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节
作者:鸦与歌      更新:2023-05-02 16:15      字数:4393
  被陈茜乔这么一激,韩靖兴忍不了了,他蹲守阅读角,几乎把过往的《新星报》全部借到了手,课余时间就埋在里面读报了。他倒要看看,这里面到底写了些什么东西,能把人洗脑成那样。结果他抱着挑刺儿的新来看报,看着看着眼中的不忿消失了,也越来越沉默。开始他根本看不下去,只能挑背面的学生作文看,从第二期的《妈妈的背影》到最新一期的《她的小学》,只把他看的眼睛都红了。呜呜也太令人感动了吧!这就是二班学生平时写的作文吗?跟他每次都堆砌论据论点和名人名言是完全不同的风格。一个是技巧比较纯属的应试作文,精巧的文字和展现阅读量的名言警句看起来十分华丽,感动了自己。一个是写作技巧平平无奇,也没有什么名言警句,但写下的文字感动了读者。吸了吸鼻子,韩靖兴把第一张看完的报纸又从最底下翻出来,这次开始看另外那些他最初觉得在讲口号的文章。因为他在省一中时才上初二,所以班上的老师不会管他课堂上做什么,他这一看就看到了放学铃响,甚至像是没听到铃声一样,还在继续。节目组的人就有些无语了,特别是导演,他想拍的不是这个啊!不过既然作为导演,当然要有开局一张图,内容全靠编的本事。拍的韩靖兴闷头看报的部分,可以当做他不爱上学、课堂上只爱看闲书的素材;跟陈茜乔说话的情节,可以删减截取一些话,拍成城里孩子看不上镇里孩子的样子……导演在心里算计着,相同的素材,不同的剪辑,得出来的成果天差地别。“陈茜乔,你搞好了没?是不是可以走了。”一个女生朝陈茜乔走过来,导演认识这也是二班的学生,只是不知道名字。“好了。”陈茜乔一边说一边从脚边提起一个大口袋,“书和笔记本都在这里,徐倩,你爸过来了吗?”来人正是徐倩,如果导演知道这两个女生的过节,一定会为她们现在和谐的相处而大跌眼镜。“肯定在校门口等着呢。”徐倩回答,她的手里也提着一大包,“走吧,我爸会送我们过去。”“诶你们要干什么去?”沉浸在报纸中的韩靖兴也抬起头,看着两个女生好奇地问。“关你什么事?”曾经的小太妹徐倩根本不卖这个省城学生的面子,虽然知道华锋语办理的暂时休学跟面前的男生没关系,但仍然难免迁怒。哼,她就迁怒了,好好的华锋语同学没了,换来这么个傻缺富二代,任谁都会不爽。韩靖兴满脸的问号,怎么这个班级的女生一个比一个凶,明明他也算一个小帅哥啊。眼见两个女生真的不理他往外走,韩靖兴忍不住凑了上去,他被勾起了好奇心,怎么可能轻易放下。“两位美女,这么多东西提着不累吗?我帮你们提点吧!”韩靖兴鸡贼地说,也不直接要求跟上,帮女生提东西总行吧?两个女生对视一眼,最近她俩因为逐渐有了同样的理想,关系亲密起来,此时都明白了对方的意思。“好啊。”徐倩首先不客气地把手中的大包给到韩靖兴,后者被这包的重量压得手臂一沉。怎么这么重啊……韩靖兴暗暗后悔,手里的东西像千斤坠。“那就谢谢韩同学了。”似乎没看见韩靖兴变了色的脸,陈茜乔也自然把袋子塞到了男生另外一只空着的手上提着。两边的重量压得他身子矮了三寸,韩靖兴的表情一下子变得十分忧愁。两个一身轻的女孩脚步轻快地在前面走,一个愁眉苦脸咬牙提东西的男生在后头跟。节目组的人也跟在后面,看着前方韩靖兴高瘦的身材被压得佝偻了腰,不禁有些同情他了。真是可怜的娃啊!徐倩她爸的商务车就停在外头,韩靖兴把两袋东西卸在后备箱后,就听坐在车里面的徐倩跟他招手告别:“谢谢你啦。”