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节
作者:蓝胖      更新:2023-04-30 04:32      字数:3104
  今年二房一家先是到镇上开了面食铺子,然后赵雪窝平安无恙的回来,接着给赵雪窝和薛彩樱办婚礼,又盘下了和顺大酒楼,如今雨生也中了举人,可以说二房一家今年一直喜事不断。羡慕的别说整个赵家村,就是赵家镇都知道了二房一家的事情。原来一直瞧不起二房的邻居如今听说赵老二的名字,哪个不是竖大拇指。“瞧瞧人家,一看人就善良,有福,早前为了救大哥的儿子大冬天的下水,导致身体受伤干不了重活,就这样还被大哥家嫌弃,竟然也没说什么。”“如今儿子当兵回来盘下大酒楼,银子哗啦哗啦的往回收。”“小儿子又中了举人,这一家子可真是有福啊!”“要我说人家儿媳妇才有福,一开始连冥婚都配了,人竟然活着回来了,要是等雪窝回来人家能娶薛家的姑娘?”“可不是咋地,好像人家知道雪窝还活着一般,说什么都要守着,如今过上好日子了吧。”……这是赵家村的人背地里羡慕的话。镇上熟悉赵老二面食铺子的也都开始羡慕起来了。“早就说二房有福,人家雪窝刚回来就往学堂捐了两百多两银子的纸墨,在那读书的学生今年一年都不用买纸墨了。”“可不是,就连我家的孩子都跟着沾光了。”“对了,就雪窝他媳妇做的点心,可真是好吃,除了贵了点没毛病,逢年过节都让当家的买回来尝尝,要不这个节过着都不对味。”……说什么的都有,但绝大部分都是夸赞和羡慕的。这些话听到大房耳朵里可就不对劲了。凭什么好事都让二房占了。三年前雨生考了一次,名次都没影,大房心里肯定他会像他三叔一样,一辈子也考不中举人,这才张罗着分了家。但凡当时雨生有点希望,他们也不会那么着急分家。大房心里憋火,绞尽了脑汁想给二房添点堵,一时间又没想到办法。赵老三今年也参加乡试了,不过他对自己没报希望,因为不甘心,每隔三年都要参加一次,可也没下功夫读书,成绩自然不怎么样。他以为今年雨生和他一样都会落榜,没想到雨生竟然中了,还是第三名。他像以前一样,不出意料的落榜了,倒也没怎么难过,只不过听说雨生中了之后,心里不平起来。明明雨生比他小一辈子,年纪又小,今年才19岁,竟然就中举人了。别说他们整个赵家镇没有这么年轻的举人,就算是整个省里都找不出几个人。可以说雨生这一下就出名了。已经出名的雨生惦记家里却没回来,只给家里写了封信让人捎了回来。因为明年春天还要去京城参加会试,他想好好温习功课,希望早点中个进士,也算他熬出头了。田氏收到雨生送回来的信,赶紧找到赵雪窝让他读给大家。这可难为到赵雪窝了。但凡他多认识几个字,这会已经进京穿紫袍去了。何至于在这为了家里的大酒楼记账而发愁。因为一家人都看着他,尤其小娘子眼里充满了期待,他不好说实话,拿过信来想着雨生的口吻煞有介事的念了起来。“咳咳,爹娘你们好,儿子考中举人了,以后爹娘再也不用像以前那么辛苦,可以享福了。不用记挂儿子,儿子很好,因为还要参加明年的会试,所以儿子要在学院读到年底,不用惦记我。”赵雪窝读完之后,大家还在眼巴巴的看着他。赵雪窝两手一摊:“没了。”田氏纳闷道:“没了?”感觉还没听够,怎么就没了?“真没了?”赵雪窝含糊道:“可不是没了,要不你自己看。”田氏不识字,接过信也看不出什么。可她总觉得这些话不像雨生能说出来的,倒像是大儿子的口吻。赵老二也觉得不对劲:“这就没了?”赵雪窝不高兴道:“我还能骗你们。”月牙是全家里最不满意的:“怎么可能,信里都没提我?二哥竟然没提我?等二哥回来我问问他,到底怎么回事。”赵雪窝忙着应付差事,把这事给忘了。他赶紧拿过信来,懊恼道:“是我看错了行,这不还有一段,提到了月牙。”