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节
作者:雨落窗帘      更新:2023-05-02 00:41      字数:5964
  虞清娴从空间里出来,往原主的奶奶家去。李海英对原主的掌控到达了一种病态的地步,她对侄女有多好对原主这个亲生的女儿就有多苛刻。原主的高中就在县里头上的,笔本之类的学习用品都是李海英批发回去的,需要什么东西也都是李海英去买,她一分钱也沾不着。每个月的卫生用品也是她买回来的。原主的衣食住行都被她拿捏得死死的,就连想吃什么零食也是她买回来放在家里,原主根本没有花钱的地方,于是十多年来连零花钱都没有。原主从奶奶唐家那边得来的压岁钱也被李海英以各种名义要去,久而久之,唐家也不再给原主钱了,而是把钱换成同等价位的东西给原主。原主婚后唐家也是唯一一个能对她伸出援手的。虞清娴觉得这样的人家对原主来说肯定说意义非凡的,她得去维系一下关系。唐家就在县城边上的村子里,出了城走十来分钟就到了。现在正值八月,正是农村里不忙不闲的时候,虞清娴到唐家时已经是下午了,唐老头跟唐老太太正在屋里炕上睡懒觉,虞清娴的大伯跟大娘正从山上回来。前两天下了点雨,山上出了不少蘑菇,现在人们的生活好了,蘑菇也能卖得上价了。唐大伯跟唐大娘都是勤快人,院子里已经晒了不少蘑菇了。见到虞清娴,唐大伯跟唐大娘都愣了一下。唐大伯不苟言笑,话极少,唐大娘则八面玲珑了许多,她站了起来,笑容满面的迎上来,拉着虞清娴的手:“娴娴来了?吃饭没有?瞧这小脸白的,德生,快去舀勺面烧点水,我给大侄女做疙瘩汤吃。”唐大娘吩咐完丈夫,笑容满面的对虞清娴道:“你最爱吃大娘做的疙瘩汤了,一会儿可得多吃点。”第066章 被窃取的人生虞清娴被唐大娘带到了东屋后自己就去了厨房做饭了, 唐大伯跟虞清娴这个侄女也没什么话说的,去西屋叫了正在歇午觉的唐老太太后去厨房帮唐大娘烧火去了。唐老太太听到虞清娴来了,鞋子都没穿好就往东屋来。她年纪不小了, 腰已经佝偻了下来, 她一进屋就拉住了虞清娴的手:“清娴啊,今天怎么过来了?你妈让你来啊?”李海英不乐意原主跟奶奶家多接触, 每次原主回来奶奶家或者在哪里跟奶奶家这边的人多说几句话,她都会很不高兴, 久而久之原主就跟奶奶家这边的亲戚来往少了。后来还是结婚后才重新又跟奶奶家这边亲近起来的。虞清娴摇了摇头:“没有,我自己来的。”虞清娴的话音刚落,唐老太太便着急了起来:“那你来的时候你妈知不知道啊?你是瞒着她跑出来的?你回去她不得骂你?”唐老太太忧心忡忡。她对李海英这个儿媳妇很是不满意,当初她跟自家小儿子唐建成的结合是被塑胶厂的保安队长撮合的,塑胶厂的保安队长是她家建成刚刚当兵时的排长, 退役后进了塑胶厂工作。他的媳妇跟李海英一个车间。年轻时候的李海英长得漂亮,工作也很努力, 她又会做表面功夫, 一来二去的就跟保安队长的媳妇处成了好姐妹。那年她家建成回来探亲去见了一眼保安队长, 不知道怎么的保安队长就起了撮合的心思。建成年少,当时就看上了李海英了。这本来没什么,她家建成能娶个城里的工人他们只有高兴的份。谈婚论嫁时李海英的彩礼要得高还没有什么嫁妆唐老太太也没说啥,低嫁嘛,她们家没啥好挑剔的。唐老太太第一次对李海英不满是李海英在跟建成结婚后, 那时他们还是新婚期, 塑胶厂还没有给李海英分房子,结婚后她只能跟着唐建成住回家里来。李海英自持高人一等,在家里什么都不干就算了,唐老太太跟唐大娘干的她还挑三拣四, 要么说衣裳没洗干净,要么说饭菜做得不好从,反正就是各种挑剔。