的方向走,赵义国则往办公楼的方向走。叶蓁拿出报名表:“今天耽误大家时间了,给同志们说一声抱歉。接下来报名流水线工种的同志跟我走。”这回赵仁成跟上,叶蓁走在前面,他走在后面。流水线工种的工作非常轻松,所谓的整理泡椒就是把清洗泡椒,所谓的进行泡椒工作就是把泡椒放进水里,所谓的进行手撕鸡工作就是把浸泡过泡椒水的鸡胸肉撕开丝。没有试工前五十多位同志非常忐忑,试工后五十多位同志偷着乐。流水线工作太简单了,他们闭着眼睛都能完成。因为流水线工种的报名人数过少,叶蓁只淘汰了两个人:“恭喜你们成为流水线工人,一会会有人过来给你们发工作服。”招聘工作到此全部完成,叶蓁把名单交给赵义建:“大建哥,我姐夫今天在生产大队吗?”“不在,他出去开会了。”叶蓁点头,朝赵仁成招了招手:“小成,我们回去吃饭,剩下的工作交给你阿叔。”赵仁成朝赵义建点头:“阿叔,我走了,这是入职流程表。”赵义建摆了摆手:“去吧,食堂给你们留了饭。”俩人从早上忙到晚上,非常饥饿,几乎是跑着去食堂吃饭。六月、七月连着两个月加工泡椒鸡丝。八月中旬,赵仁成带人把泡椒鸡丝运往京都、南乡以及洪城。现在长木学校在京都、南乡以及洪城等地方都有据点,在这些城市的黑市非常出名。八月底,星期六早上。黄俊是京都一名公交车司机,这天跟往常一样把车开进车站,然后收拾东西下班回家。路过东大街时他闻到一股酸辣味道,停下脚步细闻,发现酸辣味中夹杂着肉香味。想起家里有两个多星期没吃肉了,他左右看了看,然后钻进东大街。循着酸辣味,他走到一个胡同口。胡同口走出来两个年轻的小伙子,其中一个小伙子小声问:“同志,我们有酸辣鸡丝和一口香鸡腿,要不要?”竟然真的有肉!黄俊瞪圆眼睛:“怎么卖?”“按包卖,酸辣鸡丝二毛钱一包,一口香鸡腿五毛钱一包,不要票,你要几包?”黄俊身上只有八毛钱,想了想说:“便宜点行吗?”“都是实诚价,不能便宜。”他拿出八毛钱:“我只有八毛钱,你们愿意卖我就买一包一口香鸡腿,两包酸辣鸡丝。”小伙子笑容不变:“算了,算了,大家都不容易,卖给你了。”小伙子拿出三包东西递给黄俊,黄俊摸了摸,又闻了闻,确定袋子里装的东西是肉后才快步离开。黄俊不是第一次来黑市买东西,但这次他总感觉有人在暗中盯着自己,吓得狂奔回家。他家是一家人住一间屋,上有父母,中间有兄弟媳妇,下有儿子和闺女。一间七十多平方的屋子住了二十来口人。他走进屋后立刻把门关上,他媳妇问:“怎么了?是不是出事了?”黄俊关上窗户:“别出声。”家里人以为他惹到麻烦了,全都看向他。黄俊掏出刚才买的肉:“我刚才去黑市了,买了三包肉。”他媳妇就问了:“你哪来的钱买肉?”“上次借给老郑的钱,老郑今天早上把钱给我了。”他媳妇惊讶说:“咱们不是才借给他八毛钱吗,八毛钱能买三包肉?你被骗了吧?”“不可能,我摸过了,确实是肉。”他拿出三包肉,拿出来的瞬间飘出一股浓郁的酸辣味。黄俊爸爸点燃煤油灯:“还真是肉,我闻到肉味了。”黄俊妈妈拿起三代肉颠了颠:“加起来得有一斤多吧,这么多的肉才八毛钱?要肉票吧?”黄俊拉开椅子坐下,脸上露出捡到便宜的神情:“不用,只要八毛钱。”家里的孩子眼巴巴看着桌上的肉,眼里发出绿光,不停地咽口水。黄俊撕开一袋泡椒鸡丝:“妈,爸,咱们开一袋尝一尝。”黄俊妈妈和黄俊媳妇赶紧去收拾饭桌,一桌人围着饭桌坐下。