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节
作者:麻辣香橙      更新:2023-05-01 13:49      字数:5278
  “他出来以后,估计也不会继续呆在蓝城。”方冀南道,啧了一声说,“该出来了呀,等我联系一下问问。”结果等到了丫丫初三开学,方冀南回来跟冯妙说,宋军已经出来了。“这个混蛋,上星期就出来了,他也没联系我,也没给我打电话。”方冀南气道,“这闺女他可能真不要了,算了不管他,他要我还不舍得给他呢。”气够了又不放心,方冀南跟跟冯妙说,他先想法子查找一下试试。冯妙慨叹道:“这个人真是,你说他身上没有钱、没有学历,连个初中毕业证都没有,加上刑满释放人员,快五十岁的人了,在脱离社会整整八年之后,真不知道他一个人怎么生存下去。”“怎么生存,扛苦力、捡破烂,他还会钳工,宋军那个人生命力顽强着呢,怎么都能养活自己,活成什么样就难说了。”方冀南道。冯妙大约能懂宋军那种心理,可能是不想打扰他们一家现在的生活吧。也或者,觉得自己身份是女儿的污点,干脆就不想来见女儿了,自己随便找个地方混日子去。这还真是宋军的风格。“那我们现在怎么跟小孩说?”冯妙顿了顿,真有些无奈了。“说个什么呀,跟她说,你爸出来了,可是没看见人,失踪了?”方冀南没好气道,“我都不想管他了,见到人再说吧。”又隔了几天,方冀南下班回来,递给冯妙一封信。信是从蓝城写来的,应该就是宋军出狱那天写的,信只写了几行,简单地说他放出来了,不用挂念,他肯定会好好的,急着要出去走走看看,山高路远就的不先去帝京看他们了。也没说别的,也没提到丫丫。落款:祝全家幸福,升官发财。“这个混蛋。”方冀南气得叉着腰骂。然而一连几个月也没见到宋军的人影,似乎他出狱之后,就失去了踪迹。他又没有别的亲友,跟方冀南都没联系,其他人就更不用说了,找都没地方找。一直到春节前,冯妙和丫丫已经放了寒假,二子厂里也放假回来过年了,就只有方冀南还要继续上班到年三十。“大哥过年回不回来?”丫丫说,“我跟他打电话,让他过年回来过。”“你还是别了。”二子笑道,“他一年才一个月的假,这才刚开头呢,现在就把假请了,这一年可就没想头了。我跟他说过了,他知道我们都在家,说抽空回来一趟。”方冀南从外面回来,指了指二子:“二子,明天去邮局给你小舅寄二十块钱。”“二十块钱?”二子惊奇道,“爸,这都什么年头了,您寄二十块钱干什么呀?”丫丫说:“姥姥姥爷不来帝京过年,姨已经送过年礼了,给他们寄钱去了。”“让你寄你就寄,哪那么多废话。”方冀南道,“不是送年礼,给你太爷爷上坟用的。”二子说:“上坟小舅舅也不缺您这二十块钱呀。”“不懂就别乱说。”方冀南解释了一下,老家那边风俗,上坟这事情各归各的孝心,儿女晚辈不能回去,可以委托在家的人上坟,但是买祭品、火纸的钱不能让人垫付,不能欠着,这个钱就相当于专款专用,所以没有跟送年礼的钱一起寄回去。“现在去邮局寄二十块钱还怪稀罕的,现在这物价,二十块钱也就买几斤猪肉了。”二子嘀咕道,“要不我多寄点儿?”“我说你这熊孩子不懂能不能别说话?”方冀南瞪了他一眼,呵斥道,“你也不想想,我们家寄二十回去,你大舅家寄二十回去,还有你小舅再出一份,按照风俗这钱你小舅又不能留着,不能给剩下一次花完,上个坟买纸钱那得买多少,你再多了不是难为你小舅吗。”好吧,二子摸摸鼻子嬉笑道:“您以前又没说过,这些风俗我哪里懂啊。”想了想问,“那爷爷那边呢,我们现在不回去,是不是也得寄钱给本家的人,给爷爷奶奶、大伯他们上坟?”“各地风俗不一样,你爷爷老家那边没这讲究。”方冀南说起沈家老家那边的风俗,人在外地不能回去上坟,过去年代可以找个十字路口,画个圈在圈里烧纸祭拜,要祝告说清楚祭拜谁,过世的亲人就能收到了。他记得他小的时候还被使唤做过,不过再后来,大运动反封建迷信,全国上下的类似风俗都消失差不多了,哪还有人敢呀。沈父毕竟不是普通人,即便是平时,也会有他老战友老部下、或者其他人去祭拜一下。至于自家人,去年沈父过世后,按照风俗儿孙会在周年祭拜,四月份家里得有人回去。“叔。”丫丫手里端着一盘黄阿姨过年新做的糖瓜示意方冀南。方冀南摆手表示他不吃。