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节
作者:乔锡      更新:2023-05-01 22:10      字数:3715
  其实,她本不该掺和这么多朝廷民生,只是身为大渊子民,又是将军之女,她觉得自己还能做到更多为国为民的事情。“殿下,其实可以让商人们集资献出一部分自己的银钱,建造书院,孤幼院,等等,再让他们于所建之地刻下碑章留下名姓,再加以表彰,既让陛下满意,商人们也赢得了自己的美名,这岂不是两全其美的事情?”作者有话说:基本上都是剧情章第38章 拍卖赵晞很快就了悟这么做的好处。皇帝确实想提拔寒门, 重用寒门,以抵抗数百年积累的世家大族,但是目前的情况, 却举步维艰。究根到底, 世家的底蕴, 不是寒门能比的。以致于目前不是不想提拔寒门, 是寒门士子的各方面才能,皆不如那些有着完整流传下来的传承的士族子弟。而范青瑜这个办法,从各方面来说,都有利于培养寒门的“根”, 又能重视商贾, 提升经济,只要能解决掉世家大族的反对举措, 绝对是一个宝贵的建议。“定要让皇兄好好嘉奖你。”赵晞深思过后,俊美的脸上笑意更深,注视着范青瑜的眼神却越发温柔,“阿瑜,越了解你, 只会让我更越加惊喜。”他的目光, 让范青瑜忍不住红了红脸, 低声道:“殿下, 我不过只是尽些绵薄之力。”范大将军的所作所为,范青瑜是从小看到大的, 那守卫边境舍生忘死的家国情怀, 更是让她为自己拥有一个大英雄父亲而骄傲不已。即便他因为落入敌人陷阱战死, 也不能减弱范青瑜的孺慕半分。赵晞想起范大将军, 微微叹了口气, “将军忠烈,大渊百姓不会忘记的。”他上回去西南,便是带去了皇帝给范大将军的谥号和嘉奖,这位忠勇大将军,将永远记载在大渊的将士史册上。赵晞的目光不禁落到了范青瑜身上。他更应该感谢范大将军,将阿瑜定给了他。赵晞低低叹息一声,“阿瑜,何时,才能告知世人,你便是我命定的王妃呢?”赵晞的目光专注地看着她,让范青瑜甚至有些羞赧。她低垂下头,“殿下……再等等,再过一段时间,好吗?”虽然她现在已经知道了自己真正的仇敌就是顾亦诚,不必再去追查真凶,但若是消息一公布,她定会成为盛京贵女们众矢之的对象,她不是怕,只是要做一些准备,应对那些可能而来的麻烦。“不要让我等太久。”赵晞眉目都柔软了下来,“我会迫不及待的。”他们此时正散步在庄子内的花园里,这座奢华漂亮的花园里,种的虽然不是奇花异草,但各种花草疏落有致,相得益彰,造出一处处绝美的景色。他说这话的时候,一朵花瓣落在了他的发梢,让他俊美的眉眼流露出一丝风流气韵,透着说不出的缱绻旖旎来。范青瑜顿了顿,低声道了声“好”。他的一腔真心,她不会辜负,更何况她也明了了自己的真心。那种感觉,就好像穿花拂叶,跋山涉水,终于找到了自己的一直迷茫的所在,终于见到了光一般。她望向了身侧人的侧脸,弯了弯唇角。*赵晞进了皇宫,就把范青瑜和他建议的几件事,都汇报给了赵曜。皇帝思索了几番,清楚了其中的利弊后,也同意了此举,因为确实能解决目前国库面临的难题。至于那些负面的看法和反对的声音,在国计民生面前,能算的了什么?皇帝下令让户部整合了一下皇室这些闲置的庄子府邸,竟然有上百座。而这件事情,他不打算交给李叙。这家伙跟着顾亦诚,贪墨了多少,皇帝就有多恨。身为户部大臣,却带头侵吞民脂民膏,表面上还装的道貌盎然,要不是皇帝下决心要将这一串蠡虫连根拔起,现在还不能打草惊蛇,巴不得现在就先抄了李叙的家,拿他的私库来填国库。为了能将这件事做好,皇帝让之前提拔的户部侍郎石江负责这件事。石江是科举选出来的寒门,十年寒窗苦读,一朝任职京官,他在户部的境况却并不好,是被李叙一系排挤的那个,向来不受重视。但石江却心里如明镜一般清楚,皇帝提拔他的用意。他出身寒门,而正是寒门这个身份,他才能得到皇帝的重视,故而他和其他几位寒门出身的臣子,都没有对那些世家大族们奴颜谄媚,而是一步一步艰难地在官场中生存。他们不知道何时能有出头之日,但他们不会忘记自己当初为官的初衷,也不会忘记皇帝的良苦用心。故而这次皇帝交代的差事,石江也顶着一众同僚的压力,接过手,便马上安排了起来。这次的任务,说白了就是皇帝要面向百姓拍卖皇家的闲置产业,把这些变成白花花的银子。石江看了那么多户部卷宗,最明白这里面会出现什么问题,一早便向所有的手下说明白了,要公开公平公正,要是有什么其他的心思,旁边监察的御前卫手中的刀剑可不干。而这次拍卖,也吸引了很多商贾的注意力,待了解了规则之后,他们心里也骤然一松。