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节
作者:殆火      更新:2023-05-01 11:53      字数:2575
  话还没说完,妲己就笑了起来,当真是一笑百媚生,一双眼睛含笑含俏,水雾缭绕,媚意荡漾,小巧的嘴角微微翘起,红唇微张,欲引人一亲芳泽,不愧是一举一动都有股妖媚劲儿的狐狸精。子受刚刚才喝过乌龟汤,又经这一撩拨,颇有些惹火。不过烽火戏诸侯才是正事。时间紧迫,现在去放狼烟,掐着时间差不多结算的那天诸侯就会来朝歌,如果晚上些,指不定会错过结算的日子。那可就得再等四个月了。“爱妃莫要再笑了,孤带你去烽火台一观。”子受强压内心,赶紧点齐近卫,带着妲己往烽火台行去。妲己不是很明白烽火台有什么好看的,不过想到烽火台乃是朝歌少有的高层建筑,又建在城外,视野极为开阔,说不定真有什么别致的风景。近卫开路,霸王步无人不知,配上音乐甚至能演电影。江南四大才子不过四个,这一队近卫足足几十个人!太过瞩目,因此纣王去烽火台的消息瞬间传开。朝歌又没叛军,没有丝毫乱象,人们不知道纣王去烽火台干什么,只当他是好大喜功,去巡视自己一意孤行劳民伤财建设的工程。子受听着耳边的议论,心满意足,这等大动作,之后百姓肯定能第一时间反应过来自己是在烽火戏诸侯。昏君啊!到了烽火台,直接勒令守军点火,守军不像朝中大臣,根本不敢反抗。烟,起了。妲己眼前一亮,道:“大王圣明,此举定能将贼子逼出,一举擒获!”诶?子受一阵恍惚,不对啊,你在说什么?……第37章 平静的日子不多了狼烟四起、烽火连天。“大王圣明,此举定能将贼子逼出,一举擒获!”“爱妃何出此言?”妲己道:“大王此举不是探得城中有贼子,想以烽火为信号,引来诸侯,将贼子逼出吗?”当然不是啊!子受心神恍惚,可我该怎么说呢?难道说我特意点燃烽火只是为了烽火戏诸侯博你一笑?这好像……还真可以,我是昏君啊!昏君就是得这么做,得找准自己的定位!子受大笑道:“非也,非也,孤不过是为博美人一笑尔,爱妃且看,不过是一串狼烟,八百路诸侯千军万马便能召之即来,挥之即去,如同儿戏一般,当真有趣。”妲己笑了,好似绽开的白兰花。子受小腹刚压下去没多久的火焰,腾的一下蠢蠢欲动。妲己笑了一阵子,便停了下来,既然大王不多说,自己又何必多问?她望着旷野,环顾四周,可不就像纣王所说的一样吗?这天下如今是商的天下,八百路诸侯千军万马召之即来,挥之即去,那些宵小也敢与王作对?“回宫,回宫。”子受看着火也放了,烟也起了,妲己也笑了,很满意。刚才自己声称为博妲己一笑而点燃烽火的话,那几个大头兵肯定也听到了。只等他们将消息传出去,等诸侯来勤王,昏君之名就会传遍天下。……冀州。“报!启禀侯爷,前方十里处见得狼烟!”一探子飞马来报,此时苏护正在军营中整军,不禁大叫一声:“好!”“诸将听令,随我行军,即刻南下,前往朝歌勤王!”随即振臂一呼:“我等具是大商忠臣良将,必保得君王周全!”士兵们听的一懵,忠臣?狼烟起,朝歌乱,我们不是趁乱去攻打朝歌?侯爷您前阵子不才题了反诗吗?最近到处都是纣王的流言蜚语,正是造反的最佳时机啊!可也没人敢问,一个个的和苏全忠一样瞪大了眼睛。反正他们是冀州的子弟兵,侯爷怎么吩咐,就怎么做。“苏全忠何在!”苏护器宇轩昂,昂首点将。“孩儿在!”虎头虎脑的苏全忠应道。“你为先锋,赵丙为副!”“遵命!”苏全忠拱手道:“孩儿必打下朝歌,取那昏君狗……”“住口!”苏护叱喝道,怎么生了这么个直脑筋的憨货?明明之前都在府中与他解释了,现在却还不明白。“你且少言。”只得让苏全忠少说话,这孩子话说的越多越糟糕。“郑伦何在!”“末将在!”“你为中军上将,镇守大军!”“末将遵命!”“陈季贞何在!”好一阵子后,点将完毕,苏护一身戎装,拔剑向朝歌一指,气贯长虹:“三军与我,共赴王命!”我苏护等这一天,太久了!……朝歌某处气派的府邸。子启、子衍、比干、麦云、麦智、雷开一干人等围坐在一起。不,这次多了一个人,崇黑虎。崇黑虎乃崇侯虎的弟弟,官拜曹州侯,曾随仙人修炼,学得一手法术,兼有铁嘴神鹰相伴,红葫芦护体。于半月前听说云中子乃有道真修,来到朝歌拜谒,不想却听到了纣王的天命之论,甚是厌恶反感。子启多番观察后,将他也纳入了造反小分队中。崇黑虎一人便能顶千军,更有可能掌握兄长北伯侯手中驻扎在朝歌城外的兵马,毕竟北伯侯崇侯虎,不善军事,对兵马的掌控力很弱。多一支大军在手,废黜昏君就更有把握了。这次众人齐聚,为的是讨论烽火之事。纣王为何无端点起了烽火?那几个看守烽火台的士兵称,纣王是为了用狼烟烽火引来诸侯,让妲己看到自己的权势,博美人一笑。谁信啊!反正子启是不信的。他只觉得,纣王恐怕已经发现了自己等人的密谋。之前沉迷酒色不早朝,也只是计谋,目的是麻痹自己等人。从那日的天命之论,子启就这么觉得了,一个能抛出那等震撼言论的君王,绝不会做出如此不智的话语。作为一个想登上王位的王族,子启比谁都清楚,天命对王权的影响。人人都信天,那么谁来信当今的王呢?既然凡事都依赖天命,为何要缴纳田赋?为何要听从王命?天命之说,与王权从来都是相对的。市井中将纣王比作武乙的传闻,是子启散播出去的。武乙在百姓们心中的确只有污名,可在大多王族心中,他是正确的。甚至子启本人,都暗地里崇拜着武乙,武乙所作所为,是在捍卫王权。可他更清楚,在这时候,公然否定天命,与天命站在对立面,下场也只会和武乙一样。能反对吗?不能,看云中子在朝歌的赞誉就知道了,那不过是一个仙人,而天命呢?更不可轻言冒犯。当时听着纣王的天命论,子启升起了一点纣王的确是明君的想法,可随后立即打消。纣王和那些路都不会走的近卫一样,步子扯得太大了。子启道:“昏君点燃烽火,定是想将我们逼出,多半已经找到些线索,如果诸侯进朝歌,到时候我等恐无生机。”雷开的粗嗓门喊着:“那就一不做二不休,直接杀入王宫将那昏君杀了便是。”比干连忙道:“不可……不可……”子启直视比干:“王叔何故如此?”比干呐呐不言,他又如何不知,天命之论一出,整个天下都要动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