月牙一喜:“二哥怎么说?”赵雪窝毫不犹豫的说道:“说是回来给你买首饰,让你好好干活。”前半句还好,后半就有点不像话,不过有礼物就行,月牙高兴了:“我就知道二哥得记着我,怎么说我也是他唯一的妹妹。”赵雪窝瞥了她一眼,提醒道:“你二哥主要是让你多干活。”月牙捂上耳朵喊道:“我不听,我不听,我没听到。”薛彩樱眼巴巴的看着信,怎么想怎么不对劲:“雪窝大哥,雨生是不是还提了你,你没看漏吧?”赵雪窝就知道小娘子不拆穿他不罢休,掩饰道:“提了,我没好意思读出来,让我好好经营酒楼。”全家都问了,唯独没有薛彩樱,薛彩樱疑惑道:“就没提我?”赵雪窝不高兴了,他三两下把信折起来,说道:“有我惦记你还不够!”薛彩樱没想到赵雪窝这么糙的汉子这么敏感,被他这一句话问的臊红了脸。她一个嫂子确实不该问小叔子有没有惦记她。为了掩饰尴尬,她也不再问了,一边收拾茶碗一边道:“时间不早了,我准备饭去。”雨生来信之后,田氏让薛彩樱做了很多点心找人捎到了学院。因为薛彩樱做的点心好吃,雨生的点心一到就被同窗抢着分了。雨生拼死护着才留下几块,她放在柜子里都没舍得吃,眼瞅着快坏了,他才一股脑的吞进了肚子里。到底还留了一块梅花的和他之前买的胭脂放到了一起。因为雨生中举,名次又很好,县太爷听说他是赵锦程的亲弟弟,想到之前往回要那二百两银子的事,后脊梁直冒冷汗。按照雨生现在的成绩,明年会试准中,至少也是个三甲同进士出身,谋个一官半职指日可待。万一运气好,中个二甲,直接进翰林院留在京城伺候皇上,那前途就更不敢想了。县太爷琢磨了两天,总觉得这事得说道说道。他先把杨铁柱叫过去打听了一下赵锦程的为人,听说不是个记仇的,心里松了口气,可也没敢掉以轻心。就怕表面不记仇,都记在心里了,等以后找到机会报复起来那才叫狠。县太爷决定好好找补找补这事。首先二百银子还得送去,这银子的名声不好,他还得再想个名头多给些。县太爷脑瓜子聪明,还真被他想到了办法,就以奖赏雨生中举的名头再给赵家奖励五百两银子,这样既有面子,又把之前的不当找补回来了。想来举人的家人会高兴的。举人的家人当然高兴了,田氏听说县太爷亲自过来送银子,脸上都乐开了花。“没想到我儿子中举还没回来,我这个做娘的都见到银子了。果然大家都说孩子得读书,读书才有出息。”县太爷对田氏那叫一个热情:“举人娘说的是,锦煜贤弟是个有福的,书读的好,肯定大有出息,等明年会试中个状元,您可就是咱们镇第一位状元娘了。”锦煜是雨生的大名,全名赵锦煜,是按照赵锦程的名字起的。赵锦程的名字当初是田氏花了好几个铜板找老秀才起的,到了雨生这里,她不想再花银子就给让人给儿子琢磨了个名字。本来是想占个玉字,可雨生三叔写名字的时候为了显示自己读过书,特意写了难的,就成了煜。田氏不识字,觉得写出来还挺漂亮的,就定了这个字。赵老二无不同意,反正他都听媳妇的。县太爷说话好听,二房一家乐得眉开眼笑。田氏赶紧让赵雪窝准备酒菜,请县太爷留下吃饭。县太爷怎么好叨扰举人家人,只说衙门有事,等赵锦煜回来再一起喝酒,急急忙忙的出了大酒楼。县太爷回去的路上跟杨铁柱念叨,赵锦煜会试最好能中,否则这七百银子他还得要回去。杨铁柱已经不知道说什么好,默默的应了一声:“刘大人说的极是。”作者有话说:县太爷:时刻准备好要银子。第51章因为雨生得的五百银子收的心安理得,毕竟是衙门奖赏的。可赵雪窝这二百两抚恤银子收的不吉利。给大房退回去,赵雪窝做不出来,思来想去还是决定像媳妇之前的样子,将银子捐出去。既然上次捐了私塾,这次干脆还捐私塾。就这样私塾又免了大家一年的纸墨银子。老院长还亲自给大酒楼写了一副对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