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1节
作者:大河东流      更新:2023-05-01 17:27      字数:2696
  下一个介绍做什么呢?看仓库大门的吧,这个轻松,不不不,这个要是不上心出了差错,那就是大错了,换一个,守大门?这个他不知道愿不愿意去……林大嫂会想着想让江景腾帮忙,就是看中了妹夫那边的福利待遇,她听妹妹说了那边的待遇,是真的好,而且话事人就是亲戚,转正也好说。只是现在泡汤了。江景腾默默的摸了摸鼻子,把这个问题扔回给大舅哥。其实真要是招进去了,能不能过试用期都不好说。他们那边也是有试用期的。试用期就是临时工的待遇,两个月后大部分都能转正,剩余的少部分不能转正的,基本上是不适合这个岗位需要调岗,还有极少部分就是自身态度有问题了。江景腾暗暗叹息,这人说多坏,也没有。就是还把自己当个小孩子。不想干活,偷懒,遇到什么问题不想面对了就辞职走人,反正回家不愁他的吃喝。这是个蜜罐子里养大的孩子。一直下去也不是办法,还能养一辈子不成?只是这是大舅哥的小舅子,轮不到他说话。他要是多嘴了,还两面不是人。张有毅是个刚回城的知青。他下乡已经有近十年了,一直没放弃,等着回来,等到政策一有些松动呢,他立刻就抓住了机会回来了。只是回来了,没有工作。家里人到处帮他问询,全都不要人。偶尔要的,也是临时工。刚他爸听到有人孩子有工作,想要卖了工作换一笔钱,正在想着要不要集全家之力帮他凑这一笔钱的时候,又传来消息,工作已经卖出去了。张有毅只能苦笑。工作太抢手了。他知道,等着知青们陆陆续续的回来,工作还会更抢手。他要是这段时间找不到工作,以后找到的机会更渺茫。他没有工作,没有收入,还要在家里吃白饭。父母兄弟没有意见,还有嫂子弟妹。时间长了他自己也受不了。正在想着实在不行就自己做点小生意的时候,他偶然听到别人说车站那边有厂招工。他不知道是不是真的,立刻就过去看了,不放过任何一个机会。结果去到一看,真的有招工启示!他好不容易越过拥挤的人流报了名。等到挤出人群的时候,他衣服有个扣子被挤掉了,鞋子不知道被踩了多少脚,记不清了。报了名,就等着五天后的初试了。他不怕考试,就怕没有参加考试的机会。好味食品厂。他在这五天利用各种途径在到处打听各种信息。说起来,他对好味食品厂并不陌生。他还在乡下的时候,他爸妈补贴他,买不到肉,就是去买火腿肠和肉罐头的。印象深刻,味道很好。现在再一打听,这个厂位于易水县乡下,这边的是个据点,员工数量近千,有实力,而且福利待遇也好,他辗转打听到了一位沾亲带故在这间厂里工作的人的工资,在省城也算是上等了。而且福利很好。每次过年的时候都是让员工笑开怀的日子。发的东西很实在。这么一间厂,却很年轻,创立到现在还不到十年,却已经把产品销售到了海外。这还不满足,仍在积极扩张。越打听,越热血沸腾。等到了考试的时候,他看到了壮观的一幕,特意借了学校的教室在休息日给他们考试用。人太多了。估计有几百个人,如果不是报名的时间短,人还会更多。他还看到了认识的熟人。在这个时候,他们都变成了竞争对手。考试的内容是怎么打听都打听不到的。等到试卷发下来,他有些吃惊。考试的前半部分要填写的是个人信息,个人成就,擅长部分,下面的是问答题。有一些是对好味厂的理解,有一些是政策的看法,还有的是销售遇到一些具体事项如何处理……这是别开生面的一次考试。但他不虚。慢慢的思考,他把空白的地方填满。然后就是等待了。等待初试结果出来,在这期间,他差不多回到了等待高考成绩的紧张时刻。高考,他已经死心了。好在天无绝人之路,这回的初试,他通过了,复试,也通过了。拿到这个结果的时候,他出了一身汗。然后就是惊喜。他真的通过了!然后就是入职培训,并且在培训期间就是为期两个月的试用期。带他的人是有经验的,跟他说了,一般试用期的人都能通过,并且转正。只要好好努力,不是问题。他跟着人在省城里转了一圈,深刻的了解产品的各种信息,熟悉了他们之后的工作内容,就出差了。他要出差的地方,就是他当初下乡的地点,那里对他来说比较熟悉。在那个小城,还没有他们的业务往来,现在他们的任务,就是要在那里把空白填上属于他们的色彩。在外出差,经常会遇到问题,一个是旅途途中可能会发生什么意外,车次误点是经常的,车子故障也不少遇到。另一个就是工作开展不顺利了。有的人并不想要尝试新东西,有的根本就见不到人,在这样的情况下,就算产品再好,别人不愿意买也没办法。因为这些原因,他的第一个月拿的是基本工资,他没有自己独立拿到业绩。等到了第二个月,他开张了,拿到了三十多块钱的工资。第三个月,不仅转正了,他的业绩翻了几倍,拿到手六十多块,这比他爸的工资还要多一些。要知道,他爸可是老工龄了。一下子,他的腰板就挺直了。之后他就听到带他的徐峰说,他们这里要建分厂了,很快又要招人了。他把这个消息记下,去看了那块地方,老大一块地,离他们这里,也就是车站也并不远。那块地之前是荒地。或许有的人会认为偏僻了一些,但是张有毅看来,觉得这里很好。距离火车站近,有国道有省道,还有高速路口,说是距离市区远,到时候这里发展起来了,设个公交站点就方便了。而且,这块地盘很大。他看到了许多人在这里弯着腰忙碌,大家有的搬砖,有的搅拌水泥,有的平整土地,有的砌墙……在这工地上的有建筑队的专业人士,也有不专业的散工,他们是来这里干短工的。看到这里的情况,他心里一动,去问了徐峰,“峰哥,这里还要临工吗?我可不可以介绍朋友过来?”他的朋友不少,还有跟他一样是从乡下回来的知青,他之前回家的时候还撞见过,有的人还在找工作,有的人已经死心了,在偷偷的从乡下拿东西回来卖,这个不体面,也有风险。只是为了生活,有风险也不得不去做罢了。要是他们可以来这里做临工的话,相信他们不会拒绝。徐峰:“有朋友需要是吧,行,我帮你问问。”回头就告诉他:“缺有经验的建筑工人,你有认识的吗,得要靠谱的,出了差错,你这个介绍人也要被连累。”张有毅一振:“我有认识的!”徐峰拍了拍他的肩膀,理解:“那就赶紧通知去,现在刚开工,有些人还没得到消息,很快就知道了。”他立刻回去把他几个还闲着的朋友拉了过来,都是青壮年,而且在乡下什么活没做过,各种体力活,都可以。现在有了正经活干,一个个很卖力,加上人多力量大,这个厂房很快把围墙围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