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节
作者:苏苏政      更新:2023-05-01 22:59      字数:4364
  “钟老师来了,”“钟老师好,”“老师好,”……这些学生们见了她都有些拘束,钟梨本来还想抱着女儿看他们玩陀螺,此时见他们这么怕自己,又不想扫他们的兴,打了个招呼就带着夕夕离开了这里。在路上,一路都有人和她打招呼。大队里留下的知青不多了,少数的几个没能回城的知青见了钟梨都高兴地和她挥手,又是羡慕又是不解地问着她,“怎么还回这穷地儿啊,我们都打赌说你不会回来了呢。”“我男人孩子都在这,当然得回,”钟梨笑,“你们这是去哪儿?”“插秧,腰已经直不起来了。”几个知青捶捶腰,逗了会儿她女儿便打着赤脚去地里干活。段浔今天没跑车也被大队长喊去地里干活了,大队里到处都忙得很,钟梨想去别人家里玩一会儿别人都没时间陪她。实在无聊的她只好抱着孩子又返回家去。回到自家院子里逗着孩子,日子好不快活,钟梨又在此时听到了争吵声。“生意生意,生意有家庭重要吗?”陈婉婉大声指责道,“今天两个孩子一岁生日,这么重要的时刻你却要出门,说好去公社拍全家福还说要亲手给孩子做生日蛋糕的事就不作数了?你怎么能这样?”“我那里有一批积压的罐头,有人给我联系到了买家,我不得不去,再不卖出去那批罐头就要过期。”何飞羽耐心哄着媳妇儿。“过期就过期,孩子一岁生日一生只有一次,咱们不能错过。”“仓库里那批罐头花了很多本钱。”“我们缺那点钱吗?”陈婉婉反问,“孩子一岁生日比不过那点罐头是不是?”陈婉婉气得直落泪,把何飞羽心疼得不行,赶紧道歉,“好好好,不去了不去了,我们今天好好给孩子们过一岁生日。”在院子里听到这些的钟梨无声笑了笑,想起了那对可爱的双胞胎。陈婉婉这辈子生的一双儿女竟然和自己上辈子生下的双胞胎一模一样,而且也和上辈子一样起了个‘何望、何湘’的名字。那俩孩子比夕夕大两个多月,今天是一岁生日。双胞胎是钟梨上辈子的心头肉,钟梨不知道该不该给那对双胞胎准备生日礼物,她正犹豫着,夕夕抓着桌上那朵荷花显摆给钟梨看。“宝宝乖,别被荷梗上的刺扎到手心。”钟梨耐心哄着夕夕放手,瞬间把要送双胞胎礼物的事抛之脑后。? 第63章79年1月5号, 段浔抱着女儿去县里给小姑和阮凌照常送礼,感谢小姑对女儿这一年多的照顾。“你姑父也有礼物送你。”段幺妹用眼神示意自己丈夫。阮凌右手放在媳妇儿肩头,食指卷着媳妇儿的发丝玩, 接收到媳妇儿的眼神暗示,阮凌随意扔了单位介绍信和一张单子在桌上。“301汽车大队, ”段浔念着单子上的单位名称, 不解, “要我运货吗?”“常兴师大要进行一次全校师生拉练,为期十几天,这也是钟梨来信说今年寒假不回了的原因,”段幺妹打落丈夫玩着自己头发的手,笑道,“常兴市301汽车大队这次会派驻几辆汽车在他们学校跟着全校师生一起过去。”阮凌早年长期在常兴那一带跑车,和人家汽车大队的人也认识。“我们知道你和夕夕半年没见她了很是想念, 这次就给你制造了机会,你去301大队报道, 就当做去那里玩十几天。”段幺妹解释。“你和夕夕这次就坐火车去, 年底车队很忙, 没有空余的车辆给你开。”阮凌又说。“坐火车也好, 我们家夕夕还没坐过绿皮火车呢。”段浔逗女儿笑。夕夕‘呀’了一声似乎在肯定爸爸说的话, 一岁四个多月的她偶尔嘴里也能冒出几个词,会说简单的话。“你小姑没去过常兴, 你去了那儿多拍几张师大的照片, 也把那里的大桥和动物园植物园拍一拍,回来给你小姑看。”