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6节
作者:西凉喵      更新:2023-04-30 06:40      字数:3513
  “那我们回来再看。”冬天的时候,刑莉他们从白水县开车过来要一天时间,现在路好走了,司机开车开得快,不到中午就到白水县了。胡平他们要去白水县装物资,林玉下车之前胡平提醒她们,“今天咱们要晚一点走,估计三点钟从白水县出发,到时候你们在这儿等我们。”“好,我知道了。”和胡平分开,母女俩先去百货大楼转悠了一圈,一走进去,在卖布料的柜台上,林玉就看上了一种布料。藏蓝色的羊绒布,她手指在软滑的布料上摩挲,这个冬天用来做衣裳,穿着肯定暖和吧。“大姐你想要这个?这个可不便宜。老实跟你说吧,这是边境上华侨商店卖不掉送到咱们这里来的,这种布看着挺好,价格是一般棉布的五六倍,谁家买得起?”“我看他们也是胡来,华侨商店都不好卖的东西,送到咱们这里更难卖。自从这批布料送到咱们这里来之后,大家伙儿都看得上,就是买不起。”旁边一个售货员接嘴,“那可不,瞧瞧,冬天一共都只卖了一匹多布出去,现在夏天就更卖不出去了。”售货员们叽叽喳喳说了一堆,林玉眼睛都亮了,“你们仓库里还有这种布?”“有,白色的、黄色的、黑色的,蓝色的,好几种颜色呢。”“能带我去看看吗?”“你想买?”售货员上下打量林玉一番,这个穿着打扮,看着不像是一般人。这个点儿,机关单位和工厂的人都在上班,那这母女俩估计是随军的家属吧。一般家属能随军,说明家里有个当官的,级别不低,肯定比一般老百姓有钱。在售货员这儿,这种级别的有钱,可舍不得买这种贵重的布料。还有一个原因,现在抓个人作风抓的很紧,穿的太好也怕招人说。听说有些领导,工资特别高,在外面就喜欢穿有补丁的衣裳,扮朴素。巧了不是,林玉就是非常舍得的人,也是没那么在乎别人说她作风的人。冬天大家伙儿都不怎么出门,衣裳也是在屋里穿一穿,一般注意着点,外人也不知道。跟着不情不愿的售货员去仓库,架子上摆放着漂亮的布料,窗口的阳光洒进来,布料好似有光泽一般,散发着柔光。林玉啧啧一声,好多年没看到这么好的布料了。穆清很看得上这个布料,见娘亲一连选了六匹布料,她还觉得不够,不过再多选估计也拿不走,就先这样吧。售货员被惊得张口结舌,这,好几百块钱了吧。“你有这么多布票吗?”林玉尴尬了一瞬间,好像还真没有。穆清提醒,“妈,能不能用其他票换?要是票不够,咱们就不买了吧。”林玉还没说话,售货员连忙道,“能换,能换,我这就去打听去,你等等我。”林玉冲闺女一笑,“你这个小机灵鬼。”穆清笑了起来,目光扫过这些布料,看到好东西就想全部收走,这种独占的心态要不得,穆清提醒自己要克制。穆清不甘心地想,售货员都说了这个布料又贵又不好买,或许等下次她们过来,布料还没卖完呢?母女俩想到一块儿去了,等下次再来吧。作者有话说:抱歉,今天效率不高,明天争取多更点哈!第63章在百货大楼买了好东西, 母女俩心满意足。去外面找了个没人的死角,穆清把羊绒布收起来。林玉拉着闺女,“走, 买肉去。”从西南边陲到东北的荒山野岭, 林玉都爱上这种偏僻的小地方了。这种地方人少, 管的也少, 只要你有钱有票,或者说你只有钱,想弄点什么好东西也有的是的办法。林玉还没走到肉铺, 就听前头两个穿着打扮很体面的母子商量去哪里哪里买肉, 说家里肉票不够请客吃饭,得去买点高价肉。那个儿子还在说,手里的肉票干脆省下来, 去罐头厂的店铺买些俄式的肉肠,拿来招待远道而来的亲戚,那才叫有面子。当妈的听了连忙点头,还说年前运气好, 还买到了一块高价野鹿肉。林玉也不想买肉了, 拉上闺女感觉跟过去,跟的太近了还被那对母子发现了。当妈的很警惕,“你们跟着我干什么?”“不是跟着你们,家里没有肉票了, 要招待客人,这不是赶着去买点高价肉嘛。”林玉现在胆子也大了, 随口胡诌, 那当妈的也信了。“大妹子, 咱们走一条道呀!咱们赶紧着, 马上中午了,家里还等着肉下锅。”林玉不着痕迹地打听消息,那个大姐当她是经常去的人,还跟她抱怨,说早年间买高价货还挺好买,现在白水县的人越来越多,舍得吃的人也多了,现在去晚了都买不到好东西。