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节
作者:再枯荣      更新:2023-05-01 06:35      字数:5055
  给珠嫂子摁住,“算了,拆来拆去的倒费了好料子,这条帕子你自己留着用好了。”月贞粗活做惯了,骤然捏起针线做细致活,哪里都不对。她埋头想了想,“那我换月白的线,索性就绣成个月亮,你再教我绣个云纹,浮在这月亮底下。”“这倒蛮好。”这房里的芳妈捉裙进来,弹着裙朝罩屏内瞟一眼,见月贞并珠嫂子在榻上说说笑笑,心里大有些不是滋味。芳妈是琴太太新派过来伺候的。按琴太太的话,是嫌珠嫂子年轻,到底不如老妈子懂事知理。譬如上回在雨关厢,要不是珠嫂子偷懒疏忽,月贞也不至于当众将袖子撸起来出丑。月贞新嫁来的媳妇不懂事,凡事还得要个老妈子在跟前提点。可芳妈近五十的年纪,月贞与她说不到一处,敬是敬她,只是不如同珠嫂子亲近。芳妈只当月贞不是真心敬她,背地里常与人抱怨月贞是小门户的野丫头,教养不好。当着面,也是时时板着脸,故意要做出些威势来,“大奶奶,蒋先生搬过来了,太太叫您领着崇哥去见见。”珠嫂子听见她的声音,忙从榻上起身,走到一边去。月贞也敛了那抹靘好笑容,点头答应,“我就去。珠嫂子,你去把崇儿喊来。”芳妈眼斜到珠嫂子身上去,“你顺道告诉陈阿嫂,我晨起听见崇哥咳了两声,去库里要些梨干,午饭钝个燕窝梨汤给他吃。”各自忙开,月贞自往卧房里换衣裳。未几芳妈打帘子进来,见月贞拣了件檀色的长襟衫子,忙说不好,“这颜色素是素,却过分鲜亮了。叫人家瞧见,说咱们家大爷才没了,奶奶就花枝招展地打扮着,有的是闲话。”月贞素日就格外留心,想不到芳妈比她还谨慎,只好另换了件苍青的。芳妈这才说好,在妆台上倒了一点头油在手心,生生给月贞把一头云鬟乌髻抹得一丝不苟,“见外客,又是个男人,要格外留神些,这才不丢太太的体面。”“妈妈说得是。”月贞嘴上这样讲,一扭头便撇嘴。陈阿嫂也跟着过去,以免琴太太过问元崇的饮食起居。月贞也渐渐瞧出来,琴太太未必是真关心,不过是行驶她当家太太的使命。有人过问总比没有好。天地如罗网,又在院外撞见了疾。他手里握着一根禅杖。在雨关厢时,月贞只在他房里见过,从未见他握在手里。显然他这是整理好行装,要辞将回寺了。他另一只手握着持珠,嫌累赘,没有打伞。月贞趁陈阿嫂还领着元崇在后头,忙迎将上去,将伞举得高高的罩在他头顶,“鹤年,你到这边来做什么?”了疾回首瞥一眼,“噢,今日要回寺里去了,来向姨妈辞行。蒋家的表哥到了,在里头等着,大嫂快进去吧。”为这催促,月贞暗暗有些不高兴了,低下脸,另一只手绞着伞柄底下坠的流苏穗子,“你这一去,几时再回家来?”了疾也低着眼看她,“有事情就回来,无事一向是在寺里修行。”她的脸虽然小,却在两边有柔和的棱角,显得荏弱里又透着些坚韧。面皮给雨水一润,白得惨然,配着苍青的衣襟,愈发有些寡淡清丽。他蓦然觉得伞外雨丝缠绵,一丝纠葛着一丝,密密麻麻的理不清。为着莫名而陌生的情绪,他别开了眼,“还下着雨,大嫂快进去吧。”