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1节
作者:痒痒鼠      更新:2023-05-02 03:52      字数:3579
  山眉海目间满风月,一双眼光射寒星,明明是大明朝最美的一朵牡丹,却是谁也不敢直视。内阁首辅彭泽低头沉思,其他人都不吱声,费宏鼓起用勇气。“皇上,之所以有这个呼声,那是前一届女兵立下军功,请求扩收女兵所致。女子的身体素质不同于男子,当年在西南四省,四万人里选出来三千名女兵,如今不过五年……不应着急再选。”一时间,群臣纷纷发言。“皇上,大明的女子打理家务,相夫教子,已经够好,不需要她们打仗。”“皇上,大明的男子因为女子当兵,都羞愧得慌。”“皇上,女兵训练不比男子,需要注意的事情太多,太不方便,打仗也不方便。”“皇上,若女兵被俘虏……女子不能当兵啊,皇上!”一人一句,有人都哭出来,之前没想到女兵真能成事,一时大意答应了,如今可不是要制止?皇上只听着。都察院右都御史桂萼,想起家里闹着要当兵的小女儿,犹豫一番,站出来:“皇上,中原的女子更不合适,西南四省的女子作为兵源明显不足,若要再收取女兵,可从南海收取?”桂萼的话音一落,张璁、夏言等等人,一起反对。礼部尚书严嵩一看,麻溜儿也站出来:“皇上,女子当兵,正式的兵制,古未有之。商朝有妇好,作为皇后当兵;大唐有平阳公主,乱世里临时当兵。包括梁末侯景之乱,冼夫人率部族兵起兵,应陈霸先讨侯景,以八州附隋;符登妻毛氏,在符坚死后,率前秦残余军队与姚苌军交战,杀贼七百……,都是被迫,或者于乱世,或者随夫。都与大明如今情况不同。”皇上瞧着他们的眉眼官司。皇上不容许他的女兵,有任何退化的可能。“女兵的事情,朕已然了解。是不是真正的兵,朕只看功劳。朕认为,既然做了女兵,若为俘虏,也类同男兵,这是基本的要求。大明的将士们,不能因为一个女兵受俘,就改变作战方案。”“女兵,和男子一样,没有清白不清白的顾虑。当兵,就是兵,没有性别,没有男子必须保护女子,也没有女子必须受保护。内阁酌情告诉所有要当兵的女子,所有要阻止女子当兵的男子,再做决议。”!!!!!!一句“皇上圣明……”卡在喉咙里,群臣硬挤出来。喊完后,群臣还是呆愣——难道,女兵一直没有“情况”闹出来,都吃了绝育的药物?一个个的,“以己度人”,压根不相信兵营里的男女,都能忍住。一个个的,“慈爱”地看着皇上——皇上还是一个大孩子,还不明白,这男女之间的事儿。一个个的,都理所当然地认为,一个女子如何都不能克服失去清白的心理——甚至她们有可能会因为,失去清白就嫁那个敌方的人……当然,群臣也不好和皇上说这些,只得答应下来“再议”,又琢磨,目前女兵的来源都在西南四省,那些地方的女子应该、应该、不同于中原女子?头疼,特头疼。“飒爽英姿五尺枪,曙光初照演兵场。华夏儿女多奇志,不爱红装爱武装。”好听,确实好听。可是,女子之于男子,自父系社会以来,都是财富、面子、受保护的一种,尤其关系到血脉传承!塞外人打仗,抢牛羊,抢女子。靖康之难中,当时的金兵包围汴京城,宋徽宗以京城宫女和妇女为抵押,明码标价地抵押给金兵,换得一些苟延残喘的机会。如果一个女兵被俘虏,男兵们天然地有救助的冲动,这几乎是天性。朝堂上的大臣们,小臣们,内心里,都不乐意女子当那什么真正的兵。皇上对此也头疼。长大了的皇上,不是小孩子。皇上知道,当年的几千女兵之所以能成兵,都是徐景珩在维护,训练的教官,生活中的外部麻烦,都是锦衣卫和东西厂配合解决——至于章怀秀记忆里那些丹麦女兵,和男兵住一个宿舍,不知道要多久可以实现。而女子的贞洁观念,更不知道何时可以改变,就好似太皇太后说的一样,就怕要女子自己改变,都困难!皇上因为又想起徐景珩,一时又沉默。为数不多的几个,所有知道皇上要出门游玩的人,都担心皇上的安危,担心皇上吃苦受罪,那可不是练功的吃苦。余庆打定主意要跟着皇上:“皇上,邓继坤继承国公的位子,不做了。其他的小子们基本也都退居二线了,陆炳也锻炼出来了,臣在北京闲着,不如跟皇上一起出门。”皇上不乐意:“江湖人不少都认识你。”“臣可以易容。皇上也易容?皇上的容貌太好,不光易容,气质也收一收。”“朕自己会易容。”“那皇上要人打酒不?皇上马上十五岁了,可以喝酒了。”“……你跟着。”