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1章 刻痕揭秘?
作者:贤乐福满白      更新:2022-05-03 05:15      字数:2504
  伙计手上端着托盘,四个菜一齐端了上来,文德招呼薛来和阿蓝一块坐下。

  简单的四个菜,再加一份蔬菜汤,一行四人吃得心满意足。

  吃饱喝足之后,文德拿起手边的帕子擦擦嘴,双手撑着桌子站起来,看一眼三人,笑着说:“我吃饱了,你们三个慢慢吃,不着急。”

  吴月茹疑惑不解的看着她,以为她要走了,忙抓起帕子擦擦嘴就要跟着她起来。

  文德听到了椅子挪动的声音,一回头,就见吴月茹和阿蓝已经站起身要走的样子,薛来还在那忙着狼吞虎咽。

  她朝他们摆摆手,解释道,“我上次来这里吃饭有东西落在这儿了,今儿过来,正好问问店老板有没有捡到,你们不用着急,都坐下来吃吧,老王的厨艺可是出了名的好,不好好吃一顿,就太可惜了。”

  不等吴月茹回答,她一边笑着走向向敏中,一边故意拔高了音量问,“向大哥,上次我落在你们这的话本册子你见到了吗?”

  向敏中聪明着呢,跟文德认识这么多年来,他可从来没有见她看过什么话本册子,比起看这些玩意儿,她更喜欢听人说。

  所以,他一下子就明白过来这妮子话里的含义。

  敢情是跟他打哑谜,有事找他呢。

  向敏中放下算盘,笑得如沐春风,嘴里说着训斥人的话,却没有一点训斥人的样子。

  “走吧,我给你放后院了,你啊你,都这么大的人,还总是这么丢三落四的。”

  向敏中像个唠叨的老父亲似的说个不停,不管他说啥,文德就在后面一个劲儿的点头,那态度可好了。

  “向大哥说的对,这次丢个话本还是个小事,万一哪天丢了银子,我找谁哭去啊;还是向大哥好,知道给我放着,没有跟旁人那样当引火的材料给烧了。”

  俩人边说边进了后院。

  一进后院,文德就换了个样子。

  “向大哥,我今儿找你有要事问你。”

  “无事不登三宝殿,说的就是你。”

  文德挠了挠后脑勺,不好意思的笑了,当初虽然是她帮了他,可到后面,还是他帮她的地方居多。

  “向大哥,你知道有没有一种刑罚是跟墨刑相类似的?”

  向敏中还是那副温润如玉的贵公子形象,举手投足之间依然是大户人家的样子,骨骼分明的大手摩挲着茶盏。

  好一会儿,才慢慢开口道,“你知道北齐吗?”

  “北齐?”文德反问,身子不自觉的坐正了,“跟大明表面上关系很好,但实际上很紧张的那个北齐?”

  “正是。”向敏中似是陷入了回忆中,黑眸微微眯起,曲起的右手食指轻轻扣着桌面,不紧不慢道,“北齐人崇尚武力,勇气,再加上北齐大多数男子天生就长得身强体壮,使得武力与勇气在他们国家显得日渐重要,慢慢的就变成了一种社会风气,再到后来,北齐的男子喜欢在自己身上刺东西,刺的东西越大,越能彰显这个人的勇气。”

  “有固定的位置吗?还是说身上随便哪个位置都可以?”

  “这个东西不像墨刑,在我们大明它是一种刑罚,一旦有人被施以墨刑,人便沦为贱|人了,但在北齐却不同,它能给人带来勇气和荣誉,刺的位置并不固定,不过,大多数人都喜欢把它刻在比较显眼的位置。”

  文德唔一声,表示认同。

  既然它能给人带来勇气和荣誉,自然也能带来威慑力,有威慑力的东西,没人会喜欢把它藏着掖着的。

  人,都有虚荣心。

  “有没有可能会穿透人的肌肤,刻在人的骨头上?”

  她想知道,张三肋骨上的痕迹究竟是什么东西?

  依据大明的刑罚来看,没有一种是符合张三的。

  如果都不是的话,排除了刀伤和剑伤的可能,那他肋骨上的痕迹究竟是从何而来?

  “长年从事这个的人是能做到的。”

  文德半垂下双眸,纤长的睫毛投下一片阴影,若有所思的不知在想什么;向敏中端起茶盏慢条斯理的浮了浮茶沫,一点也不急着催她。

  “向大哥,你还记得魏府的那个小厮吗?”

  向敏中放下茶盏,黑眸看向她,“指认梁千户的那个?”

  文德颔首,点点头,“他死了。”一双好看的眼睛直直的盯着他。

  摩挲茶盏的手一滞,抬眸,掀了掀眼皮,漫不经心地问,“什么时候的事儿?”

  “不知。”文德放下翘起的二郎腿,面色凝重,向敏中是她信得过的人,俩人基本上熟悉信息共享的那种,所以她便将昨日在京郊地验尸的情况简单的说了一遍,“昨日刚发现的尸体,就在京郊地,尸体,根据尸体腐败的情况来看,少说也有小半个月了,具体是哪一天,判断不出来,苏大人找来魏府的管家,管家也说不上来人什么时候不见的。”

  “魏世子大婚之日遇到这种事,府里上下难免人心惶惶,丢了一个下人没人知道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

  是啊。

  就算她再不愿意承认,却也不得不承认。

  在这个年代,丫鬟小厮的命就跟那蝼蚁一样,不值钱。

  就连她,明面上顶着的是官差,可只有她自己知道。

  她这命。

  也不值钱。

  果然阴雨天害人,她这心情儿也跟着阴雨起来了。

  整的都不像她了,跟个得不到丈夫恩宠的怨妇似的。

  文德甩甩脑袋,抛去那些自怨自艾的念头,问出了憋在心里的疑问。

  “向大哥,你说有没有可能这个张三就是北齐人?”

  “八九不离十。”向敏中没有否认她的话,“大明国度开放,有北齐人在这里生活并不意外。”

  文德抿唇不语。

  事实上,在大明生活以及从商的北齐人不在少数,当今圣上为了表明自己的宽阔胸怀,彰显大国精神,对此行为并不阻拦,甚至加以提倡。

  两国邦交看着甚是和谐友好。

  就连大明本国人也是如此认为的。

  若是有一天,北齐突然和大明之间发生了战争,她想,这对大明的老百姓来说或许是一件不可思议的事情吧。

  但她隐隐有些不安,而这种不安和她听说了梁千户是刺杀公主的刺客后是相同的。

  这两者之间有没有内在的联系呢?

  操纵这两件事的幕后黑手究竟是不是同一个人呢?

  按照大明律法,如果外邦族人在大明受伤或死亡,他们有权介入调查此事,且大明必须全程配合。

  而张三的死,距离现在已经过去半个月了。

  北齐那边没有一点声响。

  这,又是为什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