但这些都是小问题,这婆媳之间就没有不闹矛盾的,最让唐老太太看不惯的是李海英结婚后还把工资交给娘家,她自己交也就算了,她还企图连建成的工资也一起交回去,要不是建成脑子清醒,这件事情没准就成了。后来她家建成在部队牺牲了,李海英拿了所有的抚恤金却还对她孙女不好、整日在孙女面前编排自己的坏话又拘着孙女不让她跟自己家人相处的事情让唐老太太恨毒了她。虞清娴摇头:“我跟她闹翻了,我这回高考成绩不理想没有考上大学,她让我别读书进厂打工,我想复读,她说她没钱供我了。”虞清娴的话成功的让唐老太太皱起了眉头:“你的成绩那么好,没道理考不不上啊,是不是哪里搞错了?”原主的好成绩一直都是唐老太太的骄傲。在考试前唐老太太去学校看望原主,原主的老师还说过这次考试原主必能考上好大学呢,怎么会考不上呢?这个问题不止唐老太太,原主也十分困惑,她在得到消息之时便跑去了学校要求重新查阅成绩,但无奈的是,她的成绩单确实真真确确地写了她就考了那么多分,在她去学校之前,她的老师已经跟教育局核对过好多遍了。“我跟我的老师也是很匪夷所思,我们查过了,我确实就是这个分数。”在这个年代常有的顶替案例中,李优优一家的顶替工作无疑是做得十分到位的,为了能让这份顶替毫无破绽,李耀宗将他们家的房子都贡献了出来。李耀宗贿赂的那个人叫高成明,是高中里高三年级的主任,他的大舅子在县教育局工作,李耀宗跟他是一个村的,在前些年村子被并入城里以后又成了一个街道办的人。城里住房紧张,高成明的儿子明年就要结婚了,他正好在为这事儿发愁呢。李耀宗得知这个消息后便主动找上门去,经过一系列密谈后两人达成协议。高成明把原主的试卷名字改成李优优的。而李耀宗一家人在李优优收到录取通知书后便动身前往李优优大学所在的城市。同时他放出要卖房子的口风,高成明再伪装成要买房子的人上门问价,在李耀宗要走的前两天便去房管所过户。这一切都太正常了,谁也没有怀疑过这件事情。若不是原主后来天衣无缝地去查,谁能想到刚正不阿的高成明会做出这种事情呢?虞清娴这么说了,唐老太太的眉头都拧在一起了:“那不能够啊,你老师都说了,你是水木燕京的料啊。肯定是什么地方搞错了。”唐老太太说完,又有点不确定了,那了怕一万就怕万一啊,要是真的搞错她呢?唐老太太赶忙安慰虞清娴:“没事没事,也可能是没发挥好。”唐老太太话音落地,便想起了虞清娴之前说的话,眼神一利:“你妈为什么不让你去复读,没钱了?你爸那么多抚恤金,送十个你去读书都够了,怎么还没钱给你读?”想起李海英的尿性,唐老太太一拍大腿:“是不是她把那些钱都给她娘家花了?”虞清娴低着头沉默不语,这事儿说起来也是原主的锅。李海英把抚恤金给李耀宗家盖房子时一直都是瞒着原主的,一直到十岁原主才知道这件事情。那时候的李海英正在跟周叔叔接触,原主正处于对母亲患得患失的状态中,发现了这件事也没敢说出去。李海英知道她发现这件事情后也不慌,教她说了许多的谎话来应付唐家。这件事便一直被隐瞒了下来,上一世原主进厂打工时唐老太太等人对抚恤金的去向就有过怀疑,但原主打死不说,唐老太太他们再生气也没办法。为此,唐老太太还跟原主生了好大的气。虞清娴没有替李海英忙着的想法,唐老头唐老太太作为唐建成的父母,他的抚恤金他们也是有资格继承的。他们没有跟李海英讨要这笔钱是想着有这笔钱在原主的日子会好过一些。当初唐老太太和唐老太太放弃抚恤金也是有条件的,李海英不能改嫁,若是改嫁就要将抚恤金进行公证分配,原主也要回到唐家生活。双方当时还签了协议。虞清娴道:“她把那笔钱拿去给她大哥盖房子了。”虞清娴的一席话让唐老太太气血飙升,脑瓜子嗡嗡嗡的响,眼前一阵阵的发黑。