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9章 武器支援
作者:土豆熟了      更新:2023-05-02 13:25      字数:2097
  “我同意这个观点,人心是杆秤,平时的时候是没有多大作用,在最关键的时刻它就是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诸位,沙俄资产阶级政府在此刻的俄国人眼里就是一个卖国政府,一个引外国入侵本国的俄国版石敬瑭。”听到众人的意见,宋肖心里的决定愈发的坚定下来,“好了,大家的意见我已了解,我认为我们还是应该支援科联的。从人心向背还是科学主义组织的战斗力,我认为科联取得沙俄最后的统治地位是最可能的事情。除了这些之外,诸位,一个受英法等西方列强抵制警惕的国家坐落在我国的西方,相比于一个心向英法的资产阶级沙俄政府坐落在我国西方,我更倾向于前者。为了不刺激英法国家,我们还是秘密支援吧。我记得我们之前攻打奥斯曼土耳其帝国时缴获了很多武器装备,全部通过黑海秘密转运到科联。另外,尽快与科联达成白纸黑字的协议。”“好的,先生,我这就去安排。”接到命令的地中海军区紧急从仓库里抽调100万支从奥斯曼土耳其帝国缴获的步枪和相应弹药以及200多门火炮,这些步枪和火炮与北华的陆军武器标准不一致,北华陆军根本就用不上,也占地方,索性都送给科联。科联现在正缺乏武器弹药,对于武器的种类现在不挑食,有的用就行了。几艘军火船特意挑选夜晚人少的时候出发,把武器装备秘密交给了科联。获得武器装备的科联首先把武器集中在西伯利亚方面军,打算先集中力量消灭掉驻扎在西伯利亚和中亚的80万资产阶级军队,一方面能够扩大科联的战略空间,另一方面也能够与北华接壤,更加方便北华的武器支援和以后开展经济建设工程机械的支援。经历了一个月的紧急准备,1863年6月2日,科联集中100万装备精良的军队展开对资产阶级政府驻西伯利亚和中亚80万军队的围剿。面对武器装备精良和富有精神斗志的科联军队,80万军队很快被击溃,乌拉尔河、乌拉尔山防线被攻破。科联军队以饱满的精神斗志,把80万军队分割包围在秋明、阿斯塔纳、奥伦堡、阿特劳四个地方。面对驻中亚和西伯利亚方面军的求援,驻扎在克拉斯诺达尔的多国联军和沙俄资产阶级军队猛烈向科联剩余的140万军队发起进攻,希望尽快打通与中亚和西伯利亚军队的通道。面对武器装备精良的多国联军,科联的高加索方面军知道此战的关键性,以不怕牺牲、勇于斗争的精神在武器装备的劣势下,为西伯利亚方面军争取消灭敌军的时间。好像知道高加索方面军的意思,科联西伯利亚方面军立即加快了对被包围敌军的剿灭力度,终于在一周时间内付出了40万的代价全面消灭了80万军队,分兵5万军队以秋风扫落叶形势消灭了沙俄资产阶级政府在西伯利亚和中亚地区的残余力量。剩余的35万军队立刻回转与90万高加索方面军汇合。35万久经战场装备精良的生力军的加入,让仅剩70万的多国联军和沙俄资产阶级政府军队压力倍增。科联主席斯塔杜辛发出“消灭残余势力,统一祖国”的口号。西伯利亚方面军和高加索方面军125万大军发起了最后的猛烈进攻。失去沙俄群众支持的资产阶级政府军队最终被攻破了克拉斯诺达尔防线。面对不利状况,英法多国军队立刻向索契方向撤退。最终在科联大军的逼迫之下,除了10万左右的军队坐船撤退之外,剩余的12万英法多国军队投降,进入了战俘营。沙俄资产阶级政府高层仓皇逃到英国。经过了多次大会战,科联终于统一了整个沙俄。英法多国军队兵败索契,12万军队被俘的消息震惊了整个世界。没有想到刚刚获得世界大战胜利的英法多国部队在科联获得了失败,50万大军仅有10万军队逃出生天,12万军队被俘,28万人伤亡。世界人们对于英法两国的军队的战斗力产生了严重的怀疑。世界大战,德国军队可以说是凭借着一己之力对抗英国、法国、沙俄和美国军队,德国军队的战斗力赢得了世界上所有国家的承认,被称之为世界第一陆军也是不为过。北华陆军对此也是非常认同的。整个世界大战当中,英法陆军可以说是很少取得对德国陆军的胜利,都是靠着充足的物资生生熬死了德国。如果德国不是最后因为军备和生活物资太过于紧张,也不可能投降。经过了欧洲大战,世界对于德国陆军世界第一陆军的称号十分认同,德国陆军也是证实了自己的战斗力。相反,英法两国军队就十分拉垮了,不说面对德国陆军的平常表现,就说这次干涉俄国内战,面对科联的军队竟然还会遭遇惨败。在欧洲人民的印象当中,沙俄陆军除了人数多点,没有其他优点,这样的军队即使是奥匈帝国陆军都抵挡了多年。武器装备精良的英法陆军竟然兵败索契,真是让世界人们对英法两国陆军的实力不得不产生怀疑,不光是世界人们,英法两国人们对自家陆军实力也不抱任何期望。尤其是一些亲人家属在部队的群众,纷纷举起牌子在英法两国政府门口举行游行示威,要求两国政府从科联手中接回他们的亲人。英法两国政府对此很是头疼,他们不愿意向科学主义政党低头,想着继续聚集力量再次发起远征。可是面对国内热情高涨的反战游行示威,尤其是两国高层自己也对自家陆军的战斗力很是怀疑。无奈之下,两国政府决定放下心中的高傲,最终向科联政府妥协,向科联政府要求尽快举行谈判,要求科联政府尽快释放被俘虏的12万士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