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节
作者:姜丝煮酒      更新:2023-04-30 12:16      字数:5237
  ***考完试就到了周末,没等到其他几门卷子改出来,谢小玉和福生要回村里,高芬托人带信去学校,大嫂生了。她和福生去供销社买了麦乳精、桂圆、红糖,这些东西要钱还要票,谢小玉都有,她还有布票,买了几尺质地特别好的棉布,给宝宝做衣服穿,还有厚实的纱布也买了一卷,这个做尿布吸水性好。路过村口,看到今天的小排不错,买了二斤排骨,比肉便宜,又买了两个猪脚。到了家后,谢小玉跟福生把买回来的一大包东西都送到叶大嫂的房间里,江枣花是昨天生的,闺女,村里生孩子都是找接生婆回家生,叶大嫂又是生第二个,生的很顺利。谢小玉叫福生来看小宝宝,刚生下来的小宝宝还有点皱巴巴的,谢小玉抱在怀里,软软的、小小的一个娃娃,心都要化掉了。她叫福生抱抱,福生后退了一步,这么小的娃娃,他害怕轻轻一碰就能碰伤。高芬看了发笑,“小孩子呀,刚生下来都是这样皱巴巴的,你小时候也这样,你现在不抱,以后小玉生了娃娃难道你还不抱吗?”谢小玉脸上羞红了,她跟福生的孩子吗,那得等福生做好了准备呀。叶金山在一旁推了下福生,“你抱抱,抱抱就有感觉了。”谢小玉把小宝宝放到福生的臂弯里,福生浑身僵硬,抱着宝宝不敢动,好神奇,这就是一个小小的、新的生命,福生嘴角微微扯起,谢小玉都看呆了,去拽高芬。“娘,你看,福生笑了哎。”“等福生跟你生了孩子,保管他笑的比现在还开心呢。”高芬笑道。福生浑身发烫,他把小宝宝还给叶金山,连忙跑出去透气去了。高芬去杀鸡给儿媳妇炖鸡汤,产妇吃的好,孩子才养得好,谢小玉也去厨房,把猪脚上残留的猪毛都拔干净,又叫福生去剥一碗花生来。“娘,我教你炖猪脚花生汤,这个其实也挺补的,用花生炖的呢,就是咸的,用红枣和红糖加生姜炖又是另外一种滋味,都好。”“行,你说好肯定好。”猪脚又不贵,一个月子,就是天天猪脚汤也费不了多少钱。谢小玉悄声问道:“我看大嫂眉心怎么有点愁眉不展,宝宝健康,不是应该高兴吗?”高芬道:“她就是瞎想,怕生了闺女我不高兴,都分家了,我有什么不高兴的,就是你大哥,也高兴的很,昨天你二嫂子嘴碎,说什么老叶家以后都靠她两个儿子顶门立户,被我骂回娘家去了。”谢小玉说道:“那我去劝劝大嫂?”高芬道:“不用劝,这个月子里呀,我跟金山给她照顾的妥妥的,鸡汤肘子汤鱼汤不要断,那村里人都看着呢,就算说酸话,你大嫂子心里都能转回来,有本事,也让他们家这样照顾产妇和孩子呢。”谢小玉深感佩服,“娘,您可真开明,那个,要是我跟福生以后生了女儿,你也能这样吧?”高芬心里愁死了,到现在都没圆房呢,她道:“只要你们俩生,哪怕生个蛋出来我都稀罕!”福生刚把小玉交代他要剥的花生剥好,送到厨房门口听到了娘说的话,他把剥好的花生交给谢小玉,红着脸找扁担,又去挑水,给水缸挑满为止。高芬恨铁不成钢,福生跟小玉真是绝配,一个脾气古怪,一个性格随和乐观,她问谢小玉,“你们是不是考试了?”“考了呀,成绩还没有改完呢。”谢小玉问高芬怎么知道的。高芬道:“还能有谁,廖红茶的女儿巴巴的跑回来,说福生数学交了白卷,你倒是挣脸,考了个第一。”她把鸡毛都褪好,拿去河边洗,谢小玉跟她一块儿去,说道:“娘,这一次是摸底考试,就是检测我们真实水平,成绩没有全部改完,我觉得福生的历史不会差,考试前他正好把历史课本都复习完了,等全部的成绩出来,您就知道福生多聪明了,而且,数学跟别的科目不一样,不会就是不会,又不是像小学那样学加减乘除,你等我给福生补习一学期,他成绩就上来了。”谢小玉都这样说,高芬心里也不慌,至少小玉没说要提前到今年去高考。河边不少洗衣服洗菜的,看到高芬家又是正下蛋的老母鸡、猪蹄、排骨,笑着说道:“阿芬,你这都第四个孙女了,还这么稀罕呐。”高芬道:“孙女我也稀罕呐,我家小玉就比几个儿子都孝顺,以后这孙女儿,说不定比孙子还孝顺,我这叫种瓜得瓜,现在对她们娘俩个好点,以后我老了,她能不感念我的好?你们只看这村子里,娶了媳妇忘了娘的多,没见过闺女嫁了就忘记娘家亲妈吧?”