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节
作者:扶朕起来      更新:2023-04-30 12:38      字数:6708
  曹瑞雪能从知青点偷学,秋秋当然也能。作者有话说:秋秋:天才??可是,可是这明明是小学生必备唐诗宋词一百首和小学生必备散文鸭……第32章曹老二是半个文盲, 只认得写得自己的名字,能算算一百以内的加减乘除。他也从来没觉得有啥不好的,反正他活了这么大也没派上啥难处, 前途无量这四个字儿到底意味着啥,他不太能想象出来;在曹老二贫瘠的小脑瓜里,最牛逼的也就是混成了城里人,再牛逼的,他想不出来了, 于是等到下午回家去宋杏花问起情况来的时候, 一边干饭一边骄傲又自豪的挺起了胸膛。“人顾老爷子说了,咱家的老三是个天才, 前途无量;你知道啥叫前途无量不?就是,要是好好学, 肯定能考上大学,成了城里人, 就和……”他差点儿说漏了嘴, 把‘就和丰收一个样’说出来, 幸好关键时候曹老二反应过来了,“就和正儿八经的城里工人待遇一样!”宋杏花没做过那个梦, 她当然不知道曹老二原本想要说啥,听到曹老二说秋秋以后能和正儿八经的城里工人待遇一样, 她当然是高兴的,她嫂子就是城里正儿八经的工人,厂子里待遇可好,过年有福利, 平时有工资, 单位里面还有比外面便宜好多的食堂, 秋秋要是能有这种出息,那可真是挺了不得了。原本以为出怎么一个好苗子也就罢,哪成想还有一个,曹老二又夸奖起了春春来。“还有春春,顾老爷子说了,春春也挺聪明,也比同龄孩子都厉害,就同样的一段文绉绉的句子,他让春春夏夏,哦还有大哥家的那瑞雪,还有顾家那娃一块儿背,春春第一!”“真的啊?!咱们家孩子这么厉害的?!”宋杏花又惊又喜,给三个姑娘一人夹了一筷子醋溜土豆丝,春春秋秋笑盈盈接了,轮到夏夏,她却端着碗躲开了。“我,我不是好苗子……”夏夏低着头,声音和蚊子哼哼一般,脸通红通红,要是地上有条缝,她真想钻到里头去。宋杏花一愣,看向曹老二,曹老二向她摇摇头,原本兴致昂扬的好心情也一下子低落了不少,哪怕早就有了思想准备,亲耳听到亲眼见到自己闺女比旁人家学起东西要慢一些,那个感受也是不一样的,不过,他已经尽力为闺女打算了,再想也白搭,曹老二叹口气,毫无心理负担的端起碗干饭,半句话都没和夏夏说。宋杏花瞪了他一眼,将土豆丝放到了夏夏的碗里,放下手中的筷子,温柔却坚定地呼唤曹夏夏:“夏夏,你看着妈妈的眼睛,妈妈有话要和你说。”曹夏夏是个很听话的孩子,虽然心里面觉得难受,觉得愧对了爸爸妈妈对自己的期待,她还是眼睛红红地抬起头来。宋杏花心里憋着一口气,想要证明自己的孩子们不比王红枣的差,春春秋秋既然都是天才,和她们同一窝生出来的夏夏没道理就不是学习的料,笨鸟先飞,夏夏只要愿意学,愿意下功夫,肯定也比丰收瑞雪强。“爸爸妈妈送你们姐妹三个去学东西,不是想要你们都考上大学,成了城里人,给我们争面子;而是为了你们的将来考虑,自古以来,有文化的人总比没文化的人要受人们尊敬,日子更好过一些。”宋杏花不喜欢王红枣,她不喜欢王红枣仗着自己的身份随意欺负她们一家子的样子,可王红枣仍然是给她提了个醒,让她知道,不管什么时候,有文化的人说话就是要比没文化的人腰杆子硬。