阮凌叮嘱。7号, 段浔抱着女儿背着行李包袱上了火车。火车上很是热闹, 有拉二胡的有吹口琴的, 还有个和尚在念经。来到三层卧铺前,段浔啧啧称奇,他也是人生中第一次上火车,没想到售票员没说错,这小火车上还真的有三层的铺子。见段浔抱着个孩子像猴子似的往上铺爬,下铺拿着公文包的人拍了拍段浔的肩,“我和你换。”“换?换什么换?”段浔不肯,上铺多好,安静也安全,下铺人来人往有点脏。提着公文包的人有些无语,“我是好心,你抱着孩子爬上爬下不安全,孩子摔着了怎么办?”哦,段浔转念一想,还真是这个理,立马笑嘻嘻变了脸给人家递烟递糖,“谢谢兄弟,那就换吧。”段浔把女儿放在篓子里,把篓子放在床脚,自己躺在下铺开始看报纸。过了一会儿,有列车员过来给他们倒热水。要在火车上待两天一夜,段浔晚上不敢睡,抱着篓子不敢闭眼,深怕有偷孩子的。只有白天的时候他才敢眯眼休息会儿,对铺坐着好心的大娘,会帮忙照看孩子的情况。即将到目的地的时候,对铺大娘叫醒昏昏欲睡的段浔,“你女儿撇嘴哭呢”周围的乘客都喜欢段浔带的这小女娃,小娃儿不吵不闹,就算是哭也只是小小声音的哭,看得人怜爱。孩子本来就是个喜欢在外面跑的,如今憋在篓子里这么久,已经到了极限。段浔了解自己女儿,知道她这是待不住了,所以抱着女儿在火车过道上闲逛。这里走走那里看看,孩子开心得两手乱扑腾。突然,几声巨响惊动车上乘客,段浔一边扶暖壶一边去叫那个聊天聊得正欢的列车员。“哎哟,别动别动,别烫到孩子了。”列车员赶紧冲过来打扫,其他附近的乘客也过来帮忙整理倒下去的小推车。“这么多暖壶怎么就碎了?谁弄的?”“碎了是小事,里面都是开水,没烫到人已经是万幸了。”“要感谢这个小伙子啊,带着孩子还这么好心地帮忙。”“小伙子真勇敢。”“好人呐。”“这孩子真可爱。”………乘客们和列车员一边帮忙打扫破碎的暖壶一边夸着段浔,段浔不好意思的笑。本来想动手打女儿几下,现在段浔不敢打孩子了,他怕他这一巴掌打下去,周围乘客就都会猜到那些暖壶是自己女儿推倒的。推车上十二个暖壶都碎了,列车员肯定要挨批,段浔有点坐立不安。到站要下火车,段浔忍痛掏出四张大团结,找到那个列车员要‘捐款’,义正言辞道:“那些暖壶都是公家的东西,我们段家的家规就是‘公家的东西要守护’,眼睁睁看着那些暖壶在我面前碎掉,我心里有愧。这些捐款你拿着,我个人再给公家添上十几个暖壶。”列车员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当然不能要段浔的捐款。俩人这么你推我搡,篓子里的小娃儿萌萌地抓了几把爸爸手上的钱,小手挥过去,“钱~qia~”“你看,我女儿让你拿着钱呢,拿着拿着,再不拿就是看不起我!”段浔推过去,“我要下车了。”“不不不,这个钱我不能拿。”列车员也是十分坚决。俩人又这么推搡了几下,列车员实在不解,心中有些许疑惑,“这位同志,你为什么一定要给钱?难道那些暖壶是你打碎的?”“………”段浔沉默了一瞬,随即扔了钱提起行李就跑。身后列车员下了车大声喊着追着,段浔跑得更快了,背上篓子里的小娃儿也随之颠簸着发出银铃般的笑声。段浔首先去301汽车大队和人家大队长打了个招呼,又在招待所放好行李换了衣服和鞋,进城了要注意形象,不想被人看不起。一切打整好后,段浔带着女儿去常兴师大,准备给媳妇儿一个惊喜。当钟梨见到他们时已经是一个小时后了。“怎么在这小竹林待着?吃饭了吗?我带你们去食堂。”钟梨笑意盈盈地跑过来,漂亮的长裙下摆微微扬起,是个十足的美人,也难怪学校那么多男同志喜欢她。