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节
作者:扶朕起来      更新:2023-04-30 12:39      字数:4478
  “大哥,这些头花都是好东西,你放口袋里容易坏,要不你去那边买个纯手工编的竹背篓放着?大哥你有孩子吧?那边还有用竹子树皮编的玩具呢。”曹老二顺着他指的方向瞅了瞅,别说,那边围着的都是小孩儿,曹老二心思活跃开。光是头花可能收买不了三个闺女。可再加上好吃的和好玩具呢?他今天肯定就能哄得三个闺女搂着他脖子亲亲热热喊爸爸。作者有话说:吃饭前——商贩:六毛八。曹老二:真他娘贵,不买了。吃饭后——商贩:六毛八。曹老二:实惠,买买买。第43章爆米花也算是这年头小孩子们为数不多的零嘴之一了, 尤其是濒临年关,大人们也愿意出钱,摊位旁密密麻麻围满了人, 莫说是还有新鲜出炉的,就连早上抹黑炸的那些都已经卖了个精光,这会儿想要买就只能在一旁等着,随时准备和身旁人争抢。这也就导致了宋杏花一时没有察觉到曹老二的动静,还是等到曹老二把簪子别在她头皮上的时候她才恍然察觉, 摸了摸自己的头发, 羞红了脸蛋:“你买这个干啥啊,给孩子们买头花就好, 我就不用了。”“孩子们也有。”曹老二拿着木头做的小玩具递给闺女们,看着宋杏花脸蛋红红的样子, 心里满意的很,那商贩真没骗他, 这簪子别在他婆娘头上, 真挺好看的。“这簪子好看, 我婆娘更好看。”宋杏花的脸更红,她轻轻锤曹老二一记粉拳, 正打算说些什么,炸爆米花的机子猛地一声巨响, 白花花的爆米花涌了出来,宋杏花的娇羞瞬间不见,把三个姑娘往曹老二身边一推,身影灵敏仿佛下山猛虎, 硬生生抢在了所有人前头把钱塞给了收钱的商贩:“买五毛钱的!”宋杏花完全是下意识反应, 曹老太每年都要给丰收瑞雪买四毛钱左右的爆米花, 丰收瑞雪是两人,两个吃四毛钱,她三个闺女,吃五毛钱应该不算贵,就连宋杏花自己也没有察觉,她也因为刚刚那顿晌午饭变得出手大方起来了。这时候的爆米花款式很单一,只有两种,一种是那种黄黄的长长的棍子,一种是黄白相间的普通爆米花,这两种爆米花春春夏夏都没有吃过,曹老太买的爆米花可没有她们的份儿,这会儿手里拿着玩具,头上别着新发卡,还有爆米花吃,心里别提多高兴了。分家真好。她们才不要再回到奶奶家呢。俗话说万事开头难,刚开始花钱的时候,宋杏花还格外算计一分一毛,可吃过了那顿饭,又花钱买了爆米花,宋杏花也支棱起来了,开始痛痛快快地花钱,看中什么家里缺的就准备买什么,不仅把春春夏夏要的东西给买齐了,连桃酥,鸡蛋糕,花生糖,梨膏,麻花这类的也买了不少,还买了几张好看的年画,买了些红纸,准备回去和闺女们剪窗花。就没买到秋秋想要的毛绒玩具。其实也不是没有,而是秋秋实在看不中。这时候的毛绒玩具,真是一个赛一个的丑,哪里能入了秋秋的眼。所以,也就没有买。得亏曹老二买了个竹背篓,否则还真放不下这些。这背篓花了三分钱,样式和生产队自己编的不一样,是带盖的,盖上盖以后根本看不见里面是啥样,都放了啥东西。眼看时候已经不早,东西也买的差不多,集市也要散了,曹老二送妻女去县城口集合,和来时一样,宋杏花和三个姑娘拥有特权,能坐上生产队的大车,曹老二不行,车上没有男人的位置。他也没打算就这样上去,他还有正经事要做,只打算送宋杏花和闺女们上了牛车,他自己去干正经事儿。宋杏花心疼自己男人,提议让他把背篓给了自己:“我背到牛车上放着,你就能轻快点了。”“还有……”宋杏花声音小了下去,她抚了抚头上的簪子,左右看看,看旁人都没有注意这边,踮脚在曹老二脸上轻啄一口,羞涩的转过身去,耳朵根儿都红了,“……早点回来。”