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节
作者:雨中花慢      更新:2023-05-01 22:06      字数:3829
  沈溪重新把头发编好,陆岭把散落的到处都是的稻草收拾好抱到柴房,两人开车返回杭城。到了父母家,俩娃已经睡着,沈母很快把给他们俩留的菜热了一下,是红烧肉和肉沫豆腐。沈母先问他俩房子怎么样,然后说:“娃睡了,你们就别带他们回去,明早再来接。”沈溪点头说好,吃完饭后,看娃睡得挺好,他们又返回自己家。回到家,俩人马上去洗澡,然后又是一阵折腾直到后半夜,才沉沉睡去。这回真的满足了。次日一大早,两人早早买了早餐去了父母家,沈父、沈母吃完饭去上班,沈溪跟陆岭把俩娃跟李大娘带回了家。——用了两三天时间,沈溪把东西都收拾好,衣服被褥、锅碗瓢盆都要带走,这里留了一套被褥,以后来杭城可以在这里暂住。趁着周日,沈父沈母能帮忙,陆岭找了辆皮卡,把他们的全部物品装上车,他自己开车带着沈溪、俩娃跟李大娘,沈父沈母也开辆车,一行人早上就出发往船山县赶。除了这些东西,还有沈戍边给打的一套木质沙发,上面是厚实的沙发垫子。停车后,他们先把沙发往客厅里搬,俩娃对家里添了任何新东西都会非常好奇,等沙发摆放好就都爬上去坐得稳稳当当。沈母有点担心:“这么好的新沙发,不会让他俩给尿了吧。”沈溪不想让俩娃露屁屁,给他俩穿得都是死裆裤,有时候没及时把尿俩娃就直接尿裤子,家里一天有时候得有十几条裤子要洗。沈溪说:“他俩在沙发上的时候得注意点,有时候他俩想要尿尿嘴里会发出声音。”沈父想了想说:“我跟你俩俩约法三章,第一,不允许把沙发给尿了……”小娃看着外公,眨巴着眼睛,她听不懂,但觉得外公说的不是好话,扁扁小嘴,哇地一声哭了。沈父的话都憋了回去。沈母嗔道:“你这当外公的就是不受待见,约什么约,孩子都不跟你约法三章。”沈父觉得很意外,这就哭了?他赶紧说:“不约了,要不就随便尿吧。”小娃又眨眨眼,眼泪马上止了。沈溪吐槽说:“这眼泪也太方便了。”沈母端详着俩娃,说:“这俩娃的双眼皮都长出来了,刚生出来都是单眼皮,大双眼皮随小溪。大娃也不黑了,跟一般孩子差不多,还长得越来越好看。”大娃刚生出来脸上都是绒毛,沈溪原本以为他眼睛上方的绒毛就是眉毛,结果他一个多月时眼睛上方才长出青青黑黑的眉毛。到现在,脸上的绒毛就跟褪掉了似的,下颌一圈绒毛也没了,确实也不显黑了,眉眼分明,要不是小娃有白嫩加成,大娃比小娃还要好看。沈溪笑着说:“男孩长这么好看有啥用。”沈母打趣道:“等长大了不愁找对象。”李大娘看娃,沈溪他们四个就要去收拾东西。俩娃看大家都要走,着急了,就跟商量好似的,齐齐调转小身子,把小屁股对着沙发边缘,就往下爬,沈父生怕他们俩摔了,赶紧伸手去接,俩娃已经顺利爬到沙发下面,小娃迈开腿就走,大娃又开启爬行模式。沈父觉得好笑:“想不到他俩还有这种技能。”沈溪也觉得好玩,她说:“六个月的时候就训练他们俩下床了,他们俩会爬上爬下。”把俩娃抱到沙池里玩沙子,他们俩这才安静下来。沈溪跟沈母收拾先整理三个卧室,把床铺都铺好,再去厨房把粮油米面、锅碗瓢盆都摆放好。陆岭跟沈父就拾掇院子,把母鸡和小鸡放进鸡窝,丑萌拴在门口,陆岭按照沈溪给的图纸搭烤炉,沈父在院子里种菜。沈父种菜水平可比陆岭跟沈溪强多了,菜地整理得特别整齐,看得人心理舒坦。沈母对这院子也很满意,她说:“你们住这个地方不错,院子大,就把大门一关,让孩子在院子里随便跑。离杭城也近,比在岛上强,以后你们带娃去我们那儿不方便,我们俩周日常来看看你们四个。”他们这收拾着东西,几个军嫂进了院子,他们端了一大笸箩菜,土豆、葱、春笋、蘑菇之类的,打头的自我介绍说是沈溪家东边隔壁姚政委的媳妇,说叫她马大嫂就行。马大嫂四十多岁,看着干脆利落很爽朗,还把别的军嫂一一给沈溪做了介绍。她看着菜地说:“你这菜长出能吃得大半个月,咱们这儿有农场,农场种粮食、种菜、养鱼养家禽家畜,可以跟农场买粮食,需要粮票,买菜买鱼不要票。就是买猪肉不太方便。沈溪搬出几把椅子,请她们坐,说:“能买粮买菜买鱼已经很方便了。”不方便买猪肉的话,以后就多给俩娃吃点鱼虾。她要去给她们倒水,马大嫂说:“你不用招待我们,我们是来帮忙干活的,有啥活需要我们干不?”沈溪笑着说:“我们这好几个人干活,忙得过来。”马大嫂说:“那我们就不打扰了,等许副团他们一家四口也搬来,咱们凑一块吃顿饭,热闹热闹。”沈溪笑道:“行,到时候我们请大家吃饭,大家都到我家来。”这些军嫂走后,沈母说:“这几个人我瞅着还不错,应该好相处。”东西收拾得差不多,沈溪跟沈母就开伙做饭。