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4节
作者:甲子亥      更新:2023-04-30 17:31      字数:3040
  然后他就又愣了一下。毕竟他原本想的那些应对的方法都是建立在元平帝是个忘恩负义的小人的基础上的,谁能想到呢,这位元平帝对秦言钦的疼爱竟然都是真的。那么那些方法自然也就不能再用了。不对——准确地来说,他都有皇帝做靠山了,那他还怕什么呢!反倒是这些皇子……方言钦眉头一挑。这下乐子大了。所以他当即打断了那几个老将军的话:“皇叔,这些事情的确都是我做的……”这话一出,所有人都愣住了。因为他们怎么也没有想到,赵王竟然就这么直接承认了,就好像一点都不担心自己的下场一样。怎么可能?要知道上一次他卖官鬻爵的事情捅出来的时候,为了减罪,他可是连元平帝要是把他怎么着,他就直接撞死在仁端太子的墓碑前的话都说出来了。所以刚才一定是他们听错了。然后他们就听见方言钦继续说道:“考题是我从您那儿偷的,就月初那天,我一听说礼部已经把拟好的会试考题送到您那儿让您批阅了,就打着来探望您的名义,偷偷把考题翻了出来,记了下来,而且我准备殿试的时候也这么干。”……“这些事情也的确都是我瞒着那些名师和学子做的,是我害了他们……”说到这儿,方言钦顿了顿,然后才说道:“尤其是谢温纶谢举人,他发现试题的猫腻之后,直接中断了考试,跑到了赵王府,就是为了规劝我,让我主动向您承认错误。”听见这话,谢温纶蓦地抬起了头。他怎么也没有想到赵王不仅没有拉着他们背锅,反而主动帮他说起了话——这样一来,他至少不用担心自己会卷进这场科举舞弊案里了。而方言钦则还在继续:“至于这几位老将军,是我命令他们从关外赶回来的,因为侄儿犯了浑,总觉得有什么人想要害侄儿……”“所以千错万错都是侄儿的错,皇叔想怎么处置侄儿都行,侄儿这一次一定不会有半点怨言。”说完,他就直接跪了下去,结结实实地给元平帝磕了一个头。大殿之中顿时一片鸦雀无声。所以他们没有听错,赵王这一次竟然真的这么老实。还是那几个老将军率先反应了过来。赵王竟然把他们的罪责也担了下来。他们就知道仁端太子的儿子就算再坏也坏不到哪儿去。不对,现在可不是说这些的时候——元平帝本来就恨不得能早日除掉赵王,现在赵王把这些罪责全都揽到了他自己头上,那不正给了元平帝动手的机会了吗!所以他们当即说道:“不,皇上,这些事情都是我们干的,和赵王没有丝毫的关系……”可是那些皇子可不会给他们帮助方言钦脱罪的机会。他们当即给他们的那些属下使了个眼色。所以当即就有无数官员站了出来,他们的声音瞬间就把那几个老将军的话压了下去:“皇上,人证物证俱在,就连赵王自己也都承认了他偷盗会试考题的事情,正所谓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请皇上下旨,将赵王交由三法司重判。”“皇上,赵王之言,臣越想越觉得胆战心惊,他一句犯了混就能召来四个关外守将,这不仅不能说明这四个将军是无辜的,相反,这恰恰能说明赵王这些年来一直都和军中有勾结,他一个旁系亲王,和军中关系如此密切,简直是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啊皇上!”“皇上,臣请彻查此事。”“臣等附议。”那几位老将军只觉得眼前一黑。这些人、这些人是要置赵王于死地啊。元平帝这才反应过来。“够了。”他怒声说道。场上立时安静了下来。元平帝深深地扫了一眼那些默不作声的勋贵旧臣一眼,这才转头看向方言钦。他又想起了方言钦刚才说过的话——他说他是犯了混,才会做出这些事情来。直觉告诉他,方言钦是在向他解释他为什么会怀疑他的事。