曹老二:!!!他娘的,这头花还真管用!!.曹老二去办自己的正经事儿去了,他所谓的正经事就是去砖厂打听打听,有没有瑕疵品;再顺便转悠转悠看看,能不能碰到识货的,把秋秋的两块银元给出了。宋杏花带着三个孩子在集合处等着生产队的牛车,秋秋手里一直在摆弄曹老二给她买的玩具,这玩具其实很简单,就是木头做成的一个带轱辘的小玩具,把轱辘放在地上,手里拿着棍子的那头一推,棍子另一头的小鼓就会转起来,发出砰砰砰的声音,别看幼稚,在这个时候已经算是非常了不得的玩意儿。反正最起码秋秋没看其他孩子们手里有。在县城口集合的不仅仅只有磨盘生产大队一个,年前的最后一场大集,附近十里八乡生产队的都赶来了,这会儿集市终于要散了,等着各自生产队大车来接的人很多,秋秋没看到一个孩子手里拿着自己这样的玩具。小孩子都是比较喜欢炫耀的,看着这情况,秋秋是越发来劲,本来还有些嫌弃那玩具幼稚,这会儿就爱不释手的推着它在地上跑来跑去,砰砰砰的声音就没有停过。别提多嚣张。周围的孩子们看她的眼神是越来越羡慕。有些在家里比较受宠的,已经拉着妈妈的衣服开始索要了。可惜,现在集市已经渐渐散去,卖玩具的商贩已经离场,就算这些当妈的愿意给孩子花钱,也找不到小贩的地址;更何况,好多当妈的并不愿意给孩子花这笔冤枉钱。现在是什么年代,乡下人家一分两分都得计算着花用,哪里有多余的闲钱愿意用在小孩子的玩具身上,顶了天用碎布头和砂石做几个沙包,拔两根鸡毛做个鸡毛毽子,就这已经算是顶疼孩子的。那些孩子注定是要失望了。这时候乡下地方的孩子,日子过得难,家里兄弟姐妹多,倒是要比城里孩子懂事许多,和曹丰收那样的毕竟是少数,哪怕被拒绝了也没有躺在地上撒泼打滚的,只能用更加垂涎三尺的眼神眼巴巴的看着秋秋。倒是把秋秋看的良心不安了。磨盘生产队的牛车还没来,秋秋扫了一圈儿,推着小轱辘挨个叫了几个孩子出来:“我走之前可以先借你们玩。”她挑出来的有男有女,都是长的周正好看,手上干干净净,眼神也清明的;长的不好看的,秋秋不想和他们一起玩;手脏脏的,秋秋怕他们弄脏了自己的玩具;眼神不清明的,秋秋怕他们有了坏心思,想要抢或者弄坏了自己的玩具。毕竟秋秋可是有十岁了,也有点自己的小心眼子的。那一群小孩子里面就属秋秋最好看。曹老二这当爹的虽然有些亲爹滤镜,倒也不算是说了假话,秋秋的五官确实长得好,比那县城里面的小姑娘也要精致许多,虽然暂时比县城里面的小姑娘黑了点儿,在一群乡下孩子里面却已经是出类拔萃了。长得精致好看,收拾的干干净净,穿的衣服款式也俊,头上还带着小发卡,当真是水水灵灵的一个小丫头,就是稍微瘦了点,头发黄了点,不过这都不是问题,只要能好好养养,长大绝对算是小美人。眼睛不瞎的人都能看出来秋秋的好看。距离宋杏花不远的另一波队伍里,有个大嫂子一直在盯着秋秋瞅,又瞅宋杏花,眼珠子滴溜溜直转悠不知道在想什么,过了一会儿,她脸上带着笑走到了磨盘生产大队这边,没直接和宋杏花说话,反而是先和磨盘生产大队其他的女人们侧面打听宋杏花。“这孩子是你们生产队的?长得真水灵啊,那是她妈妈?怎么没带儿子来,只带了闺女?”宋杏花只生了三个闺女的事儿在磨盘生产队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就算是之前不知道的,坐了这一路牛车也都知道了,这事儿在农村不算什么辉煌事迹,她们回答的声音就很小。“小点儿声,她们家没儿子,就三个闺女,也是命苦啊,哎。”一听说只有三个闺女,大嫂子的眼睛仿佛都更亮堂了几分,她继续拐弯抹角:“能生养三闺女,还养的这么好,那她家婆婆肯定是个好人吧?”“啥好人啊!