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节
作者:张佳音      更新:2023-05-01 22:25      字数:5005
  雍正帝如今妃嫔并不多, 嫔及嫔以上可做一宫主位的皆已有去处, 咸福宫被空置下来, 后宫众人皆未放在心上,连咸福宫几人亦是不曾多想。她们如今有些旁的烦恼,那便是按照祖制宫规,德妃既然成为皇太后,她又未曾免除请安,太妃们和新帝后妃都要晨昏定省,新帝后妃还未入宫,便只有众太妃太嫔前去永和宫晨昏定省。先帝后宫多年没有中宫娘娘,当年孝惠章皇后还在世时,也并不要求妃嫔们日日去请安,是以这些遗妃们都已经许多年没这般晨昏定省过了。檀雅从前位卑,没有资格请安,如今晋了嫔位,没想到还得日日早起,简直要了命了。前朝说一朝天子一朝臣,这后宫不也是一样,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搁在三十年前,谁能想到会有今日这般境遇转变呢?可佟佳贵妃、宜妃郭络罗氏、惠妃纳喇氏等人心气儿高、骨头硬,敢称病不去,檀雅等人却是不敢的,哪怕起床再困难,依旧识时务地日日不落。每当这时,檀雅就极羡慕苏贵人不用起床,顺便再羡慕一下定嫔熬一段时日就能出宫。苏贵人如今也不似初时那般端着了,瞧檀雅不快活,她便故意作出被吵醒的慵懒模样,披着外衫,边用手遮住哈欠边道:“早去早回。”檀雅嫉妒的眼睛都要红了,酸唧唧地说:“也要我们说了算才成。”苏贵人手下嘴角翘起,眼睛里也尽是笑意,毫不遮挡她的幸灾乐祸。檀雅哼了一声,“苏姐姐还笑,不想想,额乐也跟着日日早起呢。”苏贵人依在门框上,随性道:“学以致用,否则这么多年的规矩不是白学了吗?”“苏姐姐可真是好额娘……”这时,宣妃出来,瞧见苏贵人衣衫单薄,皱眉道:“快回去,当自个儿是石头做的呢?生病了有你受的。”苏贵人拢了拢外衫,冲宣妃和定嫔一福身,随后便退回到屋内,目送三人离开。二月二刚过,京城已经有了几分春意,不过晨间还是有些霜寒,宣妃坐着小轿,檀雅和定嫔走在边儿上,三人都穿的厚实,手里也都拿着手炉,瞧着便暖和。储秀宫门前,和妃瓜尔佳氏也是这个时辰出来,正巧碰到她们,便指了指自个儿身上的厚披风,道:“往年这个时候宫里都有妃嫔穿春装了,今年做衣服也都是照往年惯例,昨日冷,瞧见你们几位面不改色,估计今日都不会那般傻了。”她们这些女人先前要为悦己者容,如今先帝已逝,孝期只能穿素净的衣服,有何必要再冷着自个儿?而教和妃说准了,她们一行人一到永和宫,前些日子穿上春装的人又都重新穿上了冬衣,乍一瞧还以为是寒冬腊月呢。先帝高位遗妃,只来了成妃戴佳氏、宣妃和和妃,再加上几个嫔,混到这份上,还能若无其事地给皇太后请安,都不是那等争强好胜的,因此一众人坐在堂内,说话的气氛十分平和。檀雅是在场先帝遗妃里年纪最小的一个,旁的妃嫔都五六十岁,和妃、勤嫔陈氏、高嫔这样四十出头,还算是年轻的。这个岁数的女人,旁的不好聊,便多关注着额乐她们几个小姑娘,这问一句,那问一句,直到雍正帝来向皇太后请安,众人方才至了问话。雍正从前便对生母极为孝顺,登基以来更是一副至孝天子的表现,日日都要先来给皇太后请安,然后再回前朝去忙政务。他对先帝遗妃们亦是尊重,并不受众人的礼,语气温和地问候她们。这些日子请安,他每日都要说这些话,皆由宣妃三个皇考妃子答话,檀雅等嫔位只需保持安静便可。约莫一盏茶的时间,皇太后乌雅氏才姗姗来迟,对雍正和众遗妃的请安问好淡淡地应了一声,便坐在左手边儿。一下子成为先帝后宫最大的赢家,皇太后便是对皇上亦是骄矜,眼在下首一扫,又未瞧见那几位,语气略有嘲讽道:“果真是年纪大了,身体越发不中用了。”雍正眼中亦有几分不满,在他看来,不尊重皇太后便是不尊重他,往下想便是对他这个帝王不满,只是宜、惠等人是托病不来,他到底不好指责什么,倒显得他刻薄不容人。众人皆垂眼不言语,檀雅不知旁人心中如何想,只她觉得,另几位确实有些放不下身段和高傲,可这位皇太后娘娘,也着实有几分不大气。