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节
作者:大河东流      更新:2023-05-01 17:25      字数:3171
  他也升到了二十二级。有了江景瑜这边的经验,他直接去看商城,新出现的是奶牛幼崽。奶牛,就是说以后会有牛奶喝了!江景瑜:“!!!”顾向恒也乐了,开心的摸了摸江景瑜的肚子:“这是知道你怀孕了,所以特意给我们准备的吧。”江景瑜频频点头:“运气啊。”有了牛奶,好多东西都能做了,奶片、奶酪、奶粉、奶茶、酸奶等等各种奶制品。江景瑜笑的开怀,顾向恒想到一个问题:“我记得生牛奶是不能直接喝的?”江景瑜:“对,要反复高温杀菌才能喝。”牛奶江景瑜是馋了好久了,他们这里根本就没有订牛奶的服务,想要买奶粉,那得是城里户口,还必须要有小婴儿,才每个月有限量票,这东西在黑市上流通的也极少,她只买到过几次而已,没多久就吃完了。泡杯奶粉,做一份小甜点很快就见底了。现在好了,以后基本上不用为牛奶发愁了。继实现大米小麦自由、鱼、鸡自由以后,现在又多了个牛奶自由。江景瑜看着出现的四只小牛崽:“奶牛不产奶以后就是牛肉,奶牛的肉你吃过吗?”顾向恒被问住了:“……我吃过黄牛、水牛、和牛的肉,没吃过奶牛的。”江景瑜:“……我也没吃过,听说奶牛肉比较便宜,味道比较差。”顾向恒:“……等它们不产奶的时候试试就知道了。”奶牛肉再不好吃,那也是肉,放大料下去,他就不信会不好吃。实在不行,做成肉干肉酱。自从升级以后,夫妻两个没少在游戏里“屯粮”。一部分收获是要卖掉换成金币的,一部分自己吃,一部分做成干货。比如江景瑜熏制了一些鱼干,做了一些咸鱼、海鲜酱。顾向恒那边等奶牛长成,每天一桶牛奶,高温杀菌过后,做成双皮奶、酸奶、奶酪等先过足了瘾,这才开始做成奶粉、奶片、奶糖。等到他们做好了,这些东西就以各种理由——“跟人换的。”“难得的机会。”“刚好遇上一个卖家。”江元同看到奶粉和海鱼干,知道这是好东西:“还有多少,下回遇到了,再买点。”说着就给江景瑜塞钱。江景瑜收下了:“好,爷爷,下回我多买一些。”她爷爷手上,这是真有钱啊。顾向喜他们也每天多了一小碗牛奶。“补身体的,咱们都喝。”她是个孕妇,要喝。顾向喜还能长身体,现在有些矮了,之前缺营养,再补补多长几厘米。赵建军兄妹两个更是。现在好不容易长到这个年纪的孩子普遍的身高,继续多补一补,身高这是一辈子的大事。八月,也到了新学期学生截止报名的时间了。这个是之前说好的,十二到十六年龄段的孩子要是还想上学,由村里帮出学费供他们上学。在江河又一次给他们家送柴过来的时候,顾向恒叫住了他,“江河,你等会。”顾向恒给了他三块奶片:“尝尝好不好吃。”江河不好意思伸手:“叔,我不要。”顾向恒:“别矫情,拿着。”他直接塞他手里:“就是尝个味,你不好意思,回头帮你婶子去多耙点松针回来,对了,我有点事想问你。”江河把这三块奶片紧紧握住:“我傍晚就把松针送来,什么事啊。”“上学要截止报名了,你想去吗?”江河今年十四岁了,没有上过学,家里穷的连饭都吃不起了,哪里还会有学上?但他有一颗向学的心,顾向恒没少在扫盲班里看到他。他会利用晚上的时间过去学习,等老师上完课了,他还会过去问问题,这是一个对外面的世界很好奇的孩子。他上回看到他的时候,他已经可以自己拿着一份报纸在那里一个字一个字的慢慢看了。江河愣住了。他想去吗?他想。只是……江河苦笑。刚听到大队长开会的时候说这件事,他就疯狂心动了,只是他奶奶年老体弱,下面的妹妹年纪也还小,要是他去上学了,家里的口粮怎么办?顾向恒知道他的顾虑:“江河,我知道你想去,只是顾忌着家里,你早上可以早点起来去割一些猪草换工分,上午去学校上课,下午不耽误干活。”“你要是担心粮食不够吃的话,我借给你,等你以后有富余了再还给我。”