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8节
作者:顾青姿      更新:2023-04-30 22:38      字数:3548
  生活在祖国的边陲,他十三岁为止,没有离开过这里,也不觉得龚家这样的家庭有什么不对。镇上的学校他随便上,他年纪小,也聪明。龚家的家世,没有人敢为难他。他的两个堂哥早早就不念书了,跟着二叔做生意。小时候,阿琼为他缝的书包,他从来不带,因为母亲遣人接送他,有人给他背书包,有人给他打伞,连下雨天都有人背着他……他的十三年人生过的几乎没有烦恼,只要他的要求,母亲没有不应的。二叔和二婶,也对他极好,仿佛没有人不喜欢他。阿琼从小跟在他身边,他初初学写字的时候,因为无聊就开始教阿琼。他总自豪,阿琼是他的学生,而且他把她教的很好。正逢镇上有集市,家里人都去集市了,他进门喊:“阿琼!”母亲笑着说:“她父亲回来了,这几天随她父亲去走亲戚了。”逸昌不懂:“走什么亲戚?她还在上学,我给她布置的作业她还没写完。今天还有新的作业。”母亲笑着说:“她已经学得够多了,哪家的女孩子读这么多书?又不是去考状元,是时候找人家了,她已经十六了。”逸昌瞪大眼睛,不可置信问:“找什么人家?我都说好了,我们到时候一起考学,去昆明,去京城读大学。父亲都答应我了。”母亲只管笑温柔说:“又说胡话,那都到什么年纪了?”母亲从来就是这样,连反驳人讲话,都软绵绵的。其实他知道,父亲在外面有人,有家室了,也有孩子了。可惜母亲并不在意,她的认知里,没有离开龚家这个概念,祖母时常在母亲面前叫骂父亲,声称他死在外面我都不管的,但是你是我闺女,逸昌是我大孙子,这是龚家的规矩。他们不知道,龚家的规矩,已经不是过去一百年的规矩了,男女平等、一夫一妻、读书上学、只有雇佣没有主仆。这些道理他们都不明白,老祖宗辈辈相传的规矩,为什么不对了。那时候,他也不懂。他只知道,他要读书,带着阿琼一起。阿琼是他的学生,她很聪明。他们一定能去更好的学校读书,去见识广袤的世界。隔了几日,阿琼回来了,阿琼还是那么明朗开心。见了他一点不开心都没有。阿琼其实算是他丫鬟,可惜他是学过知识的人,知道这样是不对的,虽然这里的学校和本地的少数名族文化结合,带着浓重的滇南色彩。龚家的马帮回来后,二叔是最高兴的,他会在老宅的主屋里宴客,将旁支的那些叔叔们都请来,大家把酒言欢,诉说旅途中的惊险,血腥而刺激。龚家的生意遍布滇南和滇西,靠的全是这样的悍勇。新的生意要穿过边境,去到缅北,二叔已经在商量这件事了,而且家族里的男丁都愿意支持,也都愿意去。因为他父亲的威严在,他父亲读书出去,去了那所军校,后来跟着几起几落。但是很有声望。这里的人没有不卖龚家的面子。虽然他只见过父亲两次。第一次他还是婴儿,并不认识他。第二次七岁的时候,父亲休假回来。父亲和这里的人不一样,他讲话非常利落,教训人就是教训你这个人,而不是批判你没有规矩,或者说龚家如何。他只会指出你这个人的错误。就比如他曾经教育他,你是一个男孩子,不要让阿琼一个女孩子来给你叠被穿衣,这样非常不好,你是一个可以自理的人,人人平等,将来你出去读书,同学、好友,你会有很多朋友,要学新的知识,不要困在这里,平庸还要靠着龚家养着你,然后怒和龚家一辈子缠在一起。你自以为学了一些知识,对身边人高高在上,那样非常糟糕。他被骂得羞耻的无地自容。幸亏被母亲打断了,母亲护着他,立刻说:“你这是做什么,阿琼是他的玩伴,他们两个自小一起长大,这有什么,再说了他还小,你当父亲的才见过他几次,你这样他越怕你了。”他确实很怕父亲,那个高大穿着一身军装的男人,每日天不亮就起床,自己把自己打理的井井有条,站坐都有姿态。他其实很喜欢父亲,觉得他很不一样,很喜欢模仿他,模仿他早起,不再贪睡,模仿他每天早上晨练,跟着他去爬山。模仿他,对龚家的人很尊重,不再理所当然觉得身边人是仆人。七岁的孩子,觉得父亲是天,那么伟大。可惜他结束休假就走了,且走了再没回来。直龚家出事,也是因为他死在了外面。父亲走后,他就学会了,阿琼帮他叠被子,他就教阿琼读课文。阿琼替他缝补衣服、洗衣服,他就教阿琼算数。教阿琼读书,给她布置作业。阿琼很聪明,不论他教什么,她都能很快学会。“阿琼,母亲说你家里要给你找人家?