王红枣知道省城是什么样子的,知道有的地方的人他们是住在帐篷里面,骑在马背上的,她还会写字,每年去城里垃圾场买回来糊墙面的旧报纸,王红枣都能从里面得到好多消息,她生养的丰收瑞雪也要比寻常孩子心眼子多一些,宋杏花不图孩子们一个个能混出什么样子,可她希望自家的三个孩子都能和她嫂子一样,自己能赚钱,不用和她一样全部指望男人和婆家。以前没分家,她跟着老太太一起生活,日子苦巴巴的不说,还要看人的脸色,她不想让自己辛辛苦苦生出来的孩子们走上自己的老路,因此她想要逼着夏夏学习。“可是,可是姐姐和妹妹,还有大伯家的瑞雪姐都比我更好……”曹夏夏是个很敏感的孩子,宋杏花的话不能打消了她的自卑,她年龄小,不懂宋杏花的思量,“妈妈,我,我实在不是学习的料子,你们不要在我身上浪费东西了,都给姐姐和妹妹吧。”宋杏花这下是真的有些生气了:“你们念书才花多点儿钱?!你想过这机会有多少孩子求都求不来吗?我知道你是想给家里省钱,可是夏夏,你想过你自己的以后吗?难道你以后就想和妈妈一样,嫁给像你爸爸这样的男人,一辈子盯着眼前的一亩三分地?”曹老二本来在一旁点着头,听到这话,砸吧砸吧嘴。这话说的,咋就感觉老不对味儿了呢?他还是闭上嘴降低存在感的好。夏夏不说话,只低着头吧嗒吧嗒掉眼泪,她知道爸爸妈妈是为了她好,可是她真不觉得自己是好苗子。今天里那首诗,别人都会背了,她却连一半都背不下来,曹瑞雪看着她,眼神里都是鄙视,笑话她笨,笑话她蠢,顾爷爷看着她眼神也带着失望,爸爸虽然不说,可她知道爸爸也是有些失望的;她就是笨,就是不开窍,只能白白浪费家里的东西,回来路上她心里面就已经想好了,就算爸爸妈妈不同意,她也不能拖累家里了。宋杏花也知道自己闺女是好的,不是想逃避学习,是真心实意觉得自己不行,她想和曹夏夏讲道理,可曹夏夏性子倔,宋杏花自己也不是会说话的人,否则也不至于被老太太和王红枣欺负了这么些年,翻肠挂肚也表达不出来她想表达的意思,反而把气氛越弄越僵。春春不敢说话。干饭人秋秋闷头干饭,还不知道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曹老二束手无策,他哪里碰到过这样子场面,梦里和现实里都没有碰到过,他懂宋杏花坚持的原因,也懂夏夏为啥这么说,可这件事到底应该怎么解决,曹老二也是没了辙。他家老二确实笨,确实在这上面不开窍,他总不能就直接和杏花说,让杏花别管这孩子的学习了吧?心思敏感的老二听了,这心里面可不得胡思乱想,万一钻了牛角尖误会了他这个当爹的一番苦心可咋整?束手无措之际,打破僵局的干饭人秋秋终于抬起了头来。她年龄小,饭量也小,吃的又快,这段时间已经足够她填饱肚子,感受到家里沉重的气氛,满脸茫然地缩了缩脖,悄悄拉身旁的春春,和春春小声咬耳朵:“妈妈和夏夏姐姐怎么了呀?”春春知道自家妹妹干起饭来和小猪一样不带抬头,小声告诉她:“夏夏觉得她不如我们聪明,不是学习的料,不想让爸爸妈妈多给她花钱花功夫;妈妈想要让夏夏好好学,以后混的更好些。”说完,小大人一样叹口气。她也不知道这种时候应该怎么做才好,夏夏的心思就不在这上面,硬让她去做,她本来就没心思也没天分,又被大人硬按着,恐怕只能越来越差,越来越不快乐;可爸爸妈妈这样做又确确实实是为了她们好,生产队里面其他人家的女孩子根本就没有能上学念书的,多学点东西总归不是坏事。