“怎么会,我刚才去百货大楼,听说羊绒布卖不出去,大家都嫌贵。”大姐哈哈大笑,“你这就不知道了吧,羊绒布那个玩意儿确实好,我也去看过,咬咬牙也不是买不起,只是花费实在太大,舍不得。用羊绒布做一身衣裳,都够全家吃一年肉了。”现在家家户户人口都多,你要做,不能只做一件吧,全家人一人一件那可做不起。还有一个原因,现在这个年月,只要你家有一件结婚的红衣裳,随时都会有人来借,更不要说羊绒大衣这样的好东西。都是低头不见抬头见的,人家都开口了,你借是不借?大姐感叹一句,“平日里大家互相帮衬着过日子,感觉还挺好。可是人家三天两头来你家借东西,换谁都受不了。”这家儿子要结婚借去穿一天,那家儿子要去参加什么表彰大会借一天,隔壁大小子要去相亲也来借,怎么借得过来。那么金贵的东西,借出去更是心疼的直抽抽。林玉没经历过多少这样的事情,不过还是表示理解,确实是集体日子不好过。大姐连忙反驳,“大妹子这句话你说错了,集体日子好着了。你思想上可别歪了哦。”“大姐说的对,是我说话没过脑子。”大姐笑眯眯地打量林玉一眼,“你也是随军的家属吧?”“您怎么看出来的?”“哈哈,我在白水县住了十几年了,眼光可利着呢,我家三个小子都是在白水县出生的。”“您老资格了!”林玉一脸敬佩。总算到地方了,林玉也松了口气,这个大姐太能说了。林玉连忙跟这母女俩告别,拉着闺女就走。“哎,你怎么走左边,卖肉的摊子在右边。”“我不着急,我先去买点其他的。”林玉拉着闺女就跑,走远了穆清才说,“那家的男人至少是个团长。”“我猜也是,在白水县待了十几年,说不定比团长还高。”“应该不会比团长高。”穆清觉得,师长级别以上的随军家属,没有这么接地气的。“管她是不是,我可不想再碰到她了。”林玉正在说话的时候,穆清看上了右边摊上的草药,一看就是精挑细选过的。穆清问多少钱,摊主说话的口音她听不太懂,旁边一个热心的大哥帮着介绍,左一堆药材五毛钱,中间一堆三块,右边那一堆给七块。价钱方面穆清没有意见,林玉见闺女对这些药材喜欢的很,就准备给钱。“慢着。”“怎么了?”卖药材的老头盯着林玉手里的工业券,说了一长串话。林玉看向热心的大哥,大哥连忙说,“他家的铁锅坏了补不了,想跟你换一些工业券去买铁锅,药材价钱可以商量。”“那感情好,我家短时间内也用不着工业券。”老头子露出个笑容,对大哥叽叽咕咕一顿说,大哥在中间帮忙说话,这单生意很容易做成了。穆清跟着娘亲往前走,脑子里在想,那个老头儿可能就是住在山上的采药人。“想什么呢?”林玉看了闺女一眼。穆清指着前面,“那里卖石磨。”“我看看。”林玉拉着闺女过去,还真是买石磨的,不是那种乡下人家院子里的石磨,都是小小的一个,最小的直径只有三十厘米长。“我这个石磨可是特意做出来的,别看小,这个大小最适合你们随军的家属用了,以后就算搬走,这个石磨也能带走,不会便宜其他人。”“你怎么知道……”“哈哈哈,这还用问吗?能来这里的人,七八成都是部队里的人吧。”“白水县以前跟石磨县差不多,十多年前白水县开始驻军之后,后头又来了外国专家,才发展的越来越好。咱们县里面,部队至少占了一半的地盘。”卖石磨的撇嘴,“那些外国专家没撤走之前,咱们白水县的华侨商店办的可好了,要什么有什么,各种外国的糖和酒,随便买。唉,石磨县可比不了哦。”隔壁卖菜的听不下去了,“老张你嘚瑟啥,你以前不也是石磨县的?才在白水县过几年,就看不上石磨县了?”老张哈哈一笑,“哪里看不上石磨县,这不是夸咱们白水县好嘛。”这个石磨林玉看得上,只是现在不方便拿,只有等一会儿要走的时候再过来。老张笑着道,“没事儿,走的时候再过来也行。”卖石磨他都卖习惯了,一般买石磨的人,都是最后要走的时候才来,他都习惯了。林玉和穆清母女俩又去其他地方转悠,买了不少杂七杂八的东西,身后的背篼都装满了。穆清右手伸进背篼里,把里面的东西都转移了。林玉背着空背篼,“走,咱们去右边看看。”这个时候已经是中午了,来往的人多了起来,林玉快步往前走,到了卖肉的摊子前,肥肉只剩下一点点了,瘦肉倒是多得很,加起来估摸着有七八十斤肉。林玉直接给包圆了。卖肉的小哥乐得轻松,“大姐,家里要办喜事?”“哎,这些肉可能还不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