她拍打着虞清娴的胳膊:“你这孩子,你这孩子,你知不知道那是你爸爸拿命换来的钱?李家那房子都盖了十几年了,你怎么就一句话也不说?”唐老太太再生气她也控制着力道,并不疼,虞清娴安抚她:“奶奶我错了,我当时发现的时候还小嘛,根本不知道这意味着什么,再加上那时候她相亲了,我害怕,就没说”唐老太太望着酷似小儿子的孙女,到底没舍得再指责她,她叹了了一口气,点点虞清娴的额头:“你啊。奶奶打小就跟你说了,咱们家永远都是你的后盾你的退路,你怎么就不明白呢?”唐老太太说道这里,恨得直咬后槽牙:“这都是李海英的错,她从来就不是个好东西,她在你面前编排我们也不是一次两次了。”李海英仗着自己是城里人,是个工人,对唐家很是看不上,原主出生懂事以后,她对原主说得最多的就是老唐家这边的人怎么怎么的难相处,怎么怎么的邋遢。原主在她的影响下,对老唐家的人的印象都不太好,哪怕唐家这边对她太好,她始终都是有一份顾虑在。虞清娴把头靠在唐老太太的肩膀上。唐老太太在原主二十一岁那年生病走了,她走后,原主最想念的便是她的怀抱,每当觉得日子痛苦难过时只要想着唐老太太的怀里的温暖,便又觉得浑身都充满力量了。唐老太太也没说话了,手放在虞清娴的肩膀上,时不时安抚地拍两下。唐大娘很快便端着一碗西红柿疙瘩汤进来。西红柿是外头院子里种的,果子结了不少,才红了一两个,唐大娘宝贝着呢,每天都要看一下,刚刚她叫唐大伯去把西红柿摘了下来。鸡蛋也是自己家的鸡下的,蛋黄很黄,配上院子里的小香葱跟才长起来的小白菜,红的红黄的黄绿的绿白的白,好看极了。唐大娘给虞清娴盛了一碗,虞清娴喝了一口,便朝唐大娘竖起大拇指:“大娘你这疙瘩汤味道绝了。”酸中带咸咸中带鲜,面疙瘩大小适中,又软又劲道。唐大娘眼角都笑出了鱼尾纹:“喜欢你就多来,大娘天天给你做。”唐老太太这辈子一共生了三个孩子,其中有一个女孩子没养活,就剩下俩儿子,唐大娘嫁过来生了三个男孩,大儿子在部队当兵,二儿子跟小儿子是双胞胎,开学就读高三了,他俩闲不住,去姥姥家那边玩了。她特别喜欢女孩子,原主小的时候乖乖巧巧白白净净的简直就附和了她对女孩子的一切幻想。再加上她家老大那年落了水,是被探亲回来的小叔子救回来的,唐大娘对原主就更加好了。那年李海英跟人处对象的消息传回来村里,唐大娘还暗自期待了很久,因为李海英要是再婚了,原主就能回唐家生活了。后来李海英跟她谈的那个对象没了下文,唐大娘暗地里骂了李海英好久。后面没办法,唐大娘只能加倍地对原主好,只是很可惜,她的好在李海英的嘴里,是无事献殷勤非奸即盗,是想拉拢原主,想图谋原主爸爸留下来的那些抚恤金。她把她的曲解的想法全部灌输给原主。唐老太太看着虞清娴吃完一碗疙瘩汤,她对坐在一边抽烟的唐大伯说:“去把你爸爸喊起来,去叫上建文建武他们,把在家里的年轻人们都叫上,再去你二大爷家把你二大爷带来,咱们上李耀宗家给你侄女讨公道。”唐大伯点点头,也不问讨什么公道,把烟袋在炕沿上敲了敲后就出了门,没一会儿唐老头起来了,父子俩一起出门,没一会儿唐家就进来了十来个青壮年,各个都身材魁梧十分高大。虞清娴一下子就乐了,在前面的两个世界里,开头时一直都是她孤军奋斗的,她都习惯孤军奋战了,也就忘记了这个世界她其实是有依靠可以找外援的啊。有了这么些个叔叔伯伯堂哥堂弟撑腰,她为什么要等到四年后再去找李优优报仇?她就应该让李优优在她对未来满心期盼的时候将她一脚踩到泥地里啊。有句话不是这么说的么,人世间最残忍的事,大概就是给了你希望又让你绝望么上一世李优优让原主多绝望啊,那就这一世也让李优优体会一下什么是绝望啊。她走到唐老太太的身边,小声地说道:“奶,我那个表姐的成绩特别差,之前每次模拟考试她都是垫底的。