好烦恼啊。秋秋:???“那就把学习放在第二,找出姐姐擅长的方面,把那方面当做第一好好培养不就可以了嘛?跑的快可以去当运动员;力气大也可以去当运动员;画画好可以去当画家;会编故事能当作家;不都能增长见识嘛??”秋秋觉得,这么简单的事情,为什么会吵起来?夏夏姐姐既然不擅长学习,那在学习这方面就可以适当放松要求,在其他方面补过来不就好了?在秋秋的认知里,在学习方面不开窍的小孩子,爸爸妈妈都是要想方设法寻找其他路线的,她的小表姐就是专门走了艺术路线,学了画画;还有个同学的哥哥走的体育路线,专门练游泳,听说还是省队运动员呢;所以看着宋杏花和曹夏夏起了矛盾,秋秋是真的难以理解。一语惊醒梦中人,被阅历所困没想到这点的曹老二思维豁然开朗,两只手高高举起来,重重落在自己膝盖上,发出“啪”的一声:“我刚才就想说这个的!县城里面有当木工的,有当厨子的,他们不一定有多少文化,可他们都是自己有本事的!再退一步说,附近生产队里阉猪的,人家有文化吗?没啥文化!可人家有本事,也过得挺好!““你胡扯八道什么?!咱家夏夏能干这种吗?!”宋杏花一听曹老二这不靠谱的就头疼,小女孩家家的,让她干阉猪的脏活,也不怕她们家夏夏长了针眼。“不是,不是,我就是想说,咱们不用非要求夏夏和春春秋秋一样,别给孩子这么大压力;这人和人他不一样,你瞅瞅你,多漂亮心眼子敞亮;再瞅瞅王红枣,哎呀,同样是吃五谷杂粮长大的人,这人和人的差距咋就这么大呢?“这话宋杏花爱听,哪里有人不愿意听好话的,宋杏花横了曹老二一眼,脸色好看了些:“你说的倒也不是完全没道理,可那些活儿都多累,哪里能有念书干净省心。”"可光会念书也没啥用啊,你瞅瞅咱们生产队那些知青。”曹老二就老不待见他们,刚下来那两年一个个都肩不能提手不能抗的,干点儿粗活累活,不管男的女的都哼哼唧唧掉眼泪,有那些嘴馋的甚至还盯上了乡亲们放养的鸡,偷偷逮了和蘑菇一起下锅炖。幸好叫他曹老二瞅着了,打跑了那两个小年轻,要不然丢了鸡的人家还以为自己家鸡被黄鼠狼吃了呢。至于那鸡的处置方式……他曹老二英勇无敌的打跑了偷鸡贼,还特意回去和人家报了信,功劳大大的有,那一锅老母鸡炖蘑菇,进了他的肚子不过分吧?曹老二还盼着这样的事多发生几次,他好祭奠祭奠五脏庙呢,哪成想那些知青那么不给力,就这么一次就怕了,再也没敢下过手,他再也没碰上这种好事情。本来曹老二就不待见知青们的小弱鸡样儿,这下连鸡都没再落到吃,就更对他们更不待见了。“女的我也就不说了,给那群娘们儿点面子,就光说说这些男的吧;刚到咱们生产队时候,一个个那个傲啊,嫌弃这个看不起那个的,咱们生产队最漂亮的姑娘看中了他们中的一个,想和他搞对象,你还记得不?”这件事已经过去好多年了,那时候宋杏花也刚和曹老二谈对象,还没嫁到曹家,这么多年来,她其实已经对这件事情不怎么清楚了,可曹老二这么一说,过往的场面渐渐又浮现出来。“我记得,他好像当众说了好些难听的话?最后姑娘她爹和她兄弟们冲到知青点狠狠揍了他一顿,差点儿把他打死。”“当初他看不中人家姑娘,以为自己还能回了城里,后来呢?不到半年,不还是坚持不下去了,又想要求着人家再续前缘?结果人家早就看不中他了。”