“等等。”韩靖兴用已经有些发软的手扒住车窗,咬着牙一字一字地说,“现在甩开我有点过分了吧?”敢情他帮人提了一路东西,到点了就把他一脚踢开?这过河拆桥的速度未免也太快了吧。“让他一起去吧,没事。”陈茜乔说,目光扫向车外的节目组,微微笑了笑,看起来有些狡黠。也许是被华锋语传染了,她现在也有些学坏了……顺利上了车,韩靖兴看着车子开呀开,开出了镇子,往村里的方向去了……又开了一会儿,乡小学那破旧的大门已经映入眼前。韩靖兴:“……?”“你们来这里干什么?”“送东西。”说着,商务车在学校门口缓缓停下,两个女孩从车上跳了下来,去后面拿东西。韩靖兴也跟着下了车,开始明白了:“你们是给小学捐东西了吗?”“嗯。”陈茜乔只简单应了声,徐倩更是连声都懒得出,把后备箱里的东西一样样搬下来,她爸也在帮忙搬,看来看去就韩靖兴杵在一旁有些尴尬。“我也来帮忙吧……”这时候学校走出来两个老师,等着韩靖兴来接的李康文也跟着走了出来。“你们来啦,来来,我们来帮忙搬!”两个老师看着四十多岁,还穿着的确良的白衬衫,看起来有些年头了,有一种十几年前乡村教师的感觉——事实上他们也确实是。“老师,我们带来了一些书,有教辅,还有课外读本,除此之外还有些吃的用的,要麻烦老师明天发给同学们了。”陈茜乔说,“还有这些补品,麻烦你们带给全老师……”“不麻烦不麻烦,真是谢谢你们了。”老师们说着,过来帮忙搬东西进去。徐倩蹲在李康文面前,摸了摸他的头:“文文,想不想你徐倩姐姐?”“想!”李康文用力点头,他认识这个姐姐的同学,看到她又想起姐姐了,“我姐姐什么时候回来啊?”“这个我也不知道啊。”徐倩也有点想华锋语了,她离开也没多久,但感觉像是过了很久一样。好在她现在学习也培养出了习惯,即使没人督促也能认真学习了,华锋语留下的班报事业也上了正轨,越来越多的同学加入了。由于一起办报一起学习,班上同学之间的关系更加融洽了,不管原本心里是怎么想的,现在多多少少也被环境氛围所影响。以前那种言必外国多好多好的思想也少了许多,至少很少有同学会公开说什么外国素质高,国内素质低的话了。这一改变也反映在了作文上,那种佚名小故事也渐渐不再被同学们引用了,取而代之的是班报上那些又红又专的文章,渐渐得到了同学们的青睐。以至于这段时间的月考,即使试卷糊了名字,但一翻作文,就能轻易将二班的语文卷子给认出来。连语文老师都在感叹这届学生的思想觉悟也太高了,让老师们都很汗颜。本来大部分老师对这些文章是没兴趣的,但红色思潮在学生中居然成为了潮流,弄得他们也好奇了。于是就有老师慕名前来找二班的作文看,二班班主任近水楼台先得月,每期新报纸来了,都会拿一份放到办公室来……二班班主任简直就是在服务大众,想蹭文章看的都过来攀交情,与她相同待遇的还有语文老师,总是被人借作文看。刚开始办报的华锋语曾经期望《新星报》可以放进学校的阅览室,还曾为此想过计划。但现在,学校主动来要报纸了,要把班报放进学校阅览室。人性本恶还是人性本善可能还辩不清楚,但从众跟风心理绝对是普遍的。镇中学这一股红色风从初三二班的学生开始,逐渐蔓延到别的班级、老师、甚至到别的年级……现在不会几句教员语录,镇中学的学生出门都不好意思跟人打招呼。作为见证了这一切发展的徐倩,她是最惊讶的,从最初华锋语在课堂上说起保尔·柯察金的语录却被人嘲,到现在每个人都会说几句,也才过了几个月……她见证了一股思潮的从无到有,是如何席卷了整个学校的,在这结果到来之前,她根本没有想到过这个未来。