她们这些大妃,争宠几十年,想必熟知彼此的心性,是不是心中不敬且不说,恐怕也有知道皇太后绝非好相与的原因。檀雅抬头,快速打量了一眼皇太后的脸色,粉遮的极厚,瞧不出面色,不过嘴角、眼袋下垂,眼下青黑比先帝刚去世时严重许多,眼里有清晰的红血丝,整个人气质十分阴郁,仿佛处于什么临界点。而皇太后嘲讽完那几个人,便转向雍正,“皇上若是忙,不必日日来,我一介妇人,不敢耽误你的正事。”雍正抿紧嘴,嘴角不受控制地抽动,明显在忍耐情绪。下首诸人眼观鼻鼻观心,心里却在叫苦,总这般,怕是要短寿的。而皇太后乌雅氏瞧着他如此,眼中闪过一丝快意,说出的话越发像是刀子一样,“皇上若真有孝心,也好让我瞧瞧你弟弟过得好,否则本宫便是走了,也不瞑目。”神仙打架,凡人遭殃……檀雅眼皮一跳,不敢抬眼去瞧那对母子俩,又担心几个孩子吓到,便用余光去瞧额乐她们几个。伽珞、茉雅奇都安分地低头,就额乐是个傻大胆,低着头,可身子微侧,檀雅看不见她的正脸都知道这丫头那一双大眼睛定是滴溜溜地转,说不定就想趁人不注意瞧上几眼呢。檀雅微微侧头,死死地盯着她,一见她余光扫过来,立即瞪了一眼警告她。额乐缩了缩脖子,这下总算老实了,乖乖地双腿并拢,眼睛瞧着膝盖,一动不动。雍正原本因为皇太后的话在强忍怒火和悲愤,目光扫过先帝遗妃们,恰巧瞧见谨嫔和额乐的小动作,一顿,莫名便平静许多。这世间的额娘,纵使偏心,也不该对亲生儿子毫无慈爱之心,如此,便不是他的错……皇太后都能当着旁人的面与他难堪,他又为何要一味隐忍呢?雍正眼神平静地望着皇太后,直言不讳:“太后心中,我交与十四重任倒成了不是,难道要十四一个先帝亲封的抚远大将军像个寻常富家翁一般荣养起来才如您的意吗?”檀雅嘴角抽了抽,这是偷换概念,皇太后想要的重用当然不是雍正所指。而皇太后也确实生了怒,戴着指套的手指死死攥紧木质扶手,手背青筋泛起。檀雅实在不敢再听下去,手指绞在一块儿,最后一咬牙,装作腿软滑落在地,然后颤着声音告罪,“嫔妾知错,请皇上恕罪,太后娘娘娘娘恕罪,嫔妾告退。”宣妃和定嫔反应快,立即便起身告退,其他人也不想听这对母子之间的争吵,也仗着她们是先帝遗妃,辈分在这儿,迫着皇上让她们离开。皇太后脸色难看,瞧她们也都带着嗖嗖冷意,倒是雍正,视线不经意地扫过宣妃等人,颇有风度地出声让她们离开。一众遗妃出了永和宫,面面相觑,最后还是宣妃面色沉静地叮嘱道:“咱们今日如往常一般请安后离开,回去莫要与人闲谈是非。”众妃应声,迅速告别分开。永和宫内——雍正转动拇指上的扳指,对他的坏名声彻底认了,也不担心今日事将会传成何种模样,只冷漠地问:“太后可曾想过,您越是如此,朕与十四嫌隙越深?”皇太后重重拍向扶手,怒不可遏道:“你威胁本宫?你这个不……”“太后!”雍正打断道,“您既然对朕毫无慈爱之心,丝毫不顾有些话对朕的影响,那朕也不必再给十四机会,朕会下旨让十四去守皇陵,也会告诉他,这是您所求!”“胤禛!”皇太后忽然状若癫狂,一巴掌挥过去,“那是你亲弟弟!”雍正起身躲开,一甩袖子,临走前撂下一句:“朕是先帝亲选的继位之人,坐拥天下,朕容得下兄弟们,但容不下对大清天子不敬之人。您所行所言皆为十四,朕倒是想知道,待旨意下达,十四可感激您?”皇太后晃了晃,捂着胸口脸色泛青,“你给本宫回来!”然雍正说已阔步离开,毫无转圜之意。第79章永和宫并非密不透风, 更何况当日皇太后与皇上的争吵,亲眼目睹者甚多,除了先帝遗妃们还有诸多宫侍, 到底还是传出了风声。若是刚登基的雍正,对帝王名声极其在意,定是要严令禁止,甚至还要抓些人重罚来警示旁人;如今他却是十分淡定,还命人在宫中传播“母错子还”之类的话,现成的例子便是即将扶先帝梓宫去皇陵的十四贝子胤祯。皇上亲口说能容下兄弟,却不容不敬天子之人, 也用事实告诉众人不敬他的代价为何,先帝后宫的几位高位嫔妃都有儿子, 为人母怎能不爱护亲子,再是低不下头, 也要低头。诚亲王胤祉早年和雍正都是拥护废太子的, 后来太子被废, 他也没有明确支持过其他兄弟夺嫡, 是以荣妃马佳氏是最先服软的。