她家婆婆就是个屁股歪的,只知道偏心她妯娌,不久前刚逼得她们家从老房子里分了出来,如今住在生产队的茅草屋里头,估计是缺少了不少东西,正好趁着这次置办齐全。”说到这个,磨盘生产大队的女人们都向宋杏花投去同情的神色。分家这事儿,有觉得分得好的,也有觉得不应该分的;可不管是怎么想的,都知道一件事儿:曹老太这家分得不地道。听说就给了二十五块钱。lj普通人家也就罢了,曹老太那是什么人家,这可太欺负人了。这也能说明宋杏花到底在婆家过得什么日子。那大嫂子跟着感慨了两句,看起来好像只是好奇过来问问似的,然而那眼底深处却藏了几分志在必得,又跟着磨盘生产队的女人们聊了一会儿,她接近了宋杏花,站在宋杏花身旁不远处,笑的挺和善的。“那是你家姑娘?长得真好看。”哪里有当娘的不愿意听人夸自己姑娘好看,宋杏花心里那个美,比自己挨了夸奖还甜,偏生她嘴上还要谦虚:“也就一般般吧。”“嗨!这叫一般般,让我家的姑娘咋办?你们家这姑娘长得真俊,小鼻子小嘴巴的真是越看越让人喜欢,尤其是这笑脸,真是让人心都亮堂了。”可不是嘛。小闺女这笑脸,是看了就让人心里面暖洋洋的。宋杏花美滋滋的,正准备礼尚往来奉承奉承大嫂子的孩子,就听这大嫂子猛地来了一句:“你们家孩子这么俊,许给了普通人家的孩子可太可惜了。”“这有啥可惜的,我们爹妈都是普通人;不过……”宋杏花正准备说说她和曹老二对三个闺女未来的期望和安排,磨盘生产队的大车来了,她赶紧拉着春春夏夏过去挤占位置,先把春春夏夏和箩筐安顿好,她又过去抱秋秋,等到终于在牛车坐下时候,那大嫂子早就不见了。宋杏花觉得挺遗憾的,下次还不一定什么时候能见面呢,她正想着,听到牛车有人叫她,扭过头来,是今年刚嫁到磨盘生产队的一个年轻小媳妇儿。“那嫂子刚才和我们打听你们家情况,一开始我没觉得什么不对劲,这会儿我越想越觉得奇怪,怎么会和我们打听这个?杏花嫂子,你提防点儿,我总觉得她好像有些别的心思。”小媳妇儿越想越觉得不对。那大嫂子眼神好像不太正当。宋杏花被她这么一说,神色也是一凌。当时她的全部注意力都在秋秋身上了,确实是没怎么注意她的眼神,现在想起来,那大嫂子的眼神和语气好像确实有些不对劲。宋杏花心里莫名有些不安生,等到下午曹老二处理完正事儿回家来,她便告诉了曹老二,曹老二眉头一皱。这是要干啥?感觉不太对劲啊。他瞅瞅推着小玩具满院子跑的秋秋,神色坚定:“下次赶集我不离开你们娘儿几个了,我倒是要看看,那大嫂子打得是什么主意。”管她是什么牛鬼蛇神,要是敢打他闺女的主意,他弄不死她!!听到曹老二这么说,宋杏花安心了。可谁都没想到,那大嫂子竟然在第二天就登门拜访了来。第44章大嫂子不是自己一个人来的, 和她同来的还有磨盘生产队的刘大娘,基本没和曹家有啥来往,和宋杏花关系也冷冷淡淡, 更没有在分家之后给宋杏花提供任何帮助,如今突然上门来,宋杏花一时间真是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你们这是?”刘大娘笑的合不拢嘴:“哎呀,曹家儿媳妇儿,我给你带来个天大的好消息, 来来来, 咱们先进去再说。”俗话说伸手不打笑脸人,又同是一个生产队的, 宋杏花犹豫了一下,还是把人给让了进来, 把她们迎到屋子里面坐下,她们上门的时间正好是吃完晌午饭没多久, 曹老二也正在屋子里晒太阳, 见到两个眼生的女人进来, 以为她们是和宋杏花认识的,来和宋杏花吹牛皮的, 他对女人们聊家常没啥兴趣,便准备起身往屋外走, 却被同生产队的刘大娘叫住了。“曹家老二,你别走啊,我今天可是给你们两口子带来个好消息,你可一定得留下来听听。”好消息?啥好消息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