说着话,方冀南手机响了起来,他一边摆手一边掏出来,看了一眼,是个外地的固话号码,便随手挂断了。然后铃声随后又响了起来,方冀南看着号码顿了顿,按了接通。“喂,请问您哪位?”电话里有些嘈杂,一时没说话,丫丫端着糖瓜一边吃一边问道:“叔,谁打的电话,是姥姥吗?”方冀南摇摇头,又问了一遍:“喂,请问你哪位呀?”电话里没人说话,接着就挂断了。“什么毛病啊,打错了吧。”方冀南嘀咕一句。隔天上班,临近下班时手机又响了,方冀南拿过来一看,还是昨晚那个固话号码,想了想接通问道:“喂,你到底哪位呀,说话。”电话里沉默了一下,一个声音说:“方冀南,那个……是我,还能听出来不,我宋军。”“……”方冀南顿了顿,站起来几步走过去把办公室的门关好,破口大骂:“宋军?混蛋玩意儿你还敢给我打电话?你大爷的,你还记得我呀,你他妈还知道给我打电话呀。”宋军:“……”“你还没死呀,我还以为你死了呢,你居然还会打电话。”方冀南气得在办公室里来回走动,问道,“你死到哪儿去了?”宋军被骂的嚅嚅半天,说他在瀛城。方冀南一想,瀛城离蓝城只有几个小时路程,同样是海港城市,就问:“你在瀛城干什么?”“打工啊,赚钱。”宋军说,“养活自己。放心,我现在挺好的。”“我不管你能不能养活自己,你饿死了活该。”方冀南骂道,“你个混蛋,你闺女我帮你养了八|九年了,从小丫头都长成大姑娘了,你就不来看看她?”“丫丫啊,她现在是你闺女。”宋军说,“我知道,她好得很,吃得好、穿得好,住在帝京城里,上重点中学,还学画画、学绣花,过得跟个小公主一样,我又不用担心她,我有什么好去看的。”“……”方冀南骂,“宋军你个混球,怎么大半辈子了还这熊样。”作者有话说:卡卡卡,卡文卡得好不销魂啊,我在努力突破。每次卡文卡得严重,感觉都像修仙在闭关修炼。如果能突破筑基,晚上可能会再补一更。(括弧:此条不做保证。)第117章 爸爸去哪儿(今日二更)宋军要是在他面前, 方冀南真想揍他一顿。“宋军,你过分了啊,丫丫到什么时候也还是你女儿, 你要是还这样处理事情,我明天就都告诉她,后天带送她去瀛城找你。”“别啊,你们来了也找不到,我也不用你担心。”宋军道, “丫丫这么多年, 一直以为是你们家的孩子,冷不丁冒出我这么个爸, 让小孩怎么接受啊,再说她今年都初三了吧, 再有几个月就该中考了,这都二月十几号了, 满打满算不到四个月, 万一再影响她学习, 考试万一再考不好。”“你想得可真周到。”方冀南语带嘲讽道,“你也不想想, 就你这么缩头乌龟就能解决问题了?你出事的时候丫丫六岁,不是两岁三岁, 她都记事了,能不知道她爸妈是谁吗?她户口原本是在我父亲名下,作为我父亲的孙女,我父亲过世后她再由我按近亲属收养, 户口到我们家, 户口本上写的就是侄女, 你说她这么大的孩子了,她能不知道吗?”“知道就知道,”宋军很光棍地说,“她那时候小,啥都不懂,你们又没告诉她,以后她要是问起来,你就说她爸爸妈妈都死了,他爸出海死了,尸体都没找回来,坟都不用上。”方冀南:“……”你说他怎么遇上这么个混不吝,烧不熟煮不烂的主儿。“宋军,你这么着,我现在不想跟你废话。”方冀南道,“你不就是顾虑孩子接受不了、担心影响她学习、担心她不认你吗?孩子年纪小,我也不能保证她会怎么想,但是你不能再给我这么胡来了,两条路,要么我这就去告诉丫丫,明天就带她去瀛城找你,要么你就得听我安排。”“听你安排什么?”“你这么着吧,你也别在瀛城了,过了年你就到江北市去,我给你联系方式。”“江北市?我没去过。”宋军道,“你让我去那干什么?”“我儿子在那里办厂,你去给他看大门、打扫卫生,”方冀南恶狠狠道,“不给工资,一分钱都不给,你就老老实实给他干活儿,这是你欠我的!至于丫丫,我现在可以先不让她知道,让她中考完了再说吧,她要是真不认你,那她就是我闺女,我还不想还给你呢。”“你去二子那里,我还少操点儿心,少给我添麻烦,我这就够忙的了。”方冀南气得说道,“你说你干的这叫什么事,几个月都不联系我,我都担心你死在外面没人知道,我容易吗我!”宋军默了片刻,答应了。方冀南把二子的地址和电话号码给他,告诉他过年初六厂里开工,叫他初六就过去。方冀南回家后先跟冯妙说了,冯妙说:“先这么着也行,反正他现在就算来了,丫丫也没法跟他生活,除了告诉小孩他出来了也没别的用,他自己又不着急。”