这么回事?”阿琼坐在芭蕉树下正在绣鞋面,听到这话,勉强一笑“没有的事,阿爸回来带我去看阿嬷了。”他立刻说:“那就好,我说好了,等中学毕业了,到时候带你去考试,我们一起去找父亲,去读大学。父亲写信,说只要我们考上大学,学费他来付。”阿琼笑着看着他,一直那么看着,一直笑,眼睛那么漂亮。而那笑里有他不懂的东西。二叔的生意越来越大,母亲晚饭后和他讲:“你二叔……”母亲是个温柔的女人,乖顺且善良,一辈子都不知道和人吵架。“二叔怎么了?”他满月就过继给了母亲,一直都跟在母亲身边。二婶虽然非常泼辣,但是二叔性情和父亲不同,二叔性情暴烈,且凶悍,打女人非常狠,二婶很怕他。“他的生意,和土司府的人,他们……”母亲始终说不出口,二叔凶残,欠了人命,而且很多生意都沾了血。母亲觉得这样很不好,但是说不出口,他还不懂,他才十三岁,他什么都不懂。母亲见他好奇,又改口说:“没事,你好好读书,早点考上大学,跟你父亲去读书,将来做个有出息的人。”这话他爱听。“到时候母亲和我一起去,母亲一个人在这里不开心。”他其实是知道的,母亲一直都不开心,灯下孤影,每日除了等他,没其他事情做。可惜他知道的太少。龚家的老宅里,困住的何止母亲一个人。祖父每周末都会和他训诫,要他记住龚家的规矩,要孝顺、要上进……祖母每每这个时候,就会说和几句,但是丝毫不提让他上进学习,将来读大学……他们仿佛笃定,他一辈子都会在这个镇子里,一辈子都不会离开。他对这些的厌恶混杂在对家的喜欢中,始终都不能明白,龚家到底代表了什么。他喜欢喝阿琼晾的花茶,阿琼勤快,将花茶分装好,嘱咐他:“你少喝一点,喝多了胃不舒服。”他也不在意,坐在芭蕉下,一边读父亲寄回来的书,一边和阿琼讲:“这书写得非常好,等我看完那你也看看。”阿琼比他大三岁,已经十六岁了,穿着灰色的衣服绣着彩色的纹饰,青春靓丽。却没有回话。“怎么了?”阿琼有些担心,和他说:“阿爸被安排,去缅北运货,不准他去贩茶了。”“怎么突然让卓叔去缅北?”阿琼也不知道,他把书给她:“那你先看吧,等二叔回来我去问问他。”阿琼很感谢他。尽管龚家的人总调侃,说阿琼是他的贴身丫鬟,早晚是他房里的人,他已经懂得了这些,对阿琼越觉得抱歉。所以他总私下给阿琼钱,有什么事情,总不让她一个女孩子去外面。他看着阿琼的眼睛,“别怕,没事的。你好好学,到时候去外面读书。”可惜二叔一直都没回来,镇上的集会都过了几次了,龚家贩茶的马帮又一趟回来了,二叔都没回来。阿琼的阿嬷病了,她和母亲告假,离家了半个月,他每天都在学习,也在等待。等着身边的人回来。父亲的信回来,他讲得非常委婉,让母亲注意一些,提醒家里不要再那么高调,尤其不要奢侈。母亲听话,把自己屋子里贵重的东西都收起来了。但是又舍不得他屋子太寡淡,就将象牙雕件摆在他房间里,那件乌铜走银的摆件也放在他房间里。据说这是母亲的嫁妆。母亲很多嫁妆,都是金银,据说当年父亲离家的时候祖父祖母不同意,母亲就卖了嫁妆给父亲带着当盘缠了。可惜他心中充满的都是对父亲和对外面世界的幻想,所以对这些蛛丝马迹中的提醒,一无所知。第86章 梦里的阿琼滇南的四季, 都是色彩鲜丽,雨水之后的晴空,湛蓝的天, 每一样都让人留恋。他没满十四岁, 母亲不准他一个人去昆明。虽然那里有西南联大的旧日辉煌。二叔这次没有回来,而是大堂哥带着一帮人回来了。因为二堂哥要结婚了。家中为他举办婚礼。阿琼盼了父亲很久, 结果她父亲没能跟着大少回来。她坐在芭蕉丛下, 怔怔的,连看书都没心思。院子里其他的姑娘们都为二少的婚事奔走, 轮到放假, 大家都出去玩耍, 约她:“阿琼,镇上有集市, 我们去山上, 你去不去?”她笑起来, 眼睛微微眯着:“我还有事没做完, 你们去吧。”“逸昌,你帮我问问,我阿爸什么时候能回来,好不好?”他进了二叔的院子,一进门就看到二婶坐在旁边哭,见他进来立刻站起身, 抹了眼泪:“逸昌来了。”她是撒尼族人,生的很漂亮, 性格很泼辣,镇上的女人们,都羡慕她尊贵, 她嫁进龚家,她的丈夫有本事。执掌着龚家的生意,带领着龚家的男丁们开疆扩土。他却知道,她其实过得并不开心,祖母对母亲倒是和蔼,对她总是多有指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