黄俊给每个人分一根鸡丝,袋子里的汁水更是舍不得浪费,给每个孩子倒一点,让孩子们拌饭吃。不一会,屋里发出嘶嘶的抽气声。“真辣!”“这个辣度好带劲。”“辣是辣了点,但是好好吃,光是闻着味也能下饭。”“这么好吃的肉才卖两毛钱,值了。”“爸,咱们明天还买吗?”“买买买!明天爸爸再去买。”黄家人因为一包泡椒鸡丝如同过年一样热闹起来,全家人闻着空气中的酸辣味道大口吃饭,吃完饭后舍不得打开窗户,生怕屋里的味道散到外面。接下来的一个星期,黄家每天都去东大街买一包酸辣鸡丝,然后在一家人期待的目光下撕开包装袋。与此过了一个星期,有一天,卖酸辣鸡丝的小伙子忽然拉住黄俊:“同志,我有个赚钱的买卖想要找你合作,不知道你有没有兴趣?”与此同时,远在长木生产大队的叶蓁收到沈南的来信。叶蓁把信递给沈山,最近沈山跟着沈风认字,已经认识一千多个汉字。沈山拆开信封:“妈,开头第一个字读什么?”叶蓁凑过去看一眼:“展,有展开的意思。”沈山开始念信,遇到不认识的字就停下问叶蓁。沈南的性格跟沈东完全不一样,沈东写信时喜欢写流水账,跟写日记似的把一天二十四小时的事情全部写到信里沈南则是简约派,他写信只写重要事情。比如这次的信,这次的信只有四行字,第二行字交代了酸辣鸡丝在京都的售卖情况,第三行字交代了自己最近的工作。信上还有一幅画,画的是电视机。这个时候的电视机以黑白电视为主,大多是打机身小屏幕的电视机。叶蓁拿过信看了看:“这是沈南研发的电视机,现在京都都在卖这款电视机。”钱小花走过去扫一眼:“沈南研发的电视机属于沈南吗?他能不能给咱们寄一台过来?”沈风接话:“二狗子没说。”叶蓁伸手过去摸了摸沈风的头发:“寄过来也没用,咱们这里没有电。”钱小花失望极了:“没电有电视机也没用。”沈风托起下巴:“咱们这里要是能通电就好了,二狗子说他们那边到处都通电了。”“沈南那边是大城市,跟咱们这里不一样.”沈山仰头问叶蓁:“哪里不一样?”叶蓁抱起沈山:“经济发展情况不一样,咱们这里到处都是山,拉电非常麻烦,所以上边不会优先在这里拉电,除非咱们这里有不得不拉电的理由。”九月初,叶蓁收到通知,省领导发通知让她去省里开会。叶蓁带上赵仁成一起去开会,俩人第一次来省大厅,跟刘姥姥进大观园似的这边看看,那边瞧瞧,惹来不少目光。叶蓁找地方坐下,左右看了看后收回视线。赵仁成忐忑问:“校长,今天来的好像都是大领导。”叶蓁拍了拍他的肩膀:“是的,说不定咱们旁边就坐着一个领导。”俩人旁边都坐了人,叶蓁旁边坐了三男两女,其中有两个男人戴眼镜。叶蓁用眼角观察他们,发现他们也在观察自己。叶蓁扬起笑脸主动搭话:“你们好,你们也是来开会吗?”三男两女点了点头不说话,似乎不愿意搭理她。叶蓁是个厚脸皮的,她主动坐过去,继续搭话:“你们是什么部门的?”三男两女还是不说话,两位女同志跟三位男同志小声说了句话,然后快步离开。这是嫌弃叶蓁的意思。叶蓁一副什么都没有发现的样子,继续跟三位男同志攀谈:“听说今天来了很多大领导,不知道咱们省最大的领导会不会来?”其中一位戴眼镜的男同志鄙夷地扫了叶蓁一眼,做作地托了托鼻梁上的眼镜。叶蓁懂了,这位男同志估计跟那位领导有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