曹老二唏嘘,他虽然是男的,可有时候也懒得和这种男人共情,好马还不吃回头草,这种丢人的事儿也能干得出来,算啥男人。“所以,光会读书也不行,我觉得秋秋说的就挺对;夏夏既然天赋有限,咱就放宽心,别拿她和别人比较,你也别非要孩子就完全按照你说的走,咱俩就是乡下男人和他媳妇儿,哪有啥见识,算计鸡毛蒜皮的小事儿还行,算计长远的……”曹老二敲敲脑壳。“完蛋。”宋杏花被说服了,她看看桌子旁忐忑又期待的夏夏,心里一软,忍不住叹息:“哎,你说的也是,夏夏,你啊,不用和姐姐妹妹们看齐,咱能读书识字,不当睁眼瞎就行;咱挑你擅长的好好培养。”夏夏兴奋地点点头,又渐渐露出迟疑的神色,抿抿嘴唇,小心翼翼地:“可,可我不知道我擅长什么呀。”曹老二:……宋杏花:……这就尴尬了。他们家老二,难道是个豆腐渣??作者有话说:曹老二:你标题说的这个老二,他到底是哪个老二?是我这个老二,还是我闺女这个老二?你得标清楚,你这是污蔑我清白。第33章什么豆腐渣也就是只那么一想, 曹老二可不觉得自己二闺女是豆腐渣,这孩子从小做事儿麻利着呢,尽管在学习这上面好像不咋开窍, 可无论是生火扫地还是糊窗户扎灯笼,这孩子一看就会,怎么也不像是豆腐渣,她肯定也是有天分的。“你可是我和你妈的孩子,肯定也是随了我们两口子的, 肯定有天分, 咱家才刚分家,以后好日子还长着呢, 肯定有让你表现的时候。”曹老二往夏夏碗里放了一筷子土豆丝,夏夏还是有些想躲, 曹老二不管不顾给她放碗里了,拿曹瑞雪当反面教材。“再说了, 我觉得咱家夏夏可比曹瑞雪那丫头喜人多了;曹瑞雪那丫头会背古诗有啥了不得的, 她娘就是城里知青, 肯定是给她们俩开小灶,私下里教她们东西了, 咱们才是第一次接触;那丫头心眼子太多,不像是正常小孩, 你们三以后少和她来往,省的人家赖上咱。”被曹老二念叨的曹瑞雪这会儿正在大房家屋子里头小心翼翼地和王红枣两口子提起今天里发生的事儿,她这人有些心眼子,知道自己若是不能尽量争取, 到了年龄家里的资源肯定会偏向丰收, 她要是想要把丰收的资源抢来, 就得表现的比丰收强好几倍才是,明明牛棚里顾老爷子夸得是秋秋,她硬是把顾老爷子对秋秋的夸奖安在了自己头上。“……妈,牛棚的顾爷爷说,我有天分,要是能上学念书的话前途无量。”说完便偷偷打量王红枣,半点儿也没有看向她身边的曹老大,曹瑞雪早就看清楚了,别看她爸高高大大的,这个家里其实还是她妈说了算,王红枣心里面飞快地转悠着,掂量这里面的利弊。她和宋杏花曹老二不一样,她是正儿八经的知青,知道学习好的重要性,哪怕这些年文化仿佛成了罪过她也看的清楚,同样是生产队大队长,能识文断字儿的就是要比大字不识一个的老农民要受上面看重;她原本只打算让丰收去念书的,毕竟曹家的生活水平虽然在生产队里算是不错,然而也是不能和人家正儿八经城里人比较的,想要变成城里人也就只有念书这么一条路,其他地方啥样宋杏花不晓得,然而磨盘生产队所属的县里,省里,文化人少,只要中专毕业就能被分配一个工厂工人的工作,新工人工资少,可慢慢熬出头来,工资就上去了。至于瑞雪,不是她王红枣看不起女人,而是她知道乡下地方就是重男轻女,曹家要是真富得流油,随便漏漏手指头也能让瑞雪念书也就罢了,偏生曹家只是普通家庭,养不起两个念书的孩子。