皇上为了喝酒,答应余庆跟着。余庆麻利地安排下去。文渊阁里,内阁得知有锦衣卫跟着,稍稍放心,可他们另有“不放心”。皇上也有话问他们,恰好来文渊阁找他们。礼毕,君臣落座,彭泽装的“老骥伏枥志在千里”模样:“皇上要游玩大明,臣若有体力,一定跟着。皇上微服私行,当以安全第一。锦衣卫跟着皇上,随时照顾皇上。可老臣等还是担心。而且,万一有国家大事急需皇上决定……请皇上每到一处,尽可能传递书信回来。”皇上答应。毛纪说话直接:“皇上出门在外,遇到民间不平之事,为了防止暴露身份,尽可能不参与,写信告知臣等,臣等来解决。”皇上也答应,看向费宏。费宏吞吞吐吐的,一副特费力说话的模样:“皇上暂时不选后妃,然……然……”费宏手抖脚抖,声音也抖,“皇上乃是皇上,那‘游龙戏凤’……那‘游龙戏凤’……”费宏说不下去。彭泽和毛纪一看,一想起来先皇的“丰功伟业”,立马鼓起勇气,一起直谏皇上。“皇上乃是大明表率,那什么,‘游龙戏凤’大不对……”“江湖女子来历不明,不同于先皇时期的民家女子,万万不能近距离接触……”皇上不是小孩子,自然听懂了。皇上的目光如冰碴子。三位阁老一起打哈哈。明显的不相信皇上的定力。又不敢反驳。皇上不想搭理这些人。“朕来问一句,都要退休养老,接下来的内阁人选?”皇上说完就离开。内阁人选,皇上基本定了桂萼、张璁、夏言、严嵩,另有李时主农,翟銮主工。包括江南文人代表的顾鼎臣,刚刚展露头脚的徐阶……皇上都有注意到。但皇上不想“一言九鼎”,还是吩咐内阁拟票。内阁当然也大致定下来这几个人,有开始培养。但他们无法确定哪一个做首辅。他们“该做的”事情很多,包括,那什么“人无完人、官儿大了、家族大了……”,他们要把自己的事儿处理好,尽可能不要有烂账留下。三位阁老恭送皇上,起身,互看一眼,都是无奈——皇上太揽权,愁;皇上太放权,更愁。大明两京十三省,这么大的摊子,每天的政务多,特多、特特多。可皇上基本都不管,他们能不愁吗?朝野上下的忙碌中,三位阁老琢磨内阁人选,群臣紧盯内阁动向。端午节来临。大明人开开心心地吃粽子,看龙舟,皇上陪着祖母、亲娘过完一个端午节,背着小包包,天不亮就离开紫禁城。天大地大,海阔天高。皇上第一次自己出门,小小的兴奋。余庆驾驶一个小破驴车,皇上坐在那,颠婆出来肠子的车子里,还是兴奋。余庆回头瞧一眼皇上的小样儿,情不自禁地笑,笑着笑着,眼睛湿润。皇上满月登基,长这么大,有多少自由玩乐的时候?皇上马上十五岁,要娶妻生子,可惜指挥使看不到。余庆高兴又心酸。宫里的太皇太后和皇太后,也是。隐约猜到的杨一清、王守仁……也是。大臣们,把皇上这些年天天练功的坚持,都看在眼里,也无法想象皇上一个人出宫,即使锦衣卫都有跟着,还是不放心,干脆再命令刑部整顿一次江湖乱象。太皇太后和皇太后都知道,这个皇宫留不住皇帝,还是伤感。江湖险恶,人心险恶,皇帝还只是一个孩子,如何能保证安全?人间五月天里,百花烂漫、草木繁茂,湖水荡漾,风筝满天飞。皇上谨慎地给自己易个容,正要大展拳脚,得知“龙腾四海”的名号不能用,用了就是告诉天下人,他是皇帝,一时又生气徐景珩当年天天欺负他,忽悠他。皇上一气之下,按照江湖高手排行榜单,从第十个开始挑战,目标:在十五岁生日来临那天,打出“打遍天下无敌手”的名号。而欢欢喜喜备选的大明人,因为朝廷和十二监的通知,得知宫女暂时不选,后妃也暂时也不选,都懵。皇上不选宫女,不选后妃?皇上马上过十五岁生日了啊!皇上长大了啊。皇上你怎么不选啊?朝野上下沸沸扬扬,皇上完全不听。一身寻常公子的沉香熏香,玉色百花五彩织金锦缎,宽袍大袖玉带束腰,打火石、火绒、匕首、荷包碎银子……面容五分清秀,一双眼睛尤其突出地醒目标志,头发半束半披肩,头戴玉冠,腰上环佩齐全,腰背那把金光闪闪的大重剑,一个大大的酒葫芦……作为江湖新出的无名少年,手举宝石大重剑,招式朴素无华,招招无法抵御。一剑劈下,对面的第五大高手仓皇避开胸口要害,却没想到剑势一转,直奔脑袋来——第五大高手以为对面的瘦小子不杀他,乃是有仁义之风,更要做出前辈的姿态,表示提携一番,听到一句话。“生死决战,可拿钱买命。”第五大高手趴在地上,目瞪口呆,好想死一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