旁边一个大娘说:“阿芬,你大儿媳妇生孩子,二儿媳妇怎么回娘家了?”高芬道:“我又不是她肚子里的蛔虫,我哪里晓得?”刘秀好昨天被婆婆骂了一顿,她男人也不吭声,刘秀好一生气跑回了娘家,还指望着男人来接,下午是大柱过来的,跟她说家里没人做饭,爹叫她回家做饭去。刘秀好忙问:“你大伯娘生了小妹妹,你奶奶伺候着,你们都没吃上饭?”“今天吃上了啊。”大柱说道:“今天三叔和三婶子回来,我们就在一块儿吃的,但是爹说,家都分了,晚上不能再继续一块儿蹭饭了,妈你回去吧。”“你们中午吃的啥?”刘秀好问道,谢小玉一回来,那家里的伙食翻天覆地。小柱还在回味呢,“中午吃的糖醋排骨、猪脚汤是给大伯母喝的,但是因为有鸡汤,所以把猪脚花生汤给我跟哥哥还有小妮姐都喝了一碗,三婶炖的猪脚真好吃!”刘秀好骂道:“你们这两个没良心的,吃饭前不知道喊我回去?”大柱小柱都不吱声,因为中午三婶做的饭,太香了,他们闻着香味儿只想着吃饭,哪里还记得其他的事情。大柱说:“妈我先回去了,三叔下午要进山,说好带我一起去,我能捡点儿野鸭蛋野鸡蛋回来,留着换钱,我要买一本新华字典回来。”“好好的买什么字典,浪费钱!”大柱不理她,一溜烟儿跑了。刘秀好妈跟她说道:“你家里两个儿子呢,赶快回去吧,你不回去谁给他们做饭?”刘秀好道:“妈,你听听,我生儿子坐月子的时候,还没这待遇,大柱小柱也是我婆婆孙子,跟着吃几口怎么了,以后,家里可就靠我大柱小柱了,我听廖家说,福生考试考了个鸭蛋,这样的笨蛋,是不会有出息的!”小柱吃着外婆给他的锅巴,说道:“三叔才不是笨蛋,三叔考了一百分。”刘秀好妈都不相信,“你听谁说的,不会是你三叔三婶扯谎的吧,你小孩子可别学撒谎?”“才没有呢。”小柱说道:“是县里的校长来家访说的,还说三叔肯定能考上大学,叫家里支持他继续念下去呢。”这是怎么回事?刘秀好心里七上八下的,她拽着小柱就跑回家,看看到底是怎么回事?***学校又有两三个学生要退学,原因各种各样,有的说孩子念书不聪明,不如现在就回家务农,陈校长挨家挨户的劝,回去后等他批改完卷子,意外的发现福生的历史考了个满分!按照福生其他科目的成绩,历史不可能这样好,陈校长回家跟老妻说起来,老妻说小玉前几天送蔬菜,说福生在家复习历史,那就是复习的效果。陈校长不相信,哪有人复习的这么快的,本来等周一返校再问也行,但是大河村刚好就有个要退学的学生,陈校长去那个学生家里把家长说服,让孩子至少去考一次,不然一辈子都是遗憾。随后,他打听了叶福生家,人家直接给校长带过来。高芬紧张的不得了,以为是福生考的不好,校长才找过来的,她又是泡茶又是擦板凳,陈校长笑着说道:“福生历史考了一百,我就是想找福生和小玉了解一下他的学习方法。”“我家福生真考了一百啊?”高芬又高兴又不敢相信,但是校长说的,不可能作假,那历史卷子,可是陈校长亲自批改的呢。校长心想,底子差一点怕什么,叶福生如果能有好的学习方法,能把历史考到一百,经过复习后,别的科目应该也不会差。福生不想说话,不知道为什么,就是不想开口解释,谢小玉在一旁解释,说福生记忆力好,考试之前恰好把初高中的历史书都看完了,他凭的就是超强的记忆力和理解能力,还有刻苦努力。校长惊的站起来,这样的天才可不多见,他跟高芬说,只要让福生坚持下去,他肯定能考上大学。文科靠死记硬背也不是不行,语文有阅读理解,他能给福生补课,数学逻辑要清晰,校长看福生虽然不说话,逻辑是有的,不然他也不能帮生产队算工分,而且小玉的数学考了第一,能帮福生补课。这样一看,福生和小玉都是能考大学的好苗子!高考刚恢复,文成高中和二中都较着劲比拼录取率,走的时候陈校长很开心,还叫谢小玉和福生明天早点回去复习,高芬忙着去鸡笼抓了只鸭子捆上翅膀,让陈校长带走,陈校长忙摆手,坚决不要。刘秀好赶回家,恰好听到陈校长夸赞福生聪明,还说福生肯定能考上大学,刘秀好心里难受的不行,早知道福生念书聪明,当初婆婆提出重新分家的时候,不分就好了。她跟自己男人说道:“要不你去跟娘提一句,咱们跟大哥一样,也一起供福生复读?”叶银山拉不下这个脸,“娘什么脾气你不知道啊,不准去,小玉娘家哥嫂又是寄钱寄票、又是寄复习资料,哪里还需要我们供,你别去娘跟前找骂了。”“那回头我们家出去的大学生,成了谢家的倒插门女婿,你就甘心了?”