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3节
作者:殆火      更新:2023-05-01 12:03      字数:2716
  没身份背景,而且流亡来此,所需的粮食往往来不及上报,都是一点点挤出来的,并不多。可以说,他们过得比大多数人都惨,陈塘关的百姓哪怕粮食欠收了,过得也比他们好了不知道多少。可事实是,这些蛮夷过得苦,没有任何抱怨,感恩戴德认真修路,反倒是生活更好的陈塘关百姓抱怨起来,今年的田赋也不知道能收上多少,当真奇怪。他心里嘀咕,莫非是大商百姓思想觉悟还不如蛮夷?惊愕之于,不少人感觉难以置信。朝臣多多少少都看不起没文化的蛮夷,就比如整天跟在申公豹后头的乌术,连个话都说不清楚,还有那近万居于朝歌的蛮夷,如果不是立了功,根本没可能住在大商国都。可上奏的是伯夷,名传天下的贤人,叩马而谏、不食商粟等故事还为人津津乐道,为人虽然有些迂腐,但品格没得说,理应不会作假。不过陛下为何会皱眉呢?而且看起来脸色不佳。群臣纷纷想起纣王看见奏疏时的样子,显然不是欣喜。细细一想,原来奏疏里还提及过东夷和女性蛮夷的事情。东夷生乱,鸟夷首领身死,现在还不知道是个什么情况,正逢陈塘关变法的关键时期,百姓又因为土地减产,如果夷人趁机发兵来攻,恐怕有些麻烦。还有难以安置的女性蛮夷。中原人讲究男耕女织,男子耕种,女性除了偶尔搭把手,还能纺织挣钱,可游牧民族的女性,不懂这些。她们只会放养牛羊。可她们已经内迁,中原哪有那么多草场给她们放养牛羊呢?而且牛羊的需求量也不算太大,在西园不断钻研牛羊养殖方法后,百姓散户饲养的牛羊,其实已经足够供应。这两个问题,都很让人头疼,所以纣王才没有因为蛮夷诚心归附而欣喜,而是在考虑这一系列应运而生的问题。申公豹摸索着小胡子,一拱手:“陛下,东夷之乱乃臣之计也!”申公豹将自己的计划说与朝臣一听,几乎和晁雷猜测的差不多,以财宝让惨遭劫掠的夷人内乱。群臣更加服气,申公豹不愧为国师,陛下也是慧眼识英才,想来招贤馆中很快又能选拔出一批人才。“国师……真乃国之栋梁。”子受不知道该以什么表情来面对申公豹,自从申公豹回到朝歌后,子受对他就是以一种敬而远之的方式闲置着。封神得依仗他,但国事决不能经由他手。没想到没想到,平定了平灵还不够,顺手还搞乱了东夷,这擦起屁股来,还真麻烦。“退朝!退朝!退朝!”子受心烦意乱,摆着手直接退朝,看来这个结算期能稳定贡献昏庸值的,只有因为木炭涨价而暗骂不已的贵族了。即将到来的腊祭,得好好谋划一番。子受回宫后,招来尤浑:“传朕旨意,半月后宴请朝歌贵族以及文武百官。”尤浑摸不着头脑,点头称是,蛮夷彻底诚服,又正值腊祭,庆贺一番也并无不可。“此事不能对其他人说,朕令你去暗中调查辛环四兄弟。”子受说出了一个几乎快被遗忘的名字。辛环四兄弟以前是黄花山的山贼,跟着子启造反,后来被招安,成了朝歌四门的副将,现在四兄弟又高升了,成了四门主将。这年头百姓没有反抗意识,占山为王的山贼倒有不少,不过要么是身怀异术的奇人,要么是妖怪。山贼有极大的操作空间,完全能贡献出昏庸值。没有八百里水泊梁山,就自己造一个。……第255章 物价上涨在朝歌贵族们看来,这世上,没有什么不能用钱解决的问题,如果有,那就用更多的钱。可现在,他们的钱不够了。一斤木炭一百文,价格还在不断上涨,烧不起啊!贵族们都快疯了。一开始,贵族们不以为意,认为还没什么,可随着炭价居高不下深入人心,东西南北四市已经乱成一锅粥。虽然是大冬天的市集,但热闹程度比以往更甚,说是人山人海也不为过。那又能怎么办呢?还是得采买。早在修长城那年,纣王就征调各个贵族的奴隶修长城,在其他地方的诸侯贵族可以欺上瞒下,在朝歌……不行。更何况贵族们早就在西岐被羌方劫掠时意识到长城的重要性,又添了批奴隶。再加上一早就在筹建的商队,剩下的奴隶根本没多少,必须依靠采买。贵族们这些天已经意识到,以往的那条路,走不通了。不少人骂着纣王的同时,却也在思考该怎么做,比如在休息日归家的彭遵。彭遵刚一回家,发现家里居然都快没木炭烧了,吓得他都想回上林苑了,毕竟宫里不缺炭。可再一想,事有蹊跷。抬升炭价,无疑是将贵族往绝路上逼。做买卖本就是纣王给所有贵族的生存机会,为什么会发生这种事?所以彭遵来到了北市,想调查一番。北市人很多,收木炭的宫人依旧拉着车站在最瞩目的地方,木炭是这个时间段所有人都绕不开的话题。炭价,在一日之间,暴涨了几十倍,供不应求之后,一直都在上涨。每一个贵族家里派来的下人,都寻找木炭,试图以更便宜的价格买入木炭过冬。“有木炭吗?”“莫得。”“这木炭,只怕还要继续涨下去。”“又涨了,涨了!一斤涨了三文钱。”“快抛掉!”“不行,只怕还得等到初春,或者宫里不收购木炭了,才会跌下来……”“继续囤?”……市集上,木炭价格不断走高,宫里却没有停止收购,只是不断熔掉先王的青铜器铸钱,越来越多的钱在市面上流通着,以往市面上的铜钱是不够流通的,不少人挣了钱,都不太舍得花,现在却不同了。也有人传,宫里不仅在收炭,偶尔还卖上一些,实际上收取的并没有那么多。彭遵觉得极有可能,肯定是纣王又想着法儿从贵族手里头掏钱,宫里拥有大量木炭,卖给谁怎么卖卖多少钱,还不是纣王说了算?许多想到这一层的贵族,眼睛都红了,不少人甚至起了投奔西岐的念头,在这种昏君治下,家底迟早被掏空。市集上一些贵族家仆挂上了木牌。“收蛇……”“收油……”“收木材……”“收无心菜……”“收山葡萄……”当然,更多的木牌还是在收木炭。这好像有些不对劲……彭遵四下张望着,发现了不少趁着休息日来到市集的朋友。此刻,大家都没有将注意力放在价格高昂的木炭上。因为完全没有必要,他们发现了更多东西。除了炭价外,其他物资的价格也涨了起来。卖无心菜的去烧炭了。卖油的去烧炭了。捕蛇捕鼠的去烧炭了。都去烧炭了,物价不就涨了吗?与其花心思收购木炭,倒不如……去其他地方收购!当然不是收购木炭,如果大量高价收入木炭,其他地方也会变成如朝歌一样的景象,彭遵决定,均衡收购。反正无论收购什么,都能盈利。盈利多少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占据市场。行动必须要快!据说南边有的是木头,东边有的是无心菜……经商早就是朝歌贵族们定下的转型方式,商队都已经筹建完毕,只等路修好!如今伯夷已经被陛下召回,这不就意味着,道路基本通常,可以开车?殷郊、殷洪作为皇子,多半遗传了纣王的木工手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