月贞却攥着流苏穗子低声问:“什么叫有事情?”雨砸密叶,簌簌的声音淹过了她的声音,了疾没听清,“什么?”“我是讲……”月贞颤着胆子,咬牙再问:“什么样的事情你才会回来?”了疾默然片刻,笑了笑,“要紧事吧。有要紧事我就回来。”月贞还想刨根究底问问什么算要紧事,不待问出口,陈阿嫂就牵着元崇走来了。她忙握起了疾挂着持珠的手,把伞塞在他手里,不露痕迹地退了一步。“鹤二叔!”元崇老远就在喊,丢开陈阿嫂跑上前来,抱住了疾的腿,仰起一张肉嘟嘟的小脸,“您往哪里去?”了疾趁势把伞递回给月贞,扶着禅杖一臂将元崇抱起来,“二叔回庙里去。”月贞顺理成章地走回那一步,将伞举在叔侄俩头顶,向元崇瘪着嘴道:“崇儿,鹤二叔要走了,你还不快放他去。”元崇非但不放,反一把攥紧了疾的袈裟,“回庙里去做什么?在家不好?”“二叔是出家人,”说着,了疾将月贞看一眼,她正抿着嘴偷笑。他又将目光转回元崇脸上,“出家人自然不该在家里,该在庙里,在菩萨座下修行。”“修行是什么?”“就是应无所住,而生其心1。”“不明白。”元崇拨浪鼓似的摇脑袋。了疾笑道:“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2。明不明白?”“还是不明白。”了疾睐向月贞一眼,“那色即是空,空即是色3,懂不懂?”元崇只是摇头,了疾将他放下,掐了下他的脸,“跟你母亲进去吧。”月贞翻了个眼皮,带着一点气,牵起元崇转背就走。了疾伫立着禅杖,在细雨里回望。看到月贞的裙角被雨沾湿,拘束地扬进了半尺高的门槛内。他想到头一回在园子里撞见她,记得她身上一种原始的,纯粹的美。如叶如草,如万法自然。而今不知不觉地,她似乎内敛了许多野性。其实也算是好事情,深宅大院里存活,性子太张扬最容易吃亏。但他悲悯的心仍愿她不被俗世雕刻,愿她能始终保持天然的脉络。细雨点点芭蕉上,轻烟屡屡绕薄林,有些茫茫的凉意。月贞牵着元崇进院,廊底下有两个小丫头低着脖子坐活计,见了她只略略点头。纱窗内有说笑声,月贞在廊庑底下收了伞,朝里头歪着打探一眼,见缁宣同位相公背身坐在椅上,对面坐着芸娘。琴太太正也瞧见她,欠身招呼:“崇哥,进来拜见你表叔。”说蒋文兴是表叔,其实论不上,不过是门曲折外亲,叫得远了恐生疏,加个“表”字显得亲,也是给人家面子。月贞领着元崇进去,琴太太指着那蒋文兴笑道:“这是雨关厢小叔公家的嫂舅兄弟,如今在霜姨妈家的钱庄里做事。本来是住在右边宅里的,我想他读书人有学问,岫哥和崇哥两个不大不小的,要请先生也还早,上学也坐不住,不如请你文兄弟住到咱们这边来,顺道教他们认几个字。他在钱塘也有个依靠,咱们家两个哥也能长进些。”那蒋文兴拔座起来作揖,“多谢太太照拂。”“哎,算什么照拂,家里空屋子原本就多,不过是添副碗箸的事情。还要劳烦你对你两个侄子用些心。”“请太太放心,贞大嫂子也放心。”月贞笑着打量他一眼,这人相貌也生得好,个头与了疾一般高,却不同了疾。了疾坐立怡然,云淡风轻。而这蒋文兴时时将肩背略微佝着,有些拘束。