再一看他干脆利落的认罪的态度,元平帝的心情稍微好了一些。毕竟做长辈的,怎么会跟晚辈计较这些小错呢。但是他偷盗考题,意图科举舞弊也是事实,这可不是什么小错了,他动摇的可是大乾的根基。想到这里,元平帝心口就又是一堵。所以这一次,他就算再不忍心,也必须要做点什么,让他长个教训了。最主要的是,要是不重重地处罚他,只怕也难以堵住天下悠悠众口。所以元平帝心下一狠,说道:“好,既然你对你的罪行供认不讳,来人——”“拟旨,削去秦言钦赵王之爵位,贬为庶民,无诏不得出京。”在场的一众官员:“……”这要是他们,就算不趁着这个机会直接砍掉秦言钦的脑袋,至少也要把秦言钦废掉,比如打他个几十大板,暗中操作一下,废掉他两条腿绝不是问题……这样一来,他自然也就折腾不起来了。毕竟谁会支持一个残废当皇帝呢。所以他们下意识地就又要向元平帝进言。结果元平帝根本不给他们机会:“好了,这件事情到此为止,至于那几个边关守将……先关起来吧。”文武百官:“……”所以元平帝竟然真的就准备这么放过秦言钦了?他竟然会这么好心?等等——当年秦言钦的那两个庶兄,可不就都是在被元平帝关起来之后暴毙的。嘶!所以元平帝根本没打算放过秦言钦。他分明是打算送他去步他那两个庶兄的后尘。反正秦言钦都已经被他养废了,就算再让他多活几天,他也掀不起什么风浪来。这样一来,将来史书工笔也不会把秦言钦的死归咎到他头上,相反,少不了还要歌颂一番元平帝的宽容,毕竟秦言钦都做出这样冒天下之大不韪的事情来了,元平帝却还是宽恕了他。——毕竟,同样是科举舞弊,十六年前,元平帝可是一口气砍了五十多颗脑袋,流放了两百多人,关了三千多人。狠还是元平帝狠!想到这里,文武官员连同一众皇子都只觉得心头一凛,他们当即齐声回道:“是。”方言钦也俯首拜道:“侄儿谢皇叔厚恩。”……这件事情到这儿就算是告一段落了。然而元平帝的心情却反而更沉重了。寝宫之中,他直接瘫坐在了龙椅上:“那么多勋贵旧臣,竟然没有一个人站出来替赵王说话。”“少数几个还没有变节的,却都是蠢货,让人随便一挑拨,就敢偷偷摸摸从关外跑回来,跑回来也就算了,还被人抓了个正着。”大总管一边替他按着太阳穴,一边跟着叹了一口气。元平帝:“辅国公秦句,他可是长兄一手提拔上来的。”“崇州侯裴杜,他当年因为酗酒无度,延误了战机,要不是长兄替他求情,他的脑袋这会儿只怕都成了一抷土了,哪还能有他现在的荣华富贵。”“还有梁州伯宋康德,他当年出生的时候,他母亲难产,是长嫂和二嫂两个人抬着他母亲走了十几里山路,把他母亲送到了县里的医馆,他才得以顺利出生……”“结果呢,他们就是这么回报长兄长嫂的?”说到激动处,他忍不住又猛烈地咳嗽了起来。“皇上,龙体为重啊。”大总管见状,连忙帮他舒缓起了背部。“是了。”好不容易缓过气来,元平帝却又说道:“几十年前的恩情,哪里比得上子孙后代的荣华富贵重要。”“朕记得,秦句的小孙女现在是老大的侧妃。”“裴杜的小儿子娶了老三的妻妹。”“宋康德……宋康德呢,他是谁的人来着?”大总管:“梁州伯的嫡长子是五皇子的伴读。”“是啊,他们现在都是皇子党了,哪里还顾得上几十年前的恩人留下来的遗腹子呢。”元平帝:“难道,难道朕说得还不够清楚吗,朕明明已经告诉过他们了,等赵王及冠之后,就按照礼法,立赵王为太子。”结果他们还是和他的那几个皇子搅和到一起。大总管默了默。这世上最不缺的就是为了皇位杀父,杀兄,甚至杀子的皇帝了,结果到了元平帝这儿,他竟然真的打算把皇位还给隔房的侄子,所以这话说出去,谁会信啊!而且元平帝感念仁端太子和仁孝太子妃的恩情,想把皇位传给赵王,那五位皇子显然不是这么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