不记名拍卖,那么他们也不用顾忌其他竞争人的身份了不是吗?再一看那些拍卖的庄子、宅邸,可都是他们多有钱都买不来的,而且这还只是皇室的闲置产业。难得有这个机会,自然是买买买!商户们大把的银子,飞向了户部举办的拍卖会,让参加拍卖会的一些达官贵人心里郁闷又烦躁。他们的权力,在这里发挥不出来,难道真的要以那群商户们这般高的价格买下心仪的庄子和宅邸吗?他们心里还在天人交战,下人就来报,庄子的出价已经又高了一轮。“快!给我再加三百两!”几轮拍卖过后,商贾们心满意足,收获满满,那些官员大臣,心里肉痛。原本,他们可以不用付出这么多银子,就能得到这些铺子的……至少也少五成吧?但转念一想,这个机会本来就是极其罕见的,是皇帝不知为何突然提出来的,要是不趁机买下,以后可能就没有机会了!如此一来,拍卖会上剩下的那些庄子府邸,顿时价格就水涨船高了。拍卖会结束后,石江满面红光,觉得自己总算可以给皇帝交差了。而所有在场的盛京大商户们,却在会后另外收到了一封来自户部的倡议书。这是什么?不明所以的商贾们打开倡议书,却见里面竟然是以皇帝的口吻,发出的倡议:皇帝让商人们集资献出一部分自己的银钱,建造书院,孤幼院等等,朝廷会于所建之地刻下碑章,留下各位商户们的名姓,让他们的声誉美名流传千古。“这,能有搞头吗?”在其他大商户还在犹豫的时候,江南沈氏的家主沈存风,率先站了出来,表示自己会积极响应皇帝的倡议号召,自愿捐两座书院和两座孤幼院。他说干就干,请了大批匠人,没出几天,就建好了一半,在其他商人开始蠢蠢欲动的时候,书院和孤幼院就都建成了。建成之日,皇帝果然派了人来,检查完书院和孤幼院后,当场赐了碑刻,讲述了沈存风的功绩,还额外送了沈存风一块牌匾,上书“仁善之风”,把沈存风乐的见牙不见眼的,见人就炫耀皇帝的御笔。他从前多想抱皇帝的大腿啊,只是一直都心有犹豫,多番衡量之下仍是不敢,如今却轻而易举地得到了皇帝的赏赐,果然还是自己的外甥女有本事!沈存风趁热打铁,又按照户部提供的名录,捐了几座工坊,按照户部的意思,这些工坊里的收益,都是他自己的,只要能让官府安排的人来做工就行,这不是很划算的买卖吗?其他的大商户们看沈存风一连得到皇帝的几道表彰,甚至民间百姓也不时驻足在那几座御赐的碑刻上面观摩,沈存风的美名也开始四处流传,顿时后悔自己的步伐慢了,开始纷纷效仿。一时之间,范青瑜当初提出的建议,也实现了大半。而这天,她正头疼于刚送来的两份请帖。一份是苏太傅的夫人送来的,一份则是顾相府的顾夫人送来的。不论是谁的请帖,她都不想过去,而且她也不相信这两位还没有得知她就是沈瑜的事情。顾芙雅,可还在大理寺了收押着呢。很明显,这两份邀约都来者不善。但这两位,是目前送来的帖子里身份最为贵重的,若拒绝了,恐怕不好对付。“小姐,嘉仪公主也让人送了帖子来了。”碧珠接过下人拿来的帖子,对着正皱着眉的范青瑜眨了眨眼,“这下你可以不用犹豫了。”范青瑜展颜一笑,“就你机灵。”看着嘉仪公主的请帖,她总算松了口气。总算有了解决之道了。第39章 小宴三十九嘉仪身为公主, 从身份上便比那些外命妇们高了一头,她的请帖自然是可以优先于那些夫人的。范青瑜些前便没有去赴那些约,如今却是不得不去了。至少她应了嘉仪公主的约, 也能够赌那些贵夫人们的嘴。她在盛京算得上无亲无故, 那些人再怎么想欺压她, 也要看圣上亲赐的县主的身份。范青瑜盛装打扮一番, 坐着马车去了嘉仪公主府。嘉仪公主的驸马,在翰林院任职,是个温润如玉的男人,和她打了一个照面, 便离去了, 只留下嘉仪公主和她的几位闺中好友们。“久闻县主声名,如今一见, 才知道那些传闻当不得真。”初见范青瑜,这些闺秀便有些呆了,怎么这样一位美人,京中传闻却是那样不堪?嘉仪公主见过范青瑜,但京中的大部分闺秀夫人是未见过她的, 至今还有些人记得关于她相貌身形的传言呢。嘉仪公主摇了摇头, 笑着看了她一眼, “你倒如今还信那些传闻?传闻里我都面首无数了, 你说当不当得真?”那闺秀连忙摇头,对范青瑜道了歉:“县主莫要怪我, 只是那传闻太离谱了些。”范青瑜哪里会怪她, 她也是听过那传闻的, 此时只是笑着道:“西南山高路远, 京中有所误解也是正常的, 但我们那里的女郎们,也多是窈窕娇美的。”“说到这个,听说西南人多肤黑,怎么县主却如此雪白?”另一位闺秀有些疑惑地看着她,嘉仪公主也是睁大了眼听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