那双眼好看得夺目,眼角有些长,过分婑媠,反有些邪相。怎么撞见个男人就拿他同了疾比较?月贞心觉好笑,便笑着让元崇行礼,旋裙坐到芸娘身边去。芸娘的儿子岫哥也在屋里,琴太太趁势叫奶母进来问:“岫哥现今一日睡几回?早起吃些什么?”“如今天长,睡得暗些,都是近二更天才睡下,三更醒来吃过一回稀饭又睡。次日卯时起,今早上吃的是火腿煨鹌鹑,一碗牛乳并半个椒盐馅饼。”琴太太没听出什么纰漏,呷了口茶,眼落到芸娘脸上,硬是鸡蛋里挑了根骨头,“今早起就下雨,还给他穿那纱袍子。”芸娘把身子端正,略微颔首,“要给他添衣裳,他小孩子家,总是吵嚷热。”“都是做母亲的,我也带过霖桥惠歌,小孩子的话哪里轻易信得?”说着,搁下茶盅向月贞笑笑,“崇哥今早穿得就妥当,等雨停了他说热,再给他脱减里头的衣裳。”月贞把脚收回裙里,讪着点头,“是。”她心知琴太太倒不是有心夸她,阖家谁都知道她不会带孩儿,做奶奶也做得还不够妥当。都是陈阿嫂张罗,她不过是做个应景的母亲。琴太太分明是故意借她损着芸娘。这倒怪了,往常琴太太虽然不大理会芸娘,也不至于当着人如此教训她。正疑惑,缁宣在对过笑了笑,“如今的孩子皮实了,随他们去折腾,只要不弄出病来,姨妈就该宽宽心。这边宅里大大小小的事情都要您费心操劳,哪里得精神休养呢?我瞧姨妈比去年瘦了些。”芸娘抬眉睇他一眼,眼皮又如落纱般轻盈地垂回去,道谢的意思,却暗绕着一丝隐秘的情愫。月贞瞥见,有些云里雾里绕不清楚。说女人瘦了,都是值得高兴的事情。琴太太是一张小圆脸,更经不起胖。她笑着把腮抚一抚,嗔去一眼,“我哪里比你母亲,家里有巧兰帮衬,外头有你这孩子撑着。你霖兄弟你是知道的,这么大了还跟个孩子似的,玩不够。你做兄长的,要管着他。”“霖兄弟不过是好耍一些,正经事上头从不耽误,还有哪里不好?姨妈有大福。不像我母亲,成日给鹤兄弟怄得直掉泪。”提到了疾,月贞便向敞开的两扇槛窗中望出去。外头仍然微雨茫茫,了疾手握禅杖的背影似乎在雨中杳杳远去了,她听到禅杖上的扣环发出阵阵铃铛,每一下都掷地有声,是敲在她心里。她此刻就觉得有些想念他了。为这莫名相思,月贞一连琢磨三五日,到底也没能琢磨明白。到底是不是爱?她从未爱过什么人,无从佐证。到十三这日回门,她便决心回章家去将她哥哥那些书再细翻一翻,横竖上头才子佳人的故事多,大概能替她解惑。回章家要带上元崇,去给外祖母瞧瞧。礼品备了十来担,叫小厮挑着。跟去的人除了个小管事的,还有芳妈珠嫂子两个。午晌元崇还在园子里玩耍,月贞去寻他,寻到外头小书斋里,见蒋文兴正在屋里教导两个小的写字。孩子们倒听话,伏在案上扭扭曲曲画了满纸墨,还算坐得住。月贞笑吟吟摇着柄苏绣扇走进去,“文四爷,真是不好意思,耽误你,我这会要带崇儿出门去。”蒋文兴迎面抬起头,眼前一亮。月贞今日回门,穿戴稍稍郑重些,是一件莺色对襟,芳绿的裙,虚笼笼的髻上并簪两根竹节翡翠细簪子,尽管不算怎样鲜亮,比往日一水的黑灰颜色到底清透些。略施黛粉,薄匀胭脂,扶门进来,有些山妒蛾眉柳妒腰的风情。蒋文兴怔了一下,绕案出来打拱,“贞大嫂子这会就走?”