回想起华锋语总是自信而热情的,她是早就预料到这一切了吧,连跟她打交道最久的徐倩都弄不清楚对方的信心源自何处。明明不大可能的事情,被她一步一步走来,好像很轻易就跨越了。但做完这一切后,华锋语就离开了,好像她来就是为了唤醒他们似的,达成了目标后,就要离开了。虽然知道那样优秀的女孩子,注定不是一个小小的镇中学能容纳的,但徐倩还是有些伤感,连中考还没到,就产生了离别啊。完全体会不到徐倩心底的感伤,节目组的人忙着拍摄,他们的表情很平静,不觉得这有什么。学校组织给山区孩子捐款捐物,这都是习以为常的事情了,不过学生自己来送东西确实比较少见。导演见他们搬得差不多了,走过和善地问:“你们是学校组织来捐款捐物的吗?怎么没有老师跟着你们啊?”本来不爱搭理人的陈茜乔却抬起头,清秀的脸上居然挂上了一抹甜甜的微笑,被也抬头看过来的徐倩尽收眼底。她打了个激灵,陈茜乔这妹子虽然最近看起来稍微顺眼点了,但还是挺高傲的,可现在这个笑容……徐倩越看越像华锋语。陈茜乔让韩靖兴这傻小子跟上来,就是为了跟在后面的电视台,他们的力量终究有限,如果能让电视台把贫困学校的难处播出去,关注的人多了,力量也就大了。以前的“才女”陈茜乔哪里想得到这些,全都是后来跟华锋语走的近了,近朱者赤学来的。连她现在打算忽悠人的微笑,也跟华锋语是那么的相似。“电视台的叔叔,不是学校组织的捐款捐物,都是同学们自己想捐的。”陈茜乔斯斯文文一副温柔内敛好学生的模样,看的一旁的韩靖兴疯狂摇头。妈呀,明明刚刚对他还不是这样的啊!“自从知道乡小学环境这么艰苦后,同学们都想帮帮他们,虽然我们的同学家庭条件也不是很好,但都很愿意慷慨解囊……”陈茜乔说着,从一个袋子里随便摸出两块一次性香皂,常年出差的导演一眼就认出来,这是宾馆里给客人使用的。“有一个同学的妈妈在宾馆做清洁,常常有客人把宾馆的香皂纸撕开,用了一回就不要了,这些香皂宾馆也不能给后面的客人使用,所以他的妈妈平时就会拿一些这种香皂回来用。他没什么钱,就把家里的香皂捐了出来。别看只是块香皂,但没有的话也是要花钱买的。”这招也是她跟华锋语学的,华锋语同学总是能从身边的小东西入手,给他们展现出以前从未想过的一面。导演有些发愣,他本来只是过来随口问问,没想到却得到这么一份回答。学校号召捐款捐物,谁会捐宾馆里带回来的,客人用过的香皂?这怎么拿得出手?但陈茜乔说着,却没有半分觉得拿不出手的意思,捐款捐物本来就是各人的一份心意,难道这心意还要分拿不拿的出手吗?“叔叔,乡小学的条件差,但这些同学们都能克服,可是学校里有位教了几十年书的老师被检查出了肺癌,现在根本就没钱治病。”陈茜乔难过地看着导演问:“您既然是来拍电视的,能不能也把这件事拍进去?说不定有更多的人能来帮帮全老师。”导演有些为难了,他们的节目不是拍这个的啊……但是事情摆在面前,作为媒体如果当做不知道,也太有愧媒体人这个名头了。“这个……学校不管吗?老师的话,应该也有医保的吧?”见导演为难,陈茜乔继续说:“全老师是民办教师,没有编制,所以也没有交过什么保险。”没有编制的民办教师?导演的眼睛突然一下子亮了起来。一个人得肺癌不是什么新闻,但一个在乡村教了几十年书的老教师,因为没有编制、没有医保而看不起病那就是新闻了。坚守农村的老师,为老师筹钱奔波的学生,再带上没有医保和编制的元素……好好润色一下,一定能成为热门话题!他们做媒体的,不就是想要热点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