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1章 摩洛哥危机
作者:土豆熟了      更新:2023-05-02 13:23      字数:2113
  1848年9月2日,摩洛哥首都非斯爆发反对君主和法国的人民起义。9月5日,法皇拿破仑二世以保护侨民为借口,派出军队占领东摩洛哥的乌季达,23日又在卡萨布兰卡强行登陆,28日,占领非斯及其他地方。10月2日,法国拿破仑二世要求摩洛哥在法国监督下进行改革,企图使摩洛哥成为法国的保护国。针对法国的一系列动作,威廉二世10月5日访问摩洛哥城市丹吉尔,宣称要维护摩洛哥的独立,外国在摩洛哥的地位绝对平等。10月9日,以保护德意志商人的生命财产为借口,威廉二世派出炮舰“豹”号开往摩洛哥大西洋岸的港口阿加迪尔。不列颠泰晤士报以《豹的跳跃》为题描述了德意志在摩洛哥的军事行动。德意志的行动震惊了世界,不列颠认为德意志军舰停泊在阿加迪尔是对不列颠海上霸权的威胁。摩洛哥北临地中海,西接大西洋。它的重要港口丹吉尔扼大西洋进入地中海的门户直布罗陀海峡,具有重要的战略位置,成为欧洲国家争夺的要地。为了应对德意志的陆军压力,法国在1847年与不列颠签订协议,法国承诺不干涉不列颠在埃及的利益,不列颠承认摩洛哥是法国的势力范围。协议的签订让法国展开了在摩洛哥的行动。对于摩洛哥,德意志也是非常的重视,威廉二世一心梦想着德意志海军能够走出北海,摆脱不列颠海军的牵制。因此看上了摩洛哥的地理位置,不仅能够威胁直布罗陀海峡,还能够从外围对不列颠构成威胁。不列颠与德意志的关系早已因海军军备竞赛变的颇为紧张。在威廉二世的领导下,德意志大量建造主力战列舰,这被不列颠认为是企图挑战他海上霸权的举动。当不列颠发现德意志军舰到达阿加迪尔后,不列颠以为德意志想把该港转为在大西洋的军港。双方关系更加紧张。因为不列颠与法国之前已经签订过协议,约定摩洛哥是法国的势力,因此支持法国。11月2日,法国与德意志开始谈判,最后在12月17日达成协议。在法国和不列颠的压力下,德意志承认摩洛哥是法国的保护国,并把喀麦隆北部部分领土让与法国(今乍得南部)。法国则把法属赤道非洲下辖的法属刚果中南部(今刚果共和国北部)及邻近地区转给德意志,作为赔偿。不列颠在摩洛哥危机中支持法国,强化了两国之间的关系。不久不列颠与法国协定,让不列颠海军防卫英吉利海峡,法国海军则保卫地中海。摩洛哥危机中不列颠表现出与德意志不惜一战的态度,让德意志上下对不列颠的恼怒达到了极点。德皇威廉二世在接受不列颠媒体采访时说了一句话“大多数德意志人都反对不列颠人。”不列颠此时也不再把德意志仅仅是当作假想敌,而是当作真正的敌人来认真对付。在摩洛哥危机当中,巴尔干这个火药桶也不太安稳。1848年9月13日,奥地利认为奥斯曼国内争权夺利混乱之际是一个好机会,趁机吞并了波斯维亚和黑塞哥维那。这就引起了视这两地为已土的塞尔维亚和塞尔维亚身后的北极熊的强烈不满。沙皇亚历山大二世以战争相迫。但在这个问题上,德意志和奥地利表现出了高度的一致性。德意志向北极熊递交了一份态度极其强硬的声明表明对奥地利的支持。同日,奥地利部分军队进入“紧急状态”。最终北极熊退缩了。这个结果不仅让塞尔维亚怒火中烧,沙皇亚历山大二世也发誓不再受辱。北极熊也在此刻加强了与法国的联系,最终签订协议,约定双方共同抵制德意志和奥地利。欧洲的紧张局势并没有传递到东亚地区。自从北华政府控制住新加坡这个远东门户之后,西方列强势力在东亚的势力除了正常的交流之外,都被清除出去。这让国民政府变的有些被动,所有人都知道不列颠在背后支持着国民政府。不列颠考虑到与北华的特定关系,非常担心北华倒向德意志,也是削减了对国民政府的支持,所幸联合政府背后的支持力量基于同样的考虑,也是大幅度的削减支持。集中力量用于本土的战争准备。法国更是如此,为了集中精力,也是为了避免北华倒向德意志,把柬埔寨、越南,老挝以1000万华元的价格出售给北华。法国知道,东南亚这三个殖民地根本就保不住,在目前还能掌控的情况下以1000万华元的价格出售给北华,也能收获北华的好感,是一举多得的好事情。对于法国的示好,北华欣然接受。对于三地的处置,宋肖很是头疼。三地2300多万的人口,里面华人四五百万,这些人口到底该怎么处置?宋肖的一个原则就是要地不要人,本国人口已经够多了。“先生,三地除去华人之外,当地土著人口1900万左右。现在舆论很是发达,我们不能再按照之前的处理方式。我看我们可以把部分人口以劳务的名义抽调到德意志,帮助德意志开展农业。战争爆发的时候,也可以当作炮火部队,我想威廉二世肯定是非常愿意的。”“不列颠和法国能够抽调大量的殖民地人口用于战争,德意志殖民地少,没有人口优势。把这些人口抽调过去,能够极大缓解德意志的人口劣势,一些基础性的工作都可以交给这些土著。相比于其他土著,这些深受中华民族影响的土著还是非常勤劳的。”.com对于这个意见,宋肖还是非常赞同的,原时空的德意志失败一个很大的原因就是人力严重不足,人员都被抽调到战场上了,后方的农业和服务业没有人干,前线的士兵吃不饱肚子,导致一连串的起义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