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节
作者:明开夜合      更新:2023-05-01 06:19      字数:2370
  “都有谁去?”林清晓:“还挺多人的,你、我、宁宁、欧阳婧……肖宇龙和他哥们儿也说要去。”“好啊。”“那一号见。”“一号见。”收拾完东西,夏漓抱着几本没装下的习题册,离开了教室。走到楼梯那儿时,晏斯时和王琛正从二十班教室前门走了出来。她放慢脚步,打了声招呼,“嗨。”王琛也回一句“嗨”。三人自然而然地一起下楼。夏漓出声:“你们元旦要去福安古寺烧香么?”走在前面的王琛说:“唯物主义战士还信这些?”“单纯祈福而已,图个心理安慰。”她抱着习题册的手指不自觉微微收紧,转头看了眼稍落后她一级台阶的晏斯时。“据说是明中高三的传统。”她瞎诌道。晏斯时抬抬眼,“好。去看看。”王琛说:“行吧。那我也去。”夏漓不敢将高兴表现得太明显,“一号上午,差不多九点钟。再晚可能人会很多。”晏斯时说:“好。”到楼下,夏漓要往北门去,就跟两人道别,“那后天见。”晏斯时:“后天见。”/一号上午,去福安古寺的人远比夏漓以为的多。除了林清晓提到的那些,还有大家各自带的朋友。聂楚航也来了,跟林清晓打了声招呼,林清晓看了看他,不理,他就不远不近地跟在她附近。在大殿广场前的大香炉里上了香,林清晓要去殿里拜一拜。夏漓说不去,就在外面等她。林清晓和徐宁一块儿进去了。前一周下过雪,此后天也一直阴沉,半山风大,空气寒冷。夏漓站在殿前青灰色的石板地上踱步,闻着香炉里飘过来的好闻的香灰味,时不时看向寺院大门。不知道第几次,她眼前一亮。她扬手挥了一下。晏斯时和王琛看见她了,走了过来。两人手里都拿着门口派发的清香,走到香炉那儿,就着蜡烛点燃了,找一处空位,将三炷香插进去。夏漓指了指殿内,“你们要去拜一下么?”王琛说:“来都来了。”夏漓没跟过去,看着他们的身影进了大殿。逆光去瞧,晏斯时站在暗处,于殿内佛像前,低头默立。那背影静肃,尤为虔诚。夏漓忽然想到那晚晏斯时说,他的心愿不以他的意志为转移。她不觉他是唯心主义的人,但或许,一定是有什么他如何努力也办不到的事,才叫他只能祈愿,求助于一些抽象的力量。这让她莫名觉得难过。不远处千年古柏下,有人往树枝上系红色布条。夏漓环视去找,看见那请布条的桌前,排了一小列队伍。她是一时兴起,排到了队末。排了好一会儿,终于轮到她。十元一条。将纸币丢入功德箱里,夏漓拿起笔,将布条展在桌子上。“愿”字写完,第二个字刚起笔写完“日”字头,身后忽然传来一道清冷微沉的声音:“你朋友在找你。”夏漓吓了一跳,只觉得那呼吸近得似乎就在头顶。藏在发里的耳朵轰燃起来。她下意识拿手掌去遮自己写的字,黑色油性笔两下涂掉了那个“日”字头。“……我马上过去。”夏漓说。心脏剧烈跳动,让她手指也跟着微微颤抖。写完,她看了一眼。愿所愿得偿。念起来有点像个病句。盖上笔帽,夏漓拿着红布条,走到树下,寻一处还没被占的树枝。踮脚去系时,晏斯时走了过来,“我帮你?”夏漓递给他,“……那你系高一点。”兴许高一点更能被看到。晏斯时点头。夏漓往旁边让了一步,就看着晏斯时抓住了高处的一根墨绿枝条,将红色布条绕个圈,打结。他退后,转头问她:“可以吗?”风起,那醒目的红色布条在高处翻飞,比所有人都高,高得她跳起来都似够不着。高得一定能叫菩萨瞧见。夏漓点头:“可以。”愿晏斯时所愿得偿。她在心里补全了这句祈福。第25章 (我也很想他...)「“而夏天那么短。思念却很长。”」——雪莉酒实验室《经过梦的第九年》2010年这一年的农历新年过得比较晚, 初七复课时,已然是2月下旬。2月27日便是高考倒计时一百天。如此紧凑, 让大家压根没时间做节后调整, 像一群只训练了大半年的新兵水手,还没通过验收,就直接被一股脑地塞进了节节加速的航船, 头昏脑涨地直奔终点而去。学校要办百日誓师大会, 七班也有自己的仪式,那也是老庄每带一届高三学生的传统:老庄是北师大毕业的, 作为班主任固然严肃古板,但作为语文老师, 私底下常会写几句仿古七律,挂在自己博客里。这样的人, 绝不会毫无浪漫情怀。不管是给自己, 给家人, 给朋友……这信写完了就封存好, 自己保管, 等高考结束,或是出分那天再拆开。老庄说:“但愿那时候你们不会愧对自己信里的内容。”为了增强这仪式感,信纸和信封都是老庄统一发的, 白底蓝条的信纸, 顶上正中印着明章中学的校名校徽。信纸和信封传完以后, 教室便安静下来, 只有翻动纸张,和笔尖沙沙的摩擦声。不一会儿, 这些声响里又混杂了谁低低的哭泣声。新学期刚排的座位,夏漓的位置靠窗。此刻, 她手托着腮,看着窗外的篮球场,怔忡着构思自己的信。我们已经认识快两年了,希望你收到这封信的时候,不会太惊讶。自落下第一个字之后,思绪便没有断过。她有太多的话想对他说。自相遇以来,每一次远观,每一次偶遇,每一次相处时,她千回百转的心事,她都想告诉他。在这么严肃的信纸上写情书的,不知道是不是只有她一个。写完,夏漓将信纸折了三折,装入信封,拿固体胶封上开口。信封上写下:晏斯时亲启。她决定在高考结束之后,当面将这封信交到晏斯时手里。/那天是百日誓师大会,学校相殊重视,启用了重大活动才会启用的大礼堂。全体高三学生聚在大礼堂里,老师、家长、学生代表挨个发言,大家齐声宣誓,许多人被这氛围感染得热情澎湃,热泪盈眶。夏漓跟徐宁站在同一排。她的衣袖被徐宁偷偷地扯了一下,徐宁悄声说:“是不是只有我一个人觉得有点尴尬,鸡皮疙瘩都起来了?”夏漓小声说,“其实我也有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