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节
作者:忽见青山      更新:2023-04-30 22:11      字数:2672
  “你是……要我做账房先生?”纪心言补道:“我知道你没经验,所以给你一个月试用,这一个月我只管吃住不给工钱,一个月后按你的能力定工钱,到时你不满意再走也不迟。”“可是……”林娇儿看看林伯,不知道此时是该高兴还是该生气。能留下固然好,但帐房先生……林伯道:“掌柜,从来没有女子当账房先生。”这回轮到纪心言吃惊了。“从来没有?明明有女掌柜啊。”“若是女人家的小生意一个掌柜自己就把帐做了,但像我们这种酒坊,帐房先生是要往米粮店去对帐的,从来没听说有女子来做。”帐房先生不就是会计吗?后世做这个的女孩子不要太多。纪心言看了眼林娇儿,发现小姑娘不像上次劝她接手生意时那样气恼,反而睁着眼睛隐隐透出期待。“可有律例规定不让女子做帐房先生?”纪心言又问。林伯道:“这倒没有,只是……”纪心言打断他,再次确认:“当真从没见过女子做帐房先生?”周围众人互相看看,都摇头表示没听说过。纪心言微微一笑,转头看向林娇儿。“那恭喜你啊,如果你留下,就是大豫朝第一个女帐房先生。”作者有话说:感谢在2021-07-25 11:11:11~2021-07-26 11:11:11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感谢投出地雷的小天使:tea 2个;木木 1个;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习惯性牙疼 1瓶;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第87章纪心言从金楼出发不久, 消息便传到韩厉那。确定她已平安离开,韩厉放下心。欣慰之余,难免有丝失落, 她到底还是没有为他留下。但她若真的留下,他反过来还要劝她离开。想不到他也会有这么矛盾的一天。他想知道她去哪了,但是不行,他不能动用炎武司的力量跟踪她,那样会给双方带来危险。他也该动身了, 回京城, 再不走,他服解药的时间就过了。片刻的光明离自己远去, 化成远在天边的一个亮点,可遇不可求。于初敲门进来。“大人, 小燕儿死了。”韩厉点点头,说:“今日启程回京。”他没必要等安王的回复。安王的回复无非是两个, 一是愿意出兵支持, 二是仅仅口头支持。只要他不傻, 是不会明确拒绝的。出兵支持的可能性不大,安王毕竟吃过亏。辽王登基后, 他成了同伙,却一点好处没捞到, 不知背后被多少人嘲笑。他若真痛快地答应出兵,韩厉反而要多想想。但只要他肯口头支持,就够了。从一开始,韩厉也没把安王的四万兵马算进来。忠义堂想拥新皇复位, 硬碰硬是不可能赢的。辽王当年可以, 一是他自己有十万大军, 二是安王同意出五万助他,三也是最关键的,辽王生于沙场长于沙场,善于运兵,称得上枭雄。即便如此,辽王当年也钻了应诏入京的空子,借着晋军远在西北来不及回京护驾,才勉强赢了那一仗。如今忠义堂有什么?一些当年的晋军遗部,一些前御林军,以及他们的后人。即使再算上愿意拥立正统的西北军,也不过区区两万余人。夏君才武功再高,放到战场也无法以一当百。靠拳头是没用的,唯一的机会就是利用朝中空虚时,先一步抢占京城。只要到时京城中的朝官有半数以上承认孝宗遗腹子的血统,小皇帝就可以先行登基称帝。这样的事,历史上不是没有。至于那半数朝官,韩厉早在心里列了个名单。他在炎武司这些年,主要做的就是这件事。清流如俞岩,只要他认可了小皇帝的血统,不需太多劝说便会站到正统这方。还有一些中立的朝官,或许并不想换皇帝,但为了少一些流血牺牲,他们会顺应大势。至于那些贪官,呵,韩厉有时候觉得他们才是真正可爱的人,一个个不停地往他手里送把柄。这些把柄,皇上不在意,他可尽数帮他们收着。到时他们若支持便罢,若不支持,那就等着倾家荡产丢官弃爵吧。这两年里,他暗中运作,已经将不少清流放出京城去地方为官。如今朝廷里最多的就是三类人,明哲保身的中立派和见风使舵的墙头草。此外就是汪帆扶植起来的阉党,这股势力才是他最大的阻碍。虽然眼下炎武司占了成立时间长的优势,仍能压阉党一头,但难保五年后,汪帆会不会占上风,成为一代权宦。不管从哪个方面看,留给他,留给忠义堂的时间都不多了。韩厉暗忖,若汪帆能离开京城一段时间最好不过。但要让皇上近侍离京,除非皇上也一同离京。他要细细考量。这事说起来三言两语,真做起来,就是悬崖上走钢索,一个不慎,粉身碎骨。韩厉抬头看向前方巍峨城门。城门上漆红大字--爻城,从剑州回京城必经之路。一进城门,立刻有守城将领迎上来。“末将姚方奉孙知府之令在此等候韩大人。”那将领行军礼,“韩大人一路辛苦,还请到府衙休息。”韩厉心中冷笑。他来爻城这事只通知了卫所,结果最先来请他的却是知府大人。可见这知府平日没少与卫所来往,消息如此灵通。又是一个脑筋灵活的知府,或许如赵至衍一般。至于这位孙大人为何如此心急地想见他,韩厉心中也有计量。他想了想,对那守城将领道:“带路吧。”还未到府衙近前,就有一紫袍官员快步迎上,正是知府孙为民。韩厉在京中见过他几次,但未说过话。“韩大人,辛苦辛苦。快请。”孙为民引着韩厉往府衙内走,面上难掩喜色,他原本担心请不到人。几人进了三堂,韩厉在品阶上高于孙知府,便坐了上首。他一坐下,就闻到一股淡淡的木香。寻着味看过去,见八仙台正中摆着一尊紫黑色小佛像。他收回视线,听着孙为民拍马屁。“韩大人一路辛苦,下官特意请了爻城最出名的厨子,备了一桌特色菜……”对这种溜须拍马之辈,韩厉懒得兜圈子,直接打断他:“孙大人急着见本官,可是有什么要紧事?”孙为民原想先寒暄几句,但见这人对闲聊似乎没什么兴趣,便遣退仆从,谈到正事上。“韩大人,下官前日新得了一对小玉马,做工只是勉强入眼,倒是玉料颇是稀罕。”他说着亲自呈上一方圆盘,盘上是一对玉马。玉马做工可不是“勉强入眼”,但与玉料本身比起来,确实容易让人忽视工匠手艺。那对小马身体青翠,马尾处却有丝丝红线,是玉石天然形成的。韩厉扫了一眼,翡中带红确属难得,但他兴趣不大。当不得金当不得银,拿去忠义堂肯定就是送到太后手边做个玩意。倒不如真金白银实在,还能买些兵马。孙为民见他面上寥寥,心知他不喜,忙将玉马收了下去,又换了一个托盘来。“是下官思虑不周,玉马太沉不好带,韩大人不如看看这些……”他说着,揭开上面的红布,显出一叠银票。韩厉上手随意翻了下,一万两一张,约有二十来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