钟梨没想到段浔会过来,刚才隔壁班同学告诉她有人找她还以为自己听错了。她高兴地跑到段浔面前站定,看了一眼段浔的穿着。今天丈夫穿的是一身干净整洁的蓝色中山装,脚下的布鞋也是干净得看不见一点灰尘。女儿戴着她姑奶奶用黄色毛线团编制的小帽子,穿着半新的花棉袄和免裆裤。钟梨去抱女儿,段浔把孩子给她,不发一言。“怎么不高兴?”钟梨逗着女儿笑,又问段浔,“我问你呢,吃饭了吗?没吃咱们就去食堂吃饭,食堂还没收工。”“食堂那么多人,碰到同学了怎么办?”段浔问。“碰到就碰到了呗。”钟梨笑,脸上白皙透着红。返城快一年,没晒太阳没干农活,钟梨脸上气色都好了许多,好皮肤也养了回来,唇红齿白看着欢喜。“你不是说你没结婚生子吗?你不是说夕夕是你侄女吗?既然这样就该藏着掖着。”段浔冷声道,语气平淡。“……你,”钟梨愣住,他怎么知道的?“你是不是想问我怎么知道的?”段浔居高临下地看着她,极力掩饰自己的自卑大声道,“我抱着孩子刚进校门就遇到你们同学了,他们问我是不是钟梨的表哥。”段浔每个月都会带孩子去公社照相馆拍照,拍的照片会同信件一起邮寄给钟梨。钟梨把照片藏得很好,但有一次寝室长金萝拆了她的信件,以至于大家都知道了钟梨有一个大她两岁的‘表哥’和一个可爱的‘小侄女’。如今一切被拆穿,钟梨难堪又后悔。她后面想和同学说自己结婚生子了,想和同学坦白自己当初撒了谎,可是她又怕破坏自己在同学心中的形象,一步错步步错。钟梨眼眶湿润,红着眼对丈夫说对不起。夕夕看看这个看看那个,睁大眼睛呜咽了几声要找爸爸抱。段浔接过女儿,“你知道我为什么会喜欢你吗?因为我一直认为你是个好人,别的知青都笑我你不笑我。阮小福瞧不起我这个文盲,你却教我识字认字。”“我知道的,我知道的,是我的错。我当初怕被人看不起,撒谎说自己没结婚生子,但是马上就后悔了,后面想说清楚真相又不敢。”钟梨去拽丈夫的衣角。“你是怕被人看不起还是怕被城里人看不起?钟梨,这有本质的区别,”段浔扯开她的手,“等你野营拉练结束咱们去离婚。”? 第64章俩人再次见面是第二天。钟梨带领班上同学举着旗帜站在隔壁七七二班后面, 经过一辆汽车旁,看到了上面的驾驶员。驾驶员段浔旁边的小娃儿眼睛眨也不眨地冲着钟梨看,似乎是觉得那位‘阿姨’眼熟。钟梨一愣, 她以为段浔带着孩子回老家,没想到他竟然在这。301汽车大队派了三辆汽车跟在拉练队伍后头, 全校师生就这么浩浩荡荡地出发前行了。常兴师大的全校师生在前面走着, 后面车里头装着几大袋煤渣、鼓风机等各类物品, 上面还坐着年纪大的炊事员大爷大娘们。“70年71年我也拉练过两次,当时是响应战备观念,”一位老师背着行李走得健步如飞,“后面几年再也没训练过,没想到咱们这位新转来的校长今年又办起了这个活动。”“就算不备战也应该时不时办些这样的活动,咱们要发扬艰苦奋斗的革命精神,还能锻炼身体, 何乐而不为呢。”旁边的学生处处长笑道。走了几个小时后有些年纪大身体不好的老师吃不消了,会被转移到汽车上休息会儿。出了常兴市, 在一个隔壁市的小镇, 大队停下脚步, 老师们拿着对讲机让学生们就地休息。乡间道路上泥巴湿润黏着鞋, 很不好走, 背着巨大行李包的学生们纷纷坐在草地上原地休息搭帐篷。“班长,帐篷怎么搭?”有几个家里条件很好也没下乡过的同学把钟梨叫过去。此时天色有些昏暗, 已经下起了小雨, 钟梨替那些娇生惯养的几个同学搭好帐篷后又要教他们搭灶台洗锅做饭,气得脸色都要扭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