然而那是建立在曹瑞雪只是个普通孩子的基础上的。牛棚里的顾家人王红枣没怎么接触过,可她也知道顾老爷子的身份,大学教授这身份可是她以前想都不敢想的,根本就见不到的大人物,就这样的大人物竟然夸奖瑞雪,说瑞雪有天分,要是能上学念书的话前途无量,那她就得好好掂量掂量了。是拿全部的可能性去赌丰收出息;还是分一半给瑞雪?这可不是能轻松下决定的事情,王红枣抿着唇,紧盯着曹瑞雪:“牛棚里那老爷子真是这么说的?”为了自己的前途,曹瑞雪也是拿出了所有的演技,她歪着头,仰着小脸儿,满脸的真诚:“真的啊。”王红枣还是不敢轻易下决定,她眉头紧紧颦起,明明闺女是这样说,她应该相信闺女的本事才是,可王红枣也说不出为什么,总感觉有些不太、安生,曹老大不太懂这里面的事儿,他是个铁憨憨,觉得上学念书这种事能花多少钱,公社小学他知道,一学期两块,妈一个月的抚恤金比这个多多了,他看不得王红枣这么纠结,上前去把王红枣搂在了怀里。“这么纠结干啥?瑞雪想去,也聪明,那就让孩子去呗。”“哪有你想的这么简单。”王红枣不高兴地瞪曹老大一眼,耐心地给自家男人算这笔账,“老太太一个月有七八块,光老太太自己杂七杂八就能花两块多,还剩五六块;这五六块要管着咱们家以及三房那一家整一个月的开销,一月下来估计也就存个两块不到,按照两块算,一年十二个月,就是二十四块钱。”“三房那边过年买东西,走亲戚串门子,二十四块再去了四五块;二十块负责两孩子上学念书买铅笔本子,一年俩学期,一学期两块,两个孩子一年就是八块;更何况要是咱们家俩孩子都去上学了,瑞雪还是女娃,以后三房那边也生了俩,要都是女娃,你说是让她们上还是不上?不让她们上怎么说?三房能忍?”要是没这么多事儿,她当然是想让瑞雪去上学的,闺女有天分学习好,以后就能进厂当工人,多帮衬家里了,这年头哪怕是个学徒工一月也有十几块,不仅能补贴自己家,还能让她补贴了娘家,王红枣着实心动的很。曹老大从来不负责算这个帐,他是个男人,乡下地方的男人可不管家里这些精细花费,都是交给家里的娘们儿负责,若是家里吃不上饭或者有用场时候拿不出钱,那都是娘们儿的错,曹老大脑子里就对家里的花销没啥大概念,哪怕王红枣这么掰开揉碎细细和他分析了,曹老大还是觉得,这都不是事儿。只要他和三弟一起齐心协力干活,加上妈每个月的工资,送几个孩子上学而已,这不是绰绰有余的事儿吗,再说了,三弟和三弟媳妇儿都还小,孩子都还没个影呢,等他们孩子生出来到了要上学年龄了,家里的钱应该也差不多重新积攒起来了,哪有王红枣说的那么玄乎。“红枣,你就是把事情想得太麻烦了,妈这人我比你了解,她这人虽然有时候有些不讲理,可在大是大非上面从来没偏过,孩子念书可是大事儿,妈肯定会同意的。”这话也就曹老大自己信,王红枣差点儿笑出来,老太太还叫不偏?她要真是那种在大事儿上不含糊的人,分家时候也不至于闹那么难看,王红枣柔情似水,满是信赖地盯着曹老大:“当家的,我信你,孩子上学念书可是大事,瑞雪是有天分的,还是当姐姐的,丰收这孩子性子独,他一个人去上学,我不放心,怕他被同学们欺负了,要是瑞雪能一起去,我这心里面就踏实多了。”曹瑞雪也抓住这个机会,可怜巴巴喊了一声爸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