厨房有锅灶有煤炉,她们都试了一下,都很好烧,午饭他们做的是烙饼、蛋花汤、干笋炖干鱼块。吃完饭后,沈父沈母见没什么好收拾的,就返回杭城。沈溪带着俩娃睡午觉。一天就这么平静地过去。第二天早晨吃过早饭,李大娘留在家里洗衣服,沈溪跟陆岭带着俩娃去赶海。陆岭对这一带的海岸线非常熟,开车带着娘仨走得稍微远一些,来到一片很少人来的海滩。下了车,沈溪就觉得这片海滩不错,海风不大,阳光暖暖地照着,适合带娃出来玩儿。陆岭抱着俩娃,沈溪拎着水桶、鲍鱼铲、小板凳往海边走。正是退潮的时候,从来没见过海的俩娃觉得特别新奇,扭着小脑袋,眼睛眨也不眨地望向大海。小娃看了会儿大海,扭动着小身体要下来,陆岭把她放到一处沙子柔软没有礁石的地方,小娃走了几步,发现视野低了看不到远处,又转身要陆岭抱。大娃本来独占了爸爸的怀抱,正美着呢,没想到小娃又要上来,撇撇小嘴把头扭向一边。小娃看大娃态度不好,扬起小手就给他一下,还扭动着身体,想要把大娃挤下去。大娃从来不跟小娃动手,嘴里发出单音节谴责她。他跟陆岭可不一样,是君子动口不动手的类型。陆岭赶紧调停,指着不远处说:“快看妈妈。”沈溪用精神力搜索,发现这海滩上的海鲜还真不少,她先是找到一只蜘蛛蟹,把蜘蛛蟹拿给俩娃,让他们坐在小板凳上看螃蟹。俩娃高兴极了,咯咯笑出声来。看陆岭带他俩玩得挺好,沈溪便开始放心找海鲜。她时不时朝父子三人看过去,陆岭很有耐心,俩娃也不哭闹,感觉这就是她梦想中的温馨平淡的日子。就二十分钟时间,她找到一条大黄鱼,五只鲍鱼,两只响螺。她举着大响螺说:“你看,是不是比我的脸还大,回去烤响螺吃。”确实比她的脸大。陆岭看着她,眉眼柔和到极致。人生的前二十四年,陆岭从未设想过带媳妇跟娃一起出来玩的生活,现在觉得这种生活真是太美好了。沈溪把这些收获给俩娃看,俩娃非常好奇,伸出小手指戳着鲍鱼,咯咯笑出声来。他们的主要目的不是赶海,是带俩娃看海,担心孩子被海风吹着,他们没多停留,就带着孩子往回走。回到家,沈溪看到姜彩凤他们正在搬家,他们在岛上生活,一切从简,没有缝纫机、自行车、婴儿床等大件,搬家比沈溪他们轻松得多。吴大嫂带着二妮跟他们一块儿出岛,给沈溪带了自家腌制的酸笋、咸菜、豆豉、黄酱,她说:“你看我带这些东西,像不像乡下人进城。”沈溪笑道:“我正需要这些,平时我也没空做,再说,这儿也是乡下,乡下比杭城还好。”吴大嫂说:“你在这儿周日咱们就能进岛出岛,还能经常见面,比在杭城方便的多。”沈溪回给吴大嫂一包两斤重的奶糖跟一些自制话梅。吴大嫂还要去船山县城采购,沈溪就没留她吃饭。送走吴大嫂,沈溪跟陆岭商量请大家吃饭的事情。既然马大嫂那样说,就说明新调来军官大家要聚聚,并且陆岭这级别不高也不低,应该由他请客。沈溪想在去医院报到前把客请了。而且虽然陆岭还在休假,但已经搬过来,大家低头不见抬头见,没必要等到休假结束再请客。陆岭说:“要不就这周末,我去跟大家说。”沈溪点点头:“我先去农场看看,看现在能不能买鱼,买猪肉不方便的话咱也不去县城供销社跟肉铺排队,就在院子里烤鱼吃,我们家有碳、有各种调料,方便还新鲜。”陆岭答应下来,说他傍晚去营地一趟,跟大家说吃饭的事情。沈溪马上动手准备食材,泡糯米做醪糟,还泡黄豆做黄豆芽。午饭有道菜是炭烤大响螺,沈溪试了试新搭的烤炉,非常好用。都准备好,就等着周日请客吃饭。作者有话说:感谢在2021-08-01 11:11:44~2021-08-02 11:12:43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紫色的泪 10瓶;漫花 5瓶;鲍鲍 2瓶;myfoxdream2010、玖玖瓊兒、48575548 1瓶;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第65章 解决大麻烦周六, 陆岭跟李大娘在家带娃,沈溪跟姜彩凤去赶海,捡了一水桶海蛎跟海螺回来, 还从山下河滩上,捡了不少鹅卵石。姜彩凤不解地问:“挺沉的,你捡那么多石头干啥。”沈溪笑着说:“做沸腾鱼片用。”周日一大早,沈溪让李大娘跟陆岭在家带娃,她跟姜彩凤正准备去农场买鱼, 马大嫂拎了两桶大黄鱼过来, 说是战士们挖海泥给农场当肥料时抓的鱼,因为他们要聚餐, 马大嫂就都给拎过来了。沈溪把鱼收下,说:“正好烤大黄鱼吃, 你们时间差不多就都过来。”马大嫂笑着说:“好,一会儿过来给你帮忙。”一共要摆四桌, 这些鱼肯定不够, 沈溪跟姜彩凤又去农场买了些草鱼回来。农场说是养鱼, 其实就是一个小池塘,里面养的淡水鱼, 主要供应食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