文成高中的校长都说福生能考上,那肯定能,大河村第一个大学生,以后家里还不跟着沾光呢。刘秀好说道:“我是为我自己考虑吗,我是为你两个儿子考虑,那才是你们老叶家的孙子,你看看你们三个兄弟,可就只有我给你们家一口气生了两个儿子!”叶银山好笑,说道:“你肚皮里爬出来的,跟大哥三弟家有什么关系,你还指望大哥三弟给你养儿子,别说出去丢人了。”刘秀好心里难受的不行,晚上翻来覆去的睡不着,儿子怎么就不稀罕了,那女儿再好,将来也是嫁到别人家,家产还是得儿子来继承。叶银山被她烦死了,“你以为你家里有金矿吗,还继承,说出去让人笑死。”同样在外头丢人现眼的还有廖婶子,唠嗑的时候拿福生考了零蛋打趣,刚从叶家看完热闹的人说道:“廖婶子快别说了,免得又打脸,县高中的校长亲自去的阿芬家,说福生一定能考上大学!”“考零蛋能上大学,怎么可能哦。”廖婶子笑死了。“怎么不可能。”几个刚刚恭喜过高芬的村民说道:“文成高中的校长不会说谎的,福生历史考了一百,我看呐,福生根本就不傻,傻子怎么可能考一百分,以后,可千万别在阿芬跟前说福生傻了。”“就是啊,考了一百还傻的话,那我们这些人成什么了。”廖婶子脸上一僵,怎么会,难道全村第一个大学生,要出在高芬家了?***周天早上,高芬去暖棚里摘了不少新鲜蔬菜,人家校长亲自来家访,给她吃了颗定心丸,蔬菜装了一大蛇皮袋子,叫谢小玉送一份给周师娘。又交代道:“下周你们就别回来了,我叫你大哥给你们送菜送口粮,你们在县里专心复习。”谢小玉答应了,到了县城,送了一篮子蔬菜给周兰花,接下来就是紧张的复习,第二周是叶金山来县里给她和福生送蔬菜,等到第三周,刘秀好焦急的不行,跟叶银山说道:“上周大哥去给福生送菜送粮食,这周你去送啊。”叶银山道:“娘让大哥去的。”刘秀好:“你是不是傻,福生要考上大学了,将来就是城里人,你现在不去跟他搞好关系,就眼睁睁看着大哥大嫂去挣这个人情?”叶银山忍着气,“我们三兄弟本来好的很,都是你作的,是不是你要分家的,是不是你说福生肯定考不上,不愿意供的,你有脸你去找娘说,看娘不骂你!”刘秀好气的不行,自己跑去找婆婆,说大哥还要照顾大嫂和孩子,她去县城给福生送菜。高芬没好气的说道:“你现在想靠过来,早干什么去了,他们复习紧张的很,你别去讨人嫌了,这周我去给他们送粮食。”十二月十一号,全国五百多万学子参加高考,谢小玉他们放了两天假,又过了一个月不到,期末考,福生的成绩突飞猛进,综合成绩已经进步到了班级前三,阅卷的老师瞠目结舌,这一次次的进步也太大了。放假前陈校长找福生和小玉谈话,说福生进步巨大,小玉的底子本来就扎实,“等开春新学期,你们俩跳级到高三毕业班来,提前参加明年夏天的高考。”陈校长不提,谢小玉也打算提,她是没想到福生的进步这么快,如果不跳级,明年夏天高三,后年才能参加高考,而福生的进步,完全可以参加七八年的高考!商议定了之后,等过完春节,就进高三一班,七八年是七月份高考,还有半年的时间,足够了。放假之前,学校里来了几个报社的记者,他们全国各地的采访今年恢复高考后的盛况,清河县是历史悠久的文化之地,历史上先后出了十几个状元、榜眼、探花,所以最后一站来清河县的文成高中采访。谢小玉和福生从校长办公室出来,正好碰到这几位记者同志,其中有一个中年记者看到福生,好像被吓到了,“你,你……”福生淡淡的看一眼,这人像是认识他的样子,他在古代和这个年代,都绝对不认识这个人,福生看这人没恶意,转头没有理会。谢小玉歪歪头,“叔叔,福生像您认识的人?”那人忙摇头,“他眼里有杀气,我被吓到了。”谢小玉忍不住笑了,“福生一点都不凶的,学校的同学们可喜欢他了。”福生进步那么大,多少人都想找福生讨教学习的方法,可是福生不爱说话啊,而且福生的方法是天赋加比任何人都努力的拼劲儿,这也没法教呀。福生把白纸裁开,谁来他就给一张,纸上写的虽然简单,但是大实话:【专心、勤奋】,谢小玉跟人解释,福生看书的时候,眼里就只有书上的知识,学习方法她有,便把自己总结的学习方法分享给大家。所以福生和小玉在学校里人缘很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