顾向恒这是起了爱才之心,因为这孩子是真的聪明。他只是去过扫盲班,现在他认字已经没有大障碍了,写字因为没有纸笔练过,只能用树枝在地上写,写的也工整,也不知道私底下练了多久。顾向恒:“江河,你别急着拒绝,我已经跟你奶奶商量过了,她也是赞同你去上学的。”“以前有句话叫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这句话当然是偏颇了,但是读书可以明智,可以明理,有什么不懂的,可以在书上寻找答案。”江河那张黝黑的脸上十分清晰的出现了纠结的神色,他拿不定主意,“叔,我……”他要借吗?“顾叔叔,我已经受了你很多帮助了……”他怕他以后还不起。看到他这样,顾向恒直接拍板了,“行了,就这么决定了,我今天就把你的名字写上去,等到要开学的时候记得准时去学校。”“年纪轻轻想这么多做什么,想去就去,以后你肯定会出息的。”或许就需要有人帮他下决定,江河听到顾向恒这么说,松了一口气,眼神也变的坚毅,大声像顾向恒回答,“叔,好,我一定会好好学习的!”顾向恒满意的点头:“你上学要是觉得轻松,可以跟人借一下二年级的课本,要是也掌握了,可以跟老师提出跳级,这样子可以节省你上学的时间。”听到他这么说,江河的眼睛一下子就亮了起来。还能跳级!就是说原本小学需要上五年的,他要是跳了,就能上四年,甚至三年!两年!等到了九月的时候,赵建军兄妹、江景翔他们三个人成功升级成了二年级小学生,同时这一学期迎来了几乎是史无前例的新生,为此原来的两个教室都不够,启用了一间新教室。有公家的便宜可以占,不少人都把孩子送过来了。就像顾向恒说的,去上半天课,下午还能继续干活,这样子算一算,跟学费相比,他们没有亏多少。而且大家都很机灵,大队长就喜欢用有文化的人,他们也想自家的孩子有出息。而且他们不得不承认,这些文化人有些方面确实比他们行,比如那些知青,来到他们这里下地干活看了都摇头,但是做账计数那些,比他们好多了。这一回有二十四个男孩,十二岁到十六岁的都有,十六岁的就一个,十二十三岁的比较多,女孩子来了四个,都是十三岁,加起来二十七个新生。当老师的很容易就能够发现这一批新生和之前新生的区别,他们大部分家里都困难。大队长说以后会逐步降低免费入学的学生岁数,十二岁以下的一个都没有。有些人还不信,觉得不会有这样的好事,直到看到他们真的在课堂里上课,还不用交学费,有人后悔了,找到了顾向恒:“大队长,我之前忘了报名了,我儿子他也符合要求的,他今年十五岁了。”要是能去学校学会读写,学会算数,那半天的工分不要也行。顾向恒不喜欢人出尔反尔,但在这样的情况下是个例外。又加了几个人,这一年新生史无前例的超过了三十。十五十六岁,在乡下,除了没有结婚,基本就是一个大人了。来这里的有觉得便宜不占白不占来的,也有向江河这样,十分珍惜这来之不易的机会的。他们年纪大,定力好,如饥似渴的学习,这带动了大家和老师。江明宗比之前更忙了,作为一个经验丰富的老师,他对要讲的内容早就熟烂于心。但是新学期以后,他花了更多时间在备课上。顾向恒和江景瑜在他们上课的时候在外面看过。一个个腰板挺直,双目直视黑板,没有一丝杂音。比他们想象的还要好。他们悄悄的离开了教室。在路上,他们边走边说:“现在距离恢复高考还有八年,如果他们能够好好学习,等到时候,未必不能搏一搏。”在这个年代,能考上大学,真就改变了命运。最不次,也是分配到政府单位、国企等。而且待遇很好,基本会分房子。直到后来大学生越来越多,这才降低待遇的。前几批大学生,不愁前途。江景瑜看向他:“恢复了,你要去参加高考吗?”顾向恒:“……先看看到时候村里的发展吧。”老上级也有问他,以后有没有意向升去县里帮他做经济。他说这边才刚开始,推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