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7节
作者:大河东流      更新:2023-05-01 17:28      字数:2713
  近期他爷爷不会去了,毕竟是老人家。这个是事实。大家也都能体谅,他又说,以后有机会了,他会提前跟他们说的。这让大家对他更有好感。他在食品厂的人缘一直不错。虽然一开始的时候他是因为妻子一家才能到这里做临时工,因为第二个儿子随了妈姓,还有些人看不起他。但是从他在食品厂里踏踏实实的干活,一直努力经营自己的关系,加上还有他堂妹那面大旗,他在食品厂的日子也过的不错。早就转正,并且还升职了。他之前和王鹏飞这个堂妹夫是平级,现在他又小升了一级。他这边春风得意,在厂里和堂妹夫遇到了,他还能保持风度,对方却避着他走了。答应了人帮忙买些东西,走出去,正好看到了王鹏飞的转身就走的身影。这是听到了他的声音,不想和碰面吧。从他升职之后,这样的场面,他已经撞见几回了。他都以为自己没发现。江若书叹气。他不管怎么说,也要叫自己一声堂哥吧,自己升职就这么戳他的心窝子?他们又不是一个部门。转而他又想到了现在还在做着临时工,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江翘,摇了摇头。她这样是要混一辈子?偏偏她总是说自有打算,这有什么打算?江景瑜许久没有想起这一对男女主了,她回来之后,处理了挤压的事务,转而就把注意力放到了村里,准备另一间大事。从一月某个村子实行土地包产到户之后,这股东风就一直在蔓延。有的人保守,觉得这是异端,维持原样。顾向恒在这方面是个激进的。在他的主张下,易水县也进入了这个阶段。土地重新丈量,统计人口。然后召开村民大会。第一个包产到户的并不是上庄村,而是隔壁的细柳村,也就是江景瑜他们外婆家所在的村子。小舅作为大队长,第一个响应号召。他很赞同这样的方式。他们村现在的日子过得也不错,大家靠着养鱼,还有莲藕这些产出,年底分红比起之前好过了很多。这些活都是集体的,集体有钱大家年底分到的就有钱。村民个人也会在自家里养猪,现在大家买猪仔也很方便,上庄村那边是鼓励大家养猪的,用家庭为单位来养猪,还能分散疾病风险,同时一家养一两头猪,养的也精细。他们还会时不时提供一些养猪的小窍门,辅助大家更好的养猪。这些猪是他们自己养的,归自己,一个个积极性很高,养出来的猪自然也不差,加起来一年的收入也颇为可观。但还是有些人爱偷懒,因为集体分的钱可以过日子了,他们就得过且过,觉得干多一点干少一点差别不大,用各种手段磨洋工,看得他头疼。这要是包产到户了,每个人负责自家的田地,他就不信了,那些人还能继续偷懒下去。他一召开村民大会,把包产到户的事详细的解释清楚,经过几番讨论,赞同的人占了多数,这决定就通过了。按照户籍上的人口来统计分田的人数,也因为这个,有不少人急急忙忙的给家里的孩子娶媳妇,这样子可以增加人口。有一些怀孕的,也说要算一个人口。他去找了侄女商量,最后定了个日期,在那之前已经拿到户籍证明的算一口人,但是孩子只要是没出生的都不算。他也承诺让他们不用着急,他们肯定是会预留一部分土地出来的,到时候有新增人口还可以再调整。他们村作为县里第一个包产到户的,很多事都有代表性。很多村子都在观望。为此他办事更谨慎。村里的田地有的肥沃有的贫瘠,有的靠近水边,有的在山里。总是有好有坏的。该怎么分才公平?讨论后,他们把田地分成等级,再用抽签的方式来决定。因为如果是人来安排,不管怎么安排都会有人不满意,而抽签就看运气,这是公平的。谁都有可能抽到好的地。要是土地差不多,有的离家近,有的离家远,他们能找到人交换的话,协商好了互换也可以。忙忙乱乱,总算把包产到户的事办下去了。分到了田地之后,大家的积极性跟之前完全不一样了。之前田地里的活,他们都是要到时候了才不得不去下地。只要不是有意竞选积极分子的,能有多勤快?每天都要有人盯着,才能让大家老实的把活干完。不然很多人就会提前溜回家去干家务了。现在包产到户,他们抽到田地不管怎么纠结,现在使用权都在这个家庭里。产出交了公粮之后也是他们自己的。这就导致天还没亮他们就蹲守在田地里,杂草还没来得及长大就被清除干净。有点刮风下雨的,一个个的就坐不住了,把土地里的庄稼看的比孩子还要精细。看的叶平生十分气结。有些人当初可是出了名的摸鱼高手,现在呢?天天在地头钻着。当然,有些东西还是属于集体的,比如那一口大池塘,里面的鱼和莲藕都需要人打理,则是由村里出钱,请人帮忙。这方面的人选都是挑的熟练人手。这份工作大家都抢着要。地里的活可以由家里人帮忙分摊一些,在这样的前提下,他们自己就可以抽出一定的时间去做别的。要是被挑中了去养鱼,又不用每天都蹲在那里,每个月还有工资,还能兼顾地里的庄稼,不香吗?要知道他们可不像是隔壁上庄村的人命那么好。还可以在自家村里面进厂,那日子就跟老鼠进了米缸一样,快活的不得了。他们也有一些村民考了隔壁村食品厂里干活,只要他们的户口还在这里,就可以分到属于自己的那一份地。这也是一个好消息。他们白天在上庄村干活,早上和晚上都有自己的时间,加上休息日,可以处理地里的活,要是家里还有人帮衬的话就更好解决了。整个细柳村都火热了起来。热火朝天。庄稼还没成熟,就能从长势看的出来,他们今年会丰收了。其他村的人看了,也议论纷纷。套用叶红秀的话:“要是有块地分给我们种,我们想种什么种什么,想怎么做怎么做,那肯定好,交了公粮其余的都是我们自己的,挣得多剩下的就多,这伺候庄稼肯定会更上心!”就好比每家每户分到的自留地。谁要是把自留地的收成跟集体的地比较,很明显的就能看出来了。差距颇大。江明智也说:“到那时候,我有事没事的就去地里转悠,有事了,住在地里也行啊!”他们村的日子现在是出了名的好,基本上家家户户都有人进了厂,每个月拿工资。没有进厂的,就照常下地,照常照顾家禽,工分也能换算成钱,算起来也很好。这要是分了地,他们也意动起来。“到时候我们伺候地里的庄稼,这样自留地可以种菜,还有专门养家禽了。”家禽养大了,卖给厂里,多方便。包产到户,就没有限制了。江景瑜一召开村民大会,这件事在村里早就讨论了几轮。有的人支持。有的人反对。江景瑜支持。然后就以大部分支持的状态通过了这一项决议。江景瑜已经把前期的准备工作都准备好了,一通过,立刻组织人抽签。有的人手气好,抽到了好的地块。有的人手气背,抽到了不好的地块。有喜有丧,总的还是顺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