第二日众遗妃再来向皇太后请安,见到七十二岁的荣妃扶着太监的手,缓慢走下马车, 皆有些惊讶。荣妃早年也曾宠冠后宫, 自是不需要对她们放低身段, 便是对和妃瓜尔佳氏和宣妃, 也不过点点头示意一下,就算作是打招呼了。檀雅随着众人一道向荣妃行礼, 起身时匆匆打量了一眼荣妃, 便低下头, 低调地进正殿内在末位做好。等皇太后的功夫,荣妃招额乐到跟前,边打量她边道:“见到你,本宫便想起荣宪公主来,你们姐妹年岁差得多,可这眉眼间的英气,竟是像极了。”额乐是直到伴读进宫才有了同龄的姑娘作玩伴,莫说荣宪公主,便是旁的姐姐也都没见过。她是个大胆的,听荣妃提起荣宪公主,也不怯生,好奇地问:“娘娘,荣宪姐姐是什么模样的?”荣宪公主是康熙第一个长大成人的公主,又是颇受宠的荣妃所出,幼时极得康熙宠爱,性子也大方,尤其骑术不逊于皇子们,未嫁时康熙还曾夸赞过“不逊色于儿郎”。荣妃眼中闪过些思念,微微一叹,“许多年未见了,原以为她要回京来祭奠先帝,却不曾想病在路上,不知如今可有好转。”额乐轻声安慰:“定是会没事的,娘娘若实在担心,便求皇兄派个太医过去瞧瞧。”荣妃眼中闪过一丝复杂,并未应承。这时,皇太后乌雅氏身边的嬷嬷出来,告知众人:“太后娘娘身体不适,实在无法起身,请诸位娘娘见谅。”荣妃面上神情淡漠了些,成妃戴佳氏向来没有存在感,宣妃也不乐意寒暄,还是和妃瓜尔佳氏关心道:“娘娘的身体要紧,臣妾等自是能体谅。可有请太医?”那嬷嬷客气道:“回和妃娘娘,昨日晚膳时,太后娘娘感觉不适,便召了太医来请脉,并无大碍。”和妃作出一副放心的神色,“那便好,劳烦带话,请太后娘娘一定要好生休息。”“是。”嬷嬷应了,对众人请道,“娘娘们请暂回。”“好,我们明日再来请安。”众遗妃鱼贯而出,一同行了一段,便各自分开,最后只剩下咸福宫一行和储秀宫和妃。宫侍们不远不近地坠在后头,和妃似是随意说一嘴,道:“昨日太后娘娘召过太医后,太医便一直在宫里候着,也不知太后娘娘怎地忽然便病了……”檀雅眉毛微微一动,为什么病了还用说吗,自然是因为皇上,现在重要的是太后娘娘是真病还是假病,今日是否是在给荣妃下马威。这么想有些不好,但檀雅希望太后娘娘真的身体不适,否则康熙都驾崩了,她们还要闹,为难的是旁的想安生过日子的人。不过好歹没说是皇上气病了,想必也不是真的没有慈爱之心……而宣妃纵是有些想法,也不会与和妃说,只道:“人上了年纪,总容易有些小病小灾,你我都该好生保养。”定嫔顺着宣妃的话,说了些保养身体的法子,便将太后的病岔了过去。第二日众人再去请安,原以为荣妃经了昨日的闭门羹不会再来,未曾想不止她来了,连惠妃纳喇氏也到了。檀雅十分好奇,可也不能问,强忍到昨日那嬷嬷又出来请她们回去,然后回到咸福宫才让闻柳去打听昨日宫里可发生什么事儿,重点在荣妃和惠妃身上。闻柳出去半个时辰便回来,对主子道:“昨日皇上命人将荣宪公主的消息告知荣妃娘娘了,说是荣宪公主已经好转,不日将进京。”檀雅了然,这是见识到帝王的巴掌,又尝到甜枣,所以主动弯腰了,都是为了孩子,想必宜妃郭络罗氏也撑不了多久。至于佟佳贵妃,这位姓佟佳,在新帝那儿便有些不同,是以她托病还关上宫门,雍正却不会将她同惠、宜、荣三妃等同视之,这便是差别对待。她只是没想到,雍正竟是个这样怀柔的人,原本还以为他恨不得那些碍眼的都消失呢。而不出檀雅所料,没过几日,宜妃也宣布“病情好转”,出了她的翊坤宫,出现在永和宫。但是更让檀雅意外的是,皇太后再次出现在众人面前,整个人仿佛骤然苍老,却没了先前的尖锐,连对惠、宜、荣三妃都只是冷淡,没像先前那般言语刻薄。想必不止檀雅,其他人亦是心中惊异,一时间请安的气氛极其奇怪。皇太后约莫是真的病了,只做了一小会儿,脸上便泛起疲色,只是不知为何,始终未教众人散了。又过了一刻钟左右,皇太后再也撑不住,这才对众人道:“回吧,近日本宫要休养,不必再来请安。”一众人带着满脑袋疑惑告退,惠、宜、荣三妃先走,剩下诸人面面相觑,到底没敢讨论,也彼此告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