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三章吃着火锅唱...听着歌
作者:高粱河车神      更新:2022-05-03 04:48      字数:660
  提到渝州,火锅已经成为了本地的文化符号。大街小巷无数的火锅店,而每家火锅店都有自己独特的底料配方。

  古代祭祀或庆典,要“击钟列鼎”而食,即众人围在鼎的周边,将牛羊肉等食物放入鼎中煮熟分食,这就是火锅的萌芽。历经秦、汉、唐代的演变,直到宋代才真正有了火锅的记载。

  宋人林洪在其《山家清供》中提到吃火锅之事,即其所称的“拨霞供”,谈到他游五夷山,访师道,在雪地里得一兔子,无厨师烹制。“师云,山间只用薄批,酒、酱、椒料沃之。

  直到明清,火锅才真正兴盛起来。清乾隆四十八年正月初十,乾隆皇帝办了530桌宫廷火锅,其盛况可谓是当时国内火锅之最。

  大约是在清道光年间,渝州的筵席上才开始有了毛肚火锅。

  而在火锅在这一轮碰撞中,蜀都显然处于下峰。但蜀都人都是这样说火锅由来已久,老祖宗几千年前就以鼎煮食,那不是火锅鼻祖?再者,想当年清嘉庆皇帝登基,早已摆出1550个火锅的千叟宴。那可是好几百年前的事。那阵你渝州的火锅还在江边上陪船工们喝冷风呢。

  由此一想,则西川地区的火锅更愿意在泸州或宜宾江边上的船工们身上去找自家火锅的祖宗。当然在巴蜀没分家之前是没有这种事的。而现在渝州和西川除了争火锅,还要比谁的美女多。当然这种乐趣就不是谁都能体会的了。

  宁昊带路,跟一群主创还有宁远以及现在日常跟在宁远身边的邓勇,找了一家他们吃过据说味道不错的火锅店。

  毛肚、黄喉、鸭肠这是必上的老三篇,宁远对黄喉和鸭肠不太感兴趣,更喜欢毛肚。“京城还真找不到这样火锅啊,跟涮羊肉完全是两个东西。”

  “确实,魔都也没有,要是在京城和魔都

  <scrpt>();</scr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