方冀南把二子叫来跟他说了,二子面无表情听着,其实有点排斥。方冀南告诉二子,宋军去了就尽管使唤他,有什么能干的杂活就让他干,不用照顾他,也不用给他发工资,生活上给他安排一下,住处、吃饭安排好,就让他在厂里老老实实呆着,哪儿也去不了。二子听完,面无表情嘀咕道:“丫丫都在我们家养了八|九年了,突然冒出来他这么个爸,别说丫丫,我都不太好接受。”“……”方冀南嗔道,“怎么说话呢,你宋叔的情况你又不是不知道,他在世上就只有丫丫这么一个亲人了,你不管他、丫丫不认他,按他那个性子,他肯定就一个人在外面放逐瞎混,将来怎么办?”“我不是嫌弃他什么,”二子道,“感情上有点接受不了还不行吗,明明丫丫已经是我们家的孩子了。”“这不是接受得了、接受不了的事情。”冯妙道,“二子,还有你哥,你们都多大人了,你们俩早就明白的。再说现在又不是要把丫丫送回去。”“明白,”二子做了个ok的手势道,“我不说就是了。”丫丫学习成绩不是特别好,当然也不是差,这小孩聪明挺聪明,可是平常练字、画画、刺绣,要占去她相当大一部分精力,按照她平时成绩,考附中是没问题,可是要考进重点班就没把握了。而且有个十分好笑的事情,丫丫偏科,数学差,方冀南取笑冯妙说都随她。家里孩子,成绩最不操心的是大子,二子当初也稍微有点偏科,偏理科,文科死背书的课程他不喜欢,不爱学,可是他偏科的课也不算太差,理科都特别拔尖,所以也顺顺当当考进了帝大。可丫丫偏文科,跟冯妙一样,几何基本没问题,代数老是闹不明白。方冀南和冯妙一商量,不想给她进普通班,正琢磨着实在不行,想想办法吧,好歹冯妙也是帝大老师。但是在附中这样一个学校,靠关系进了重点班也会受歧视,两个大人肯定不想这样。冯妙对附中这边更熟悉些,想正大光明进重点班,能走的路子就是想办法加分,走特长生,附中有一部分特长生名额。特长生认定要看竞赛获奖之类的,丫丫国画被选送参加比赛,拿过两次不大不小的奖项,但是从小练毛笔字,冯妙手把手教出来的,书法竞赛的获奖证书有一沓子。回来跟小丫头说了一下,丫丫就问:“美术特长生,那我以后是不是就一直学画画了?”“只是针对这次招生,可以加分,先考进重点班再说,你高考分科要等到高二,高二之前不分科,特长生也一样。”冯妙道。“其实我还挺想学画画的,”丫丫说,“姨,我其实真的想考艺术生,我自己想过了,我喜欢画画,喜欢刺绣,我以后想跟祝老师那样专门学刺绣,我又讨厌数学。”冯妙和方冀南其实早就聊过,都有这个想法,她自己喜欢不说,这孩子走艺术生路线,可能比她走文化生更加适合,将来她学刺绣更有助益。于是中考前先报名艺术生,认定通过了,等中考文化分出来,按丫丫的成绩基本就没问题了。但是这么一来,要是确定走艺术生的话,现在就得开始考虑学习美术艺考科目,丫丫之前都是学国画,加上小时候学过一两年的儿童画,没有正经学过美术艺考的课程,等到高二分科再学可就有点晚了。“趁着高一高二还能有星期天、寒暑假,找个画室去学。”冯妙提醒小丫头,“丫丫,要是决定了,就得有这个思想准备,有吃苦的决心,以后你星期天、寒暑假就更没时间玩了。”“本来也没时间啊,”丫丫扁扁嘴巴,笑嘻嘻道,“我同学就算不学画画,星期天也都去补课了,哪有能玩的。”这倒也是。六月中旬,三天中考。中考结束后,丫丫就心心念念惦记着暑假旅游的事情。以前两个大的中考、高考之后,都会给他们出去旅游,似乎已经成了他们家的一种仪式,不过丫丫年纪小又是女孩,要出去,肯定要大人带着。小丫头中考一结束,就跑来问毕业旅游去哪儿。方冀南问她想去哪儿,小丫头说想去高原,看喜马拉雅山。“跟你大哥二哥学的?”方冀南道,“你大哥至今都没去成,他就没那个时间,你二哥大学毕业后倒是去了一趟,但是你二哥现在没时间陪你们,我也没有,你和你姨两个人去高原,就你们两个,高反了怎么办?你知道高原反应有多可怕吗,没人照顾你们敢去?”丫丫小脸垮了一下:“不行啊?”“不行。”方冀南道,“以后再说吧,等什么时候我们哪个有时间了,陪你们去。”“那看来是别指望了,你们什么时候能有时间啊。”丫丫笑嘻嘻说道,“那我们不去高原了,我想去看草原行不行,去大草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