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节
作者:鸦与歌      更新:2023-05-02 16:17      字数:3933
  在镇一中的时候,韩靖兴见过那里的学生看报互称“同志”的样子,还幻想着省一中也能变成那么好的样子,结果就是媚眼抛给瞎子看,白费劲。自掏腰包组织征文活动,感兴趣的人也没几个。虽然有几个家庭条件特别不好的学生有兴趣,但也成不了什么事,写出来也没人看,写的人自己更加不会看。韩靖兴小小年纪为了报纸大业都快秃了,他死活想不明白当年华锋语是怎么在镇中学掌控雷电的。后来,他在群里跟陈茜乔等人“取经”,群里一片静默:他们其实,也不是特别清楚……糊里糊涂就……上了华氏贼船,下都下不来那种。阅读角的报纸越堆越多,越来越厚,下半学期开学的时候,班主任委婉地问了他,过期的旧杂志报纸是不是可以卖了,换点班费回来。韩靖兴已经快绝望了。如果可以,他宁愿花钱交班费,花钱让同学们来读报,但这不是花钱的事,买阅读甚至跟报纸的核心思想相冲突。真正的信仰,是买不到的。但,后来事情发生了转机,这个转机带着血色和泪水——西南地震。在这次地震中,这些中学生第一次直观感受到了国家的力量,人民群众的力量,和那种舍生忘死、牺牲奉献的精神。地震的时候,学生们集体放假,在家里他们一直关注着这次地震的所有消息,这个年纪的学生,已经有了明辨是非的能力。他们已经会被这种感情所震撼了。这是执政能力与水平的检验,国家与人民情感的检验,与民心距离的检验,检验的结果震撼了所有人。几天后复课,同学们纷纷回到教室,以往的欢声笑语不见了,气氛极其沉重。不知道是谁第一个偷偷从阅读角拿走了一份《新星报》,接着第二个人也拿走了报纸,然后是第三个……之后,第一个人看完了报纸,放回阅读角的时候,另拿走了一份新的报纸,继续看了起来。韩靖兴还没意识到发生了什么,有一个同学就跑到他面前问:“你是《新星报》的编辑吧?”“啊……是啊。”韩靖兴点头,直到这时都还在茫然之中。“你们这份报纸是征稿的?”“嗯,稿费一百二一篇!”从初中升上高中,这稿费也水涨船高,其实之前没这么高,只是韩靖兴拿不到稿子,所以一再提价……“那有关地震的稿子,要不要?”“啊?”那同学解释道:“我看你们的征文要求是写自己身边的事,要真情实感,但是现在地震的事情让我真情实感想写文章,不知道你们收不收?”他说话的音调一般,没有刻意压低,在安静的教室里很清晰,听到他说这个,很多同学都不由自主地竖起耳朵听。韩靖兴愣了一下,随即猛然意识到,这是个机会!这场地震发生了这么多感人的事迹,他们做报纸的,确实有责任记录下来!“收!”韩靖兴果断地说,“只要是真情实感的作品,都收!”“那好。”前来问话的同学满意地离去了。之后,这一周韩靖兴收到了十五篇稿件,简直令人震惊。韩靖兴把这事儿在群里和其他人一聊,大家都说他做得好,《新星报》的意义就是让同学们感受最真诚的情感,而不是被那些胡编乱造的文章所蛊惑。地震是民族的哀痛,他们的同学也可以用自己的方式来哀悼。因此,后面几期报纸的征文变成了西南地震专区,让大家分享各种令人感动的瞬间,得到了大家的集体共鸣。在这个国家意识、民族意识空前高涨的时刻,同学们也不会觉得报纸上面的其他红文尴尬虚假,反而看的让人不禁掉眼泪。以前他们不爱看《新星报》是因为太红太专,他们根本不相信这样的理想,所以也就不感兴趣。但这次的灾难中,人民群众都看到了这份理想,天灾之下,理想照耀华国。所以……《新星报》一下子就火了,不仅是班上的同学踊跃借阅,其他班的同学也来借,到后来,其他年级的学生也跑来借报纸。同学们的热情简直令人招架不住,但这也是可以预见的,因为这个年代根本就不流行这种类型的报刊杂志,《新星报》在同学中竟然找不到代餐。没有代餐,唯一的欣慰就是,报纸已经出版了很多期,可以一期一期地补。韩靖兴从头疼报纸没人看,到头疼报纸印的不够,反正都是头疼,但一个却是甜蜜的负担。《新星报》一路加印,印到后来,甚至有同学想要掏钱把报纸买回家去。“我在家里吃饭的时候,跟爸妈说起过报纸的事,他们都很感兴趣,也想看看,非让我带回去不可。老韩,你要不卖给我,回家我要挨拖鞋了。”韩靖兴:???“韩靖兴同学,我爸妈也想看,我也想买!我还想买以前的报纸,听说班上都没有的,你能不能搞点过来?”“我也是!让我买!”“老韩同志,你听听同学们的呼声吧,我们要报纸!”“最好是把创刊号也搞来,你是编辑,应该有的吧?”韩靖兴:……???喵的,要以前的报纸,还要创刊号,他自己都没有呢!创刊号一共十份,大部分珍藏在镇一中,剩余的就陈茜乔和徐倩手中各有一份,他从哪里去变出来?“再印啊!嗐,我们出钱!把以前的报纸都再印一些,多好!”“确实,再印吧!”