晨起在外院见小厮们装箱收拾,问知道是贞大奶奶回门。蒋文兴机敏活泛,转头将元崇由椅子上抱下来,“听说大嫂子要回娘家小住几日,我们崇哥正好可以偷个懒了,好几日不用学字。”元崇噘嘴反驳,“我才没有偷懒。”蒋文兴对月贞笑笑,“是,崇哥听话,也好学,是大嫂子教导有方。”月贞障扇直笑,“我不会教导,是他奶母带得好,也是文四爷肯费心。”说话便牵着元崇出去,蒋文兴送到廊外,在那里站了会,撞见个小厮打廊下绕过来。那小厮素日只在外头伺候,这些外院里看门传东西的小厮惯常吃酒赌钱,男人聚在一处,不管得体不得体,什么都张口就来。小厮一面放袖管子,一面笑挨到蒋文兴身边,跟着朝路上望过去,趣道:“文四爷,再望眼珠子可就收不回来囖。”蒋文兴在家排行第四,这些人给体面,称呼他“文四爷”,其实也只拿他当个打秋风的远亲,平日混在一起,什么玩笑都说得。他回过神来,“吭吭”咳嗽两声,瞥小厮一眼,“胡说什么。”“小的这胡话可说到文四爷心里去了,不然,你急什么呢?”小厮嘿嘿笑着,把袖子使力弹一弹,“我们这大奶奶说是大奶奶,可大爷死的正是时候,还是个黄花姑娘呢。”“这谁不知道。”蒋文兴转背进门。那小厮还不足惜,在门上够着脑袋喊,“嗳,那这黄花闺女的妙处你知不知道?”说完便满面霪色地笑着走开。蒋文兴在屋里,又走到窗前,朝小径上月贞渺渺的背影望过去,那阙背影清丽多姿,青春曼妙,正是春闺绣帘里的寂寞娇。和风牵动游丝落絮,街市车水马龙,喧嚷阗咽。穿过富贵宽敞的几条大街,折入湫窄拥挤的市井陋巷,一队人停在章家铺子前头。章家哥嫂早迎在门上,连左右邻舍都来凑热闹。小管事的朝前头盖红布的担子里连抓了几把前,呼啦啦朝人堆里撒去。人头登时低了一层,纷纷俯着腰在地上捡钱。直呼着“奶奶万福”“奶奶洪福”一类的吉祥话。章家嫂子稍稍够着腰朝后头一望,见还有十来挑红布盖着的担子,顿觉有体面,把手抱在腹前,端得是得意洋洋。紧着小管事的抱出只公鸡,代大爷躬着腰在轿前请月贞。月贞牵着元崇下轿,瞧见满地匍匐的人,心里既是鄙薄,又是好笑。但她旋即想到自己从前也是他们当中的一份,便有些悲从中来,疾步走进铺子。她嫂子叫王白凤,出身也贫寒,见着这么几挑担子,高兴得要不得,忙在后头笑着追,“姑娘慢些,瞧我们姑娘想家想得这样子。”铺子最里挂着张粗布帘子,掀过去就是章家小院,正屋厢房都在里头。白凤抢在前头,将一行人引到正屋里,只瀹了盅茶给月贞,“姑娘这次回来,千万要多住两天,娘念叨着你呢。”月贞搭着话问:“娘呢?”白凤道:“娘为迎姑娘,天不亮就起来,给风吹着了,又喊头疼。这会实在支撑不住,在屋里睡着嚜。姑娘瞧瞧去?”芳妈等人又拥着月贞往西厢房里去。见过亲家太太,芳妈就要带着一干人回去,嘴上客气道:“我们这些人挤在这里,恐怕亲家太太家里不便宜,还是先回去,过两日来接大奶奶。”白凤好容易有个亲家奶奶的架子,端起来便搁不下去,懒怠怠地将一干人送到铺面,客套两句,立时折身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