等真正的高考了,她居然考到了前面去,这超长发挥发挥得也太超长了,简直不合情理。”“你再看看我,我们老师都说了,我是水木燕京的料,我跟考上了大学的同学对了对答案,我的题目也基本上都是对的,但我居然都没考上,奶奶你说奇怪不奇怪?”第067章 被窃取的人生唐老太太纵横八卦场子数十年, 听音便能知意。虞清娴的话音一落她就能把事情想出个大概来。虞清娴这话听着扯淡,但放在李海英身上就合乎情理了。在李海英那个女人的心里,她们李家的事情就是第一位的, 就连她自己都得往后排一排。把她亲侄女的学习成绩跟自己亲闺女的学习成绩换一换这种事情唐老太太相信她能干得出来。唐老太太气得浑身哆嗦, 她拍着自己的大腿骂道:“李海英那娘儿们真是疯了!为了她那个娘家连亲生女儿都能牺牲掉。”“也怪我,当年我就应该打死不让这个祸害进门!这种女人就应该守着她娘家过一辈子, 你爸当年瞎了眼了看上了她。”唐老太太说着悔得直掉眼泪,连小儿子也一起骂。她当年眼皮子浅, 一听小儿子的对象是城里人还是个工人欢喜坏了,再打听打听后知道这姑娘孝顺父母有爱兄弟,是个品行端正本分的好姑娘后她就什么也顾不得了。结婚了才知道她错得离谱,但婚都结了,她总不能逼着儿子结婚吧?她们老唐家做不出来那种事!后来塑胶厂看在李海英是军属分了房给她, 她在李海英搬走的那天恨不得放鞭炮!她这些都悔恨死了,她当初要是不同意李海英搬出去就好了, 那样她的孙女就长在他们的眼皮子底下, 借李海英十个胆子她也不敢这么作践她。唐老太太越想越自责, 她抹了抹眼泪:“要是当初我强势一点,豁出去一点,不要脸一点,把你带到身边就好了。”那时候跟着唐建成的骨灰一起回来的还有一封遗书,在遗书中写得满满的都是对父母对妻女的愧疚。再看到李海英那一副天塌了的样子以及对他们的哀求, 哀求他们不要抢走她的孩子, 又赌天发誓的说不会改嫁,还写了保证书,非要跟她签协议。那时候在众目睽睽之下,他们唐家被李海英架在火上烤, 李海英还一副他们要是不同意就去死的架势,他们能怎么办?这话上一世唐老太太也跟原主说过,她一直到病逝的那一天都还在自责,哪怕原主从来没有怪过她。“没事的奶奶,现在我回来不也一样吗?”唐老太太听了虞清娴这话,瞪大了眼睛:“你回来跟我们过啊?”语气中惊喜又带着一丝不敢置信。“嗯呢,奶奶你不欢迎啊?”虞清娴故意问道。“欢迎啊,哪能不欢迎呢?”唐老太太抹了抹自己的眼睛,对唐大娘道:“我不是记得你才做了一床被褥吗?粉色的那套,快给娴娴换上。”唐大娘用在围裙上擦了擦手:“那套庆河用过了,那小子不注意个人卫生,脏得很,他睡过的床褥可不能再给娴娴睡。正好我上回买的棉花还有半袋子,我等下上街里去买点儿布,下午就给絮娴娴絮套新的。”唐老太太对唐大娘很满意。外头唐大伯也把事情跟来的大家伙说明白了。唐家的人自古都很团结,唐建成这个人在唐大伯那一辈人里也是出了名的人物,到现在还有人拿着唐建成的例子来教育自家孩子呢。当然这些家长在教育自家孩子要像唐建成一样顶天立地的同时也教育他们要擦亮眼睛,不然取回来的媳妇儿都是个什么玩意儿。“这李家欺人太甚,我们唐家的人都还没死呢。”唐建成的堂哥,原主的唐伯唐建军听了唐大伯的话,气得拍起了桌子。他是唐家村的村长,村里各个都服气他,他话音一落,附和声一片。唐建军一挥手:“走,找他们去。那是我兄弟用命换来的钱,是给我大侄女儿读书用的,他们有什么资格用?”堂屋里的十几号男人齐刷刷地站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