韩靖兴:……作者有话说:其实,创刊号一共,11份……还有一份,在打印店老板手里,但韩同学他不知道(。感谢在2021-06-25 20:10:15~2021-06-26 21:25:05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感谢投出浅水炸弹的小天使:阿中 1个;感谢投出地雷的小天使:期待小锦鲤、琼琚、乔小蛮 1个;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睙 30瓶;若水阿妮、悠然梦落花、一剑诛心 10瓶;繁星 5瓶;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第51章韩靖兴经受了同学们史无前例的热情招呼, 无奈之下只能在群里跟其他编辑讨论重印镇中学时期那些报纸的事情。但他们参与编辑的报纸还好,创刊号完全是华锋语一个人搞出来的,陈茜乔和徐倩的意思是, 必须要经过华锋语的同意才能重印。但华锋语自从休学后,除了家里的电话,其他人基本联系不上她,也就没法要许可,所以这件事就搁置了下来。现在, 好不容易华锋语回来了, 这还不赶紧去要许可?听完了前因后果,华锋语出了一会儿神, 她没想到,事情竟然是这样的。一方面来说, 地震无疑是令人悲痛的特大灾难,但也正是由于这次天灾, 让更多的人变得清醒成熟起来。有一句古话是祸兮福所倚, 无法避免的灾难后, 人民开始觉醒,国家民族的凝聚力增强, 大部分的人对生命更加敬畏和热爱,这也许就是灾难带来的启示吧。虽然这份启示的代价过于庞大, 但事情既已发生,能留下点什么,也会稍许温暖人心。“锋语?”见华锋语迟迟不说话,耿冬冬奇怪地唤了一声, 还拿手掌在对方眼前晃了晃, “想什么呢, 回神了?”“哦。”华锋语回过神来,点点头说,“《新星报》创报就是为了能让更多的人看到,既然同学们想看,重印当然是可以的。”“太好了!”一直在默默偷听的同学爆发出一阵欢呼,他们早就想看这份传说中的创刊号了,这次终于可以得偿所愿了。得到华锋语的同意之后,下周上课的时候,韩靖兴除了抱了一叠新报纸之外,还有另一叠创刊号,可把他给累坏了。但一见到同学们踊跃去借阅报纸,他又感觉到累也是有价值的。要是有更多的同学也来看报纸,那该多好啊!他愿意累一点,为同学们服务嘛!但很快韩靖兴就有点后悔了,因为自从开了“购买”的口子后,来买报纸的同学就太多了!最初同学们还只是买个一两份,带回家给爸妈看,结果有的爸妈把报纸带去了单位看,这一看不要紧,被同事们发现了。同事一问是什么报纸,爸妈就回答说是自家孩子学校的班报,最近报纸上搞了一系列有关于地震的征文,所以他们要过来看看。地震,这是近期全国人民最关注的事情了,一听说是省一中学生办的报纸,内容还跟此次灾情有关,同事们也纷纷好奇起来,都想找爸妈们借来看。开始是相熟的同事来借,同事借走之后又被另外的同事看见了,另外的同事也起了好奇心,想要借报纸看……一下子,报纸的事情就传开了,在同事间的传播跟在班级间传播差不多,口口相传的速度那叫一个快。传播速度快,但报纸就一两份,这根本不够借的啊。在得知学生的爸妈们是买的报纸后,很多同事纷纷想请他们代购。“老胡啊,你是知道我的,家里孩子上初中了,以后也想考省一中呢,我想带份报纸回去,给孩子看看省一中的哥哥姐姐们平时都在看什么。”“刘姐啊,我家老爷子就喜欢看这些东西,这文章写得好啊,我想带回去给老爷子看呢!”一个个的借口飞起,传到后来,顶头的领导也找过来了,想借两份报纸看看。爸妈们虽然有些头秃,但这也是个在同事和领导面前刷好感的机会,于是便纷纷去让自己的孩子搞报纸了。那些之前买报纸的同学都惊呆了,他们之前买就花费了很多功夫,让韩靖兴去加印了好几次才满足了需求,现在……要的报纸居然比以前更多了!但爸妈都吩咐了,学生们也只得照做,纷纷去找韩靖兴买报纸了。韩靖兴这下傻眼了,这么多报纸,他不得累死?他毕竟还是学生,办报这种事都是挤出时间去做的,以前每期每期地去送印再拿回来,也不费太多功夫,但加印可不是容易的。报纸已经出了很多期了,加印的话得把每期报纸都整理出来,再拿去印,份数一多,就算是报纸也很重了。得知这件事后,他们的班主任赶紧叫停,韩靖兴不能不顾学习去做这件事吧。同学们也很理解,但理解归理解,报纸还是要加印的,后来一合计,想要报纸的同学都加入,一起分担加印报纸这个事儿,工作量就降下来了。对此韩靖兴倒是没意见,同学们肯帮忙那当然好啊。这次加印的小小风波后,韩靖兴在编辑群里说起这个事儿,又恐慌又高兴,慌的是他没料到会有这么多人想要报纸,高兴的也是有这么多人想看报纸。而听到他的讲述后,群里的其他几个编辑比韩靖兴更加敏锐一些,马上就意识到了一些事情。【陈茜乔:有多少人找你要报纸啊?都是他们爸妈的同事朋友吗?】